謝謝各位家長,我們班很不一樣。
不喜歡叫孩子去辦公室,習慣在教室和孩子溝通。
不喜歡對個別的孩子講很多,要讓孩子說給我聽。不喜歡待在辦公室,享受在教室和孩子一起學習。
不喜歡擔誤孩子的下課時間,堅持準時上、下課。
不喜歡趕課只為了把課上完,在意孩子是否學會。
不喜歡數落孩子不是,要求檢視是否是合宜作為。
不喜歡只想著孩子的錯,思考讓孩子能變的更好。
不喜歡孩子讀書只為了考試,期盼孩子學習快樂。
不喜歡孩子練球只為了比賽,期盼孩子相輔相成。
在乎孩子對我的看法與回饋,更在乎孩子的未來。
在乎成為最專業的老師,更在乎服務孩子的能力。
開心家長走進教室,借用家長力量可以造福孩子。
喜歡帶孩子出去走走,拓展孩子視野與努力方向。
現今的教育現場,超過五成的管教與學習模式並非完美,甚至有不少的是不合宜的,可惜的是,因為以前就是這樣,習慣了,所以減緩了調整動力。
曾經有過調查,針對剛考完國中會考學生的問卷,國中會考後,你第一件想做的事是什麼,超過七成的孩子表示,要脫離書本一陣子或想把書仍掉,有二成的孩子表示要好好休息,顯見部份孩子在青春期的學習是壓抑的。
選擇不一樣,是因為一直努力保有修正的動力,就如同常常對孩子說的,當老師對你的不宜習慣做出合理的解釋時,再無法擁有改變你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