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創造價值 × 能力成長:我對矩陣組織設計的觀察與思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為什麼想談組織設計?

身處在網路產業,我深刻感受到變化的速度有多快。新產品、新模式、新需求不斷湧現,對組織來說,光有「結構」已經不夠,該如何從「組織設計」的角度來推動價值貢獻與人才成長、同時結合產業的競爭需求, 或許是該思考的核心議題。

CMoney 是我加入第一間公司,但在這個過程當中讓我印象深刻:他們同時管理超過 200 個產品,橫跨財經、日常消費、健康、學習等不同場景。這樣的複雜度迫使他們必須跳脫傳統的單一部門分工,找到一種能兼顧「創造價值」與「能力成長」的方式。

部門 × 事業:雙軌設計的邏輯

raw-image


CMoney 組織設計的核心思維可以濃縮成一句話:

「創造價值推動能力成長,能力成長讓創造價值得以成功。」

這句話背後,實際反映在兩個組織維度:

  • 職能部門(怎麼做更好)
    部門的重點不在「做什麼」,而是「怎麼做」。它們建立方法論、品質標準與專業共識,同時也為個別夥伴的職涯成長負責。
  • 事業單位(要做什麼)
    由不同專業組成的跨職能團隊,專注在理解使用者需求、創造成效與營收,決定「往哪裡去」。

換句話說,部門強化專業,事業專注價值,兩者並不是平行存在,而是互相拉扯、共同推進。

矩陣組織中,夥伴的雙重角色

在這樣的設計下,組織中的夥伴們不再只是「某個團隊的成員」,而是同時身處兩個脈絡。

舉例來說:

一位工程師在事業單位裡,必須對產品功能的穩定與效能負責;但他同時也是工程部門的一員,帶回第一線實作的經驗,並在部門裡吸收最新技術、規範與方法論。

這種「雙軌匯流」帶來的效果是:

  • 事業單位確保組織能夠滿足用戶的需求、創造利潤
  • 部門則提供專業基礎與技術支援,讓價值創造更有效率

張力:挑戰也是動能

矩陣設計不可能只有美好的一面。

部門與事業往往分別代表「品質與長期」vs.「速度與當下」。這樣的差異必然產生摩擦,帶來溝通成本。

但我認為,這種張力本身就是組織進化的契機。若能透過對話與協作,把不同觀點整合起來,解法往往比單一視角更務實、更有效。

這也讓個人在其中成長:除了專業精進外,還必須培養跨部門溝通、理解不同思維的能力。這些能力正是未來職場裡最稀缺的。

組織設計的價值與未來

對我而言,CMoney 的矩陣設計,不只是一種效率工具,而更像是一個「彈性系統」:

  • 讓人才能在不同舞台上歷練
  • 讓知識與經驗能流動、互補
  • 讓組織在快速變化中,依然保持穩定與韌性

更重要的是,它也成為培養未來領導人的土壤——這些人不僅是專業高手,也能在張力與衝突中帶領團隊前進。

結語:組織是動態的共創

矩陣組織不是一張靜態的圖,而是一段持續演進的過程。

好的組織型態,不是「被設計出來」的,而是「被磨出來」的。

最終,組織的樣貌,來自於每一位成員在不同角色中的參與、協作與貢獻。

我相信,當「創造價值」與「能力成長」能夠在這個系統裡循環推進,那不只是組織在成長,更是每一個人都在進化。


CTA

如果你認同我的內容有所幫助,

歡迎在「方格子」或是「Linkedin」給我一個愛心or

如果你認為我的內容可以幫助到更多人,

歡迎進行各種分享

如果你想要給我回饋或是有任何想法,

歡迎在「方格子」或是「Linkedin」留言告訴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ashi的人資小九九
12會員
18內容數
希望每一個人在公司中,都可以適才、適所的工作。 我希望自己能夠幫助公司建立更好的流程與制度, 打造「任務」、「能力」、「報酬」三者都能互相匹配的職場環境。
2025/05/11
當企業紛紛導入 AI 工具以提升效率,真正的關鍵卻不在於「用什麼工具」,而是「是否準備好接住它」。本文從制度化、數位化、自動化到智慧化,提出人資導入 AI 的四個步驟,強調導入不是終點,而是一段持續優化、讓 AI 成為人類工作夥伴的過程。
Thumbnail
2025/05/11
當企業紛紛導入 AI 工具以提升效率,真正的關鍵卻不在於「用什麼工具」,而是「是否準備好接住它」。本文從制度化、數位化、自動化到智慧化,提出人資導入 AI 的四個步驟,強調導入不是終點,而是一段持續優化、讓 AI 成為人類工作夥伴的過程。
Thumbnail
2025/03/08
探討績效的本質,並說明在問責與育才之間取得平衡的重要性。文章從「成果=(效能x效率)x環境變數」的公式出發,分析效能、效率及環境變數對績效的影響,並指出單純的問責或育才皆不可行,需兩者兼顧,才能在變動的環境中持續成長。
Thumbnail
2025/03/08
探討績效的本質,並說明在問責與育才之間取得平衡的重要性。文章從「成果=(效能x效率)x環境變數」的公式出發,分析效能、效率及環境變數對績效的影響,並指出單純的問責或育才皆不可行,需兩者兼顧,才能在變動的環境中持續成長。
Thumbnail
2025/02/23
本文探討職級等制度與商業模式的關係,從商業模式九宮格及分拆商業模式,分析不同商業模式下職級等的設計邏輯。最後,作者強調HR需具備商業思維,才能更好地在人與公司間搭建橋樑。
Thumbnail
2025/02/23
本文探討職級等制度與商業模式的關係,從商業模式九宮格及分拆商業模式,分析不同商業模式下職級等的設計邏輯。最後,作者強調HR需具備商業思維,才能更好地在人與公司間搭建橋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職場裡的勞逸不均、抹黑,都是玩家為了競爭更好的待遇,更高的職位,所想出最快也最簡單的方式,這些人認知的成功,必須建立在其它玩家的失敗上。 只有跳脫框架,透過「互利」的心態,創造出「非零和遊戲」的職場環境,才能讓自己的表現有最大幅的成長,因為你會跳脫傳統的狹隘思考,改以創新的方式達成目標,把餅做大
Thumbnail
職場裡的勞逸不均、抹黑,都是玩家為了競爭更好的待遇,更高的職位,所想出最快也最簡單的方式,這些人認知的成功,必須建立在其它玩家的失敗上。 只有跳脫框架,透過「互利」的心態,創造出「非零和遊戲」的職場環境,才能讓自己的表現有最大幅的成長,因為你會跳脫傳統的狹隘思考,改以創新的方式達成目標,把餅做大
Thumbnail
介紹敏捷式管理的專案管理概念,以及對團隊成員潛力發揮的啟發。內容包括敏捷式領導的三個重要事項、自我管理與同仁間的信任建立,以及敏捷式管理對自己的幫助。分享在專案管理、客戶關係管理與員工管理上運用敏捷式管理的個人見解和體悟。
Thumbnail
介紹敏捷式管理的專案管理概念,以及對團隊成員潛力發揮的啟發。內容包括敏捷式領導的三個重要事項、自我管理與同仁間的信任建立,以及敏捷式管理對自己的幫助。分享在專案管理、客戶關係管理與員工管理上運用敏捷式管理的個人見解和體悟。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組織文化、知識管理、部門目標和策略等方面的問題,提供了各種建議和策略,讓您更好地理解並應對組織中的各種挑戰。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組織文化、知識管理、部門目標和策略等方面的問題,提供了各種建議和策略,讓您更好地理解並應對組織中的各種挑戰。
Thumbnail
上午整理資料時,發現許久之前寫下的十七條工作思維,這些思維是在創業初期,領導團隊時總結出的觀點。 當時,我與一些同事在工作上的觀點並不一致,因此寫下需要溝通的工作思維,並與團隊建立了共識。 透過這些思維,我們的合作變得更加緊密和高效。 最後,我還分享了一句話: 「成長來自於工作上的痛苦,
Thumbnail
上午整理資料時,發現許久之前寫下的十七條工作思維,這些思維是在創業初期,領導團隊時總結出的觀點。 當時,我與一些同事在工作上的觀點並不一致,因此寫下需要溝通的工作思維,並與團隊建立了共識。 透過這些思維,我們的合作變得更加緊密和高效。 最後,我還分享了一句話: 「成長來自於工作上的痛苦,
Thumbnail
由於這個產業是動頭腦的,公司有了這些人力資本後,能夠設計出好的產品,營收獲利都成長,所以公司又能把薪資待遇調得更好,因為薪資待遇好,既有員工就繼續留著,新畢業的又更往那邊去,人力資源就愈來愈集中,這就形成了一道護城河了。
Thumbnail
由於這個產業是動頭腦的,公司有了這些人力資本後,能夠設計出好的產品,營收獲利都成長,所以公司又能把薪資待遇調得更好,因為薪資待遇好,既有員工就繼續留著,新畢業的又更往那邊去,人力資源就愈來愈集中,這就形成了一道護城河了。
Thumbnail
先舉一個負面的例子舉例給大家聽,A公司曾經想要擴大公司的經營版圖,於是找來六位非常優秀的人員,絕大多數都是從留美、英、德博士,學有專精,甚至有雙博士,在社會上有一定地位的人,來參與這個企劃的工作。 A公司希望企劃小組,研究出是有什麼可以更加發展A公司的版圖,拓展A公司品牌,打開A公司
Thumbnail
先舉一個負面的例子舉例給大家聽,A公司曾經想要擴大公司的經營版圖,於是找來六位非常優秀的人員,絕大多數都是從留美、英、德博士,學有專精,甚至有雙博士,在社會上有一定地位的人,來參與這個企劃的工作。 A公司希望企劃小組,研究出是有什麼可以更加發展A公司的版圖,拓展A公司品牌,打開A公司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人生等同於一種商業模式,成功依賴於能力、效率和槓桿的結合。反思微軟加班文化,強調在追求高效勤奮時需平衡工作、健康與家庭。作者提倡「刻意練習」,同時警示勤奮應在個人承受範圍內,以保持生活的全面性和意義。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人生等同於一種商業模式,成功依賴於能力、效率和槓桿的結合。反思微軟加班文化,強調在追求高效勤奮時需平衡工作、健康與家庭。作者提倡「刻意練習」,同時警示勤奮應在個人承受範圍內,以保持生活的全面性和意義。
Thumbnail
職場上,一個人的成功不只是靠工作水平,而是要看是否能夠解決問題。透過將價值轉化成實際的經濟價值,可以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創造力,並獲得更多的機會。本文闡述瞭如何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如何運用黃金圈法則來檢視工作價值,並將價值變現的方法。
Thumbnail
職場上,一個人的成功不只是靠工作水平,而是要看是否能夠解決問題。透過將價值轉化成實際的經濟價值,可以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創造力,並獲得更多的機會。本文闡述瞭如何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如何運用黃金圈法則來檢視工作價值,並將價值變現的方法。
Thumbnail
讓天賦與工作對齊;讓人生目標和職涯抱負協調一致。把工作當體驗,追求快樂更甚於專業成長,這是源自"意義感"的追尋,當工作目的從物質報酬轉向心靈層次,我存在的目的又是為了什麼? 商業模式就是能讓一個組織獲得財務支持以持續運作的邏輯。變動的時代,變動的商業模式;企業為了要存活下來,必須持續評估。(百
Thumbnail
讓天賦與工作對齊;讓人生目標和職涯抱負協調一致。把工作當體驗,追求快樂更甚於專業成長,這是源自"意義感"的追尋,當工作目的從物質報酬轉向心靈層次,我存在的目的又是為了什麼? 商業模式就是能讓一個組織獲得財務支持以持續運作的邏輯。變動的時代,變動的商業模式;企業為了要存活下來,必須持續評估。(百
Thumbnail
疫情讓職場組合更加多元,參與NFT商業開發時,也看到不同組織協作方式。 一年前離開企業,決定給自己一個挑戰,開始做起接案人資服務的工作。
Thumbnail
疫情讓職場組合更加多元,參與NFT商業開發時,也看到不同組織協作方式。 一年前離開企業,決定給自己一個挑戰,開始做起接案人資服務的工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