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主管學會育才:安全、挑戰與回饋的祕密

查而思-avatar-img
發佈於腦洞大開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在矽谷的一間新創公司,CEO 常常納悶:

團隊裡有個天才工程師,點子超多,但在會議中總是低頭不語。等大家散會了,他才會在 Slack 上丟出一大串深刻分析。


有天,CEO 終於忍不住問他:「為什麼你不在會議上直接講?」

對方沉默了一下,小聲回答:「我怕講錯,大家會覺得我不專業。」

那一刻,CEO 恍然大悟。問題不是「能力不夠」,而是缺少 安全感

raw-image

🌱 土壤:安全信任

身為主管,我們常把心力放在進度表、績效數字,但忽略了最基本的土壤。

沒有安全感的環境,就像把種子丟在柏油路上,再努力也發不了芽。


想像一下開會:

如果有人提的建議立刻被酸「這不可能啦」,那下次誰還敢開口? 但如果氣氛是「先聽聽看,你怎麼想?」大家自然更願意冒險。

安全感不是「什麼都行」,而是讓人知道:「就算不完美,我不會被立刻推開。」

🌳 根系:挑戰期待

當然,土壤再肥沃,如果根沒往下扎,樹依然長不起來。

這就是「挑戰期待」的力量。

挑戰需要帶點拉扯感。太簡單,會無聊;太難,只會讓人崩潰。

期待 則像一盞燈,告訴對方「我相信你能跨過去」。

我帶過一位新手主管,他第一次要對外簡報時緊張到手心冒汗。

我沒有把任務撤掉,而是說:「你不需要完美,只要清楚講三個重點就好。」 這讓他從「我一定會搞砸」轉變為「好,我試試看」。


挑戰之所以能扎根,是因為有人在旁邊說:「我陪伴著你做到。」

🍃 養分:善意反饋

但樹要長高,光有土壤和根還不夠,還需要養分。

養分就是「善意反饋」。


很多主管誤解了反饋,以為就是「抓錯」或「打分數」。

其實真正有效的反饋,是讓人同時感受到「被看見」和「被支持」。

比如說,團隊簡報完,我會先講:「你這個開場鋪陳得很好,吸引住大家了。」

然後再補一句:「如果能把結尾收得更簡潔,會更有力。」 這種方式,對方聽得進去,也更願意下次再挑戰。

善意不是包庇,而是讓努力的人有繼續前進的能量。

🔑 一個隱形迴圈

安全信任是土壤,挑戰期待是根,善意反饋是養分。

三者互相拉扯又彼此支持,構成了一個隱形的迴圈:

  • 有安全感,人敢踏出第一步。
  • 有挑戰期待,人開始往下扎根。
  • 有善意反饋,人得到能量繼續往上長。

缺一個都不行:

只有安全,會停留在舒適圈; 只有挑戰,會把人壓垮; 只有努力卻沒有回饋,會漸漸枯萎。


💬 結語

主管的真正工作,不是盯著報表催進度,而是像園丁一樣:

  • 給土壤,讓人安心。
  • 設挑戰,讓人扎根。
  • 灌養分,讓人成長。

等到有一天,你會發現,團隊不只是「完成任務」而已,而是長成了一片能彼此支撐的森林。

👉 領導的關鍵,不是逼,而是營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刻意微挑戰
105會員
410內容數
生活與工作就像一場冒險,而「刻意微挑戰」就是你的指南針。 「刻意微挑戰」=刻意練習+微習慣+自主挑戰 透過一點點的小改變、累積大成就
刻意微挑戰的其他內容
2025/09/23
領導不是盯人,而是養人。從順從、承擔、主動到共創,部屬每一層的成長,都來自主管的引導。主管能放下「凡事親力親為」,部屬才敢承擔;主管願意分享舞台,部屬才會主動共創。這是雙方一起的進化。
Thumbnail
2025/09/23
領導不是盯人,而是養人。從順從、承擔、主動到共創,部屬每一層的成長,都來自主管的引導。主管能放下「凡事親力親為」,部屬才敢承擔;主管願意分享舞台,部屬才會主動共創。這是雙方一起的進化。
Thumbnail
2025/09/22
在職場裡,自主性不是一蹴可幾,而是一層一層累積。從「照著做就好」的順從,到「敢扛責任」的承擔,再到「主動找方法」的行動,最後走向「我們一起創」的共創。每一次多問一句、多承擔一步,都是往更成熟的自己靠近。
Thumbnail
2025/09/22
在職場裡,自主性不是一蹴可幾,而是一層一層累積。從「照著做就好」的順從,到「敢扛責任」的承擔,再到「主動找方法」的行動,最後走向「我們一起創」的共創。每一次多問一句、多承擔一步,都是往更成熟的自己靠近。
Thumbnail
2025/09/18
同樣是抱怨,有人只是發洩,有人卻開始改變。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的抱怨不是在針對別人,而是在替自己爭一口氣。那背後,藏著你想被尊重、想做得更好的一面。懂了,才有轉變的起點。
Thumbnail
2025/09/18
同樣是抱怨,有人只是發洩,有人卻開始改變。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的抱怨不是在針對別人,而是在替自己爭一口氣。那背後,藏著你想被尊重、想做得更好的一面。懂了,才有轉變的起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建立高效的工作團隊所需的要素,從激勵和溝通到目標設定和團隊文化。團隊中最有影響力的人通常是真誠且善於聆聽的人,而不一定是經理或領導者。透過激勵、測試、測試再測試和克服人為障礙的過程,可以建立一支高效的團隊文化,這對團隊的成功至關重要。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建立高效的工作團隊所需的要素,從激勵和溝通到目標設定和團隊文化。團隊中最有影響力的人通常是真誠且善於聆聽的人,而不一定是經理或領導者。透過激勵、測試、測試再測試和克服人為障礙的過程,可以建立一支高效的團隊文化,這對團隊的成功至關重要。
Thumbnail
作為一個管理者,我們需要:保持對技術的熱誠,聆聽與做出決定,還有確保團隊達成目標。
Thumbnail
作為一個管理者,我們需要:保持對技術的熱誠,聆聽與做出決定,還有確保團隊達成目標。
Thumbnail
所有企業在追求賺錢目標的時候,都必須要重視團隊成員工作時的氛圍跟心情。工作氛圍良好,上班心情愉快,團隊才能發揮最好的戰力。
Thumbnail
所有企業在追求賺錢目標的時候,都必須要重視團隊成員工作時的氛圍跟心情。工作氛圍良好,上班心情愉快,團隊才能發揮最好的戰力。
Thumbnail
員工的能力是分階段發展的,主管要根據員工的能力,採取不同的帶人方式。這樣才能讓員工快速成長,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
Thumbnail
員工的能力是分階段發展的,主管要根據員工的能力,採取不同的帶人方式。這樣才能讓員工快速成長,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
Thumbnail
不論處於什麼職位,總會需要帶領新人或團隊,到底該如何做,才能讓團隊一起茁壯成長呢?
Thumbnail
不論處於什麼職位,總會需要帶領新人或團隊,到底該如何做,才能讓團隊一起茁壯成長呢?
Thumbnail
以人為本的領導風格,是管理,也是一種深入了解和賦能團隊成員的方式。 一起探討如何激發團隊成員的潛能和熱情,並建立一個高效能的共好團隊。
Thumbnail
以人為本的領導風格,是管理,也是一種深入了解和賦能團隊成員的方式。 一起探討如何激發團隊成員的潛能和熱情,並建立一個高效能的共好團隊。
Thumbnail
本文探討在領導與管理中如何透過分析來訂立領導策略,協助部屬完成任務,並提供四大策略供參考,主要內容包括主管需部屬成長、與部屬一起制定流程SOP、授權部屬獨立決策、以及主管也需得到激勵。透過這些策略,可以幫助主管在面對工作任務時更有效率。
Thumbnail
本文探討在領導與管理中如何透過分析來訂立領導策略,協助部屬完成任務,並提供四大策略供參考,主要內容包括主管需部屬成長、與部屬一起制定流程SOP、授權部屬獨立決策、以及主管也需得到激勵。透過這些策略,可以幫助主管在面對工作任務時更有效率。
Thumbnail
不要躊躇遲疑,不要搖擺不定。讓自己成為一個意志堅定處事果斷,具備令部屬信服權威的領導者吧!
Thumbnail
不要躊躇遲疑,不要搖擺不定。讓自己成為一個意志堅定處事果斷,具備令部屬信服權威的領導者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