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社會觀測#868] 既然討厭社會,又怎會想要保護他?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人類是一種能感到不適的生物,不適是驅使人類發現問題的訊號,受傷你會痛;沒吃飯你會飢餓;被細菌感染皮膚你會癢;會感到炎熱寒冷,然後你就要去做一些事情解除這些不適,例如療傷,吃飯,或者清潔你的皮膚,離開那個不適的環境。去到現代,我們有更多的手段,例如服止痛藥,開冷氣。

然而,有些不適是無法單靠自己解決的,例如頑疾,長時間的資源不足,不自由的生活環境,內心的抑鬱,失業,貧窮,對未來失去生計的恐懼等。這些都需要外面的援助才能解決,大部份時候這些痛苦單純是沒有任何方法解決的。

那對於這些問題,人類能怎樣呢?承認他無法解決,然後接受嗎?比方說,承認我們這些平庸的人活該一輩子貧窮,也沒有能力與機會去變得富有,都是因為自己的錯嗎?

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不論主觀還是客觀,這世界就是不公平的,你總是會知道有很多才能與努力比自己更少的人,因為某些原因而過得比你好,例如他父母是有錢的房東,而你是交租的房客;例如他生出來是富有國家的白人,而你是有色人種;例如他父母是社會有特權的主流宗教,你家堅持沒有宗教信仰等等;人類總能意識到這世界並不是按道德,勤力與才能去分配利益的。當然大家都同時高估了自己的才能,道德與勤勞。

是否高估不重要,重要的是,既然社會是不公平的,又是我們痛苦的源頭,那人們就會對「社會」的存在產生反感。開始討厭社會,反社會,甚至想要摧毀這社會。

自從在幾千年前我們進入文明生活之後,人們就留意到這現象,那就是雖然文明社會使我們過著比其他動物更優渥穩定的生活,但是長期活在和平當中,一代又一代後,那種不公的感覺就越發強烈,越多人對社會產生反感,越來越多人想要摧毀這社會。

而且這不分階級,窮人因為貧窮而想摧毀社會,富人因為抑鬱而想摧毀社會。比方說,覺得不如給外國征服了就好了,嗯你可能會以為我說那堆等著解放軍來解放他們的臺灣人,但中國應該也有不少人期望美國佬打過來,或者經濟崩潰甚麼的;美國也多的是覺得想要社會主義來解救自己的人,日本甚至有覺得讓新興宗教統治自己比日本政府好的人,所有社會都有。

可能會有人想對他們說,這不行吧?摧毀了現有的社會,你不會過得更好的,只會過得更差。你怎會相信侵略者的統治會令你更富有更自由呢?這是在說道理,說道理毫無意義。因為這不是利害計算後的結果,他們不是因為盤算過「現況對自己不利,改變了會對自己有利」而這樣想的,而是一種對「現有建制,現有社會,發自本能的厭惡」。

如果他們是計算過,覺得對自己有利才引狼入室,那你當然能夠用「引狼入室不會更好」去說服,但如果他們根本就沒計算過,只是認定現有的社會,有如眼中釘肉中刺,急於拔掉它呢?其實他們不是相信侵略者統治會比較好,他們是相信現有的情況是最壞的,任何改變都比較好,侵略者的侵略只是其一,如果有外星人,恐怖大王來臨,大地震,經濟崩潰,他們都會覺得比現在好。

因為人類就是想要做些甚麼解決痛苦,摧毀痛苦的來源,就像你打死吸你血的蚊子。如果吸你血的是社會,人類就會想一掌巴死他,誰會管蚊子在大自然的生態圈的重要性呢?

他們相信現有的情況是最壞的?我們可能又會理性發作想要說服他們,你的情況不是最壞,反社會更會更壞。我想強調的是:他們是「主觀認定」了這件事,跟客觀如何毫無關係,而且有強烈的信仰,所以真的不要再講道理了,那只會浪費你的時間。真正的問題是你解決不了他們這種信念的源頭,就是一種內心深處的不滿與抑鬱。

人類自古以來都想要解決這種源自內心的抑鬱,破壞社會的衝動。

而第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宗教,宗教不一定會導人向善,但一定會給你痛苦來源一個答案,以及許你一個脫離痛苦的未來。你為何貧窮?那可能是因為你有原罪,可能是你上輩子做了壞事,可能是上帝給你的試煉,可能是你不夠敬畏神明,可能是你沒有獻祭一個夠漂亮的美女,可能是因為有女巫用魔法詛咒了你。

然後他都會給你一個短期不能解決,但長期解決的方法。多數是一些經濟活動,例如燒香拜佛,不斷在新聞的留言區唸南無阿彌佗佛,獻祭山羊或者美女,有些宗教會要求你努力工作,或者在聖戰中犧牲自己,贖罪甚麼的,只要你做得夠了,等著你的是沒有痛苦的某種永恆。因此,宗教實際上就是將破壞社會的衝動,轉化成另外東西的工具。

宗教陪我們渡過了整個中世紀,人類燒了幾億把香,幹掉了幾百萬異教徒,燒了幾萬個女巫,就是為了抑制我們直接破壞社會的衝動,至於那些鼓勵你破壞社會的宗教,通常會被視為邪教。宗教的力量穩定了中世紀的文明沒有因為人類的反社會衝動而崩潰。

但走向了近代,科學的抬頭,將宗教的力量消弱。越來越多人發現自己無法相信森林裡有精靈,上蒼有眼,或者上帝就在我們身邊,那麼我們的問題又重新浮現了出來,我們何以痛苦抑鬱?世間何以不公?

那不是我的錯,生於不夠富有的家庭的我是無辜的,生於富有家庭但有抑鬱症的我也是無辜的,無辜的我卻要受到社會的折磨,我不想上學為何要迫我上學然後給同學霸凌呢?我是因為工作被迫上網,為何網絡上總是那麼多喜歡霸凌滋擾人的人找我麻煩呢?而甚麼原罪,甚麼上輩子,都是謊言與笑話。我是純粹的受害者,錯的都是別人與社會,如果我們想到這個地步,反社會的傾向又會重新出來了。

因為社會要求,我們才必須上學,不能避開霸凌者;因為工作要求,所以我們才必須上網,看到一堆令人倒胃的言論,以及那些會把屌照到處傳的變態;因為要謀生,所以要面對無理取鬧的奧客的侮辱;因為家裡有錢,被富有的上一代限制人生軌跡,言聽計從,去讀醫,去學才藝,我明明興趣就是打電玩看咸書為何要我拉小提琴讀數學?社會迫我們去面對這些,但社會卻縱容這些令人厭惡的東西。

所以每一代都會有想要粉碎社會的人,大部份原因都是個人的,但最終都可以歸究於社會。因此反社會也是一種恆常,那是人類對於自己處境的無奈與厭惡而生。即使富裕的特權階級,也不能倖免。

那麼,有甚麼可以抑制我們反社會的衝動,接受這些痛苦,去守護目前得之不易的文明與秩序嗎?是有的。那就是「守護的責任」,甚麼人會守護社會呢?那些有孩子的人,那些對老弱父母有感情的人,那些有弱勢親友的人。他們意識到,只有一個安全,穩定的社會,小孩子,老人,老弱的人,才能夠安穩的生存,動亂與秩序的崩壞下他們很可能活不下去。

當你意識到這點時,你就會知道,社會雖然不完美也帶給我們很多痛苦,但維持的安全與秩序,讓我們所珍視的人們能夠生存,那我們就會能考慮接受各種不完美的代價。甚至也不再感到抑鬱,能夠為別人的生存安樂而感到滿足這件事,可以去除抑鬱。當初香港政府面對六七暴動時,最終的結論也是,要令香港成為一個值得香港人珍愛的家園,才是去除暴動的根源,然後你才見到八十年代那安樂的香港。

這也意味著,對於一輩子對其他人沒有陪養出責任,也無心守護別人而言,他是可以義無反顧的徹底反社會,你說他們自己也會成為受害者吧?不,他們甚至可以為此而死。雖然我沒有問卷調查過,但我想這些人多數都會支持安樂死,死亡可以終結痛苦,在死之前就終結社會。

因此一個越來越對他人沒有責任的文化,反社會的人比例自然會越來越高。再富裕快樂繁榮,都不能阻止人類從腦子中生出痛苦出來,以及生出對社會的憎恨。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鄭立的方格子
5.1K會員
400內容數
我並不介意觸及一些可能你們覺得很敏感的問題,例如臺灣為何不是獨立國家呢?如何穩固中港臺的人的基本人權?要如何面對中國那不可定的未來,會帶來經濟、政治和主權上的種種疑問?
鄭立的方格子的其他內容
2025/10/16
關於兩岸問題,或者中港問題。先不講臺灣,香港至少示範過一次香港大部份人的想法都是錯的。甚麼維持法治,給臺灣當個示範單位之類的長久流傳在香港的說法,根本毫不重要;香港民主派一直以為在 2020 年就能夠得到特首的普選,甚至可透過選舉去執政,最終的結局就是連立法會都進不了,民主派被鎮壓並走向瓦解。 在
2025/10/16
關於兩岸問題,或者中港問題。先不講臺灣,香港至少示範過一次香港大部份人的想法都是錯的。甚麼維持法治,給臺灣當個示範單位之類的長久流傳在香港的說法,根本毫不重要;香港民主派一直以為在 2020 年就能夠得到特首的普選,甚至可透過選舉去執政,最終的結局就是連立法會都進不了,民主派被鎮壓並走向瓦解。 在
2025/10/16
我先把結論寫在前頭,就我的觀察,好遊戲就是「能讓玩者產生他所期待的感覺」。我懷疑我這說法會受很多人的質疑,或者他們有別的說法,但我不會改變這結論。 我是做遊戲的人,所以這麼多年來,我接觸過很多做遊戲的人,你可以試試問他們,你覺得怎樣才是好遊戲呢?遊戲最重要是甚麼呢?我想你得到最大可能的答案,是「好
2025/10/16
我先把結論寫在前頭,就我的觀察,好遊戲就是「能讓玩者產生他所期待的感覺」。我懷疑我這說法會受很多人的質疑,或者他們有別的說法,但我不會改變這結論。 我是做遊戲的人,所以這麼多年來,我接觸過很多做遊戲的人,你可以試試問他們,你覺得怎樣才是好遊戲呢?遊戲最重要是甚麼呢?我想你得到最大可能的答案,是「好
2025/10/16
雖然外面都說目前美國要收關稅的問題,是源自特里芬困境,或者過度欠債。但我的看法跟中國主流想法還是不太一樣,因為這是我十幾年前讀到特里芬困境的時候,我就已想過這問題。 雖然已經老掉牙,但免得大家要查維基百科,先再說一下甚麼是特里芬困境,特里芬困境就是針對當年美元作為國際貨幣,因此美國必須長年的貿易逆
2025/10/16
雖然外面都說目前美國要收關稅的問題,是源自特里芬困境,或者過度欠債。但我的看法跟中國主流想法還是不太一樣,因為這是我十幾年前讀到特里芬困境的時候,我就已想過這問題。 雖然已經老掉牙,但免得大家要查維基百科,先再說一下甚麼是特里芬困境,特里芬困境就是針對當年美元作為國際貨幣,因此美國必須長年的貿易逆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如果沒有特別讓人氣惱的事,一般人都能平心靜氣的待人接物,但是生活就是習氣、煩惱、貪瞋癡夾雜,所以遇到一點點不如意就會火冒三丈、埋怨東責怪西,想要安住一分鐘都是奢侈。如果我們不去降伏脾性,任由脾氣想發就發,不僅傷了和氣,也傷了自身的福緣。好來好去,就是善緣,恨來恨去,就是逆緣,因緣不可思議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如果沒有特別讓人氣惱的事,一般人都能平心靜氣的待人接物,但是生活就是習氣、煩惱、貪瞋癡夾雜,所以遇到一點點不如意就會火冒三丈、埋怨東責怪西,想要安住一分鐘都是奢侈。如果我們不去降伏脾性,任由脾氣想發就發,不僅傷了和氣,也傷了自身的福緣。好來好去,就是善緣,恨來恨去,就是逆緣,因緣不可思議
Thumbnail
人類總是追求更好的生活,但社會卻充滿著分裂。在政治、文化、以及生活的各個層面,無論是地理上的小範圍還是個人心靈的獨立世界,人們都似乎不願意看到更大的外界。然而,認識世界的重要性是為了突破自我,並對社會與地球盡一份力。這是一個關於內心迷失、掙扎追求更好的思索之旅。
Thumbnail
人類總是追求更好的生活,但社會卻充滿著分裂。在政治、文化、以及生活的各個層面,無論是地理上的小範圍還是個人心靈的獨立世界,人們都似乎不願意看到更大的外界。然而,認識世界的重要性是為了突破自我,並對社會與地球盡一份力。這是一個關於內心迷失、掙扎追求更好的思索之旅。
Thumbnail
我討厭為了讓每一個人都能見到我而大聲呼喚,討厭喧鬧的環境,討厭盲目地跟從群體,討厭被無關緊要的事情干擾。有時,我也會討厭對這一切打敗的我,每當我陷入反感,就會試圖去改變、調整,甚至逃避也好,找尋自己喜歡的,我相信終有適合我的部分。
Thumbnail
我討厭為了讓每一個人都能見到我而大聲呼喚,討厭喧鬧的環境,討厭盲目地跟從群體,討厭被無關緊要的事情干擾。有時,我也會討厭對這一切打敗的我,每當我陷入反感,就會試圖去改變、調整,甚至逃避也好,找尋自己喜歡的,我相信終有適合我的部分。
Thumbnail
自卑敏感、內耗、以及厭棄現狀、過度在意他人看法,這說的是你嗎?
Thumbnail
自卑敏感、內耗、以及厭棄現狀、過度在意他人看法,這說的是你嗎?
Thumbnail
有時候,應該說總是,我們都無法擺脫自己營造的那個世界。
Thumbnail
有時候,應該說總是,我們都無法擺脫自己營造的那個世界。
Thumbnail
#心理摩擦力#三采#大衛尚塔爾#洛蘭諾格倫#抗拒 #改變#人性#阻力 #習慣#比較基礎#誘餌效應 #慣性 #生存本能 #未知 #恐懼#小倉鼠 #社畜逃脫筆記 #自我成長 #財務自由 #PODCASTS #說書 #思考 #筆記
Thumbnail
#心理摩擦力#三采#大衛尚塔爾#洛蘭諾格倫#抗拒 #改變#人性#阻力 #習慣#比較基礎#誘餌效應 #慣性 #生存本能 #未知 #恐懼#小倉鼠 #社畜逃脫筆記 #自我成長 #財務自由 #PODCASTS #說書 #思考 #筆記
Thumbnail
遇到討厭的人事物時,想要改變、抹去或逃避的想法越強烈,就越痛苦,最好的方法是降低感受力,和它共存。
Thumbnail
遇到討厭的人事物時,想要改變、抹去或逃避的想法越強烈,就越痛苦,最好的方法是降低感受力,和它共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