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職場困境與自我療癒:Work-Life Balance 的另類詮釋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常常有人會說希望找到Work&Life Balance的工作,這件事對於我而言,一直都是疑惑,我其實再問自己:生活是甚麼?

我懂工作,我也知道工作怎麼付出能帶給我好的感受,但生活呢?

我喜歡自己能有一個小小空閒時間,煮飯、逛到一間新的咖啡廳、打手遊團戰、但我也喜歡在假日有個空閒時間,找我想要深度鑽研的工作中的內容。
但,周遭的人都說我太認真工作了,沒有放鬆過自己,該出去旅行走走。

這十年以來,我幾乎一年出國出差三到四次,每次都是長途海外醫學會議,帶著一群客戶上課,也得在下課後,負責找吃飯的地點,對我而言,出國已經是刻入腦海裡的最辛苦的工作,要我在自己找時間出國?做那些功課?走走看看?我心裡想的是:我想要我自己小小安靜的MeTime。

可是當我這個熱愛我自己工作的人,在職業生涯中遭遇到隱形的邊緣化及權力削弱時,突然間,就像是把一個一直奮力在轉動的齒輪,放到一邊去,工作中頓失重心,你不再需要汲汲營營地去想接下來三個月、半年、明年怎麼走,我還是穩定地吸收這些新知、市場資訊,但我的建議都被一次又一次地變成高層會議裡的「回去再交給那個誰討論」。

我開始了解到人生原來工作不會你努力就仍擁有那個位置。

開啟了人生的心理諮商旅程,第一堂,心理師問了我發生甚麼事,他對於我相當是一個陌生人,我描述工作中遭遇的那些,他跟我說:妳辛苦了。我刷得一下哭到無法控制,壓抑太久了。

是阿,真的很苦。藥廠高位都是如走鋼索,你不知道究竟哪一刻是因為業績不達標被處理,或是哪一刻被內部政治而處理,你常常得隱藏情緒。

隨著心理諮商過程,我開始辨認甚麼事情會讓我感覺到低落、悲傷、沮喪、生氣,然後開始了如果發現這樣時,我該怎麼辨認這個情緒,並接受這個自己。

工作中充滿了鬼打牆的事情,過去我習慣及喜歡的效率和速度感消失,取代地是一階一階的流程跟共識會議,我開始記錄這樣的會議有甚麼利弊,還有這些人他們的優劣在哪?來轉移及減低我感覺自己的人生被浪費的感受。

每天都有新的事件,影響著心情,我感覺自己分裂成兩個人,一個是戴著面具,來事就處裡,一個是回到家裡後把溢滿的情緒變成眼淚,當把危機事件都處理完成到位後,我知道我的職位權力已盡數被收,但職位只剩擔責,未來出事的那刻可以拿來祭旗使用。

工作 vs. 生活要平衡,突然間對於我這個熱愛工作的人而言,也忘記了怎麼生活。

突然失去目標感,知道自己有影響力,但那又怎樣?我沒有大志到想要創業改變世界,我就是一個熱血的社畜,想要有人給我一個跑步籠,安穩又熱血。

感覺自己像是一輛一直以來都持續開往某站的火車,有著堅定地軌道和每天可以乘載上車又下車的人們,但突然間我這台列車不再需要走在這個軌道上,載人,因為我老了可能有危險。

那我要往哪去呢?

被擺在博物館內,訴說著我是第一輛載人火車?
還是...
換一條路線去載貨物,直到我不被需要呢?

我不知道。

然後我在嘗試著過著人的生活時,其實日子就這麼過了,輕鬆地時光飛逝,但我沒有深刻的印象,因為就是生活著。

我發現因為工作被刻意的經營及設計每個目標,所以留下印象。

但生活呢?被隨興地過著,所以當我失去工作重心後,我的生活用同一種活法過著時,我還是可以獲得那一小片刻的舒心,但你沒有刻意的經營與紀錄,生活沒有設定目標,只是活著,所以渾渾噩噩。

我在努力地找出生活的軌跡,所以我開始記錄,我不想用社群,因為社交圈上依舊有人樂於見到你的失落,並拿著你的紀錄作為飯後談資,即便我不是公眾人物,但十年持續在一個領域,人們都是八卦且舐血。

但,我需要紀錄,像是喃喃自語,又像是想找到聽眾。

中年之路,孤單且悲哀的難熬,因為你不能再像少年般強說愁,但你的愁仍是愁,而旁人的對話只剩想開點,人生就是這樣。

是阿,我知道是這樣,但不代表我就該自己消化而不去記錄下來自己的情緒。
也不代表中年人就應該成熟且穩重。

我從不信Work&Life Balance。

因為當你找到自己享受的事、擅長的事、這世界需要的事,別人又願意付錢的事時,你的人生就會充滿著這件事。

我還在消化我目前工作中的那些,但我知道我的熱愛及擅長,我還需要一些勇氣,去探尋人們願意付錢的那個模式。

或許這就是這整個事件,上天在告訴我的聲音。

巧克觀察室。
-我不是逃亡,是在走在自我觀察及恢復的路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巧克觀察室
0會員
9內容數
這是一段從體制內領導者,走向自由誠實創作者的路上筆記。 我不再燃燒自己證明有用,而是練習活成自己相信的樣子。」 「20+年醫藥產業,曾任10年醫藥產業BU Director,擅長策略設計與價值轉譯」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工作即生活」的哲學,分享個人如何從高薪工作,轉向追求更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生活方式。雖然放棄了穩定的職位和新加坡的PR資格,但作者認為真正的幸福在於能夠選擇自己的工作內容、合作夥伴和工作地點。透過反思和行動,本文旨在啟發讀者思考如何構建一個更具意義的生活,並實現自我價值。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工作即生活」的哲學,分享個人如何從高薪工作,轉向追求更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生活方式。雖然放棄了穩定的職位和新加坡的PR資格,但作者認為真正的幸福在於能夠選擇自己的工作內容、合作夥伴和工作地點。透過反思和行動,本文旨在啟發讀者思考如何構建一個更具意義的生活,並實現自我價值。
Thumbnail
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其實等於: 為了別人,賣自己的時間賺錢;與為了自己,所付出的活動時間之間的平衡。 而平衡不一定是代表各佔50%的比例,因應每個人的情境,比重可能不同。 當我們認為,自己只是在做對別人有利的事時,工作與生活平衡的重要性就會提高; 而在做對自己好的事時,就變得那麼沒那麼重要
Thumbnail
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其實等於: 為了別人,賣自己的時間賺錢;與為了自己,所付出的活動時間之間的平衡。 而平衡不一定是代表各佔50%的比例,因應每個人的情境,比重可能不同。 當我們認為,自己只是在做對別人有利的事時,工作與生活平衡的重要性就會提高; 而在做對自己好的事時,就變得那麼沒那麼重要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工作、家庭生活、個人成長的一些瑣碎進步點滴。透過與自我成長相關的書籍、youtube影片以及感冒的閬苦經驗,作者反思人生的價值、目標及意義。此外,作者也分享了他對於自我專長及價值定義的迷惘,以及在工作與生活間的取捨困境。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工作、家庭生活、個人成長的一些瑣碎進步點滴。透過與自我成長相關的書籍、youtube影片以及感冒的閬苦經驗,作者反思人生的價值、目標及意義。此外,作者也分享了他對於自我專長及價值定義的迷惘,以及在工作與生活間的取捨困境。
Thumbnail
生活中,工作是重要的一部分,但我們更應該好好地休息,專注於自己的需求和慾望。這篇文章描述著作者在工作與休息間的掙扎,最終放下工作,專注於休息,並給予自己一年的時間去體驗、玩樂、休息。作者鼓勵大家好好地休息、愛自己,並專注於自己。
Thumbnail
生活中,工作是重要的一部分,但我們更應該好好地休息,專注於自己的需求和慾望。這篇文章描述著作者在工作與休息間的掙扎,最終放下工作,專注於休息,並給予自己一年的時間去體驗、玩樂、休息。作者鼓勵大家好好地休息、愛自己,並專注於自己。
Thumbnail
你的工作不代表你,挑戰「夢想工作」的迷思,找回不以工作為中心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你的工作不代表你,挑戰「夢想工作」的迷思,找回不以工作為中心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現代人的職場處境不再穩定,需要採取不同的生活方式。投資組合生活方式有助於提供更多彈性以順應世界局勢,並且可以兼顧生活和擴增財源。發展具體行動方案,評估適切的興趣與能力,運用資源人脈、有效管理時間、分析投報效益是實現理想的工作/生活模式的關鍵。
Thumbnail
現代人的職場處境不再穩定,需要採取不同的生活方式。投資組合生活方式有助於提供更多彈性以順應世界局勢,並且可以兼顧生活和擴增財源。發展具體行動方案,評估適切的興趣與能力,運用資源人脈、有效管理時間、分析投報效益是實現理想的工作/生活模式的關鍵。
Thumbnail
離職前大家問我離職後規劃,沒有上班時,大家也好奇我在幹嘛。 說真的,還真的沒有幹嘛! 可能現在還在身心靈修復期間,我只打算好好過生活。 可以好好的吃早餐午餐晚餐 可以好好的喝水 可以好好的運動和伸展 可以好好的聽孩子說話也可以跟孩子說說話 可以好好的整理家裡 可以好好
Thumbnail
離職前大家問我離職後規劃,沒有上班時,大家也好奇我在幹嘛。 說真的,還真的沒有幹嘛! 可能現在還在身心靈修復期間,我只打算好好過生活。 可以好好的吃早餐午餐晚餐 可以好好的喝水 可以好好的運動和伸展 可以好好的聽孩子說話也可以跟孩子說說話 可以好好的整理家裡 可以好好
Thumbnail
在生活中,常常感到忙碌壓力,但我如何找到自我探索的平衡點呢?這篇文章中,將分享我的困惑、發現的問題、工作與生活的難點,以及透過建立播客節目和使用 NordPress 來解決這些問題的經驗。這也將是我如何開始意識到自己需要一種更好的方法來組織我的想法和創意的故事。
Thumbnail
在生活中,常常感到忙碌壓力,但我如何找到自我探索的平衡點呢?這篇文章中,將分享我的困惑、發現的問題、工作與生活的難點,以及透過建立播客節目和使用 NordPress 來解決這些問題的經驗。這也將是我如何開始意識到自己需要一種更好的方法來組織我的想法和創意的故事。
Thumbnail
每一次討論「做自己喜歡的事(興趣)」究竟能不能成為讓自己活下去的能力?或是經常在工作中遇到種種困難、麻煩,而感到「工作」只是為了「填飽肚子」而做,也許可以換個方式思考「這個工作裡究竟有沒有自己喜歡的事?」「能不能去喜歡自己的工作內容?把它們變成興趣?」
Thumbnail
每一次討論「做自己喜歡的事(興趣)」究竟能不能成為讓自己活下去的能力?或是經常在工作中遇到種種困難、麻煩,而感到「工作」只是為了「填飽肚子」而做,也許可以換個方式思考「這個工作裡究竟有沒有自己喜歡的事?」「能不能去喜歡自己的工作內容?把它們變成興趣?」
Thumbnail
「我決定今年要對工作得小力一點,然後專注在自己身上。」我最近時常聽到這個句子,或是表達出類似意思的不同版本。雜誌會刊登和「野心的結束」相關的報導,以及人們越來越多人選擇主動離開工作一段時間。
Thumbnail
「我決定今年要對工作得小力一點,然後專注在自己身上。」我最近時常聽到這個句子,或是表達出類似意思的不同版本。雜誌會刊登和「野心的結束」相關的報導,以及人們越來越多人選擇主動離開工作一段時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