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學測英文著重「基本文法觀念,」檢驗考生是否能駕馭國、高中階段,學校教授的文法觀念。
基本文法有以下四大面向:
(一)、基本句型
(二)、基本句式
(三)、動詞時態變化
(四)、基本詞類
以下將簡單提示需要留意的觀念。
(一)、基本句型
英語句構的特色是:存在主詞,以及與之配合屈折變化的動詞,即能成句。
文法書收錄的慣例句型,簡單化約,可以整理成5種。
1. 主詞+(不及物)動詞 [S+V]
E.g. I jumped.
2. 主詞+不及物動詞+補語(與主詞一致) [S+V(i)+SC]
E.g. He is an English teacher.
[Be-V: 連綴動詞;補語”an English teacher”補充說明主詞He]
3. 主詞+及物受詞+受詞 [S+V+O]
E.g. He hit the ball.
4. 主詞+及物受詞+受詞+受詞補語(與受詞一致) [S+V+O+OC]
E.g. He made his wife frustrated.
[形容詞”frustrated” 為受詞補語,補充說明受詞”his wife”]
5. 主詞+授予動詞+間接受詞+直接受詞 [S+V+IO+DO] 或 [S+V+DO+P+IO]
E.g. He gave his girlfriend a ring.
E.g. He gave a ring to his girlfriend.
- 直接受詞(DO)= a ring ;緊接在「動詞後面。」[V+DO]
- 間接受詞(ID)= his girlfriend ;緊接在「介系詞後面。」[P+IO]
- 語詞關係: 主詞+動詞 → 直接受詞(DO) → 介系詞+間接受詞(IO)
小結
總結上述五個句型,
可以看出,驅動英語文法的動力基礎即是:
「主詞」、「動詞」、「補語」
或,「及物動詞」、「受詞」、「受詞補語」之間
「文法一致性」(grammatical agreement)
只要掌握句子構件之間的一致關係,就能更輕鬆掌握英語的文法規則。
(二)、基本句式
有基本句型結構的子句可以進一步組成更加複雜的長句子。
以下有四個基本變化形態:
1. 基本單句:主詞+動詞 [S+V]
E.g. I ate an egg.
E.g. I ate an egg for breakfast this morning.
只要具備一個主詞,與之配合屈折變化的動詞,即構成一個句子。
2. 合句:主詞+動詞 , and主詞+動詞 [S+V, and S+V]
E.g. He went to primary school, and she went to middle school.
由 and 連接的兩個單句,可以組成合句;注意,兩個單句子句的「對等關係,」以及各自的主詞、動詞一致性。
原則上,兩個子句的主詞並非同一個的話,會加上「逗號」分開兩者,以清晰提示差異。
3. 複句:主詞+動詞 , 連接詞(conj.) 主詞+動詞 [S+V, conj. S+V]
E.g. I was absent from work because I was severely sick.
E.g. He was heartbroken, as his girlfriend confessed to having a relationship with another man.
E.g. He was heartbroken, as his girlfriend disclosed her relationship with another man.
長句中有從屬連接詞,例如,”after, because . . .”等連接詞,連接兩個子句,即為「複句。」
4. 複合句:連接詞(conj.)+主詞+動詞 , and主詞+動詞 [Conj. S+V, S+V, and S+V,]
顧名思義,就是合句當中有複句的結構。
E.g. If you ever do that again, I will divorce you and I will leave you for good.
合句部分,若主詞一致,可以改成以下:
E.g. If you ever do that again, I will divorce you and leave you for good.
E.g. If you ever do that again, I will get a divorce and leave you for good.
(三)動詞時態
英語以「動詞屈折變化」來指示句子中的時間情境,或稱「時態。」
經過漫長的演化,當代英語語句中的時態只反映在「動詞」變化上。
而且,動詞變化只反映在「現在式」與「過去式」的語句當中。
1. 現在式的動詞變化
(1). 原形/助動詞+動詞原形
(2). 配合第三人稱單數,動詞後加”s”
(3). Be動詞+動詞-ing
(4). 現在完成形:have/has 動詞-ed
2. 過去式變化
(1). 動詞+ed
(2). Be+動詞為過去式(was, were)+動詞-ing
(3). 過去完成式:had 動詞-ed
(4). 助動詞為過去式+動詞原形
3. 未來時態,或條件式,用「助動詞」表達
(1). Will+動詞原形
(2). Will+ be (Be動詞原形)+ 動詞-ing/動詞-ed
(3). Will have+ 動詞-ed/been 動詞-ing
小結
綜觀上述基本時態,可見
只有動詞變化;分別為「原形」、「第三人稱單數變化」、「現在分詞」、「過去分詞」
助動詞指示「未來時態,」或「條件態」
Be動詞後面接「動詞分詞。」
(四)、基本詞類
英語中的詞彙,依文法功能,可以粗分成「內容詞」(content words)與「功能詞」(function words)
內容詞
「內容詞」指的是「構成句中語意的概念字詞。」
大部分是「名詞、動詞、形詞、副詞」
功能詞
「功能詞」指的是「發揮文法功能,使句子維持文法一致性運作的字詞。」
大部分是「介詞、連接詞、助動詞、嘆詞」
* 注意
功能詞也表意
請看以下兩個句子:
E.g. He was standing on the bridge.
E.g. He was standing under the bridge.
介系詞指涉兩個不同的空間。
由此可見,構成句子的構造都具有表意的功能。
共現性
辨識語詞詞類的原則是「共現性」(co-occurrence)──特定詞類的字詞會連袂出行。
例如:
1. 及物動詞+名詞 (Vt+O)
2. 連綴動詞+名詞/形容詞【補語】(Vi+N/adj.)
3. 介系詞+名詞片語(P+NP) [e.g. on the desk; in the box . . .]
族繁不及備載。
辨識的原則是「瞻前顧後,」抓出「符合文法一致性」的對應詞彙。
小結
本文指示英語基本文法觀念。
有四個面向:
(一)、基本句型
(二)、基本句式
(三)、時態變化
(四)、基本詞類
文法觀念的基本精神是「一致性」(agreement)
練習辨識詞彙之間的「對應關係,」有助於強化文法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