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人創業家(Solopreneur)來說,時間就是金錢,而專注力(Focus)就是時間的放大器。
你是否常感覺自己一整天都在「忙碌」,但真正有價值的產出卻很少?這是因為你陷入了「模糊中區」(The Fuzzy Middle)——看似在工作,實則在低價值任務中切換的狀態。
要從「忙碌的工匠」轉變為「高效的策略家」,你不需要更長的工作時間,而是需要更深的專注品質。以下 8 個有意識的習慣,將幫助你消除干擾,讓生產力成倍增長。區塊一:重新定義你的工作目標(Mindset Shift)
1. 消除「模糊中區」:只做高槓桿任務
效率陷阱:許多人將「活動」誤認為「生產力」。回覆所有郵件、整理文件夾、無止盡地瀏覽社群媒體——這些都是低槓桿活動。
高手做法:每天只專注於 1-3 件能直接推動業務發展的「高槓桿任務」(High-Leverage Tasks)。例如:完成一個能帶來 $5,000 收入的提案,或撰寫一篇能帶來 100 個新訂閱者的核心內容。
2. 養成「提前預警」的習慣(The Pre-Mortem)
在開始重大項目前,花 5 分鐘問自己:「這個項目最可能在哪裡失敗?」
對策:提前識別潛在瓶頸(例如:客戶資料不完整、技術整合問題),並在開始前消除它們。這能避免在項目中途浪費數小時「救火」。
3. 實施「停止清單」(The "Stop Doing" List)
生產力不僅關於你要做什麼,更關鍵的是你不做什麼。
實踐:每週找出 2-3 項你經常做、但對收入和自由沒有幫助的習慣或任務(例如:檢查競爭對手的網站、無意義地滾動 LinkedIn)。果斷將它們從日常中剔除。
區塊二:優化你的工作執行(Execution Discipline)
4. 實踐單任務原則(Single-Tasking)
多任務處理是效率最大的謊言。每次切換任務,大腦都需要重新啟動,造成「注意力殘留」。
行動:開始深度工作時,關閉所有其他標籤頁和非相關應用程式。完全沉浸在當前任務中,直到完成或達到預定時間塊結束。這能讓你進入心流狀態。
5. 執行「兩分鐘原則」(The 2-Minute Rule)
如果一項任務可以在兩分鐘內完成,立即做完它。
實踐:這包括回覆簡單訊息、整理文件、設定日曆提醒。這能防止微小任務堆積,成為壓垮你的精神負擔。
6. 使用深度工作時間塊(Deep Work Blocks)
不要讓零碎的會議或回覆郵件佔滿你的一天。
行動:每天設定 1-2 個 90 分鐘的「深度工作」時間塊。在這個時間內,你的目標是創造價值,而不是回覆資訊。將回覆郵件和行政事務集中在特定的「管理時間塊」處理。
區塊三:維護你的精力和環境(Energy & Environment)
7. 進行有意識的休息(Mindful Breaks)
成功的創業家知道,休息不是獎勵,而是高效工作的一部分。
方法:當你需要休息時,進行能真正為你充電的活動:離開電腦伸展、冥想 5 分鐘、出去走走。不要用休息時間查看收件箱或社群媒體——這只會將注意力帶回工作。
8. 數位環境排毒(Digital Declutter)
你的數位環境直接影響心理專注度。
實踐:關閉所有不必要的通知。將手機放在另一個房間。只在一個乾淨、無通知的瀏覽器視窗中進行深度工作。整潔的數位工作空間,等於安靜、專注的大腦。
結論:專注力就是你的護城河
對於一人創業家來說,專注就是你的超級力量。當你能持續交付高品質的深度工作時,客戶價值自然提高,你就有底氣收更高的費用。
試著從這 8 個習慣中,挑選一個最容易開始的(例如:執行兩分鐘原則或關閉所有手機通知),並堅持一週。你會驚訝地發現,你創造的價值遠超投入的時間。
你打算從哪個習慣開始,重啟你的「深度工作」模式呢?
—
準備好嘅話,歡迎 join 埋我哋一齊玩!我係 Kevin,連續創業者,呢個係我嘅創業修行筆記📝。每日我會分享我嘅創業心得同埋挑戰,希望可以同大家一齊行,一齊玩,一齊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