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自上一篇文寫的目前,今天又在Thread上面發現有人被生涯顧問洗臉了。且被刺激到恐慌症發作...
身為求助者,我們應該如何自保?確定找的諮詢對象,是真正合格而且能幫助到你的人?
Mike在這篇文章將繼續分享,當我現在找職涯諮詢師時,我一定會在乎而且慎選的項目。
這裡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是去諮詢前你可以對顧問做的功課。
另一個部分是,在諮詢進行時,你可以觀察與體驗的事項。
(1)諮詢前,我們能做的功課:
善用ai
在開始找顧問諮詢前,先把想問的問題列出來,問看看AI吧!
我了解有人很在乎與人實際互動的感受,要透過問答,才能逐漸幫自己釐清生涯問題的盲點。
但在科技發達的現在,AI已經能做到原來意想不到的事情。
有人已經笑稱:我寧願另一半看我的簡訊!也別看我GPT發問的事情..
Mike目前已經透過NotebookLM,將我的職業生涯履歷,與所做的重大決策與結果,
還有種種遇上的困境與挑戰等問題一次上傳上去,請它交叉比對幫我分析我個人的優勢與盲點。
而且現在可以請它幫你畫一張心智圖,甚至做一份屬於你的職業生涯語音檔與影片。
他有相關證照嗎?
當你終於找到顧問了,渴望獲得良好的幫助與建議時,對方有證照嗎?
現今常見,且被國際接受的證照已有:
- SCPC國際職業策略規劃師
- GCDF全球職涯發展師
- CDA國際生涯發展諮師
- ICF國際認證教練
因為Mike本身沒全接觸過上述單位,所以不一一詳細介紹了。
但當你找的顧問,具備專業證照,這表示他已經經過專業與系統化的職涯訓練,
需經過數十與數百小時的訓練與評核,必須遵守倫理教育,且有經過服務品質的篩選才可取得的證照了。
另外顧問與教練的角色其實不相同,一個是用提問與協助你自我提升,
一個是能直接給予你清晰的建議,想要有明確的解決方案與策略。
他有多少諮詢經驗?
說到這個,我觀察過坊間其實有不少一日工作坊,是會讓參加者參加後,即取得類似生涯證書的活動..。
這類型的單位所發的證書,並不會具備上述國際專業認證,比較像是參加的證明。
如果你希望找到的顧問是有經驗的,真正能站在你的角度理解你,而且也同時能從專業的角度協助你?
請一定要找有諮詢經驗的顧問。
如果顧問收的是低價與甚至免費的費用?這似乎也意味著對方缺乏實務經驗與個案,
他有心理學背景嗎?
當你找到的顧問除了受過生涯訓練之外,也具備心理學背景,這表示對方很可能更在乎你與你現在的心理狀態,潛意識的狀況,還有讓你卡在現狀的心理機制也許是那些?
而不光只是從市場或是你個人職涯目標的角度,去協助你釐清現狀與完成你的職涯項目。
如果對方只能看到你卡住的現狀,卻不在乎你的心理狀態,甚至你過往可能的創傷導致的重複性事件?
你必須知道,他很可能把這個卡點主動歸類為:你缺乏行動力!
告訴你:行動就是了。
而不是問:是哪些經驗讓你產生恐懼與負面的感受?
顧問若有心理學背景,會在你甚至沒意識到其實我的職涯選擇跟心理狀態有很大的關聯時,
更有效幫助到你。
(2)諮詢中,覺察自己的感受與想法:
了解你生涯選擇的動機,且同理不批判
還記得某篇網路貼文曾說,有人在面試時被問:你空白的這兩年在做什麼?
他回答:去了澳洲與其他國家打工度假。
面試官:別提那些有的沒的!就是純粹想偷懶對吧?
如果你也曾有過Gap year,想去世界某個地方,同時也想探索自己,卻遇上這樣的人質疑你,你的想法會是什麼呢?
顧問諮詢不是面試,但是確實有人真的被這樣"不及格"的顧問給對待與質疑過自己。
我相信我們生涯的每個選擇與決定,都是當時所能做的最好選擇。而且背後一定有其理由與動機。
好顧問不會讓你產生大量的自我懷疑。諮詢後你能感到自己被同理而不是被批判。
他能關注你的生活狀態,且了解並不只工作這件事重要
「除了工作,還有生活」
但對工作狂來說,可能只有:「工作!與更多工作!...」
這時有天你終於燃燒殆盡了!帶著滿是疲憊的身心與處理不完的工作事,
煩惱的希望透過顧問找到一個方向時,你希望他能告訴你哪件事呢?
他是否能讓你先慢下來,看看自己的狀態與位置,還有幫你釐清:你也許已經忽略了好好如何生活,
過度偏重工作了。
如果是?現在你理解且接受建議後,有機會恢復能量與生活狀態,同時也改善工作了。
他有工作倫理且嚴格遵守
他能在乎個案與自己的隱私與界線
他遵守受過訓練的教導與工作倫理
他能讓個案自由地放開心房談論自己,不用擔心過度嶄露自己而受到傷
他絕不會洩漏個案隱私
他清楚自己的工作能力以及可以處理的範圍
他能為自己的諮詢負責
他能清楚且公開的告知自己的價格
他能尊重你的節奏
你對他而言並不只是一個經驗與案例,而是活生生值得好好被對待,有血有肉有靈魂的人。
他了解創傷知情
對與身心有狀況的人,工作狀態不佳只是其中一個問題。
但是對某些喜歡快速解決問題的顧問來說,不理解對方的狀態就武斷的給予建議會是有危險性的。
想想看:如果你是一個生活處在風暴裡的人,那個只想幫你修職涯方向盤,
卻不管你車子有沒有煞車失靈的顧問?很可能讓你撞得更慘...。
創傷知情並不限於心理諮商領域,Mike認為,只要你是助人工作者,就必須擁有創傷知情素養。(我甚至認為,這樣的自我要求應該寫在自己的公開頁面上)
他必須對創傷有基本的理解,至少知道人有戰或逃的反應,在壓力狀態下可能會產生哪些行為。也能理解與尊重你的情緒。
Mike理解,當你需要職涯顧問時,多半已遇上了一些困難的挑戰與關卡。
可以參考我上述分享,為自己找到合適的人選。
最後我想提醒的是:千萬別去找來路不明的人生教練,因為這樣的人十之八九無法理解你
已走過多難的路與多少猶豫的選擇,別為這樣的人辜負自己已流過的血與淚。
你真的值得,一個有能力與有責任的職涯顧問來幫助自己
Mike
PS:這裡有一份顧問檢查清單,可以到連結取得喔:https://supr.link/gQp0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