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氣象局連續發佈豪雨特報,許多上班族一邊刷新聞、一邊看窗外的樹是否已經呈現45度角搖晃,內心只有一個問題:
「明天到底要不要上班?」
「如果上了班,有薪水嗎?還是只有風雨交加的愛?」來來來,人資長一次說清楚:颱風天上班的權利、義務、加班費、以及退避權怎麼用!
颱風天上班 Q&A:
出勤不是英雄主義,算對薪水才是職場生存法!
✅ 颱風假不是「假」,它只是「建議你別冒險」。
→ 根據《天然災害停止上班及上課作業辦法》,停班停課的對象主要是公部門對企業無強制力。
換句話說,公司說要上班,你還是得披上戰袍出門(或內心風暴)。
今天風大雨大,出門就有薪水嗎?
如果今天原本就是上班日,那你出勤,雇主就按平日照常給薪。
但加班費?很抱歉,不一定要給,除非你是工作超過8小時,或那天是休息日、國定假日。
當然,如果你所任職的企業優於法規,就更棒了 !
✅ 勞工有「退避權」,不是只能硬著頭皮衝。
如果你住家、通勤路線或辦公地區都已宣布停班,你可以選擇不上班,並且依法主張「退避權」。
雇主不能因此記你曠職、扣全勤、逼你請假,否則你可以當場打開法規資料庫怒刷。
公司堅持要你上班,那也請給點誠意:
雖然法無明文強制,但勞動部「建議」雇主提供以下三寶:交通工具/交通津貼/加給薪資。
畢竟你不是忍者龜,通勤中途還可能被招牌砸頭。
✅ 萬一真的被招牌打到,可以申請職災嗎?
如果是上班途中、因工作需要出門造成的傷害,可以申請職災補償。
但手機摔爛、機車倒地、高級雨鞋被沖走就不在理賠範圍啦!
🌳 Mio人資長碎念時間:
「颱風假不是放假,是為了你的安全;你不是不想上班,是不想被風吹走。」
面對颱風天,雇主該給保障、員工該守規矩。別讓自然災害變成人為災難,人性與法規要並存,才是職場安全的真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