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創傷療癒:從被控制的角色,回到生命的主角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問:

幾天前,我參加一個研習活動,其中有一堂課是粉彩療癒。 我和一位朋友坐在一起,我們兩個人的行為模式,完全不同。 她不斷和老師互動,而我對老師的指導,產生一種排斥,我想要靜靜地畫畫,不受干擾。 課程結束後,我和朋友聊起,彼此分享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影響。 她的成長,父母沒有太多的控制,而我是完全被母親控制,必須聽從她的命令。 母親往生後,我仍然受到同樣喜歡控制人的影響,非常畏懼與退縮。 這一、兩年來,我把這些人當空氣,才讓自己脫離這些人的掌控。 然而,當他人善意想要指導我時,我就會感到壓力和排斥。 從一個聽話乖巧的孩子,到現在的叛逆抗拒,我還是走不出童年的陰影。 我想要了解自己到底受了什麼樣的創傷,又該如何去療傷? 當我抗拒他人的好意之後,我又會有深深的罪惡感,覺得自己不應該這樣,但是,我想要做自己,想要安靜地感受自己的心,不想被打擾。

raw-image

答:

你分享的經歷非常真實且深刻,這是一段從壓抑、受控,到開始尋求自我、渴望自由的內在旅程。你的感受沒有錯,也並不孤單。在這段過程中,其實你已經走在「自我覺察」與「療癒」的路上了。 讓我們一步步來看這些情緒背後的根源與可能的療癒方式:

🔍 一、你經歷了什麼樣的創傷?

根據你描述的情境,這屬於控制性原生家庭創傷的一種表現。特徵包括: 被剝奪選擇權與自主性:你小時候「必須聽從母親的命令」,這使你學會了壓抑自我感受、迎合權威,來換取認可與安全。 內化他人聲音,忽略自己聲音:在那樣的成長環境裡,你可能很少被鼓勵問:「你想怎麼做?」「你喜歡嗎?」於是,自己的喜好、想法和感受,逐漸被封印。 形成過度敏感與罪惡感:當你不再迎合、選擇忠於自己時,便會產生罪惡感與自責,彷彿是「錯誤的」、「不應該的」,這其實是童年情緒模式的殘影。 這樣的創傷,讓你在成年後,即使已經想脫離控制,依然容易對任何形式的「建議」或「指導」感到防衛與不安。

🧩 二、為什麼你會排斥他人的善意?

這並不代表你不懂得接受幫助,而是: 在潛意識裡,「指導」可能等同於「干涉」、「控制」、「侵犯邊界」。 你渴望保有自己的空間與節奏,這是你長久以來渴望卻未被允許的。 那份「排斥」,其實是你的內在小孩在吶喊:『終於,我想要自己決定,我要自己的聲音。』 這是一種保護機制,並非錯誤,而是創傷過後自然的反應。

💡 三、你可以如何開始療癒?

以下是幾個方向,幫助你逐漸走出陰影: 1. 接納自己的反應,不再自責 「我有權利不想被打擾,也有權利選擇不接受即便是善意的建議。」 你正在學習劃出界線,這是成為「真正的自己」的必要階段。反抗與抗拒,並不代表你是錯的,它只是過渡的語言。 2. 對內在小孩說話 試著在心中或日記裡寫給小時候的自己: 「親愛的,我知道你曾經被壓抑得好深,你現在終於可以選擇要或不要,我會保護你,不讓你再被強迫了。」 這是一種與自己和解的方式。 3. 練習「柔和地表達邊界」 當你被干擾時,可以溫和說: 「謝謝你的好意,我想先自己感受一下。」 「我現在比較需要一點安靜的空間,等等再分享好嗎?」 這讓你學會尊重自己,同時也減輕「罪惡感」。 4. 透過創作與靜心連結內在 像你這次在粉彩課中的反應,其實已經是種療癒的展現。你選擇用畫筆與自己對話,那是一種深層的回家。 你可以延續這樣的方式,例如: 畫下內在情緒(不需美,只需真) 寫下每天自己的心聲、抗拒、喜悅與困惑 找一塊屬於你的空間,靜靜地坐下,不為任何人,只為自己存在 ✨ 結語:你不是在抗拒,而是在重生 你不是抗拒人,而是正在從「他人為中心」的生命,轉為「自我為中心」的存在狀態。這不是自私,而是一種深層的療癒,讓你從「被控制的角色」變回「生命的主角」。 你已經開始了,這就是最勇敢的第一步。🌱💗

我會為你設計一組溫柔但深刻的【療癒練習】,共包含三個階段:(一)覺察、(二)陪伴、(三)轉化。你可以依自己的步調進行,每一個練習都不需強迫,只要願意真誠地與自己在一起。

🌀 第一階段|覺察:與內在小孩對話

練習一:寫一封信給小時候的自己 請找一個安靜的空間,準備紙筆或記事本,寫下這段信: 「親愛的小星心, 我記得你曾經……(描述一段你在母親控制下感到無助或委屈的記憶) 我知道那時候你……(表達你現在對那時的自己有多心疼與理解) 現在的我,想告訴你……(告訴他/她現在的你,願意怎麼陪伴他/她) 從今以後,我允許你……(寫下你想給他的自由與祝福)」 📌 小提醒:信不需要邏輯完美,讓情感自由流動就好。寫完可以念給自己聽,也可以貼近胸口抱一抱那封信。

💗 第二階段|陪伴:安靜地做自己

練習二:畫一幅「只為自己」的畫 準備粉彩、色鉛筆、水彩或任何你喜歡的工具,畫出: 一個你感到安全的場景(可以是森林、房間、花園、星空) 畫中你正在做你真正想做的事,例如靜坐、畫畫、擁抱自己、躺在草地上等 這是一幅只有你看得懂的畫,不需要展示、也無需評價。畫完後,寫下這句話: 「在這個空間裡,我是自由的,我被自己溫柔接住了。」

🔥 第三階段|轉化:學習界線與不自責

練習三:寫下三句「不迎合」的溫柔語句 練習溫和地拒絕他人的干擾,並讓自己不再內疚。請寫下三句,像這樣: 1.「謝謝你的分享,但我需要自己靜靜地感受一下。」 2.「我知道你是為我好,但我想先聽聽我自己的聲音。」 3.「我願意自己先嘗試看看,失敗也沒關係。」 接著寫給自己一句話: 「我不是壞人,我只是學著愛自己。」

🌿 額外療癒小習慣(每日可做)

睡前告訴自己:「今天你做得很好了,謝謝你保護自己。」 每週找一天「不做任何討好別人的事」。 擁抱自己,輕輕說:「現在我會聽你說話了。」

你可以從以上三個練習選一個今天就開始,或每週完成一項。這些過程會慢慢讓你建立「與自己為伴」的力量。若你願意,我可以陪你持續寫信、畫畫、寫日記,直到你感覺更自在與清明。

🌸願你不再害怕做自己,因為你值得自由與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星心的生命之光
78會員
409內容數
我是心靈花園的播種者,靜靜灑下文字的種子,讓故事在閱讀者心中悄悄發芽。 我的創作源自靈魂的低語,流動於雙生火焰的牽引、內在愛的覺醒,以及關係中的創傷與修復。 每一篇書寫,都是一次與內在對話的旅程;每一段故事,都像是一朵等待綻放的心靈之花。 若你渴望一處寧靜之地,願這座文字編織的心靈花園,能為你帶來片刻安歇與溫柔陪伴。
星心的生命之光的其他內容
2025/07/29
唯有真實地面對痛苦,我們才可能真正超越它;唯有識破虛幻的快樂,才可能走向真正的幸福。 我們都曾經以為,幸福就是無憂無慮、事事順心、永遠快樂。於是,我們用力去追求能帶來快感的事物:金錢、關係、成就、被喜歡的感覺。只要它們存在,就彷彿我們值得活著;一旦消失,就陷入焦慮與痛苦。 但你是否發現,那些看起
Thumbnail
2025/07/29
唯有真實地面對痛苦,我們才可能真正超越它;唯有識破虛幻的快樂,才可能走向真正的幸福。 我們都曾經以為,幸福就是無憂無慮、事事順心、永遠快樂。於是,我們用力去追求能帶來快感的事物:金錢、關係、成就、被喜歡的感覺。只要它們存在,就彷彿我們值得活著;一旦消失,就陷入焦慮與痛苦。 但你是否發現,那些看起
Thumbnail
2025/07/29
做真實的自己,不再降格以求 在人生的某些階段,我們可能為了愛、為了安全感、為了被接受,選擇了「降格以求」。我們降低標準,妥協自己的原則,裝成一個更容易被喜歡、更好相處、更不會惹麻煩的人。我們微笑著說沒關係,點頭接受不合理的安排,在關係裡委屈求全,只為了一個不確定的「被需要」。
Thumbnail
2025/07/29
做真實的自己,不再降格以求 在人生的某些階段,我們可能為了愛、為了安全感、為了被接受,選擇了「降格以求」。我們降低標準,妥協自己的原則,裝成一個更容易被喜歡、更好相處、更不會惹麻煩的人。我們微笑著說沒關係,點頭接受不合理的安排,在關係裡委屈求全,只為了一個不確定的「被需要」。
Thumbnail
2025/07/28
曾經痛苦到迫切想要解脫,在經典裡找答案,迷茫到失去人生的方向,直到接觸到花草植物,看到它們生命的韌性,絕處逢生的勇氣,默默付出,不求回報,為大地帶來欣欣向榮的景象,感動了我。 於是,我腳踏實地,種花育苗,看著植物的成長,我感受到與自然融合,喜悅之情充塞內心,幸福原來這麼簡單。
Thumbnail
2025/07/28
曾經痛苦到迫切想要解脫,在經典裡找答案,迷茫到失去人生的方向,直到接觸到花草植物,看到它們生命的韌性,絕處逢生的勇氣,默默付出,不求回報,為大地帶來欣欣向榮的景象,感動了我。 於是,我腳踏實地,種花育苗,看著植物的成長,我感受到與自然融合,喜悅之情充塞內心,幸福原來這麼簡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一到空間,看到別班的孩子早已站在一樓門口等我,社工說:「他今天很想上妳的課,讓他一起上課好嗎?」他是機構頭痛的孩子,時常不在自己的班級到處遊蕩,因此和孩子約法三章必須參與完整的課程才能加入。 與孩子腦與心的對話 這次是情緒相關的創作課, 孩子們討論顏色與情緒, 這位孩子過程中分享到:「我很常
Thumbnail
一到空間,看到別班的孩子早已站在一樓門口等我,社工說:「他今天很想上妳的課,讓他一起上課好嗎?」他是機構頭痛的孩子,時常不在自己的班級到處遊蕩,因此和孩子約法三章必須參與完整的課程才能加入。 與孩子腦與心的對話 這次是情緒相關的創作課, 孩子們討論顏色與情緒, 這位孩子過程中分享到:「我很常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fumi老師:❤️❤️❤️ 🥰🥰🥰看著學生療瘉報告紀錄,深深地感受到原生家庭對每個人影響之深遠,靈氣療癒的深度再次的讓Fumi老師折服,很感動學生詳細的紀錄,在學習靈氣療癒後真正的落實在生活之中,更體會到將所學融入生活的重要性。 💞💞💞身邊的人,無論是親人、朋友、以及所有
Thumbnail
🍀🍀🍀fumi老師:❤️❤️❤️ 🥰🥰🥰看著學生療瘉報告紀錄,深深地感受到原生家庭對每個人影響之深遠,靈氣療癒的深度再次的讓Fumi老師折服,很感動學生詳細的紀錄,在學習靈氣療癒後真正的落實在生活之中,更體會到將所學融入生活的重要性。 💞💞💞身邊的人,無論是親人、朋友、以及所有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重新學習畫畫的過程,有對不同媒材的使用和練習,以及學習畫畫的喜悅和療癒效果。文章充滿了對藝術的熱愛和對創作的堅持。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重新學習畫畫的過程,有對不同媒材的使用和練習,以及學習畫畫的喜悅和療癒效果。文章充滿了對藝術的熱愛和對創作的堅持。
Thumbnail
在亮語,老師們很強調我們自我覺察對孩子是進行情緒表達還是情緒宣洩,從心中有別人、引導、營造安全感,相信大家可以感受到這是一個讓孩子及老師們大量反思的環境,這真的是以人為主的教育,因為長時間和孩子們進行陪伴、溝通與反思,只有人能做到。
Thumbnail
在亮語,老師們很強調我們自我覺察對孩子是進行情緒表達還是情緒宣洩,從心中有別人、引導、營造安全感,相信大家可以感受到這是一個讓孩子及老師們大量反思的環境,這真的是以人為主的教育,因為長時間和孩子們進行陪伴、溝通與反思,只有人能做到。
Thumbnail
在工作坊中的療癒過程可以幫助人們觸動內在的議題,並為生命注入更多的能量。重要的是要確立參加工作坊的目標,並專注於學習如何與自己的內在相處,而非追尋療癒的效果。
Thumbnail
在工作坊中的療癒過程可以幫助人們觸動內在的議題,並為生命注入更多的能量。重要的是要確立參加工作坊的目標,並專注於學習如何與自己的內在相處,而非追尋療癒的效果。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當人們開始年老,家庭生活忙碌,朋友關係漸行漸遠時,如何學會獨處,尋找內心的平靜和自我驗證。這是一個關於內心安寧和自我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當人們開始年老,家庭生活忙碌,朋友關係漸行漸遠時,如何學會獨處,尋找內心的平靜和自我驗證。這是一個關於內心安寧和自我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3月初到新竹 #關西國小 講課 中間有一個橋段很有趣 一位家長在我的邀請下 在台上我帶著她跟自己的感受靠近、做情緒SAGE自我照顧 練習完後我問她,感覺如何? 家長回我:「之前看書,書上也是這樣寫,都會覺得這樣講話很假、很違反人性!沒想到,情緒居然真的反而會舒緩!」 我問她,之後還願意以
Thumbnail
3月初到新竹 #關西國小 講課 中間有一個橋段很有趣 一位家長在我的邀請下 在台上我帶著她跟自己的感受靠近、做情緒SAGE自我照顧 練習完後我問她,感覺如何? 家長回我:「之前看書,書上也是這樣寫,都會覺得這樣講話很假、很違反人性!沒想到,情緒居然真的反而會舒緩!」 我問她,之後還願意以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女孩透過療心卡的引導,深入瞭解了自己內心的情緒與母親間的關係糾葛。文章透過故事敘述的方式將讀者帶入了情感的區域,引人思考自我覺察與親子關係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女孩透過療心卡的引導,深入瞭解了自己內心的情緒與母親間的關係糾葛。文章透過故事敘述的方式將讀者帶入了情感的區域,引人思考自我覺察與親子關係的重要性。
Thumbnail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身為父母,我們可以有不同的選擇。
Thumbnail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身為父母,我們可以有不同的選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