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為「身心障礙者公務人員困境」系列第一篇,聚焦於身心障礙公務員在總量、性別結構與障礙類別上的十年變遷。
核心發現:政策目標與現實的巨大落差
根據銓敘部103-113年身心障礙者任公務人員統計資料,台灣身心障礙者公務體系在過去10年呈現持續萎縮的嚴峻態勢。總人數從7,323人降至6,810人,減幅達7.01%(-513人),其中肢體障礙者更是銳減24.1%(-923人)。對比同期整體公務員人數增長4.3%,身心障礙者在其中的占比卻從2.11%下降至1.88%,這凸顯了相關進用政策失靈的嚴重性。
身心障礙就業趨勢
一、人數下降的三大警訊
1.1 總量萎縮:-7.01%的政策失敗
身心障礙者公務人員在過去10年持續減少,從7,323人降至6,810人,平均每年流失約51人。這一趨勢在106至108年間加速,並持續至今,與《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38條規定,進用身心障礙者人數不得低於員工總人數3%的政策目標背道而馳。深究其問題,主要可歸結為三點:首先,許多機關未達3%的法定進用比例,寧願選擇繳納代金;其次,身心障礙者的離職率(含退休、轉職、身故)高於新進人員的補充率;最後,現行的定額進用制度缺乏有效的稽核與罰則,導致約束力不足。
閱讀完整文章,請至 身心障礙就業困境(一):人數、性別與障礙類別的變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