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談外派的文章很多,卻鮮少有人分享面試過程的真實感受與判斷邏輯。我曾經是外派新人,也面試過幾間公司,後來與不同產業、離開越南的網友交流,得到一個結論:
如果面試感覺不對,硬上比沒去還慘。
所謂的「挑」,不是自視甚高,而是避免半年後狼狽返國。本篇不談履歷、不談薪資數字,而是分享我自己的外派面試經驗,以及如何在進公司前防雷。
個人經驗:四家公司,四種面試感覺
當時(2022年)我手上有 2.5 個 Offer 機會,全部都在紡織業,因為我想要快速外派越南,再加上當時對紡織有莫名其妙的熱情,所以就沒有電子業的面試經驗。另外一個 offer 則是在職時,同業邀請的面試。面試前情提要
在進入各家公司細節之前,先補充背景:越南語主修鎖定紡織業越南外派機會,而其中的機會又以上市公司為優先,確保
另外補充,可以參考 產業價值鏈資訊平台 再加上人力銀行、官網投遞履歷,這些都是了解產業的前置作業。
公司 A (文化穩定,訓練完整)
面試那天一早,我先被安排做紙筆性向測驗和類似多益的英文考題。雖然過程偏傳統,但題目不難,像是在暖身。
第一關是人資面試,問題大多是網路上常見的那種,例如「外派的規劃是什麼?」主要目的是確保我不會短時間陣亡。這關也會先談薪資範圍,不意外,上市公司對新鮮人的薪資天花板很固定,幾乎談不高。
接著是長達一小時的總經理面試。這一關打動了我——他的眼神和談話節奏都很有熱情,讓我覺得公司文化不差。雖然他希望我改派印尼,但我想學以致用越南語,最後還是婉拒了。
最後一關是形式性的創辦人面試,短短五分鐘,問的卻是中短長期規劃。雖然緊張,但也讓我重新思考自己想在外派這條路上走多遠。
整體來說,題目並不刁鑽,真正的挑戰是冗長的流程與舟車勞頓。不過,免費住宿的台訓和完整六個月教育訓練,對新鮮人來說是難得的加分項。後來聽說 2025 年起,面試流程會縮短,台訓改到海外。對某些人來說,這樣缺乏適應期,但我認為 on-job training 才是最實用的養成方式。
公司 B(條件不錯但不符計畫)
因疫情,這場面試透過視訊進行。螢幕另一端的人資與直屬主管都笑容可掬,問題也偏生活化,例如「你平常的工作節奏怎麼安排?」整個過程沒有筆試,也沒有刻板的考題,讓我覺得很輕鬆。
談到外派規劃時,他們直言必須先在台灣工作三年才有派駐機會。對很多人來說,這代表穩定養成期;但對急著出國的我,這是一道時間上的門檻。
後來在一次客戶交流活動上,我又碰到 B 公司的主管。他依然主動跟我打招呼,記得我的名字,態度依舊禮貌周到。這讓我更確定,B 公司的文化是尊重人的——只是我們的時機沒有對上。
判斷重點:好文化不等於適合你,時間與規劃同樣重要。
公司 C(高薪高壓,警訊明顯)
人資一開始就開門見山:「我們這裡薪資業界最高,但壓力很大、工時很長,你能承受嗎?」在一小時的面談裡,這句話被重複了三次。
我問起新人培訓,他們的回答是:「只有兩週的教育訓練,來了就要馬上上手。」沒有住宿補助、沒有緩衝期,對沒有當地生產流程經驗的我來說,幾乎等於直接丟進火坑。
唯一比較印象深刻的是人資的問題
- 怎麼證明你的學習能力?
- 什麼理由會讓你三年後繼續待在印尼/公司?
事後,曾在這裡工作的朋友印證了我的直覺——工時確實很長,住宿還是多人合宿,領導風格屬於高壓打罵式。
判斷重點:面試時一再強調壓力與長工時,通常不會是虛驚一場。
公司 D(尊重度低,直接淘汰)
這是一場同業的面試邀約,原本只是想測試自己的市場價值。面試一開始氣氛還算平和,直到我坦白說,換工作前想先休息一段時間調整狀態。對方皺眉回了一句:「休一個禮拜就好吧?」
那一刻,我很清楚——這家公司對員工生活節奏的尊重度幾乎是零。無論待遇條件再好,我都不會為了這樣的文化妥協。
判斷重點:一兩句話就能看出價值觀是否相容。
判斷面試感覺的實用法則
綜合以上經驗,我自己整理出來的外派決策優先順序:
- 生活條件可接受(地點不要太偏僻)
- 工作文化與感覺(高壓程度、教育訓練、主管態度)
- 薪資合理(大廠差距不大,可作保底)
- 升遷空間(通常是扁平組織,不必過度期待)
三個感覺紅旗:
- 忽視你的需求(如休息時間)
- 以高壓文化為榮
- 缺乏培訓與支持系統

那,要怎麼在進公司前就看穿這些問題?
三步驗證法:面試前的防雷動作
有些公司在面試時會淡化生活條件或文化問題,你必須自己驗證。
第一步:實地位置檢驗
這是最不可能騙人也是最容易執行的方式
- Google 地圖 + 街景模式,看看廠區周邊有什麼生活機能(便利商店、超市、醫院)。
第二步:第一手員工觀點
這一步比較困難,因為外派的圈子很小,大多數的人會盡可能低調,所以只能「單點擊破」
- LinkedIn 搜尋公司名稱,找到現職或前員工,直接私訊。
- Threads、PTT、Dcard 也能找到討論,但要過濾情緒化留言,交叉比對。
- Facebook 追蹤在派駐地生活的粉專,有禮貌詢問。以下推薦當時我有詢問的前輩
- Vivi in Vietnam (在越南的日商工作)
- Sinya Cuarate Career (前外派,現居荷蘭,目前網站關閉中)
- 鞋廠外派日記 (資深鞋廠前輩,很真實呈現生活)
- 阮饅頭(多分享越南的生活、越南語,有幾部講外派的影片)
第三步:Coffee Chat 策略
💡 不回覆是正常的,有回覆就是賺到。
網路上有許多 coffee chat 模板,我就不詳述了。有一個觀念是
你做了什麼努力?希望對方提供什麼協助?
外派台幹普遍忙碌,別做伸手牌!
關於 Coffee Chat 我推薦閱讀 實戰經驗|想與職場貴人相遇,得懂 Networking 視訊禮儀:Coffee Chat 正確的打開方式

一句話重點 takeaway
外派面試的關鍵,不在於拿到多少 offer,而在於篩掉那些會讓你後悔的機會。
三個具體行動建議
- 面試後即時記錄感受
不只寫面試問題,更要記下主管態度、溝通氛圍與任何讓你不安的細節。 - 用三步驗證法交叉比對
在簽約前,至少完成一次地點確認+一次第一手訪談,避免只聽公司單方面說法。 - 建立自己的「紅旗清單」
列出你無法接受的條件,面試時逐一檢查,一旦踩雷立即剔除,不要因短期利益而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