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企業裡,我常見到兩種領導者:
一種是追求「零失誤」,認為錯誤會讓團隊失去信任;另一種則懂得「允許失誤」,把錯誤視為進步的養分。
前者的團隊,往往戰戰兢兢、害怕提案,因為「錯了會被責怪」。後者的團隊,卻敢於嘗試、快速學習,因為「錯了也能一起修正」。團隊的「恐錯」文化
一位科技公司副總曾告訴我:「我每次寧願自己做決定,也不放心讓部屬承擔,因為怕他們犯錯。」
結果團隊逐漸被動,習慣等待指示,沒有自發性。副總雖然勤快,卻越來越疲憊,因為所有決策都壓在他一個人身上。
反觀另一位製造業總經理,他公開對團隊說:「只要不是致命錯誤,我允許大家試錯。但錯了之後,我們必須一起檢討,找出學習。」
短短半年,團隊的創意提案數量翻倍,士氣也顯著提升。因為部屬知道:「犯錯不等於糟糕,而是不斷修正的過程。」
為什麼會害怕犯錯?
其實,我們害怕錯誤的根源,不在於團隊,而常常在於自己。
很多高階主管在成長過程裡,曾被否定或挑剔,所以內心深處對「錯誤」特別敏感。
這種壓力一旦帶進管理,就會不自覺要求部屬「零失誤」。
但真實的商業世界,沒有人能保證百分之百正確。
真正成熟的領導者,不是避免錯誤,而是能 承擔錯誤,並把它轉化為資產。
如何打破循環?
- 允許合理的試錯
設定「可犯錯的範圍」,例如測試性專案、內部流程改善,讓部屬能安全地學習。 - 把焦點放在「檢討」而非「責怪」
犯錯後,不是追究誰的問題,而是問:「我們從這次經驗能學到什麼?」 - 調整領導心態:從控制到信任
相信自己的判斷力,也相信團隊的學習力。當你敢把空間交出去,團隊才會長大。 - 給自己一個容錯機制
即使決策失誤,也提醒自己:「錯誤是進步的墊腳石。」領導者不需要完美,而需要負責。
真正的領導力,是敢承擔錯誤
當你能對自己說:「我允許犯錯,因為我能承擔」時,你也會更有底氣去支持團隊。
領導不是打造一個「零失誤的部隊」,而是帶領一群願意學習、敢於突破的夥伴。
這才是長大成人、成為領導者的真正證明。
📌 你覺得自己目前的領導風格,更接近哪一種?
A. 我常常怕部屬犯錯,所以什麼都想自己掌控
B. 我願意允許試錯,但有時還是會不安
C. 我能承擔錯誤,並帶著團隊一起學習
👉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選擇,也讓更多領導人一起反思。
👉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啟發,請幫忙 按讚 + 分享,給身邊需要提醒的朋友。讓我們一起學會「信任自己,放過自己」。
📩 若你想更深入學習自我情緒修復,歡迎私訊我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