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自己就好」 / 沒有真正的對錯 / 工作一定會遇上的那件事 / 隨筆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成年人最大的自律,就是克制想要糾正他人的欲望

鄉村?遠方?美好?

經由詩人或歌手的美化,乃至媒體的創造,很多「想像式」的鄉村與田野,都成了世人眼中的真實,是如此樸質又帶有詩性,閒適又宜人。就像是朱光潛在《談美》一書中所提及,一個讓人能體會到「美」的因素,或多或少是必須跟現實有點距離的,正所謂「距離產生美感」。 有時候靠得太近,產生了太多真實,真實不只有美好的一面,也伴隨稜角、醜惡或是苦難,是我們存活的現實,沒有濾鏡,一切是眼見為憑的,這時候所謂的「鄉村」,還美嗎? 所以對於不是在鄉村長大的人來說,他們看見人的樸質、蟲鳴與閒適、汗水與豁達,是對比於他們所處的都市環境中完全相反的鬆弛。 就像我們在社群媒體看著別人發出來的動態,尤其在工作到一半時,看到別人正在國外逍遙的影像,這種比較,也總讓觀者想像那份有別於自己目前處境的美好,就如同城市人的想像。 然而,整齊劃一的農田規劃、耕耘過後單調一致的壟溝線條,這讓人心曠神怡的田野,可不是造景,而是為了收入生計產生的結果。農業說是看天吃飯,但其實大面積栽種單一作物可是逆天之行為。

農業,就一份職業而言,和世人的想像還是有落差的。在工業發展、人力有限以及效率至上等諸多原因之下,這樣的發展脈絡是必然。

在工地管理工人的經驗

「遠離人群」,一直是我選擇務農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我喜歡自己安排一切,並且自己為目標規劃工作內容、確實行動以期看到成果的感覺,選擇並且負責。 還沒務農之前,我在工地擔任現場工程師,協助主任以及各工種按圖施工,同時也安排粗工們做雜工。 工地的日程通常無法完全如期,有很多不可抗力,這情有可原。但每當進度無法達標,又眼見工人依然常摸魚的時候,我便意識到,雖然大家同樣在工地工作,但其實是沒有共同目標的。 管理職希望工作如期結束,事情完成一件是一件。而粗工們不這麼認為,由於人力仲介抽得兇,粗工們實拿的薪資那時的日薪是1050,有些人也不缺錢就是想做點簡單的事,找人打屁打發時間,當然就能混一天是一天。 除此之外,一來他們薪水少,二來他們年紀大,三來工地環境差。管理上老實講也不太容易,可能是自己顧慮太多,但畢竟都是賺辛苦錢的人,總是想要互相體諒,那自然對於期望的進度就會因此而落後。 一群人如果對於工作沒有共同目標,那會產生龐大的疲倦感,責任感好像變成一種枷鎖,我感覺到進度與管理之間的膠著,又希望進度推動,又不願意破壞職場氣氛,總覺得受困於此而無力。

別人永遠有意見

於是那時在想:「如果我是老闆,也是自己的工,那衝突便不存在了。」因為管理是我,做事也是我,目標完全一致!這也是當初選擇農業的原因之一。 只是,畢竟現實跟想像還是有差異,所以現實往往沒有如同想像中產生美感。當我以為我終於不必再為管理問題而傷透腦筋了、只需要做好自己事情時,這下居然換別人管起我來了! 奇怪,明明我在家裡的田裡種東西,我花我的時間、成本,但不論是親戚或是臨田的農人,就是有辦法提出一個又一個的意見。 農村社會中,老一輩工作者總是覺得自己的方法最好,於是看見別人的動作,時常劈頭就是一句:


「你這樣不對啦!」

農作田事的對錯與否,因為每個人所信所學不同,有不同的目標,或是自己的規劃、想嘗試的事情,同時面對的土壤環境與過去氣候的差異,本沒有一定。 可看在他人眼中,這些不過是說詞,有賺錢才是王道,其餘免談,這時候跟他們談何謂實驗、何謂理想,便顯得多餘,幾次下來便知道話說不上一塊。錢很重要無庸置疑,但人生除了錢我難道不能自己享受試錯本身嗎?

各自的目標與喜好

在農務上,大家都有自己的栽培管理模式,背後牽涉到銷售能力與銷售偏好,有的人喜歡在市場跟人「攪豬屎」,所以即使花時間也會選擇自己載去附近的議價市場賣,順便聊天;有的人則想用時間多做點事情,就會選擇用集運的方式,雖然價格無法自己議定,可是時間也是成本,所以這也是一種選擇。 耕種目標是為了大錢還是安穩即可、人力上的調度是一人作業還是會請其他員工、栽培上有設施或是露地的等等,這些都會是影響選擇如何耕種的原因。 雖然新聞媒體常常在恐嚇民眾農藥的恐怖,但實則慣行農法會廣為大家使用,必定有其可取之處。只要注意使用上的用量,以及採收的時間點,殘留量幾乎微乎其微,會在市場上被驗出農藥殘留的,通常就是沒有遵守上述二點所造成,否則依對植物的照顧上,農藥其實就跟人吃藥一樣,為的是抵禦影響人體(植物體)健康的外敵。理性思考。

慣行農業就一定不好?

除此之外,慣行農法在化學肥料的使用上也常常被討論有環境汙染、土壤板結的問題。一來不是每種化學肥料都會造成這些結果,二來是因為使用上的失衡,任何東西過量使用都不好。只要均衡使用,化學肥料其實是大有助益。 化學肥料精煉程度高,同樣的重量,所含的目標元素比有機質肥料多了不知道多少,同時多數的化學即溶肥料也具有遇水化成離子態的特性,在植物的吸收上比較能及時補足所需養分。 所以比起施用有機質肥料,化學肥料在使用具有上省工省時的優點;同理,化學農藥在病蟲害的防治上,也能讓農民在合理的成本中,生產出賣相佳的農產品,以迎合市場上的需求。 目標不同,施用的肥料、農藥種類就不同,自也不是非黑即白,並不是使用有機肥就不能用化學肥料,也不是使用化學農藥,就不能使用有機防治病蟲害資材,見機行事,取得平衡,這才是比較正確的做法。

有機農法完全無缺點?

當然,除了上述優點,慣行農法在使用上也有缺點,伴隨的可能是環境的破壞,因為化學肥料的過量使用,會影響土地或是水資源;以及,農業用藥等化學藥劑在施用當中對於施藥者的慢性傷害,或是農人沒有遵照規範的安全採收期就提前採收,就可能會影響消費者的健康權益。 而臺灣的有機栽培,是大家所知無化肥無化學農藥的農法,是更需要人力與耐心的農法,所生產的食物基本上於健康的隱患必定小於慣行農法,相對上種植上花費更多人力,成本高得多。 就對環境的保護來說,多數消費者所不知道的是,許多化學農藥其實有其針對性,只針對特定物種做撲滅,相較下,有機農業在免登記防治資材上的使用,也就是不需要等安全採收期、對人體無害的殺蟲殺菌資材,多半是通殺型,像是皂素、油劑,對人類是健康了,但對於生物鏈的破壞,也不見得贏過慣行農業。

不過是看事情的角度不同

所以說其實所謂「農法」沒有絕對的優劣,一切就看自己的目標為何,來決定要採用的方式。 明明是如此,但對於大多數的農業生產者來說,好像總是無法容下異己。不只是有機之餘慣行,就連慣行跟慣行之間也常常彼此看不慣。 因為思想、觀念、理念、目標都完全不同的情形之下,對於來自於他人的閒言閒語,真的無可奈何。面對這種狀況的時候,會產生一種巨大的無力感,這股無力感來自「好像說什麼都不對」,彼此的對話說不在一塊。 明明各自目標的不同,栽培管理上也沒有合作關係,但總是在意見上希望能插手對方想法,還試圖撼動。 這其實在各行各業、各種人際關係中都會發生,人自己做不好卻總想管別人、與他不相干卻意見連篇、不是專家但卻頭頭是道、自己生活一塌糊塗卻頻頻對那人說教。後來遇上這種情形我也漸漸話少了,不解釋也不爭辯,對方自討沒趣就會離開。 大方向來說,會發生這種「無法只管好自己的情形」,來自於對他人的不尊重,所以每當我看到「成年人最大的自律,就是克制糾正他人的欲望。」這句話,總是感觸良多,因為深陷其中。簡單一句話,看樣子做起來並不容易。 所謂的好心、建議,無非是一種單方面的加諸,當角度不同,就沒有所謂對錯,所以站在自己的角度來論對錯時,時常引發不快,原因於此。 上述只是列舉了自己在從事農業工作自己遇上的情形,還有網路常見的農法間的紛爭。撰文最初想法來自被人多嘴雜的意見轟炸得腦袋煩悶,不寫不快。 管好自己,世界會更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紅說RedmanTalk的沙龍
20會員
55內容數
2025/10/15
從草生栽培轉換到噴除草劑的嘗試
Thumbnail
2025/10/15
從草生栽培轉換到噴除草劑的嘗試
Thumbnail
2025/10/11
本文撰寫2024-2025年間,青農本人首次單人種植茄子遇上的一些問題,也寫了一些對農業的感受及想法
Thumbnail
2025/10/11
本文撰寫2024-2025年間,青農本人首次單人種植茄子遇上的一些問題,也寫了一些對農業的感受及想法
Thumbnail
2025/10/08
冬去春來,在節氣中的「驚蟄」到來之後,農作物生長速度增加,病蟲害也隨之消長。農夫需要做的事情也就多了起來。
2025/10/08
冬去春來,在節氣中的「驚蟄」到來之後,農作物生長速度增加,病蟲害也隨之消長。農夫需要做的事情也就多了起來。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比起為了自律而自律,或許更重要的是停下來問問自己,我真的喜歡自己現在正在做的事嗎?
Thumbnail
比起為了自律而自律,或許更重要的是停下來問問自己,我真的喜歡自己現在正在做的事嗎?
Thumbnail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是我們從小被教育的觀念,所以大多數的人常常在很多事上對別人寬容,對自己嚴苛 這樣乍聽之下是一個寬容且自律的人,好像沒有什麼問題,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也要學著對自己包容一些,因為人生能「從頭到尾」都陪伴我們的就只有自己⋯⋯
Thumbnail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是我們從小被教育的觀念,所以大多數的人常常在很多事上對別人寬容,對自己嚴苛 這樣乍聽之下是一個寬容且自律的人,好像沒有什麼問題,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也要學著對自己包容一些,因為人生能「從頭到尾」都陪伴我們的就只有自己⋯⋯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二、三、五章 (摘錄)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二、三、五章 (摘錄)
Thumbnail
做著一件看似沒有結果的事,除了要面對自己時不時的靈魂烤問,還要承受他人投來異樣的眼光。 不管不顧放手一博的創業家,即使犯錯跌倒了,身邊的人還是會給予支持及肯定。 一個深思熟慮,追求心靈層面及自我成長的人,要得到認同就顯得比較困難。 追求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意識型態。 「物質欲望」與「心靈欲望
Thumbnail
做著一件看似沒有結果的事,除了要面對自己時不時的靈魂烤問,還要承受他人投來異樣的眼光。 不管不顧放手一博的創業家,即使犯錯跌倒了,身邊的人還是會給予支持及肯定。 一個深思熟慮,追求心靈層面及自我成長的人,要得到認同就顯得比較困難。 追求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意識型態。 「物質欲望」與「心靈欲望
Thumbnail
你不敢想起來的事情這麼多,又如何說明自己看到的都是客觀的事實呢。
Thumbnail
你不敢想起來的事情這麼多,又如何說明自己看到的都是客觀的事實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