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彈性用人政策]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教育部將適度開放業界師資進入校園擔任教師,以解第一線的教師荒。

https://udn.com/news/amp/story/6885/8876037

那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我整理了幾個現場最深的痛點:


1️⃣ 教育現場壓力

教育現場不再只是單純的教學環境,而是一個高度複雜的人際網絡。教師不只要面對學生,還需與家長、行政同仁、導師與專任教師之間協調合作。在這樣多元角色與高期待的壓力下,教師經常處於被責難與自我要求的交會點。


2️⃣ 薪資追不上時代變化

目前教師薪資採取固定級距制度,雖具有穩定性,但整體薪資成長幅度難以與民間企業競爭。

隨著國家政策重心轉向科技、AI、資安、半導體等領域,大量年輕人投入高科技產業,這些職位提供的起薪與發展遠高於教師職業。對於具備跨領域能力的年輕世代而言,「當老師」不再是最具吸引力的選項。

[現在不是有愛就好,也要有客觀的誘因]

3️⃣ 退休制度改變:

過去教師職業之所以穩定且具吸引力,部分來自於完善的退休制度。然而,隨著政府對退撫制度的調整與改革,教師退休後的保障逐漸減少,讓許多考慮投身教職的人產生動搖。

4️⃣ 轉職困難、彈性低:

教師職涯一旦進入體制,離職或轉職並不容易。許多教師從師資培育、實習到通過教師甄試,付出大量心力與時間,好不容易取得正式職位,自然產生「不想放棄」的心態。

此外,公立學校的結構缺乏彈性,教師難以進行職涯多元發展或暫時休息再回歸,使得許多人即使身心俱疲,仍不敢轉換跑道。

結論:

我相信教育部能調整的層面有限,例如整體國家產業方向或大型政策發展非其所能主導,但在提升教師職業誘因方面,仍有許多實質作為可做,特別是針對教育現場的壓力管理。


至少至少至少❗️❗️❗️


減少教師在第一線教育現場所面對的「人際壓力」與「過度責任」負擔,是目前可行且立即需要改善的方向。換言之,就是增加校事會議的門檻,這是辦得到的!!(一步一步來)。


說到底,願意當老師的人,大多懷抱著愛心與付出的初心。但真正讓他們心寒、猶豫是否繼續留下來的,不是薪水、不是退休制度,而是那一種來自教育現場日積月累的挫折感與孤立感。


[制度可以不完美,但不該讓有心者心冷。]


這應該是我們最起碼的共識與努力目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du-lawyer的沙龍
84會員
205內容數
專屬教師學習法律的小天地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覺得黏在額頭上的"條碼瀏海"很阿雜嗎?日本熱銷的「KOIZUMI迷你瀏海梳」,不僅小巧便攜,更能快速加熱造型,無論是齊瀏海、空氣瀏海還是韓系碎蓋髮,都能輕鬆打理!瀏海順了,一整天心情就好了!
Thumbnail
覺得黏在額頭上的"條碼瀏海"很阿雜嗎?日本熱銷的「KOIZUMI迷你瀏海梳」,不僅小巧便攜,更能快速加熱造型,無論是齊瀏海、空氣瀏海還是韓系碎蓋髮,都能輕鬆打理!瀏海順了,一整天心情就好了!
Thumbnail
走完朝聖之路和TMB後,我發現真正能撐住長時間健行的,不只是腳力,而是那些讓生活更舒服的小物。這篇整理了我在TMB實測後覺得超好用的三樣登山神器——防水襪、肥皂袋、速乾毛巾,每一樣都讓旅程更輕鬆!
Thumbnail
走完朝聖之路和TMB後,我發現真正能撐住長時間健行的,不只是腳力,而是那些讓生活更舒服的小物。這篇整理了我在TMB實測後覺得超好用的三樣登山神器——防水襪、肥皂袋、速乾毛巾,每一樣都讓旅程更輕鬆!
Thumbnail
過去教師被意識形態影響,大多願意認同崇高的師道,如今經過一再的修法、工作性質轉變...... 教師拒絕道德綁架,只做最低程度的工作要求,以免多做多錯,最先倒楣的就是弱勢孩子,這也怪不得老師,而是施政錯誤的結果。
Thumbnail
過去教師被意識形態影響,大多願意認同崇高的師道,如今經過一再的修法、工作性質轉變...... 教師拒絕道德綁架,只做最低程度的工作要求,以免多做多錯,最先倒楣的就是弱勢孩子,這也怪不得老師,而是施政錯誤的結果。
Thumbnail
昨天新聞中,教育部次長葉丙成感嘆地說,當今社會多是雙薪家庭,家長工作繁忙,沒有太多時間去瞭解教育的走向。台灣很多家長對教育的認知,還停留在30年前他自己在當學生的時代,不瞭解108課綱,也不清楚近年體制內的改革和實驗教育。 . 我也深有同感,認為教育改革最需要改變
Thumbnail
昨天新聞中,教育部次長葉丙成感嘆地說,當今社會多是雙薪家庭,家長工作繁忙,沒有太多時間去瞭解教育的走向。台灣很多家長對教育的認知,還停留在30年前他自己在當學生的時代,不瞭解108課綱,也不清楚近年體制內的改革和實驗教育。 . 我也深有同感,認為教育改革最需要改變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跟隨老師轉變職場的心情抒發,分享了作者在調整課程和工作安排中的困難與感受。本文充滿個人情感,並表達了對未來教育事業的美好期許。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跟隨老師轉變職場的心情抒發,分享了作者在調整課程和工作安排中的困難與感受。本文充滿個人情感,並表達了對未來教育事業的美好期許。
Thumbnail
在教育現場有許多亂象是由政府不當政策造成。這篇文章裡的三則漫畫就反映了教育部一邊高喊「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口號,一邊反其道而邊的荒謬。
Thumbnail
在教育現場有許多亂象是由政府不當政策造成。這篇文章裡的三則漫畫就反映了教育部一邊高喊「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口號,一邊反其道而邊的荒謬。
Thumbnail
當前的教育問題很多,根源是來自整個教育團隊彼此並不是一個系統。 從教育部、局處、學校到教室,從部長、局處長、校長到師長;之間的連動並不是互相倚賴、和諧互動的系統關連,而是一種上下層屬的官僚關係。 而因為「教育行政機關」變成是「教育機關」的「上級」,所以部局處對學校可以有無止盡的不須協商的任務交派
Thumbnail
當前的教育問題很多,根源是來自整個教育團隊彼此並不是一個系統。 從教育部、局處、學校到教室,從部長、局處長、校長到師長;之間的連動並不是互相倚賴、和諧互動的系統關連,而是一種上下層屬的官僚關係。 而因為「教育行政機關」變成是「教育機關」的「上級」,所以部局處對學校可以有無止盡的不須協商的任務交派
Thumbnail
許多人以為教職是一份安穩、單純的工作,事實上,老師每天要面對許多無奈的狀況。希望透過老師的無奈系列,讓外界瞭解教職的辛苦。也期許能幫助某些職場新鮮人在選擇職業時,若想要投入教育,能先瞭解進入此職場後會面對的難處。
Thumbnail
許多人以為教職是一份安穩、單純的工作,事實上,老師每天要面對許多無奈的狀況。希望透過老師的無奈系列,讓外界瞭解教職的辛苦。也期許能幫助某些職場新鮮人在選擇職業時,若想要投入教育,能先瞭解進入此職場後會面對的難處。
Thumbnail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解聘不續聘停聘或資遣辦法
Thumbnail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解聘不續聘停聘或資遣辦法
Thumbnail
我和教育界有著神奇的緣分,取得合格教師證,卻沒走到教學第一線,回歸行銷本業投身業界服務近20年。有天我竟然會以講師身份踏入校園,教學對象還是榮獲教學卓越獎的校長、行政主管及教職人員,以往是訴求經營績效的企業點餐,首次跨域來到非商管類的教育界
Thumbnail
我和教育界有著神奇的緣分,取得合格教師證,卻沒走到教學第一線,回歸行銷本業投身業界服務近20年。有天我竟然會以講師身份踏入校園,教學對象還是榮獲教學卓越獎的校長、行政主管及教職人員,以往是訴求經營績效的企業點餐,首次跨域來到非商管類的教育界
Thumbnail
這使得真正熱忱的教師們常常感到束手無策,這種年輕人口被動式地大量集中,卻無法無權可管理的教學環境,通常最優秀與最有狀況的學生能得到最多資源與照顧,卻無助於中間層大眾學生的成長,反而讓教育現場變得充滿危機與不確定性。然而,正是在此時,這個世界更需要你的熱忱和堅持.......<more>
Thumbnail
這使得真正熱忱的教師們常常感到束手無策,這種年輕人口被動式地大量集中,卻無法無權可管理的教學環境,通常最優秀與最有狀況的學生能得到最多資源與照顧,卻無助於中間層大眾學生的成長,反而讓教育現場變得充滿危機與不確定性。然而,正是在此時,這個世界更需要你的熱忱和堅持.......<more>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