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事不對人?!困局中如何創造多贏!

果果老師-avatar-img
發佈於佛係萬象錄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對事不對人:多視角下的再詮釋

某日聽到這句經典的話—「對事不對人」,心中炸起了靈感,所以開始出手,自己跟自己辯論起來...

世間人常掛在嘴邊這句話,聽起來公允、理智,彷彿能解決衝突、維護和諧。
然而,若我們細細追問: 到底什麼是「事」?什麼是「人」?又是誰在決定「對事」還是「對人」?

若僅止於世俗諦的視角,這句話無論理性、感性、或自稱客觀,最終都難免落入漏洞。
而這漏洞,正是苦難的緣起。

那麼,若以各派的思路來看,真的能解決矛盾嗎?...


一、理性派:理性切割的幻象

理性派的解讀

  • 主張:用邏輯就事論事,避免人身攻擊。
  • 反辯證
    • 理性仍是分別心的運作,無法超越主觀。
    • 對方若陷於愛我執,再完美的理性也進不了心。
    • 我自己堅持理性說服,也可能暗藏「我要贏」的執著。
    • 結果:理性無法處理衝突根源,只是換一種方式固執己見。

理性派告訴我們:「就事論事,不要牽扯個人恩怨。」看似清楚,但誰來界定什麼是事、什麼是人?依然是主觀的心。更深一層來看,理性可能也會是分別心的運作,或是分別心的另一種修辭。當我用邏輯分析時,我的分別心已經在參與; 當我試圖說服對方時,往往暗藏「我要贏」的我執。而且,即便說得天衣無縫,即使看似有理,對方若陷於愛我執,根本聽不進去。

*理性無法瓦解愛我執,只是另一種產生執著的工具。


二、感性派:包容的假和平

感性派的解讀

  • 主張:強調包容,不要被情緒牽動。
  • 反辯證
    • 壓抑情緒不等於消融愛我執,只是把怨恨埋在心裡。
    • 長遠來看容易形成逃避或息事寧人,問題被掩蓋卻未真正解決。
    • 真正的對事不對人,不能只是「壓下情緒」,而要觀照情緒背後的愛我執。
    • 結果:包容成為延遲爆發的假和平。

感性派則說:「不要太情緒化,用包容來化解矛盾。」表面看似溫和,卻往往只是壓抑或粉飾太平。情緒,是愛我執的顯現。

若只是把情緒壓下去,不去觀照它的根源,愛我執依舊在暗處滋長。 於是,短暫的和平只是延遲爆發,久而久之,會演變成逃避與息事寧人。這樣的「包容」,根本沒有真正對事,只是把事推到明天跟明天的明天。

*最終,它會反噬我們的內心,讓矛盾更加深。


三、客觀派:中立的幻象

客觀派的解讀

  • 主張:以「中立立場」來分析,認為自己能跳出主觀與情緒。
  • 反辯證
    • 在佛法裡,沒有真正的客觀,因為一切見解都落在緣起與空性中。
    • 所謂客觀,依然是以「我」的角度選取資料與詮釋。
    • 自認客觀,往往變成另一種隱性驕慢,反而加深隔閡。
    • 結果:客觀只是幻象,仍逃不出愛我執的網羅。

有人更進一步,主張「客觀看待」。彷彿自己能超越主觀與情緒,站在一個中立點來審視。
然而,佛法告訴我們:世間沒有真正的客觀。所謂的中立,依然是「我」在選擇資料、在詮釋角度。 這種自以為客觀,往往演變成隱性傲慢, 甚至讓人更加執著於「我是最理性、最公正的那個人」。

*於是,客觀只是一個幻象,依舊脫離不了愛我執的牢籠。


真正的對事不對人

各位,那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事」?

佛法告訴我們,那"事"就是 一切眾生都被愛我執所束縛,無法離苦得樂

正如《入菩薩行論》所說:

「一切憂患苦,皆由愛己生。若我不愛己,何憂患能生?」

這句話就像一把鑰匙,揭示了我們今天要破解的核心——愛我執。
世間所有的衝突、怨懟與痛苦,根本源頭就是愛我執。

當我們說「對事」,我們真正要對抗的,不是辦公室的糾紛,不是家庭的爭吵,不是感情的你爭我奪,甚至不是誰在買一送一時排隊插隊。

我們真正要面對的「事」,是愛我執這個根源

當我們說「不對人」,是因為眼前的人並非仇敵。他也是同樣被愛我執困住的眾生。 在更高的佛法視角下,這個「仇敵」甚至是我們修行的助伴, 因為他提供了磨鍊我們愛他心的契機。
唯有在這個角度下,「對事不對人」才成立。

因為我面對的,不是那個讓我憤怒的人,而是憤怒背後的執著; 我學習的,不是如何贏過他,而是如何增長愛他心

理性會被辯倒,感性會被消磨,客觀會被戳破。

唯有愛他心,能真正破局。

當我們從「我被冒犯」轉向「他也痛苦」,

從「我要說服」轉向「我要理解與慈悲」, 那一刻,對事不對人,不再是世俗的口號, 才有機會是一條通向智慧與慈悲的修行之路。


菩提心:破局之道

各位大德,理性會被辯倒,感性會被消磨,客觀會被戳破。

唯有愛他心,能真正破局。

當我們從「我被冒犯」轉向「他也痛苦」;

從「我要說服」轉向「我要理解與慈悲」; 這就是菩提心的起點。

《華嚴經》說:

「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

當我們體會到對方的痛苦與我的痛苦,本質上沒有差別, 才會真正生起對眾生的慈悲心。

而《菩薩戒本》提醒我們:

「以大悲心為上首。」

真正的「對事不對人」,不是壓抑情緒、不是假裝理性、不是標榜客觀, 而是將一切矛盾,視為消融愛我執、培養菩提心的道場。


結語

所以,各位,當我們下次再聽到「對事不對人」時,

請不要把它當作一個世俗的口號。 要記得,真正的「對事」對象是愛我執
真正的「不對人」是培養愛他心。

當這樣的智慧與慈悲落實在心中,「對事不對人」就不再是一句無力的安慰, 而是一條通往解脫、通往菩薩道的修行之路。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果寶寶看世界
5會員
49內容數
因一個夢的緣起,所以開始執筆創緣。 我們常看到的那誅瞬因果, 也許是沒看到的機緣匯河。 願能日日夜夜栽種諸多菩提果, 願與諸有情共乘無上正等正覺。 願生生世世永不退發心,願大家吉祥。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些人每每面對到紛爭,分明有更好的選擇,就是不選,偏挑那種最糟糕的處理方式。
Thumbnail
這些人每每面對到紛爭,分明有更好的選擇,就是不選,偏挑那種最糟糕的處理方式。
Thumbnail
如果什麼事情都要找出一個意義,會不會太執著,或者像我說的這樣、什麼都不上心,也是一種執著?
Thumbnail
如果什麼事情都要找出一個意義,會不會太執著,或者像我說的這樣、什麼都不上心,也是一種執著?
Thumbnail
"一事三面相" 每個故事通常可能會有三個面相: 1. 你以為的 2. 他們認為的 3. 事實 謠言就是讓這三個面向混亂順序,就可以在校園、職場、生活、投資等等人性多的社群 利益跟情感也是由這三個面向混亂而擴大跟捨離 所以,別聽到一件事就相信
Thumbnail
"一事三面相" 每個故事通常可能會有三個面相: 1. 你以為的 2. 他們認為的 3. 事實 謠言就是讓這三個面向混亂順序,就可以在校園、職場、生活、投資等等人性多的社群 利益跟情感也是由這三個面向混亂而擴大跟捨離 所以,別聽到一件事就相信
Thumbnail
★幾乎所有的關係衝突都源自誤解。 而誤解,往往是因為沒有表達自己真正的需求。
Thumbnail
★幾乎所有的關係衝突都源自誤解。 而誤解,往往是因為沒有表達自己真正的需求。
Thumbnail
工作、生活、感情只要有人的地方,一定會遇到意見分歧時,就會遇到辯論戲碼,因為要一個雙方認同的結論,得先各自表述,再進行對方的論述反攻,最後再將較不易攻破方的論述做總結執行,但,通常是在雙方極為理性,且共識是在雙贏,結果才能趨於圓滿。所以重點不在事本身,其實還是在人心。 以往學佛聽師父講經提
Thumbnail
工作、生活、感情只要有人的地方,一定會遇到意見分歧時,就會遇到辯論戲碼,因為要一個雙方認同的結論,得先各自表述,再進行對方的論述反攻,最後再將較不易攻破方的論述做總結執行,但,通常是在雙方極為理性,且共識是在雙贏,結果才能趨於圓滿。所以重點不在事本身,其實還是在人心。 以往學佛聽師父講經提
Thumbnail
做事,從別人身上找原因,一想就瘋。 ➡️因為我們不是他/她,事情處理模式不會一樣相同。 若能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一想就通。 ➡️因為問題就出在自己身上。 高度不一樣,胸懷和格局就不一樣。 ➡️開闊心胸,心自然開懷。 心小,任何事情都是大事。 ➡️鑽進牛角尖,悶死自己。 心大,任何事情都
Thumbnail
做事,從別人身上找原因,一想就瘋。 ➡️因為我們不是他/她,事情處理模式不會一樣相同。 若能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一想就通。 ➡️因為問題就出在自己身上。 高度不一樣,胸懷和格局就不一樣。 ➡️開闊心胸,心自然開懷。 心小,任何事情都是大事。 ➡️鑽進牛角尖,悶死自己。 心大,任何事情都
Thumbnail
溝通向來是機會,既給了別人,同時也給了自己。
Thumbnail
溝通向來是機會,既給了別人,同時也給了自己。
Thumbnail
有句話這樣子說 ……沒事不找事,有事不怕事…… 人哪,在很多時候會犯下一個狀態, 主觀認定自己的想法就是對而去反駁他人,忽略掉所謂的“尊重二個字” 造就彼此間為了一件事情而心生芥蒂 形成沒事找事,卻又無法拉下面子去談開。 若真是如此就讓時間給予彼此空間, 讓人與事情去用時間冷卻沉澱吧…… 冷靜生智慧
Thumbnail
有句話這樣子說 ……沒事不找事,有事不怕事…… 人哪,在很多時候會犯下一個狀態, 主觀認定自己的想法就是對而去反駁他人,忽略掉所謂的“尊重二個字” 造就彼此間為了一件事情而心生芥蒂 形成沒事找事,卻又無法拉下面子去談開。 若真是如此就讓時間給予彼此空間, 讓人與事情去用時間冷卻沉澱吧…… 冷靜生智慧
Thumbnail
我們都堅持自己是對的,他人是錯的。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Thumbnail
我們都堅持自己是對的,他人是錯的。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