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海外渡假期間,一位多年不見的朋友來電,聊了一下關於因工作績效不好而被解雇的案例。
職場裡,最讓人心跳加速的三句話:
- 「我們聊聊你的績效吧。」
- 「你覺得自己適合這份工作嗎?」
- 「今天 HR 也一起來。」
BUT!注意!⚠️
資遣不是「主管心情不好的一句話」,而是必須經過一整套「最後手段性原則
」和合乎法律的流程。
一、雇主端的注意事項
- 必須有具體證據,證明員工真的不能勝任工作,而不是「我就是看你不順眼」。
- 在開除之前,應該先給改善機會、培訓、調職,並留下完整紀錄。
- 必須有公開透明的績效制度,避免員工感覺「黑箱操作」。
- 遵守預告、資遣費,還有特定保護規定(例如孕婦或育兒中員工)。
二、員工端的自保提醒
- 收到績效警訊要馬上行動,先了解主管真正的「痛點」。
- 保留工作成果紀錄、信件證據,避免「口說無憑」。
- 如果懷疑不當考核,該找勞動部或專業顧問出馬,不要硬吞。
外商常講「績效文化」,快、狠、準!可身為主管,能不能再多一點人情味?
在說「這是你最後一天」之前,能不能先幫員工想想「下一步去哪」?
三、過去我執行過最近人心的做法👇
- 提供履歷健檢
- 協助模擬面試
- 幫忙推薦職缺
- 安排心理諮詢
- 推薦職涯教練
- 優於法令的資遣費
🌳Mio人資長提醒
裁員不是結束,而是轉折點。好的主管,是祝福者,不是判官。最後留下的不是怨氣,就是口碑。
海涵人資顧問 | 中小企業內訓 | IATOPL CB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