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中,變動往往是衝突最容易發生的地方。工作流程改變、職責調整、目標變動,常常帶來壓力,也容易激發人與人之間的對立。許多人在面對問題時,習慣將責任指向個人,而非事情本身,結果討論一旦偏離事實,便演變成互相攻擊,甚至人身攻擊。
這種情況不僅會傷害團隊氣氛,也會讓真正的問題無法被有效解決。處理職場問題的智慧,在於 把事情撥離,人與事分離,就事論事。

一、真實案例:女總經理的改變
曾有一位年僅三十歲的女總經理,短短一個月內接手二千人的工廠。原本她只熟悉包裝出貨部門,對業務、財務、廠務與生產部門並不熟悉。面對龐大的責任,她採取了一個非常實用的策略:先照舊運作,觀察現況,逐步接手。在管理流程上,她也遇到另一個挑戰:部門之間的會議經常演變成互相指責與人身攻擊。會議中,每個部門都把問題責怪給其他部門,氣氛緊張,討論效率低下。女總經理決定改變會議方式,將問題與人分離,讓討論聚焦在解決方案上,而不是責任歸屬。
二、拆解問題與分別詢問
具體做法如下:
- 拆解問題 將複雜問題拆成可操作的幾個部分,例如生產效率、成本控制、訂單交期、設備維護等,而非笼统指責整個部門。
- 分別詢問主管 她改為分別詢問每位主管:「如果你是負責人,你會怎麼處理這個問題?」這種做法避免了部門之間的直接對抗,也讓每位主管能冷靜思考自己的部門如何改善。
- 引導主管提出具體方案 女總經理不只停留於問題拆解,而是引導主管提出可行的行動方案。例如:生產部提出增加檢查點避免錯誤,財務部提出優化成本計算方式,業務部提出調整交期溝通流程,廠務部提出定期設備巡檢計畫。每個方案都是具體、可執行的步驟,而非單純抱怨或指責。
- 彙整行動計畫 她將每位主管的方案整合成完整的改善計畫,設定優先順序與時間表,讓每個部門清楚自己的責任與目標,會議從討論問題,轉為討論如何落實改進。
三、為什麼要就事論事
- 降低情緒化決策 當討論偏離問題本身,轉向指責個人時,情緒主導行動,決策容易失誤。就像女總經理,如果仍採用原本互相攻擊的開會模式,會議可能陷入爭吵,無法提出有效改善方案。
- 提升會議效率 聚焦問題本身,討論解決方案,會議能在短時間內產出行動計畫,而不是浪費時間在指責與辯解上。
- 維護團隊信任 人身攻擊容易破壞信任,造成內部矛盾。就事論事則讓團隊感受到尊重,願意分享真實情況與建議,從而更有效解決問題。
四、循序漸進的改進策略
女總經理還採用了循序漸進的策略:
- 先觀察現況:不急於立刻調整流程,而是先了解每個部門的運作方式與問題點。
- 逐步調整:根據觀察結果,優先改善最影響生產效率或品質的環節。
- 定期回顧:每週檢討進度,確認各部門是否按計畫執行,遇到新問題再逐步調整方案。
這種策略保證改變不會過於激烈,避免員工抗拒,且確保改進是基於真實問題而非臆測。
五、心理彈性與溝通技巧
心理彈性也是成功關鍵。面對部門間的緊張情緒,女總經理保持冷靜,專注問題,而非個人。她透過單獨詢問與引導方案,避免了正面衝突,同時建立心理安全感,讓主管敢於提出問題與建議。
良好的溝通技巧加上心理彈性,使她能在短時間內建立團隊信任,穩定生產運作,並逐步提高整個工廠的運作效率。
六、成效與啟示
改變開會方式後,會議效率明顯提升,部門協作順暢,心理壓力降低,員工更願意分享問題與創意。短期內,工廠運作穩定;長期來看,她建立了健康的溝通文化,團隊問題解決能力也大幅提升。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職場變動或衝突時,聚焦問題而非責怪個人,才能有效管理團隊、提升效率,也保護員工心理安全。
七、結語
職場中,變動與衝突無可避免。真正讓團隊穩定運作、問題有效解決的,不是指責或情緒,而是 就事論事、分離人與事。管理者的智慧,在於設計機制、引導討論,讓每個人都能在理性與尊重下提出意見。
女總經理的做法:拆解問題、分別詢問、引導方案、循序漸進改善,不僅解決當下衝突,也逐步建立團隊的溝通文化。職場的每一次變動或衝突,都可以是成長契機,前提是我們能冷靜分析、理性討論,並把人與事分離。
這種方法不只適用於大型工廠管理,也適用於各行各業的團隊管理。當我們學會就事論事、不作人身攻擊,職場的每一個挑戰都能變成展現智慧與領導力的舞台。示與操作建議
八、會議場景:從混亂到聚焦
有一次,工廠因訂單延遲問題召開緊急會議。會議室裡,生產部經理指責業務部延遲提供訂單細節,業務部又反駁生產部效率太慢,氣氛緊張,幾乎要升級成爭吵。
女總經理站起來,微笑說:「我們先停一下,把問題拆開。每個部門分別說,如果你是負責人,遇到這個情況,你會怎麼解決?」
於是,她先單獨詢問生產部經理:生產流程有哪些瓶頸?需要哪些資源或協助?接著詢問業務部經理:訂單流程哪裡可以提前準備或調整?再詢問財務與廠務部門,了解資金、設備或人力上可能影響進度的因素。
每位主管冷靜下來,開始提出具體改善方案:
- 生產部建議增加晚班人力並提前檢查設備
- 業務部提出改進訂單傳遞流程,提前一小時確認每張訂單的細節
- 廠務部提出定期巡檢,減少突發設備故障,增加宵夜供應。
- 財務部提出簡化付款流程,避免因財務手續延誤生產材料的到場。
女總經理將所有方案整合,形成一份可立即執行的行動計畫,並分配明確負責人與完成時間。會議結束時,原本緊張的氣氛已轉為合作與解決問題的共識,大家第一次感受到「討論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不是互相指責」。
後來台灣的合夥人問她是如何解決訂單暴增的出貨問題,她說她沒注意到,她想到的是不要讓這些人吵起來,所以將人與事分離,這樣才能讓大家安心的工作。
這個場景不僅呈現了「就事論事、不作人身攻擊」的策略,也讓團隊明白:理性、分步、聚焦解決方案,才能真正面對職場變動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