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加寶藏》:要貪還是要回?遊戲新手也能成為最佳探險家〉2025-10-23
對於我玩過的大部分桌遊,我的評價通常不會隨時間有顯著改變。要嘛是一直都很喜歡,要嘛是玩過一次就不會想再玩。偶爾才會出現那種「曾經很喜歡,但在認識更多遊戲之後,覺得它沒那麼好」的狀況。
但《印加寶藏》這款遊戲和上述情況都不同,是一款我起初對它評價普通,不會想反覆遊玩;直到數年後重玩,才對它有所改觀,評價提升的遊戲。

要貪還是要回?
《印加寶藏》的規則很簡單,而且很有畫面感。在遊戲中,玩家會組成探險隊,逐次深入五座神廟進行探險。每個回合,牌庫會翻出一張牌:如果翻到的是寶石牌,探險隊會根據牌上記載的寶石數量,平分寶石給所有正在探險的玩家(除不盡的寶石則留在原地);如果翻到的是神器牌,由於神器只有一個,它會和無法平分的寶石一樣留在地上。
之後,每個玩家需要隱密地決定自己要繼續探索還是回頭。如果回頭,他雖然無法繼續參與探索,但可以安全地把身上暫時擁有的寶石帶回帳篷,且還有機會撿走先前留在地上的寶石和神器。
如果繼續探索,他則需要面對神廟中的風險:牌庫裡除了寶石牌與神器牌之外,還有五種各三張的「災難牌」。每張災難牌第一次出現時只是預兆,但第二次出現時,神廟就會崩塌,還在神廟中的人雖然能僥倖逃脫,但身上的寶石會在逃跑過程中全數掉落,只能空手而歸。
所以這款遊戲在玩的東西很簡單,用一句話來說就是「要貪還是要回?」,隨著探險隊的人數愈來愈少,只要一直前進,你就有可能得到愈來愈多寶石,相對的,如果你沒能來得及在崩塌之前回頭,身上累積再多寶石也會一下子變得一無所有。
只是賭運氣遊戲?其實還包含了風險管理和心理博弈
對於好多年前,還只玩過少少幾款桌遊的我來說,雖然遊戲的過程確實會感到刺激,和朋友一起玩也會有不錯的氣氛與歡樂效果,但當時我基本上只把它看作是單純靠賭的運氣遊戲,雖然印象中是有趣的,但不會想要反覆遊玩。
然而,隨著這幾年對桌遊認識的累積,我認識了「風險管理」這種遊戲類型,也開始能感受到這類遊戲「在玩什麼」。這種遊戲雖然包含不小的運氣成分,但這不代表玩家就一點控制權都沒有。
譬如在《印加寶藏》中,玩家可以根據出現過的牌、剩下的牌去計算出值不值得繼續冒風險,思考現在回頭是否是個可以接受的決定。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根據自己對其他人行動模式的認識,去判斷出你會不會跟別人「相撞」,有沒有機會獨得神器和掉落在路上的寶石。
反過來說,我們也可以如膽小鬼博弈的情況那樣,透過一種「我已經被綁在車上」的形象塑造,來讓別人必須主動避開你。譬如只要你能成功讓人相信「每次神器一出現,你都會立刻回頭」,你就能幾乎獨攬遊戲中的每一張神器,因為對其他人來說,那個時間回頭雖然能阻止你,但自己也拿不到多少分。不如就讓你拿走,自己繼續拚後面的機會。

誰都可能成為最佳探險家
不過,讓我提升自己對這款遊戲評價的,不是因為我理解到它可以有更多、更複雜的策略考量。恰好相反,是因為我理解到它是一款不用策略、新手也能玩得很開心的遊戲。
事實上,在我最近一次的遊戲體驗中,做出「每次神器一出現就回頭」這個行動的,並不是某個老謀深算的策略玩家,而是一名沒有什麼遊戲經驗的桌遊新手。
她只知道神器的分數很多,而且每次都沒有人跟她搶,所以她就從頭到尾持續執行這個策略。最後她在三次遊戲中兩次得到第一名,一次得到第二名。《印加寶藏》也直接成為了她當天最喜歡的一款遊戲。
當我看到一款遊戲能夠讓新手也可能「有道理地獲勝」,並且樂在其中時,對我來說,這就是它作為一款好遊戲最有說服力的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