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的目標計劃+針對性的練習+客觀的反思調整,反覆這個過程,就能看見進步和成果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很多人第一次來找我,都會問類似以下的問題:
「我可以嗎?我這樣背景、這樣程度,真的能提升表達力嗎?」
「我不擅長講話,也不太敢上台,還有機會進步嗎?」

​我的答案是——可以,只要你願意踏出這一步。
不是因為我有什麼魔法、還是我們要變成天才講者,
而是因為我們用的,是驗證過的方法、有節奏、有方向。

​我一直相信,適合自己的輔導或解決方案,
關鍵不是技巧有多炫或是理論有多經典,
而是最終你能不能實際「用得上、展現出來」。

​所以我設計的教學和學習流程,都是以成果為導向
不講空泛理論、不追求表面話術,
而是一步步帶你從「做中練」、「練中學」,
你能感受到自己的變化和進化。
通常是怎麼進行的呢?一開始會有這三步:

​🔸 第 1 步:先幫你評估現況,設定合理的目標
我會一起釐清你現在的挑戰與想要達成的具體成果,
例如:一場簡報、一份提案、一段分享內容。
接著我會幫你制定一份個人化的學習與練習計劃
讓你清楚知道什麼時候、每一步該做什麼。

​🔸 第 2 步:兩週內完成一版初稿或大綱
不只是想想、聽聽,而是要實際動手做出來。
這份內容會是你之後練習和變化的基礎,
我會幫你調整邏輯、聚焦重點、優化架構,
讓方向和內容更精準有力。

​🔸 第 3 步:三次輔導練習
針對你的內容做實際模擬與演練,
每次練習我都會提供示範和具體回饋,
協助你一點一點修正,
讓你在一個月內就能感受自己在流暢度、邏輯思考、自信心的進步。

​另外,我會在每次活動之後,
帶你做快速回顧與總結:

  • 哪裡做得不錯?
  • 哪裡可以再更好?
  • 接下來可以做什麼?

這種「實做→反思→再實做」的節奏,
是讓能力提升非常有效的方式,
道理並不難,但對自學者的要求比較高。

​很多學員參加完一輪輔導後,就會有類似這樣的感想:
「我第一次覺得自己講出來的內容,是有說服力的、我能掌握的。」
「以前只是照稿念,現在我知道我在講什麼、為什麼這樣安排、我能帶對方往哪裡去。」

說真的,這不是靠哪一招話術、哪一頁 PPT 就能做到,
關鍵在於你願意親手去做、去練、去調整,
然後你會發現,自己開始更有信心,
而且也真的能夠做到。

​不需要從一開始就完美,
有時候只是需要有人陪你一起把大目標拆成小步驟,
一步一步,協助你在正確的方向上越走越順。

​如果你最近正好準備一份簡報、一次分享、一次重要的報告,
或是你想系統性地提升自己的思考表達能力,
可以在這裡看一下輔導方案的簡介 → https://drsoonlin.com/service/

​有任何問題或有合作想法,歡迎隨時來信,
或是到 IG、FB 搜尋「Dr. Soonlin」,
私訊我「S」,我有看到一定會回覆的。

​沒有人一生下來就非常厲害,
只是起點每個人都不太一樣。
用驗證過的方法+行動,
讓自己能夠走得更穩、更順。

​期待和你聊聊 :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r. Soonlin 的智學方舟
82會員
141內容數
學習就像一場航行,途中會遇到迷霧與暗流,但也會發現新的島嶼與可能。這裡是一個結合 AI x 教學 x 職場表達力 的學習空間,和你分享如何用更聰明的方式學習、表達與工作,從簡報提案、演講到 AI 工具應用,幫助你在職場和副業中提升影響力、創造更高價值。
2025/08/13
前陣子有學員私下問我:「老師你有本業要忙,還有諮詢預約要接,要經營社群、準備教案和課程、做學術研究和寫作、審期刊論文,還參與教育產品的開發設計……你怎麼顧得來呀?你怎麼分配時間的?」我聽完笑了笑說:其實我沒什麼秘訣(在看過很多書、請教過很多人、嘗試過很多招式之後...),只有一個基本原則...
2025/08/13
前陣子有學員私下問我:「老師你有本業要忙,還有諮詢預約要接,要經營社群、準備教案和課程、做學術研究和寫作、審期刊論文,還參與教育產品的開發設計……你怎麼顧得來呀?你怎麼分配時間的?」我聽完笑了笑說:其實我沒什麼秘訣(在看過很多書、請教過很多人、嘗試過很多招式之後...),只有一個基本原則...
2025/06/14
準備了好幾天的簡報、寫得鉅細靡遺的提案、排練過無數次的講解流程,卻在真正面對主管、客戶或潛在合作對象時,得到「再想想」「回去內部討論一下」「目前暫時不考慮」這樣的回應...... 很多時候不是不夠努力,也不是內容不夠豐富,而是提供的內容,沒有打中對方真正在意的點
2025/06/14
準備了好幾天的簡報、寫得鉅細靡遺的提案、排練過無數次的講解流程,卻在真正面對主管、客戶或潛在合作對象時,得到「再想想」「回去內部討論一下」「目前暫時不考慮」這樣的回應...... 很多時候不是不夠努力,也不是內容不夠豐富,而是提供的內容,沒有打中對方真正在意的點
2025/06/11
很多人第一次認識我,是因為好像在講「表達力」,但坦白說,我不是什麼口語表達專業老師,沒有受過演員訓練,也沒有拿過什麼辯論比賽的冠軍,我只是一個很喜歡教學(相長),也喜歡觀察人怎麼工作、怎麼溝通互動的人。我花很多時間去探索和驗證:怎麼寫一份讓老闆(或客戶)一眼看懂的提案?怎麼設計一場有說服力的簡報?
2025/06/11
很多人第一次認識我,是因為好像在講「表達力」,但坦白說,我不是什麼口語表達專業老師,沒有受過演員訓練,也沒有拿過什麼辯論比賽的冠軍,我只是一個很喜歡教學(相長),也喜歡觀察人怎麼工作、怎麼溝通互動的人。我花很多時間去探索和驗證:怎麼寫一份讓老闆(或客戶)一眼看懂的提案?怎麼設計一場有說服力的簡報?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前一篇提到自傳的撰寫技巧,在文章中簡述了寫自傳的方法,從求職條件地思索開始,引導你書寫自傳、工作經歷與附件要附什麼。準備好文書資料之後,拿到面試的敲門磚,面試問答的準備,我相信許多人都會很茫然,本篇文章會給你一些面試問答,該怎麼應對的方式與破解面試官問你問題背後的邏輯是什麼?讓你能夠從容的面對面試!
Thumbnail
前一篇提到自傳的撰寫技巧,在文章中簡述了寫自傳的方法,從求職條件地思索開始,引導你書寫自傳、工作經歷與附件要附什麼。準備好文書資料之後,拿到面試的敲門磚,面試問答的準備,我相信許多人都會很茫然,本篇文章會給你一些面試問答,該怎麼應對的方式與破解面試官問你問題背後的邏輯是什麼?讓你能夠從容的面對面試!
Thumbnail
今天接觸到兩個重點方向,我覺得每個人都可以去嘗試思考,也是我最近在試著去了解更深的主軸: ①提升思維、善用AI工具。 包括接觸商業和產品知識,再用工具加速、更有效達標。 ②自媒體——讓人認識你。 如果要做自媒體,可以先思考目的,比如我的目標是寫作出書,就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分享生活娛
Thumbnail
今天接觸到兩個重點方向,我覺得每個人都可以去嘗試思考,也是我最近在試著去了解更深的主軸: ①提升思維、善用AI工具。 包括接觸商業和產品知識,再用工具加速、更有效達標。 ②自媒體——讓人認識你。 如果要做自媒體,可以先思考目的,比如我的目標是寫作出書,就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分享生活娛
Thumbnail
持續明確表達目標並消除懷疑,勉勵自己相信「我一定可以的」。 當願望實現時,不要認為是巧合,要相信自己的努力和顯化力量。 建議從容易得到的事物開始實踐顯化,逐步擴大目標。 精確描述你想要的目標,包括物品的細節和金額的確切數字。 感恩和珍惜內心的力量,並不斷審視自己真正想要的願望。 顯化不僅是
Thumbnail
持續明確表達目標並消除懷疑,勉勵自己相信「我一定可以的」。 當願望實現時,不要認為是巧合,要相信自己的努力和顯化力量。 建議從容易得到的事物開始實踐顯化,逐步擴大目標。 精確描述你想要的目標,包括物品的細節和金額的確切數字。 感恩和珍惜內心的力量,並不斷審視自己真正想要的願望。 顯化不僅是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時期的感悟,一直以來因自卑和擔憂而不敢問問題,在學習和追求知識的過程中也容易預設他人的立場,在人際關係和追尋知識的過程中建議:不要預設他人的立場、假設他人的言論沒有惡意,和善地表達自己的不適或需求。希望人生路上可以先成為自私的人,相信只有自己羽毛豐足且狀態穩定後才有能量可以愛身邊的人。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時期的感悟,一直以來因自卑和擔憂而不敢問問題,在學習和追求知識的過程中也容易預設他人的立場,在人際關係和追尋知識的過程中建議:不要預設他人的立場、假設他人的言論沒有惡意,和善地表達自己的不適或需求。希望人生路上可以先成為自私的人,相信只有自己羽毛豐足且狀態穩定後才有能量可以愛身邊的人。
Thumbnail
成功的事情 ... 就是總能擺脫世故,也依然完好的佇立於世間吧。
Thumbnail
成功的事情 ... 就是總能擺脫世故,也依然完好的佇立於世間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