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版)如何應對拖延症?

August Lam-avatar-img
發佈於心理學與哲學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15 分鐘

拖延症並不是懶惰

拖延症是長期受到關注的熱門話題,幾乎每一個人都曾受到拖延症的影響。

但拖延症並沒有被正式列入如抑鬱症般的精神疾病,為什麼?

raw-image

因為有多數拖延症的患者仍然可以應付基本的生活,並不像抑鬱症或強迫症那樣會嚴重打擊患者的基本生活功能。

加上拖延症常被誤認為懶惰,而不是有心理問題。


鑑於對拖延症的種種誤解,在討論應對拖延症之前,我們要先矯正一些對於拖延症的觀念。


拖延症是一種心理障礙,雖然沒有像抑鬱症和強迫症一樣嚴重影響正常生活,但正如微笑抑鬱症一樣,基本功能正常,不代表對生活不會造成破壞。

拖延症與身份認同有關?

什麼是身份認同?

身份認同是指一個人對「我是誰」的認知與理解,涵蓋自我價值觀、信念、社會角色與歸屬感。

和拖延症有什麼關系?

在《原子習慣》(Atomic Habits)中,作者詹姆斯·克利爾(James Clear)強調身份認同與建立習慣之間的密切關係,並提出一個重要觀點:

「真正改變行為的關鍵,是改變你對自己的認同。」

raw-image

書中的經典例子:

假設有兩個人想戒煙,當別人遞菸時,他們的回答是:

A說:「不,我在戒菸。」

B說:「不,我不是吸菸的人。」


第一個人只是想改變行為;

第二個人已經改變了自我身份認同。


這個例子強調:當你相信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你的行為會更自然地與這個身份一致。

而拖延症本身是一種行為模式,要尋求改變便要從身份認同開始着手。


以下是志祺七七講解《原子習慣》的影片:

志祺說書:《原子習慣》教你成功地養成一個好習慣!

《The war of art》

《The war of art》是一本有關應對拖延症的書,也是最接近於用身份認同的角度去討論拖延症的書。

raw-image

書中內容可分成三個部份

  1. 認識你的敵人 Know thy enemy
  2. 成為專業人士 Becoming the professional
  3. 放下自我 Benish the ego

認識你的敵人 Know thy enemy:

「敵人」不是外在環境,而是內在的 Resistance(阻力)。

raw-image

當你嘗試做有價值的事時阻力便會出現,以拖延、懷疑、自我批評和分心的形式,讓你逃避真正重要的行動。

先認清這個無形的敵人,才能開始對抗它。

成為專業人士 Becoming the professional:

對抗阻力的關鍵在於從 業餘者(Amateur) 轉變為 專業者(Professional)。

raw-image

業餘者依賴靈感、容易受情緒左右,面對恐懼就退縮;

專業者則不管心情如何,每天都坐下來工作,把創作當成責任。


「專業」不是指靠此謀生,而是一種紀律與態度。

放下自我 Benish the ego:

Ego(小我) 執著於成果與評價,只會助長阻力。

真正的創作來自更高的靈感源頭(Muse)。

raw-image

所謂「放下自我」,不是否定價值,而是放下對成敗的執著,專注於當下的工作。


以下是Ali Abdaal和張修修的不正常人生講述《The war of art》的影片。

How to Beat Procrastination

創作者必讀經典:"The War of Art",幫助你打敗拖延,克服成功路上最大的障礙

如何應對拖延症?

筆者認為《The war of art》的書本內容可以結合身份認同來作出延伸:

1.識別身份:觀察阻力

要觀察阻力,可以從身份認同入手。有什麼身份令自己十分抗拒,有什麼令你恐懼等等。

2.轉移身份:行動起來

而行動往往是轉移身份的最佳方法,把自己從業餘者轉變成專業人士便是一種轉移身份的方法。

3.認同身份:培養內在獎勵

當我們能放下自我或成敗,並從過程中得到內在的滿足的時候,便代表對自己新的身份達到認同,並有着自然的行動驅動力。

什麼是內在獎勵(Intrinsic Rewards)?

行動的驅動力有兩種,外在獎勵(Extrinsic Rewards)和內在獎勵(Intrinsic Rewards)。


外在獎勵(Extrinsic Rewards)如別人的稱讚、金錢、表現能力等等。

這些獎勵往往很被動,因為很大程度受到外在世界的影響,因而也很脆弱。

raw-image


內在獎勵(Intrinsic Rewards)如滿足好奇心、意義感、自我成長等等。

這些獎勵由人主動掌握,也不太受外界影響,持續性高。

raw-image

如何觀察改善拖延症的進展?

大部份人在應對拖延症時都會犯同一樣的錯。

就是以作業結果來衡量改善拖延症的進度,例如工作了多久、工作了多少,甚至工作的成績。


這些外在的表現,很容易讓人氣餒,而常常因為表現不穩定而自責,從而影響應對拖延症的心情與進度。


而且用量來觀察進度,很容易陷入虛假忙碌的陷阱,例如很努力寫筆記,但學業卻毫無進展、工作十多小時,卻效率極低、明明要寫作業,卻花長時間去整理電腦桌面。


努力地去逃避重點也是一種拖延。


所以要去觀察改善拖延症,應觀察自己有沒有對應該要做的事情培養出內在獎勵(Intrinsic Rewards)。


因為擁有內在獎勵(Intrinsic Rewards)是認同自己的身份和行為的象徵。

raw-image

當我們認同自己的身份和行為的時候,便會在行動時有着自然的驅動力,亦能以此來解決拖延症。

Passion與拖延症的分別

Passion是與身份認同高度一致的行為模式,行為由內在獎勵(Intrinsic Rewards)所驅動。


拖延症是與身份認同不一致的行為模式,行為往往缺乏與內在獎勵(Intrinsic Rewards)的連結。

什麼是Passion?

觀看那些抱持着Passion的人,行為與自己的身份認同都具有相當的一致性,而且行動的驅動力往往是內在獎勵(Intrinsic Rewards)。

我們可以從Youtuber Mr.Beast 的經歷作為例子,Mr.Beast在成名之前已在youtube 發佈影片多年,有很長的時間並沒有收入,他只是以此為樂。

raw-image

第一筆收入只有30美元,而且是到達了幾十萬播放之後的事。

第一筆贊助金是十萬美元,他卻直接送給了一個流浪漢,並拍了下來作為下一段Youtube影片。


Mr. Beast :

“Just thinking about possibly being a youtuber one day was enough to make me happy.”

「光是想到有一天可能成為 YouTuber,就已經足夠讓我感到快樂了。」

—— How Mr.Beast Grew His Channel

raw-image

Mr. Beast的行為只是為了完整對自己作為Youtuber的身份認同,行為和自我身份認同有着高度的一致,而且製作影片和幫助他人的快感都是內在獎勵(Intrinsic Rewards),這樣便形成了Passion。


這個例子表達了在特定領域行為上的高度積極性,即我們所說的Passion,並不是來自對特定結果的追求,而是以內在獎勵(Intrinsic Rewards)作為驅動力的行為,和對自己的身份認同有着深度的信念。


以下是Mr.Beast 作為youtuber的成長過程,對於Passion是很好的詮釋。

How MrBeast Grew His Channel

怎樣建立身份認同?

建立正確的身份認同是應對拖延症的關鍵,建立身份認同有三個步驟:

  1. 識別身份:觀察阻力
  2. 轉移身份:行動起來
  3. 認同身份:培養內在獎勵


要做到這三個步驟,我們可以從不同領域的專家得到靈感。

1.識別身份:觀察阻力

學習學:消除干擾

阻力會隨時發生在你要做有價值的東西的時候,例如分心去做一些較為輕鬆的事包括滑手機或打遊戲,所以第一步我們要觀察阻力及其來源。


從學習學的角度,應對拖延症的方法是消除干擾因素及保持專注的狀態,正正能夠很好地觀察及應對阻力。


觀察和應對阻力的方法主要有三種:

移除觸發因素和干擾

移除環境中的干擾及令人分心的因素,例如手機。

多巴胺排毒

進入能夠令你清靜的地方,例如大自然。

正念冥想

主動清空大腦,訓練專注力,例如冥想。

raw-image

以下是Justin Sung從學習學的角度去討論應對拖延症:

How to Beat Procrastination (Forever)

轉移身份:行動起來

行為學:Just start

只有行為改變了,我們才可以轉移身份,因此行為學在應對拖延症時會強調Just start,只要可以開始就好。

在行為學中讓我們行動起來的方法主要有4種方法:

調整你的環境

制造有利正向行動的環境,例如想要早起就在不同位置設定多個鬧鐘。

創造獎勵機制

獎勵正向行為,或懲罰不良行為,例如不完成工作便要做重訓,完成工作就去迪士尼。

善用社會壓力

進入會令你正面行動的人際環境,例如告訴身邊人你想做的事。

認識到失敗能推動我們前進

失敗讓我們做得更好,例如創業失敗,令人對創業更加了解。

raw-image

以下是Mark Mansion從行為學去討論應對拖延症的影片:

How to Beat Procrastination Like It Owes You Money

心理學:不需要完美

完美主義一直是阻礙行動的其中一個主要因素,完美主義會令人認為,不能達成某種結果,行動就沒有意義。這便會令人感到沒有可見成果的行動是毫無意義,而拒絕行動,從而造拖延症。


因此不需要完美的心態,能有效的令人行動起來,從而應對拖延症。

不一定要解決問題

並不一定要做到你想像中的那樣,例如看一頁書並不能保証通過考試,但不代表看一頁書是沒用的。

做你能做到最好的

比起輕鬆就做到或做到心目中的目標,做你現在能夠做到最好的事,例如比起只做兩分鐘的運動或立刻就能瘦下來的運動量,做你能力上做到的運動量。

門口效應

當人去到不同的房間時,腦部的工作系統便會重置,每當想要拖延時,走出房間或不同環境,能令大腦更容易拒絕拖延,例如:想打機時,離開那個遊戲機的房間走一走。

raw-image

以下是Dr.K從心理學的角度去討論應對拖延症的影片:

How To Defuse Procrastination And Be Productive (Without Using Willpower)

The Reason You Can Never Progress

認同身份:培養內在獎勵

神經學:控制多巴胺

對於自我身份的認同必須要包括內在獎勵,而獲取內在獎勵的最便捷方法便是多巴胺。

因此從神經學的角度,應對拖延症和控制多巴胺息息相關。

拖延與多巴胺低谷

拖延往往源於大腦處於低多巴胺狀態,缺乏行動的驅動力,例如由於寫報告不會帶來多巴胺,所以寧願拖延,並去滑手機來獲取多巴胺。

加深低谷以促進更快回復

主動承受一點不適,能讓多巴胺更快反彈並恢復動力,例如做運動是勞累的事,但做完會令人感覺良好。

選擇「更難的事」而不是什麼都不做

與其停滯不前,不如挑戰稍微困難的任務來重新啟動行動力,例如在拖延收拾房間時,可以做一些有難度的事如收拾書桌,來讓自己進入狀態。

raw-image

以下是Andrew Huberman以神經學的角度去討論應對拖延症的影片:

How to Stop Procrastination & Increase Motivation | Dr. Andrew Huberman

Neuroscientist: This Simple Habit STOPS PROCRASTINATION

Neuroscientist: "This Simple Skill Will Keep You Motivated" | Andrew Huberman

教育學:自我價值&追求意義

意義和價值也是內在獎勵裏最重要的一環,多巴胺當然能驅動行為,但沒有意義的話,動力是會很容易消逝的。


因此教育學提出自我價值理論,它指出許多人會傾向把自我價值和外在表現掛勾,這樣會嚴重影響人的學習動力。

學生應把學習意義等內在價值作為自我價值的基礎,才能在學習上有更好的動力。


而應對拖延症也應該是這樣,把自我價值與內在意義掛勾,而非外在表現,這樣才能有更好的驅動力。

你的自我價值是什麼?

你是否把自我價值與你的表現掛勾,例如你的自我價值來自成績有多高,還是成長和體驗。

追求意義

列出行動的正向理由,例如演講是為了分享自己的經驗幫助他人,而不是表現自己的演講能力。

自我價值不等於能力和表現

承認自我價值不一定與能力和表現有關,例如一次考試不好或不富有,不代表自己沒有價值。

raw-image

以下是Nic Voge從教育學的角度去討論應對拖延症的影片:

Self Worth Theory: The Key to Understanding & Overcoming Procrastination | Nic Voge | TEDxPrincetonU

應對拖延症的三步驟總結

拖延症並非懶惰,而是一種與身份認同相關的心理障礙。要改善拖延症,關鍵在於建立與行動一致的身份認同,並從內在獎勵獲取驅動力。具體步驟如下:

1.識別身份:觀察阻力

  • 注意行動中的阻力來源,例如分心、懷疑或恐懼。
  • 方法包括移除干擾(手機、遊戲等)、多巴胺排毒(接觸自然)和正念冥想(訓練專注力)。

2.轉移身份:行動起來

  • 將自己從「業餘者」轉變為「專業人士」,每天行動,不依賴心情或靈感。
  • 採用行為學策略:Just Start、調整環境、創造獎勵機制、利用社會壓力。
  • 心理學策略:不追求完美,專注於能做到的最好的行動,利用門口效應打破拖延。

3.認同身份:培養內在獎勵

  • 將自我價值與行動的內在意義掛勾,而非外在表現。
  • 利用神經學方法控制多巴胺:承受短暫不適、挑戰稍難任務以提升行動力。
  • 教育學觀點:追求行動意義,例如成長、幫助他人,而非僅追求成果。

核心原則:

  • 拖延症是身份與行為不一致的表現,改善方法是建立與內在獎勵一致的身份。
  • 當身份認同與行動一致時,行動會自然流暢,拖延便會減少。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小額支持我繼續創作: 點擊贊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寫下來就會有
4會員
39內容數
對事物的看法,喜歡加入心理學和哲學的觀點
寫下來就會有的其他內容
2025/07/29
當痛苦永無休止,我們要如何回到現實?
Thumbnail
2025/07/29
當痛苦永無休止,我們要如何回到現實?
Thumbnail
2025/07/25
為什麼一定要認真聆聽別人? 如果對象就是一個蠢材,為什麼還要認為他們會知道我不知道的事?
Thumbnail
2025/07/25
為什麼一定要認真聆聽別人? 如果對象就是一個蠢材,為什麼還要認為他們會知道我不知道的事?
Thumbnail
2025/06/29
假如人的本質便是要活得更好,那為什麼會產生這些心理疾病?
Thumbnail
2025/06/29
假如人的本質便是要活得更好,那為什麼會產生這些心理疾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拖延症的根源及影響,並提出了幾點提高專注力的方法。透過這些方法,讀者可以打破拖延的心理陷阱,改善工作效率和達到更好的生活。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拖延症的根源及影響,並提出了幾點提高專注力的方法。透過這些方法,讀者可以打破拖延的心理陷阱,改善工作效率和達到更好的生活。
Thumbnail
人類情緒本能如何走向現代失能病症
Thumbnail
人類情緒本能如何走向現代失能病症
Thumbnail
造成這種拖延症的原因很複雜,可能和個性有關,如優柔寡斷、不敢冒險、總是不停地批判自己、強迫症、或是自制力薄弱等。但也有可能是時間管理上的問題,可心理學家認為會造成拖延症,涉及更多的是情緒管理等各種心理因素。
Thumbnail
造成這種拖延症的原因很複雜,可能和個性有關,如優柔寡斷、不敢冒險、總是不停地批判自己、強迫症、或是自制力薄弱等。但也有可能是時間管理上的問題,可心理學家認為會造成拖延症,涉及更多的是情緒管理等各種心理因素。
Thumbnail
利用正向情緒和積極行為來改善拖延習慣對心理狀態的影響。評論包括負向情緒與拖延行為之間的關係,以及適時中斷專注力以及內建行為更接近成功的方法。
Thumbnail
利用正向情緒和積極行為來改善拖延習慣對心理狀態的影響。評論包括負向情緒與拖延行為之間的關係,以及適時中斷專注力以及內建行為更接近成功的方法。
Thumbnail
焦慮症患者害怕休息放鬆可能並不是因為懶散,而是因為焦慮症帶來的一種心理狀態。焦慮症患者可能會感到害怕休息放鬆,因為當他們處於放鬆狀態時,他們可能感到更加無助、失控和….
Thumbnail
焦慮症患者害怕休息放鬆可能並不是因為懶散,而是因為焦慮症帶來的一種心理狀態。焦慮症患者可能會感到害怕休息放鬆,因為當他們處於放鬆狀態時,他們可能感到更加無助、失控和….
Thumbnail
拖延症的成因與解決辦法,從小時候開始形成,如何改變拖延的習慣,如何制定計劃和目標來克服拖延症。
Thumbnail
拖延症的成因與解決辦法,從小時候開始形成,如何改變拖延的習慣,如何制定計劃和目標來克服拖延症。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罹患憂鬱症時,到底要不要就醫呢?會不會再努力一點,憂鬱症就會自己好轉了呢?」在這篇文文章裡,讓我們談談臨床上憂鬱症的「治療拖延現象」,希望能夠幫助讀者,理解憂鬱症早期治療的重要性,避免自己養成難治型憂鬱症的體質喔。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罹患憂鬱症時,到底要不要就醫呢?會不會再努力一點,憂鬱症就會自己好轉了呢?」在這篇文文章裡,讓我們談談臨床上憂鬱症的「治療拖延現象」,希望能夠幫助讀者,理解憂鬱症早期治療的重要性,避免自己養成難治型憂鬱症的體質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