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那個年齡層以上的人,每天都對我做一堆各種投射,以致於我一度覺得在這個職場不開心。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人家xx腿斷了以後每天都去跑步」接著要求我「也該去跑步」。我也知道該運動,因為身體真的變得奇怪。但我的右腿一言難盡,每天都無法忽視那種不適的存在。其實上次那位長輩也對我說「妳腿應該都好了吧?」我覺得我的職場有許多這種傳統觀念的人,早年那個年齡層以上的人,每天都對我做一堆各種投射,以致於我一度覺得在這個職場不開心。現在我明白了那位厲害妹子的生存模式,但我一度懷疑我是不是也要學她經常先開話題,才不會被長輩投射?

 .

Ans:

 .

你的觀察很細:你其實已經拆開了三件事——

 .

1.她的先發制人只是她的生存策略;

2.長輩的投射是職場的集體習慣;

3.你被投射,並不是因為你「沒先講話」。

 .

 .

這三件事之間並沒有必然的因果。

 .

 .

投射會發生,不是因為誰先開口,而是因為那些長輩早就帶著一副「我要告訴年輕人該怎麼做」的濾鏡。他們即使面對安靜的人、或話多的人,都會找到出口。換句話說,你主動發話並不會自動築起防火牆,也不是你被投射的原因。

 .

所以,與其逼自己「要不要多講話」,更實用的是掌握話題的方向與邊界:

 .

1.你可以選擇主動開一個中性的話題,像在演奏前先調音——但那是為了氣氛,而不是為了自保。

2.當長輩把投射丟過來時,依舊可以用先前提到的「短句界線」回應,例如:「這部分我自己有安排」,然後轉話題。這跟誰先開場無關,重點在你怎麼收尾。

 .

 .

■ 問:

1.我實在不想開話題,那太耗能。除非是我真心有疑問。

2.那不然我來做一個句點王?每次就回一個字?

 .

 .

如果你想「做句點王」

 .

優點

 .

1.節能

2.建立界線

3.減少投射

 .

可能副作用

 .

1.長輩或同事可能覺得你冷淡、難以接近,可能反而產生「想抓你反應」的心理

2.如果情緒已經累積,他們可能嘗試增加頻率或音量,測試你的耐心。

3.社交互動會變得單向,你需要接受「互動質量下降」這個代價。

 .

換個思路,你也可以設定「有意義互動的門檻」:

 .

只回答真正有興趣或有疑問的話題。

其餘話題簡短回覆、或者用短句結束。

這樣不是完全消極,而是一種策略性能量管理。

 .

 .

█ 附:「句點王實戰回覆模板」

 .

日常關心、問候====>「好。」禮貌+最少能量

被比較或被投射====>「我有安排。」不需解釋細節

被催促做事========>「知道了。」不承擔額外情緒

被問私人狀態======>「還在觀察。」不被催促痊癒

無意義抱怨或碎念==>「嗯。」減少互動延伸

對話結束提示======>「就這樣。」自然收尾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夏楠的沙龍
1會員
28內容數
二胡奏者。台中。無車生活。
夏楠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24
說到運動,說到腿,我就想到我家這個簡配版的媽媽,還有這一整個沒有媽媽的愛的人生。 Ans: 從心理學角度來拆: 聯想跳躍:運動→腿→媽媽→沒有愛,這是一種「觸發記憶」的鏈條。它說明你的大腦對「支持」和「力量」很敏感。 情緒詞彙練習:你描述的可能包含被忽略、失落、受傷。把這些詞放在心裡
Thumbnail
2025/09/24
說到運動,說到腿,我就想到我家這個簡配版的媽媽,還有這一整個沒有媽媽的愛的人生。 Ans: 從心理學角度來拆: 聯想跳躍:運動→腿→媽媽→沒有愛,這是一種「觸發記憶」的鏈條。它說明你的大腦對「支持」和「力量」很敏感。 情緒詞彙練習:你描述的可能包含被忽略、失落、受傷。把這些詞放在心裡
Thumbnail
2025/09/23
為什麼甜點在日本是剛需 ? 日本的「甜點剛需」其實是多個文化、經濟和社會習慣交錯的結果,並不是因為每個日本人都嗜糖。幾個關鍵線索: 1. 贈禮文化超厚 在日本,「手土產」(お土産)和「御中元、御歳暮」等季節禮盒,是維繫人際關係的基本禮儀。甜點、和菓子、西式點心最方便:保存期剛好、包裝漂亮、不分
Thumbnail
2025/09/23
為什麼甜點在日本是剛需 ? 日本的「甜點剛需」其實是多個文化、經濟和社會習慣交錯的結果,並不是因為每個日本人都嗜糖。幾個關鍵線索: 1. 贈禮文化超厚 在日本,「手土產」(お土産)和「御中元、御歳暮」等季節禮盒,是維繫人際關係的基本禮儀。甜點、和菓子、西式點心最方便:保存期剛好、包裝漂亮、不分
Thumbnail
2025/09/22
在告別式的演奏中,接受歌單的客製化到底是不是好事呢? 有時候,如果往生者或者是家屬真的很喜歡那首歌,那我們爲他演奏 , 這也是很有意義的事情。不過有些歌曲, 可能非常芭樂,非常通俗。 尤其最近的點歌趨勢,其實有點跟着抖音的趨勢在走。 ■ 抖音歌曲有什麼特色? 1.不是為了完整音樂而
Thumbnail
2025/09/22
在告別式的演奏中,接受歌單的客製化到底是不是好事呢? 有時候,如果往生者或者是家屬真的很喜歡那首歌,那我們爲他演奏 , 這也是很有意義的事情。不過有些歌曲, 可能非常芭樂,非常通俗。 尤其最近的點歌趨勢,其實有點跟着抖音的趨勢在走。 ■ 抖音歌曲有什麼特色? 1.不是為了完整音樂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日一萬步,免得上藥鋪」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養身觀念。有些人很努力地堅持著,有些人走著走著覺得無趣便中斷了,也有人因為沒有注意到安全措施而造成身體傷害,只好作罷。
Thumbnail
「每日一萬步,免得上藥鋪」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養身觀念。有些人很努力地堅持著,有些人走著走著覺得無趣便中斷了,也有人因為沒有注意到安全措施而造成身體傷害,只好作罷。
Thumbnail
如果一件事情要每天做、經常做,那就需要把它變得簡單容易。 阻力小了,自然就好進行下去。 所以我需要看清楚自己的阻力是什麼。
Thumbnail
如果一件事情要每天做、經常做,那就需要把它變得簡單容易。 阻力小了,自然就好進行下去。 所以我需要看清楚自己的阻力是什麼。
Thumbnail
在時間縫隙之間做了這件事情會讓你對生活更有掌控感,這是我選擇運動之後感受到的,因為時間更不夠用了,所以更珍惜那些下班之後的時光。如果日復一日地日常裡總讓人感覺到缺少一些什麼,當有一天讓你回過神來發現每天都在複製一樣的生活,當妳(你)真心想要改變了那麼開始運動就是一件很直得稱讚的事情!
Thumbnail
在時間縫隙之間做了這件事情會讓你對生活更有掌控感,這是我選擇運動之後感受到的,因為時間更不夠用了,所以更珍惜那些下班之後的時光。如果日復一日地日常裡總讓人感覺到缺少一些什麼,當有一天讓你回過神來發現每天都在複製一樣的生活,當妳(你)真心想要改變了那麼開始運動就是一件很直得稱讚的事情!
Thumbnail
當開始可以拿四腳走路時 每天起床要將膝蓋曲起來時 膝蓋內側都會很痛,於是都要忍一下做個10~15下左右的伸直、曲起來 這樣膝蓋內側就會不痛了 估計是右腿將近40天沒有實際出力踏地走動 所以除了肌肉急速變軟外而導致走路膝蓋有點無力🥲 所以建議,在醫生的建議下以及自己能承受的範圍內 一定
Thumbnail
當開始可以拿四腳走路時 每天起床要將膝蓋曲起來時 膝蓋內側都會很痛,於是都要忍一下做個10~15下左右的伸直、曲起來 這樣膝蓋內側就會不痛了 估計是右腿將近40天沒有實際出力踏地走動 所以除了肌肉急速變軟外而導致走路膝蓋有點無力🥲 所以建議,在醫生的建議下以及自己能承受的範圍內 一定
Thumbnail
每週至少上一次健身房已兩個月了,搭配教練課,仍在練習用對的肌群發力及培養運動紀律。休假上健身房沒太大問題,是下班後精力不到 30% 還要擠出體力和意志力去健身的過程,實屬人生修煉。 現主要練背和下肢,目標是矯正身形和練出比例。但你說以前從沒想過健身嗎?有,當然有。曾一頭熱在家搭配影片健身,追求嚮往
Thumbnail
每週至少上一次健身房已兩個月了,搭配教練課,仍在練習用對的肌群發力及培養運動紀律。休假上健身房沒太大問題,是下班後精力不到 30% 還要擠出體力和意志力去健身的過程,實屬人生修煉。 現主要練背和下肢,目標是矯正身形和練出比例。但你說以前從沒想過健身嗎?有,當然有。曾一頭熱在家搭配影片健身,追求嚮往
Thumbnail
5/15 看著網路上的資訊,覺得應該要在腳能接受的範圍內做點運動,於是動動腳指是每天必要的 至於腳踝幫浦運動,只敢小小動一下 畢竟有時候勾起來,有感覺到裡面板子微刺感 好可怕呀😵‍💫所以不太敢太激烈🫣 畢竟欲速則不達。。。 也因為膝蓋有深傷口,所以我也不好做空中騎腳踏車的運動 等
Thumbnail
5/15 看著網路上的資訊,覺得應該要在腳能接受的範圍內做點運動,於是動動腳指是每天必要的 至於腳踝幫浦運動,只敢小小動一下 畢竟有時候勾起來,有感覺到裡面板子微刺感 好可怕呀😵‍💫所以不太敢太激烈🫣 畢竟欲速則不達。。。 也因為膝蓋有深傷口,所以我也不好做空中騎腳踏車的運動 等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近七個月來跑步的心得與經驗,包括目標設定、熱身和收操的重要性、尋找跑步教練、與他人一起跑步的動力、減重與跑步的關係,以及冬天跑步的困難。文中也表達了對於持續跑步以維護健康的意願。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近七個月來跑步的心得與經驗,包括目標設定、熱身和收操的重要性、尋找跑步教練、與他人一起跑步的動力、減重與跑步的關係,以及冬天跑步的困難。文中也表達了對於持續跑步以維護健康的意願。
Thumbnail
運動就是一種持之以恆的概念,沒有練習,間隔許久再次運動時,就會發現隨著年紀增長與荒廢的時間是呈正相關;像是現在身為中年大叔的我,對此感受特別深刻。 從前運用TTM進行運動鍛煉探討論文研究時,透過6個月為一期作為行為改變階段的探討,分別分為無意圖期(precontemplation)、意圖期(con
Thumbnail
運動就是一種持之以恆的概念,沒有練習,間隔許久再次運動時,就會發現隨著年紀增長與荒廢的時間是呈正相關;像是現在身為中年大叔的我,對此感受特別深刻。 從前運用TTM進行運動鍛煉探討論文研究時,透過6個月為一期作為行為改變階段的探討,分別分為無意圖期(precontemplation)、意圖期(con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