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不到就想走?這類離職理由,其實人資心中超NG的答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最近面試了三位,都說學不到東西就離職了

這週安排了三場面試,三位求職者來自不同產業、不同職能,但不約而同,在講到「為什麼離職」時,都用了同一句話:

「因為我覺得那間公司沒有東西可以學了,所以我想換個環境。」

raw-image

第一次聽,我點頭;第二次聽,我微皺眉;第三次聽,我已經開始在心中劃叉。

最後我忍不住問了其中一位求職者:「你最近三份工作都是因為學不到東西所以就離職,那我是不是可以認為你到了我們公司,也會認為學不到東西你就會離職?」

求職者慌張地說:「不,我並不是這樣的人」

我反問:「那你前面幾家的離職理由不都是因為這樣才會離開嗎?這樣合理推斷應該沒甚麼問題吧?我想要聽真正的離職原因,是否可以再詳述一下,而非教科書式的回答我,我會感覺被敷衍了」

求職者才慢慢地跟我述說每個離職原因...

這不是不能講的理由,但當你把它視為每一份工作的離職原因,如果是檯面的表面理由那還好,但假設它是「真的」,反而可能傳遞出幾個令人擔憂的訊號。


HR眼中的「學不到就離職」:表面合理,實際風險高

職場中的確有些公司資源匱乏、制度落後、學習停滯,選擇離開是合理的。但如果你每一段經歷都用「學不到東西」來包裝離職,HR會開始出現以下幾種疑問:

1. 是公司沒東西學,還是你不知道怎麼學?

若你進去不到半年、一年就說「沒東西學」,那可能不是環境問題,而是學習態度或耐性不足

2. 你想學的東西,是不是不符合你工作本質?

有些人進入行銷職位,卻說想學程式、學設計。如果公司角色不提供這條路,問題不在公司,而在你選錯跑道

3. 是學不到,還是不想做?

許多工作中,真正的價值來自「重複中磨練」與「責任內深化」,如果你只想「不斷換新挑戰」,那可能是對工作的誤解而非環境問題。

4. 你會不會哪裡都待不久?

當你履歷上有多段不到一年的經歷,而離職理由全是「學不到東西」,我們只會懷疑:你下家公司撐得久嗎?


為什麼這類說法,其實會讓HR起戒心?

這類話聽起來像什麼?

  • 「我一直在追求進步」→ 正面
  • 「我只想做我想做的事」→ 中性偏危險
  • 「我不想做我覺得沒意義的事」→ 負面

表達方式的不同,會引導HR對你職場心態的判斷方向,但多半求職者在描述這樣的理由時,並沒有做充分準備,讓人資聽起來多半會往第二項跟第三項思考

聽久了,HR會怎麼想?

  • 你不太能接受不如預期的環境
  • 你對學習的定義是否太狹隘(只有新技能才算)
  • 你可能抗壓性不高,面對平庸工作選擇逃避
  • 你未來進公司,也可能因熱情冷卻就閃人


HR更希望聽到的離職理由是什麼?

重點不是不能說「想學新東西」,而是要有「具體脈絡」與「合理期待」。

以下是幾種人資更能接受的版本:

範例一:有具體學習目標,並與過去任務連結

「我在現職已經負責電商營運兩年,從網站管理到訂單流程都很熟悉,但我希望未來能接觸更多數據分析與行銷策略面的規劃,這是目前公司較少提供的職責內容。」

→ 有清楚說明目前經驗與未來方向的差異,且不是單純抱怨原公司。

範例二:願意負責、願意承接新挑戰

「原先部門架構穩定、工作內容固定,我已完成既有流程優化。但近年我希望能負責完整專案或橫向整合,這在現職中有些限制,因此想轉換更有挑戰的舞台。」

→ 表達出「做過了、學過了、想更深」,而不是「做不下去了、沒興趣了」。


你的離職理由,反映的是你的職場態度

人資從來不怕你有離職理由,但怕的是你用模糊、單一、責怪他人的語氣,讓整段職涯看起來像一場「逃避的旅程」。

尤其如果你有以下「高風險信號」,就更該小心怎麼說:

  • 履歷中有多段一年內離職經驗
  • 每次工作轉職幅度差異大(行銷 → 專案 → 資管 → 客服)
  • 曾經短時間內轉換多家公司,但都用「沒有成長空間」來解釋

這些訊號HR看得比你想像清楚。


如何包裝比較好?三個修正方向

1. 給「背景+內容+學習情況+轉職動機」四個面向

範例:

「我進入公司時是做行銷活動執行,期間學到如何操作社群與KOL合作。後來發現自己對後台數據分析更有興趣,因此主動進修GA與Python,並尋求能讓我轉向數據分析的職位。」

2. 不要「每一份工作」都說想學新東西

學習成長是職場基本需求,但若每一份都用這當理由,HR只會覺得你「喜新厭舊」。

3. 記得補充「離職後的新期待」,別只講不滿

轉職不是逃避,而是轉向。不要只講舊工作「學不到」,要說你想往哪走、怎麼規劃。


HR要聽的,不只是理由,而是邏輯與責任感

說出「公司沒東西學」並不犯法,也不是錯。但當你這樣說的時候,你必須能證明「自己真的有學、也真的願意承擔」

如果你說「學不到」的意思,其實是「我不想努力了」、「這些我不喜歡做」、「我想做夢想中的工作」,那 HR 會想的不是你有理想,而是你是否抗壓性不足、缺乏現實適應力。

與其講「學不到」,不如換個方式說:

  • 我想深耕另一個領域
  • 我希望挑戰更大的責任
  • 我已達到現職的學習極限,並尋求下一階段成長

面試不只是解釋過去,更是在說服未來的僱主相信你值得信任。

講得模糊,是你的損失;講得誠實,才能找到真正適合的地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DIOBRICK
3會員
72內容數
這裡是結合創作與職場觀察的多元空間,分享立體像素藝術、拼豆與積木設計圖紙,也記錄我在工作中使用AI工具的實測經驗,並不定期更新HR相關的職場觀察與心得。無論你對像素藝術有興趣、想了解AI應用,或是想看看人資在想什麼,這裡都歡迎你一起交流與討論。
ADIOBRICK的其他內容
2025/07/26
最近有個職缺卡了快一週沒人選。就在主管開始頻頻催件時,我在系統裡刷到一份「學經歷條件幾乎吻合」的履歷。打開一看,學歷OK、工作類型也很接近,但接下來我卻做了個出乎意料的選擇: 我直接略過這份履歷,沒有打電話,也沒邀請面試。 原因只有一個:他的履歷裡,充滿了不解釋的空白與重疊的工作經歷。
Thumbnail
2025/07/26
最近有個職缺卡了快一週沒人選。就在主管開始頻頻催件時,我在系統裡刷到一份「學經歷條件幾乎吻合」的履歷。打開一看,學歷OK、工作類型也很接近,但接下來我卻做了個出乎意料的選擇: 我直接略過這份履歷,沒有打電話,也沒邀請面試。 原因只有一個:他的履歷裡,充滿了不解釋的空白與重疊的工作經歷。
Thumbnail
2025/07/24
小敏今年45歲,在原公司擔任行銷經理已有五年資歷。因公司內部重組,她決定重返職場找尋新的機會。她準備了漂亮的履歷,也針對各職缺量身修訂內容,投出幾十封履歷,卻都石沉大海。 終於得到一場面試機會,面談過程也順利,主管頻頻點頭。但就在結束前,對方語帶保留地說: 「妳的背景很好,不過我們這個職缺,其實..
Thumbnail
2025/07/24
小敏今年45歲,在原公司擔任行銷經理已有五年資歷。因公司內部重組,她決定重返職場找尋新的機會。她準備了漂亮的履歷,也針對各職缺量身修訂內容,投出幾十封履歷,卻都石沉大海。 終於得到一場面試機會,面談過程也順利,主管頻頻點頭。但就在結束前,對方語帶保留地說: 「妳的背景很好,不過我們這個職缺,其實..
Thumbnail
2025/07/12
「請問這個簡報是一定要做嗎?有點麻煩耶,我可以用口頭講就好嗎?」 當我接到這通電話時,手上剛好在排部門主管的面試流程。那位求職者是我們原本很看好的對象,履歷漂亮、經歷也足夠,剛好這份職缺希望入職人選具備簡報與邏輯溝通能力,因此安排了「簡報報告」作為最終面談的一部分。
Thumbnail
2025/07/12
「請問這個簡報是一定要做嗎?有點麻煩耶,我可以用口頭講就好嗎?」 當我接到這通電話時,手上剛好在排部門主管的面試流程。那位求職者是我們原本很看好的對象,履歷漂亮、經歷也足夠,剛好這份職缺希望入職人選具備簡報與邏輯溝通能力,因此安排了「簡報報告」作為最終面談的一部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面試中應徵者對於離職原因的回答,可能會讓面試官產生問號,例如學習完成後未能證明成果、之前工作環境是否過於簡單、以及對於穩定度的擔憂。應徵者需要在這些問題上有充分準備,並且思考職涯展望和個人需求,以期求得雙贏局面。
Thumbnail
面試中應徵者對於離職原因的回答,可能會讓面試官產生問號,例如學習完成後未能證明成果、之前工作環境是否過於簡單、以及對於穩定度的擔憂。應徵者需要在這些問題上有充分準備,並且思考職涯展望和個人需求,以期求得雙贏局面。
Thumbnail
近期遇到好幾位應徵者,當詢問為何離開前一份工作或是為何尋找外部新工作時,都欲言又止地提到和主管的相處有一些挑戰。若你也有相同的情形,離職原因和主管有關,可以如何回應比較恰當呢?在面試中坦然地談及挑戰、採取的積極性行動以及自身的正面學習,都可以有效回答這樣的問題。
Thumbnail
近期遇到好幾位應徵者,當詢問為何離開前一份工作或是為何尋找外部新工作時,都欲言又止地提到和主管的相處有一些挑戰。若你也有相同的情形,離職原因和主管有關,可以如何回應比較恰當呢?在面試中坦然地談及挑戰、採取的積極性行動以及自身的正面學習,都可以有效回答這樣的問題。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聊到若已經有新工作,來思考提離職的決定;但有時也有那種先結束原工作,先休息一段時間停下腳步,再找新工作的「裸辭」情形,我們也聊聊這種情況下的思考點。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聊到若已經有新工作,來思考提離職的決定;但有時也有那種先結束原工作,先休息一段時間停下腳步,再找新工作的「裸辭」情形,我們也聊聊這種情況下的思考點。
Thumbnail
想上班的理由只有一個 : 缺錢 想離職的理由大約四種 : (A)錢不夠、(B)不快樂、(C)缺乏自我價值感、(D)以上皆是 不論你今天要不要上班,看到這裡的你是不是默默選擇了(D)呢?
Thumbnail
想上班的理由只有一個 : 缺錢 想離職的理由大約四種 : (A)錢不夠、(B)不快樂、(C)缺乏自我價值感、(D)以上皆是 不論你今天要不要上班,看到這裡的你是不是默默選擇了(D)呢?
Thumbnail
網路上最常看到的兩個離職原因不外乎是錢太少,或是受委屈了。假如只是出於這兩個原因,或許我會單純選擇換間公司繼續上班,而不是直接連班都不上,投入全職自由工作者的路。 所以真要問我轉為自由工作者的念頭從何而來,那還真不是一兩句話可以帶過,而是在多種因素推波助瀾後所下的決定。
Thumbnail
網路上最常看到的兩個離職原因不外乎是錢太少,或是受委屈了。假如只是出於這兩個原因,或許我會單純選擇換間公司繼續上班,而不是直接連班都不上,投入全職自由工作者的路。 所以真要問我轉為自由工作者的念頭從何而來,那還真不是一兩句話可以帶過,而是在多種因素推波助瀾後所下的決定。
Thumbnail
從不適合的職場離開,為何可惜? 一般企業離職轉換,是很稀鬆平常的事,為何公職與企業間的流動阻礙重重? 考公職的時間精力固然是成本,留在不適合的工作不也是成本嗎?
Thumbnail
從不適合的職場離開,為何可惜? 一般企業離職轉換,是很稀鬆平常的事,為何公職與企業間的流動阻礙重重? 考公職的時間精力固然是成本,留在不適合的工作不也是成本嗎?
Thumbnail
在進行職涯轉換的談話中,我收集了一些資訊 離職的原因其實蠻多種的, 有未來發展的/年終不好/我看誰誰不爽/他做的跟狗*樣還比我錢多 因為負債所以需要更多的薪水,我看不到在公司的未來 另外也發現了在公司待得越久3-5年左右,通常是有關【發展】的課題 而3年以下的通常是工作貢獻沒有達到肯定,
Thumbnail
在進行職涯轉換的談話中,我收集了一些資訊 離職的原因其實蠻多種的, 有未來發展的/年終不好/我看誰誰不爽/他做的跟狗*樣還比我錢多 因為負債所以需要更多的薪水,我看不到在公司的未來 另外也發現了在公司待得越久3-5年左右,通常是有關【發展】的課題 而3年以下的通常是工作貢獻沒有達到肯定,
Thumbnail
常因在意他人、不滿公司文化而想離職的職場新鮮人,如何調整心態? 面對官僚文化、雜事、人際關係等挑戰,讓自己從目標出發,主動精進能力,才能在工作中更有主導權和自信。
Thumbnail
常因在意他人、不滿公司文化而想離職的職場新鮮人,如何調整心態? 面對官僚文化、雜事、人際關係等挑戰,讓自己從目標出發,主動精進能力,才能在工作中更有主導權和自信。
Thumbnail
在職場上難免都碰到想要離職的時刻,然而往往很多時候不確定是不是真的該離職,甚至會想要一直待在原公司,畢竟到新的地方還要適應新的環境,難免都會需要不少時間成本 這時候可以透過以下幾點來看自己是真的撐不下去,還是一時碰到撞牆期喔! 第一、在現在的工作是不是可以學到新東西 第一點我覺得是最重要的一點
Thumbnail
在職場上難免都碰到想要離職的時刻,然而往往很多時候不確定是不是真的該離職,甚至會想要一直待在原公司,畢竟到新的地方還要適應新的環境,難免都會需要不少時間成本 這時候可以透過以下幾點來看自己是真的撐不下去,還是一時碰到撞牆期喔! 第一、在現在的工作是不是可以學到新東西 第一點我覺得是最重要的一點
Thumbnail
我萌生離開公職的念頭一直都不是突然的,我整理起來有下列三個因素:⁣
Thumbnail
我萌生離開公職的念頭一直都不是突然的,我整理起來有下列三個因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