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愈多事愈有優越感?《你只要做好一件事就夠了》用80:20定律自己的人生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你可以做任何事,但不能做所有事。
至少不是在同一時間進行。

社會有個不變的定律:趁年輕要努力工作,退休時就能好好享受。年輕體力還夠,可做許多體力活,也因為這樣,我們生活的優越感大多來自於「忙碌」:越忙碌越有成就感,越忙碌越覺得對這社會有貢獻。然而這中間會發生什麼事沒人可以保證,倘若真的到退休年齡了,但年齡大身體也逐漸退化,無法體驗從前想嘗試的事物(比如旅遊、登山等等)。仔細一想,這樣值得嗎?

作者夏.瓦茲蒙德在前言說道曾經因丈夫過世用忙碌當作慰藉,後來兒子對她說媽咪,你老是好忙喔,這才意識到自己長期用忙碌蓋住丈夫過世的心情而遺忘了兒子,決定哪些事情該過濾、哪些事情是必做的。

每個人都有夢想,但為了生活犧牲了夢想而工作,導致許多人說:除了工作,不知道可以做什麼;達成夢想也需要金錢,所以得忙碌工作。這本書也要告訴你:我們該如何找回夢想,重新把它帶回生活中

也許內容有些提議過於簡單,但愈簡單的事情愈容易忽略也難執行,因為我們會將生活過於複雜化,只有「增加」我們才感到安心。這本書的重點也不在時間管理,而是協助你優先排列出自己投資時間的方式和地方

是否都將夢想擺到最後?

作者說道,當他把熱愛的人事物擺在最後順序時,會感到洩氣、疲憊,狀態不佳。這樣工作會帶給我什麼好處?答案是沒有。我們認為在做夢想之前,需要一筆資金,得先將工作擺第一,上層的要求必須使命必達;工作做不完加班就好。看似認真負責,夢想是什麼?完全拋到腦後,只知道每天很忙碌,為了誰而工作也變得模糊...

當責任感過度增長,其實它是會壓垮你,甚至拖慢你的腳步,讓你覺得時間更少了。相反地,專注熱情的事,讓我們發揮才華、帶來喜悅,變得比以往更有效率。

也許你的夢想並非要一大筆資金,也許是繪畫、也許是騎腳踏車環島等等,好好回想你做哪些事情事會讓你感到開心的並且樂在其中,就去做吧。

有時我們會用「責任」當藉口,維持現狀不動,而事實是失敗的恐懼讓我們裹足不前,拒絕冒險。

「當...然後」的陷阱

你有多少次聽別人說想做a事情,但是得先把b事情完成才有辦法,其實不只別人,就連我自己有時也會抱持這樣的想法。我們容易替自己辯解,看似是正當理由,但這些理由出發點都是在包覆自身的恐懼。我們永遠不可能百分之百準備好,完美的狀態並不存在,我們也無法控制結果,唯一能控制的是:你的意圖和努力

東西沒壞就別修…不過要是有更好的處理方式呢?

我們不停為自己貼上標籤,而忘記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情是什麼,為了家庭得賺錢、與對方感情變質但放不了手,害怕找不到下一位、害怕沒錢養家庭限制許多,給自己休假一兩天吧,除了周休二日外,也給自己一個「空白」假期,檢視自己貼上那些標籤,敞開心胸面對。

80:20的人生

義大利經濟學家有一項觀察顯示,百分之八十的收入是落入百分之二十的人口袋裡,這個比例也能運用生活裡:以社交圈來說,百分之二十的朋友會帶來百分之八十的喜悅,然而我們還是會想和每個人相處融洽,想當然是不可能,一定會有看不慣的人、相處不融洽的人。無論在家或工作,將那些對你有最大正面影響的百分二十的人優先排列,而不是討好所有人,把自己搞得筋疲力盡。

多數人嘗試做太多事,最後把自己消耗殆盡。只要我們仔細聆聽自己的直覺再說什麼,就愈能專注在那百分之二十的活動,為自己帶來百分之八十的幸福,同時也能愈快決定自己是否要撐過難關,或是改變方向。

別問自己世界需要什麼。問自己什麼才能讓你找回生命力,然後放手去做。因為這個世界需要的是擁有生命力的人們。-霍華.瑟曼


會看這本書是因為自己很想做許多事情,想閱讀、寫作、運動、陪伴愛人與家人。但因工作與通勤時間過長,幾乎沒有餘裕在做其他事情上,就算有往往也只有短短片刻時間,有時甚至提不起勁。翻開這本書讓我重新思考:我是不是也把「忙碌」當成逃避,而將夢想拋到腦後?當我在寫夢想清單時,工作並不在我的清單內,只是因恐懼,我才用忙碌來掩蓋這事實。這本書是在圖書館偶然發現到的,2016出版已絕版,如今有新版2021出版

人生就像是一間公司,想讓人生專案快速完成,得過濾哪些事項可做刪減。我們很容易會聯想若拒絕對方會有失落的表情,會給對方留下不好的印象,換個角度想,若我們選擇將多餘事情拒絕,也許可以換來對方的尊重;若拒絕了真的給對方不好的印象,其實對方也不會在請我們幫忙,反而輕鬆不少。不把自己當成是使命必達快遞員,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力。

有句話說:「有捨才有得」,放掉多餘事情,幸福就會透過每天的活動源源而來。其實我們都很清楚什麼才能為自己帶來滿足,試著列一張清單寫下能讓你感到快樂的事,喜歡旅行周末就安排輕旅行吧;和愛人吃美食能帶給你快樂,安排個一天兩人一起前往目的地享用美食吧。

幸福就是這麼簡單,無須複雜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閱讀閱書服
13會員
70內容數
閱讀閱書服,書服每一天。哈囉,我是史迪棋。 學生時期很不愛翻書,一看到書是「嚕踏嚕ㄘㄟˋ」。 離開學校的庇護,出社會後,才了解到有許多是學校所學不到。 無論是感情、心理以及時間管理都可從書內發掘新天地。
閱讀閱書服的其他內容
2025/08/29
我這麼努力為何不見回報?努力需找對方法,並非單純的認真。《低效努力》作者從工作、人際關係、自我認知三個方面,探索十七個角度,解釋努力與回報不成正比的原因,並提供方法避免「假努力」和「自我感動」。書中也提及成長的代價與如何建立終身學習的信念,以及如何調整心態避免內耗。
Thumbnail
2025/08/29
我這麼努力為何不見回報?努力需找對方法,並非單純的認真。《低效努力》作者從工作、人際關係、自我認知三個方面,探索十七個角度,解釋努力與回報不成正比的原因,並提供方法避免「假努力」和「自我感動」。書中也提及成長的代價與如何建立終身學習的信念,以及如何調整心態避免內耗。
Thumbnail
2025/07/12
生活每天拼命努力但薪水還是沒增加、每天都感到不順利,已經那麼努力了為何還是沒有成果?這本書提供21天自我提升策略,內容白話提供作者的實際經驗帶給讀者們了解:成功,不是光靠努力就好,也需要理解。
Thumbnail
2025/07/12
生活每天拼命努力但薪水還是沒增加、每天都感到不順利,已經那麼努力了為何還是沒有成果?這本書提供21天自我提升策略,內容白話提供作者的實際經驗帶給讀者們了解:成功,不是光靠努力就好,也需要理解。
Thumbnail
2025/06/14
享受一個人的旅行,別讓孤獨標籤限制你!本文以《終於一個人去旅行》為例,分享單人旅行的魅力,從克服擔憂到日本高山之旅的體驗,帶你發現獨處的寧靜與愉悅,找回生活平衡。
Thumbnail
2025/06/14
享受一個人的旅行,別讓孤獨標籤限制你!本文以《終於一個人去旅行》為例,分享單人旅行的魅力,從克服擔憂到日本高山之旅的體驗,帶你發現獨處的寧靜與愉悅,找回生活平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充滿機會和誘惑的現代社會,學會篩選和拒絕無關緊要的事物,專注於最重要的目標,才能真正走向成功。
Thumbnail
在充滿機會和誘惑的現代社會,學會篩選和拒絕無關緊要的事物,專注於最重要的目標,才能真正走向成功。
Thumbnail
逐步完成目標總是能帶來成就感,但進入中年後,達成與未達成目標都帶來問題。面對失敗與調整自我評價的過程令人心煩,但卻是生活的真正樣貌。
Thumbnail
逐步完成目標總是能帶來成就感,但進入中年後,達成與未達成目標都帶來問題。面對失敗與調整自我評價的過程令人心煩,但卻是生活的真正樣貌。
Thumbnail
上次提到成功的定義是多樣且主觀的,取決於每個人的價值觀、興趣和生活目標。如果再從更廣泛和多樣化的角度來理解「成功」還可以包含哪些範疇,那真的就可大我可小我、可巨觀可微觀、可內在可外顯。
Thumbnail
上次提到成功的定義是多樣且主觀的,取決於每個人的價值觀、興趣和生活目標。如果再從更廣泛和多樣化的角度來理解「成功」還可以包含哪些範疇,那真的就可大我可小我、可巨觀可微觀、可內在可外顯。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每天耐心的去做自認為可以做一輩子的事,然後等待。但也並不是說這一段等待時間就可以拿去肆意揮霍或者大吃大喝,一樣有安排好的備位要做的事。大原則是,決定了不去做的事情後,就會在那些可以做的事情裡,任意選擇來做。給自己一些空間,但又不至於偏離軌道太多。聽到一位名人說的話是:完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每天耐心的去做自認為可以做一輩子的事,然後等待。但也並不是說這一段等待時間就可以拿去肆意揮霍或者大吃大喝,一樣有安排好的備位要做的事。大原則是,決定了不去做的事情後,就會在那些可以做的事情裡,任意選擇來做。給自己一些空間,但又不至於偏離軌道太多。聽到一位名人說的話是:完
Thumbnail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健康平安來到這個年齡。
Thumbnail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健康平安來到這個年齡。
Thumbnail
瞭解時間管理的重要性,如何跳脫黑暗期和突破期,建立起努力成為理想人生的方式
Thumbnail
瞭解時間管理的重要性,如何跳脫黑暗期和突破期,建立起努力成為理想人生的方式
Thumbnail
大到財富自由、環遊世界、提早退休,或是小一些的每年閱讀書籍數量、日更寫作、減重成功,許多人總是盤算著一個又一個的目標,並且信心滿滿的展開行動,但卻往往無疾而終,離達成目標的的日子遙遙無期。
Thumbnail
大到財富自由、環遊世界、提早退休,或是小一些的每年閱讀書籍數量、日更寫作、減重成功,許多人總是盤算著一個又一個的目標,並且信心滿滿的展開行動,但卻往往無疾而終,離達成目標的的日子遙遙無期。
Thumbnail
「從自己想做的開始好好做, 不想做的先暫時不做 沒體力但想做的,睡飽再做 勉強的不做,不勉強的稍微做」 這將是我未來在做每件事的核心判斷 我是一個需要依靠過程中滿足感 去感覺這件事 是否真的是我需要努力奮鬥的人 每個人依循的動力不同 你要找到自己的人生策略 這樣才能走
Thumbnail
「從自己想做的開始好好做, 不想做的先暫時不做 沒體力但想做的,睡飽再做 勉強的不做,不勉強的稍微做」 這將是我未來在做每件事的核心判斷 我是一個需要依靠過程中滿足感 去感覺這件事 是否真的是我需要努力奮鬥的人 每個人依循的動力不同 你要找到自己的人生策略 這樣才能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