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見過這種會議。起初,大家輪流發言,氣氛熱鬧得像夜市叫賣——數據、案例、想法全往桌上砸。
忽然,老闆清了清喉嚨,語氣平淡卻有方向:「我覺得我們應該…」空氣瞬間靜止。
有人低頭,有人假裝翻資料,
其實心裡已經知道——方向改了,討論結束了。
然後,會議紀要會寫得冠冕堂皇:「團隊共識」。可等方案落地,基層抱怨就來了:
「共識?這是老闆的意思吧。」
中小企業與新創的三個現實
這種戲碼在中小企業和新創特別常見,因為有三個現實:
1.資源集中在老闆手裡
錢、人脈、品牌,全在一張桌子上——那張桌子就是老闆的辦公桌。
2.決策鏈短,一句話定生死沒有十層審批,沒有跨部門協調。老闆一句「好」,明天全公司轉方向。
3.老闆個人色彩濃到能染布公司文化其實就是老闆個性擴大版。喜歡衝就衝,喜歡穩就穩,沒人能跟他搶方向盤。
結果就是——你以為的「集體決策」,其實是「大家聽老闆怎麼想,然後找理由證明老闆是對的」。
一、決策脫節的八大偏差:毒素從哪來
這些偏差,有的是老闆無意識造成的,有的是團隊內部自己長出來的病。但不管來源,最後都會讓決策離現實越來越遠。
1. 過度直覺化決策
老闆愛說:「這我以前處理過,就是這樣!」直覺不是壞事,但如果每次都靠感覺,那數據、研究、專業分析都只是裝飾。
在新創,速度重要,但快不等於瞎衝。直覺對一次,你是英雄;錯一次,還能用「累積經驗」安慰;錯三次,團隊就開始找出口。
2. 確認性偏誤
老闆聽意見,不是真的要聽,而是想找到能支持自己立場的那幾句話。你說的觀點如果吻合,就被當寶;唱反調?就是「想太多」。
久而久之,會議變成「猜老闆心思大賽」,而不是解決問題的地方。
3. 短期資源焦慮
現金流是命,投資人一句話能讓方向轉彎。今天往東,明天說西邊機會大,後天乾脆全員轉做別的。
員工的 OS:
「我不是不願意衝,而是你每天換方向,我根本不知道現在甚麼情況。」
結果就是,跑得很累,沒一個地方真正到達。
4. 個人品牌與面子
有些老闆的決策,是為了保自己形象,不是為了公司未來。該砍的產品留著,該轉的方向死撐。
市場不會因為你是誰就多給三分情面,而團隊對你的耐性,比市場還現實——耐性用完,他們就走了。
5. 控制慾與去中心化恐懼
「這種重要的事情,還是讓我來帶著你們做。」這句話一出,集體決策變成表演,結果早就寫好。
長此以往,員工會自動關掉思考開關——反正老闆會改。最後留下的,是一群只會照做、不會思考的人。
6. 本位主義
這不一定是老闆的病,更多時候是團隊內部的慢性毒。部門只管自己好不好看,資源爭的是自己的那一份,至於公司整體?抱歉,不在 KPI 裡。
會議上每個部門都在推對自己有利的方案,最後做出來的是「妥協拼盤」——人人有糖,沒人吃飽。
7. 資源爭奪
尤其在資源有限的新創,部門之間的「溫和戰爭」比你想像的多。有些人表面支持你的方案,其實是為了後面在資源分配上卡你脖子。
這種時候,就算老闆有心推動決策,落地也會被暗地消耗到死。
8. 團體盲思(Groupthink)與個人理想衝突
團體盲思是什麼?就是大家明知道有問題,但為了和諧,集體裝傻。「反對會讓我顯得不合群」,所以嘴巴閉上,心裡吐槽。
而另一種毒,就是個人理想。有人把公司當成實驗場,要證明自己理念對不對,市場現實反而成了次要考量。
這種人如果是老闆,後果很嚴重;如果是團隊骨幹,決策會被理想拉離現實。
二、老闆想救決策?先修正自己
領導者的影響力天生存在,問題是它是推進器還是偏航器?以下五招,不是要你變佛,而是讓你的加權作用變成正面槓桿。
1. 二階段決策
先閉嘴聽方案,等大家討論到位,再加入自己的判斷。避免一開口就鎖死方向,讓團隊真正思考,而不是幫你修辭。
2. 紅隊機制
指定一組人專門挑戰主流觀點,找漏洞、拆假設。市場會教訓你,但紅隊能讓你提前準備——省的是錢,也是時間。但大前提是你要給他們可以暢所欲言的氛圍。
3. 願景與執行分層
願景、方向、資源分配歸你;執行細節交給專業的人,不要事事插手。你是船長,不是每根繩子都要自己綁的水手。
4. 用數據對沖直覺
直覺拍板要配數據,設定檢驗期,到期就驗證——對就加碼,錯就修正。這樣直覺才是可驗證假設,不是一言堂。
5. 決策後反思制度
每次重大決策後,公開檢討哪裡對、哪裡錯、下次怎麼改。這不會削弱你的威信,反而會讓團隊更服你,因為你敢面對自己的錯。
三、這篇文給三種人
給老闆
會議不是你講得多動聽,而是團隊能不能真的落地。你的偏好可以是加速器,也可以是翻車的第一塊石頭。
給職場人
看清楚,你的意見是被聽見,還是被當成背景音。如果公司沒有真共識,你要決定——適應規則,還是換桌子。
給游牧人
當你自己成了老闆,記住當時你不爽的那些事,很可能就是你明天會做的事。權力會讓人失去耐心,但失去耐心,決策就會失真。
結語
開會總是想取得團隊共識,結果一落地就變成失速列車。列車失速不一定會脫軌,但絕對是偏離航道的起點。老闆的偏好就像一把刀——能劈開前路,也能劃破船底。這刀握在你手裡,是帶大家遠航,還是直接送去沉沒,全看你怎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