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主管心裡常常冒出這些問號:
「我不是都講了,他怎麼還做不好?」
「為什麼他只會等我交代,不會自己想?」
「怎麼大家好像都要我盯著,才會動?」
部屬的順從、承擔、主動,甚至能不能共創,很多時候都反映主管怎麼帶。

🌱 第一層:叫你做 → 部屬只會順從
主管怎麼做:
- 習慣一下子把細節全交代清楚。
- 只在意「有沒有照做」,不太談「為什麼要做」。
- 怕部屬做錯,乾脆自己盯到底。
部屬的樣子:
- 等著聽指令,不敢亂動。
- 想的都是「要我做就好」,不會去想後果。
- 工作完成了,但自己也不確定是不是達到目標。
👉 小小轉折:主管願意先花一分鐘,解釋「為什麼」,而不是只說「怎麼做」。
🔥 第二層:交給你 → 部屬開始承擔
主管怎麼做:
- 清楚講明任務目標,不只丟流程。
- 接受部屬會犯錯,把錯誤當練習機會。
- 給出邊界,讓部屬知道哪裡要自己負責。
部屬的樣子:
- 願意對成果負責,從「要我做」轉成「我來做」。
- 出了錯敢承認,開始修正。
- 做事時會多想一步,不只是交差。
👉 小小轉折:主管不是只看結果,而是過程中也會問:「你覺得這樣行不行?」
⚡ 第三層:放手讓你試 → 部屬展現主動
主管怎麼做:
- 不再一步一步規定,而是丟回去問:「你覺得怎麼做?」
- 鼓勵先試試看,錯了再調整。
- 給舞台,讓部屬能展現自己。
部屬的樣子:
- 開始主動發現問題、提出解法。
- 願意跨出交辦範圍,去做更多。
- 從「我來做」變成「我可以試試看」。
👉 小小轉折:主管不再是「教練兼裁判」,而是變成「啦啦隊加後援」。
🌟 第四層:我們一起想 → 部屬能共創
主管怎麼做:
- 把部屬拉進討論,不只分配任務。
- 願意分享全貌,讓部屬看到大方向。
- 決策與責任上,真的把部屬當夥伴。
部屬的樣子:
- 不再只管「我做完了沒」,而是會想「我們能更好嗎?」
- 把團隊成果當成自己的責任。
- 從「我可以試」走向「我們一起創」。
👉 小小轉折:主管不再一肩扛,而是能說:「我們一起來想辦法。」
💬 結語
部屬的行為,多半就是主管的影子。
主管只會下指令,部屬就只會順從; 主管願意放手,部屬才會承擔; 主管敢於給舞台,部屬才會主動; 主管能帶著共創,部屬才會一起共創。
從「叫你做」到「我們一起創」,不只是部屬的成長,也是主管的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