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過睡前一定要滑手機、吃東西、聽音樂或喝酒才能「放鬆」?結果卻依然 #失眠 。很多影片文章會說:「改掉習慣就好」、「建立更多睡前儀式」。但你試過了,效果卻短暫有限?
其實問題不是你做得不夠!而是身體在求救。這些習慣可歸為三種:
1)習慣補償型失眠:白天工作你壓抑到爆炸,覺得完全沒有自己的時間。於是下班後就覺得一定要來追劇、吃好的、滑手機,來補償自己。而這個「補償」正是覺得「被虧欠了」,覺得付出沒被看見、珍惜。
於是對自己疼惜,想「愛自己」而放縱,當下覺得「好爽!」但這個爽也許就持續了一下,很快地又有一個聲音出來「這樣會不會太放縱?」,於是帶著罪惡感入睡,隔天又覺得我要認真做來平衡一下昨晚的放鬆。複製一樣的模式,然後覺得越來越疲累…
從被虧欠到彌補,我們真正渴望的是有人看見我的好,說「你值得被愛」的安慰,但這「得不到」的匱乏感,讓我們沉溺於暴食、追劇、滑手機來填滿時間與內心。
難道我們真的「不累」嗎?更多時候其實是「我還不想睡」。
2)情緒壓抑型失眠:白天的我們看起來一切正常,但睡覺關燈後心裡的聲音就開始來亂了,「我應該這樣回他!他怎麼可以那樣說?他這樣是什麼意思?是覺得我好欺負嗎?他也太看不起人了吧!他好自以為是!」等等的,心裡各種的不滿、委屈、猜忌、懷疑、不安,全部跑出來,這時候身體可能越發緊繃:呼吸急、胸悶、手腳用力等…但其實這都不是睡前才有的而是白天就有但卻被壓抑、切斷下來的,只是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開始浮現,於是這讓我們覺得很煩躁、好想動起來想個辦法。
3)腦袋緊抓型失眠:在床上和頭腦翻雲覆雨,想明天做事、回想事情、拿手機查資料,甚至「利用時間」做點什麼!我們開始「規劃」,希望事情按預期走。但這個底層都是「害怕事情的發生不如預期、害怕事情會失控」的不安全感,於是不斷的希望可以掌控。
於是會靠睡前音樂來放鬆,又或者是喝酒麻醉自己,讓腦袋暫時安靜,但這都是讓我們「分心」的不要聆聽自己、陪伴自己,因為只要一跟自己在一起,那些感受就會浮現。這代表著我們的身體也長期處於警備狀態「我必須準備好應對、我不能放鬆」,身體就開始頭痛、神經及肌肉緊繃、肩頸僵硬、手腳不自覺用力,好像隨時要打仗。
⚠️我們不敢休息與童年竟相關?
小時候,你是否也曾經歷過,正當你放鬆休息時,爸媽突然把你叫醒說:「你怎麼又在躺著?你這麼懶惰,養你有什麼用?我都這麼累了,你還不幫忙?別人在努力,你怎麼還在休息?」於是開始想辦法找事情做、裝忙甚至被叫去讀書、做家事,做越多可能還會被嫌棄、挑剔的越多。
這讓我們覺得自己都沒有做好、休息好像是不應該的,覺得很內疚、有罪惡感的,於是長大後總是讓自己很忙碌、不敢停下來,不然就「很沒有價值、沒有產出的人、會輸」,因為我們買單了「休息就是懶惰,放鬆就是危險的」,潛意識已經形成了「我要夠忙、夠累,才配休息」的生存模式也是過去的「自我保護機制」。漸漸的我們養成了這樣的信念「永遠都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好、不夠多,變成了即使累到不行,腦袋還是停不下來,我無法放過自己」的失眠根源。
正因為睡前有這麼多的思緒和感受浮出,讓我們不堪負荷、不想面對,於是有些人選擇靠安眠藥來「強迫自己睡著」,這樣也就不會再去想了,也就是透過安眠藥來壓制身體,把情緒埋葬起來。
所以會發生吃安眠藥後的副作用讓身體更沒有動力、記憶力變差。但我們不想相信的是…安眠藥的副作用只是符合我頭腦想要的「只要我不去想、不去記得這些痛苦,就沒事了吧?」也就是潛意識的逃避機制在運作。
但真相是:情緒沒有消失,只是被暫時掩蓋,於是失眠依然存在,甚至慢慢成癮。
🍀 轉化失眠的療癒方法
身體和內在已經承載了過多的壓力、焦慮和恐懼不安,所以改善失眠,我們需要的不是再做更多事、建立新的習慣,因為這都是繼續在「找事忙、停不下來的慣性裡」,真正能讓自己擁有高品質安穩的睡眠是回到身體和情緒,把那些被逃避切斷的自己牽回來,允許自己任何的情緒流動。(我們已經在白天要求自己快很久了,這個時候給自己幾分鐘的慢是我們應得的!)
今天你過得好嗎?今天這人講的話讓我感覺不好,為什麼呢?我覺得被否定被貶低了嗎?我有多希望得到他們的認可?得到他們認可就可以證明我是夠好夠格的人嗎?
也許在這個過程中會感覺不舒服、羞愧、想逃、煩躁,但請給自己一個機會陪伴這樣的自己,因為這是我希望別人可以這樣對待我的,而我從給出自己開始。
我們需要的不是另一套「睡前儀式」,而是練習回到身體:
回到身體:感受哪裡緊繃、哪裡沉重
接觸情緒:允許自己說出任何情緒感受
溫柔觸碰:身體任何緊繃部位,輕撫自己
這時候,你也可以搭配【恬美夢境】澳洲花晶的視覺、嗅覺與觸覺的三大療癒能量,幫助我們釋放流動身體和潛意識卡住的能量,舒緩身體的緊繃僵硬和內在潛意識緊繃的記憶、停不下來的思緒、打破內在小孩防禦的慣性,透過身體和情緒的流動重新與自己連結,讓我們自己的身體感到我是安心和放心的。
當我們改善了對待自己身體還有情緒的品質,那也一定能改善我們自己的失眠還有睡眠品質。我們不需要對抗失眠,如同我們不需要對抗自己。失眠只是身體在提醒自己:「我無需再更用力、做更多,我也值得休息」
當你願意給自己一點點溫柔時,身體就會開始回應你。
晚安❤️
📹 Youtube完整版影片:《為什麼怎麼努力還是失眠?3個失眠真相幫你解開》
💌 歡迎預約線上1v1身心轉化諮詢&澳洲花晶購買➡️ LINE @500bogf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