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的「認真」,別人看不見?—(大五人格—外向性)

查而思-avatar-img
發佈於職場打怪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明慧是團隊中典型的「認真派」。每次開會,她總是安靜地做筆記,很少發言。新專案需要跨部門合作時,同事們熱烈地討論想法,她卻遲遲找不到插話的機會,最後只能微笑附和:「你們說得都很好啊,我沒意見。」

久而久之,明慧發現,主管越來越少直接點名她負責專案,跨部門的同事也很少主動找她溝通。她內心有很多想法,但因為「不想講錯話」,逐漸選擇沉默。漸漸地,她感覺自己與團隊之間有道無形的牆,越築越高。

她不禁懷疑自己:「我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其實,她不是不合群,而是她的「外向性」始終沒能成功打開。

raw-image

沒有外向性,你容易陷入這些痛點

許多人誤以為外向性就是愛說話、愛熱鬧,其實外向性更重要的是一種主動與他人連結、表達想法,並主導行動的能力。當這種能力缺乏時,你很容易陷入以下困境:

1. 在團隊中顯得冷淡,難以建立深度關係。

你不主動問候,別人會誤會你不好相處,甚至逐漸疏離你。

2. 無法活絡氛圍,讓人與你互動時感覺「壓力山大」。

你的安靜被理解成冷漠,逐漸失去團隊融入感。

3. 不敢表達真實想法,導致重要資訊產生落差與誤解。

害怕說錯話或被批評,你選擇沉默,但資訊的空白卻讓團隊產生更大的困惑。

4. 想法不被聽見,資源與機會逐漸流失。

你的好點子如果只停留在心裡,久而久之就無法爭取到足夠的資源與支援。

5. 缺乏人脈經營意識,跨部門合作總是「單打獨鬥」。

你專注於把事情做好,卻忘記了人際網絡的重要性,導致事情推不動或效果打折。

6. 面對合作時感到疏離,無法與他人有效對話。

你不是不願合作,而是「不知道怎麼開口」,最後只好一個人默默承受壓力。

7. 行動總是慢半拍,等待別人主動推動才敢向前。

缺乏主動性讓你錯過最佳時機,總顯得被動無力。


三個實踐行動,重新啟動你的外向性

🔸 每天主動開口一次,先說「嗨,今天好嗎?」

從小的互動開始,拉近與團隊之間的距離,讓別人感受到你的熱情。

🔸 把想法「說出來」,不追求完美,只求清晰

你不需要立即說出完美的觀點,只要開始主動表達,就能讓人逐漸看見你真實的價值。

🔸 跨部門合作時,主動找「窗口」而非等別人來敲門

當你主動連結、主動溝通,會發現很多資源和機會就在不經意間開啟。


結語:真正的外向,不是性格,而是一種選擇

你不是冷淡,也不是不合群,只是你的「外向性」暫時沒開啟。

當你願意主動踏出那一步,世界就會回應你更多的善意與機會。

記得,別人不會知道你的想法,除非你願意先開口。

別害怕「說錯話」,因為不表達,才是真正錯過的開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刻意微挑戰
96會員
379內容數
生活與工作就像一場冒險,而「刻意微挑戰」就是你的指南針。 「刻意微挑戰」=刻意練習+微習慣+自主挑戰 透過一點點的小改變、累積大成就
刻意微挑戰的其他內容
2025/07/28
缺乏心理安全感時,人們會沉默、過度防衛、不敢提問,導致問題被放大、創新受阻。建立心理安全的環境,不只是讓人犯錯,而是讓人敢說、敢問、敢嘗試。
Thumbnail
2025/07/28
缺乏心理安全感時,人們會沉默、過度防衛、不敢提問,導致問題被放大、創新受阻。建立心理安全的環境,不只是讓人犯錯,而是讓人敢說、敢問、敢嘗試。
Thumbnail
2025/07/28
每天忙到焦頭爛額卻說不出成果?你不是懶,是「盡責性」出了問題。從目標感、條理性到自我約束,找回這些執行肌肉,你就能不靠熬夜、不靠爆衝,也成為值得信任的大人。
Thumbnail
2025/07/28
每天忙到焦頭爛額卻說不出成果?你不是懶,是「盡責性」出了問題。從目標感、條理性到自我約束,找回這些執行肌肉,你就能不靠熬夜、不靠爆衝,也成為值得信任的大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一個人情緒穩定的背後,是實力,也是格局。沈默中蘊含著深思,冷靜中展現出內涵。生活中的瑣碎不堆積成山,紛爭裡的煩惱不困擾內心。因為,每個人都值得擁有一顆平靜而堅定的心。
Thumbnail
一個人情緒穩定的背後,是實力,也是格局。沈默中蘊含著深思,冷靜中展現出內涵。生活中的瑣碎不堆積成山,紛爭裡的煩惱不困擾內心。因為,每個人都值得擁有一顆平靜而堅定的心。
Thumbnail
覺得自己為何要被人這樣對待? 很委屈、很生氣、很傷心難過,對與錯和前因後果都不是那麼重要, 畢竟有理說不清..是因為各站各的理, 我無法控制別人,只能全心全意的放在我自己上, 因為這個人根本不值得占據我的心理、影響到我本來的心境。
Thumbnail
覺得自己為何要被人這樣對待? 很委屈、很生氣、很傷心難過,對與錯和前因後果都不是那麼重要, 畢竟有理說不清..是因為各站各的理, 我無法控制別人,只能全心全意的放在我自己上, 因為這個人根本不值得占據我的心理、影響到我本來的心境。
Thumbnail
最近遇到幾個諮詢個案,在對話過程中發現都是遇到類似的問題:經常感到自己總是在努力取悅他人,而忽略了自己的感受;總是試圖讓每個人滿意,卻很少考慮自己的需求。讓我想起以前的自己也是曾有過同樣的困擾,在學習了藝術治療和心理學後,才察覺到原來自己可能是一個具有「討好型人格」的人。   這種人格特質在人際
Thumbnail
最近遇到幾個諮詢個案,在對話過程中發現都是遇到類似的問題:經常感到自己總是在努力取悅他人,而忽略了自己的感受;總是試圖讓每個人滿意,卻很少考慮自己的需求。讓我想起以前的自己也是曾有過同樣的困擾,在學習了藝術治療和心理學後,才察覺到原來自己可能是一個具有「討好型人格」的人。   這種人格特質在人際
Thumbnail
外向的人適合做管理,內向的人適合做專業或技術方面的事,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先定義內向與外向的差別,所謂的「外向」其實是比較容易從社交或與人交流中獲得能量的人,他更容易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對方的善意跟溫暖,從而得到某種力量的支持 而「內向」的人則是在獨處時更容易獲取能量,他之所以覺得社
Thumbnail
外向的人適合做管理,內向的人適合做專業或技術方面的事,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先定義內向與外向的差別,所謂的「外向」其實是比較容易從社交或與人交流中獲得能量的人,他更容易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對方的善意跟溫暖,從而得到某種力量的支持 而「內向」的人則是在獨處時更容易獲取能量,他之所以覺得社
Thumbnail
人終究是寂寞的,所以在你身邊的人請一定要是你喜歡的,也喜歡你的。表裡一致能夠減少內耗和自我批評,讓你活得真實、不需要委屈自己、討好的關係。害怕表達真實是因為沒有建立有效的表達。真實不代表冒犯和不禮貌,直接的回答也可以有溫柔的詮釋。
Thumbnail
人終究是寂寞的,所以在你身邊的人請一定要是你喜歡的,也喜歡你的。表裡一致能夠減少內耗和自我批評,讓你活得真實、不需要委屈自己、討好的關係。害怕表達真實是因為沒有建立有效的表達。真實不代表冒犯和不禮貌,直接的回答也可以有溫柔的詮釋。
Thumbnail
我是個內向的人,獨處絕對是小菜一碟🤏 但應付外向的人,真的好累...
Thumbnail
我是個內向的人,獨處絕對是小菜一碟🤏 但應付外向的人,真的好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