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本書中,作者提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態:「落差心態」與「收穫心態」。
「落差心態」是我們很常出現的狀態,總覺得自己距離理想還差得很遠,於是心裡充滿失落與自我否定。無論努力了多少,只要目標沒有達成,就會覺得不夠、不足,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收穫心態」則是將眼光放在自己的成長上,關注一路以來累積了多少努力、完成了多少進步,從而獲得滿足與力量。
我們往往在日常生活中被「落差心態」綁住。看著自己與他人的差距,或者和理想中的自己相比,總是覺得差得太遠,於是陷入沮喪。然而,書中提醒我,快樂其實不是來自不斷追逐下一個目標,而是來自於能不能看見自己已經前進了多少。當我們懂得轉換角度,去數算自己的收穫與累積,就能在過程中獲得幸福感。
這個觀念對我特別有幫助。以往在工作中,我習慣把焦點放在自己沒有做好、還差一點的地方,因此常常心情低落,甚至覺得自己永遠不夠好。但在讀完這本書後,我開始練習去看自己做得不錯的部分,提醒自己:其實我也有成長,也在慢慢往前走。當我開始以「收穫心態」來看待自己,我發現心情變得更平穩,負面情緒也減少了。這樣的轉變不只是心境上的安慰,更是一種力量。因為唯有看見自己的努力,才會有繼續前進的動力。若總是陷在「落差心態」裡,心裡只會越來越沉重;但若能帶著「收穫心態」生活,我們會更珍惜當下的每一步,也更能肯定自己。
讀完這本書,我明白了:人生不是一場無止境的追逐,而是一段不斷收穫與成長的旅程。當我們願意轉換視角,把焦點從「還差多少」轉為「已得多少」,幸福感自然會隨之而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