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再誤會了,人事成本不是「老闆不想加薪」的藉口,而是企業財報裡最誠實的情書,寫著「你養的是人,還是壓力?」
企業不是被成本拖垮,而是被「不懂算人」給耗光。
✅ 原因解析:
人事成本率=(營業收入 ÷ 總人事成本)×100%
這不是數學題,是企業體檢表。
讓我們拆開來看:
1. 直接成本
- 薪資、加班費、勞健保、績效獎金。
- 最明顯、也是最容易被盯的。主管每次預算會都會說:「人太多了。」但真正的問題常常是「流程太多了」。
2. 間接成本
- 教育訓練、員工餐飲、離職金提撥。
- 這些看似支出,其實是投資。教育訓練少了,離職率就高了;餐飲太差,員工只會吃不出熱情。
3. 隱性成本
- 代理、缺勤、溝通誤差。
👉這才是企業裡的「無形殺手」。
當A員工請假,B員工代班,C主管爆肝,你以為只是請假一天,實際上是三個人同時掉效率。
建立行動方案:
1. 建立年度人事成本報表
- 別只看薪資總額,要拉出三年趨勢,分部門比較。你會發現,有的單位薪資漲、人效卻跌。
2. 將「隱性成本」顯性化
- 記錄員工請假天數、代理時數與延宕的專案時程。這些數據,才是真實的成本黑洞。
3. 投資在降低流動率的行動
- 離職一個資深員工,成本約等於再請兩個新人的訓練費。有時給員工一點溫度,比調薪0.5%更划算。
🌳Mio人資長經驗談
我曾輔導過一家餐飲業,老闆苦惱「人事成本高達40%,要不要裁員?」
我反問:「那你算過缺勤率嗎?」
結果一查,廚房人員平均每月缺勤率13%,代理時數爆表。
後來他改用班表制度+餐飲激勵獎金,三個月後成本率降到32%,營收反而上升。
所以別急著「砍人」,先「看人」。看清楚數據,才能留得住人才,也留得住利潤。
企業經營就像健身,不是越省越好,而是「用對肌肉、減對脂肪」。
算對人事成本,你的公司才會越來越有線條。
海涵人資顧問 | 中小企業內訓 | IATOPL CBSM
邀請您加入海涵人資 | Line@ ID:@human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