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失利,情緒有很大的震盪,然某部分的我明白,這樣的結果無可厚非。即使在事發前,我的所有言行與認知,都是按著「結果會是正向」的想法運作著。記得Rowen說過,使用吸引力法則若無效,代表這當中有功課要做。
我知道那功課是什麼,是完美主義、害怕失敗、自我接納與自我價值。
這次當我決定再度投身這件事,這些課題就不斷被翻攪出來。在身體很健康有力的時候,這些課題尚不明顯,身體給了我足夠的資源,讓我得以全力以赴地將每件我認為該做的事情做到完美;當身體出了狀況,莫名失眠,全力以赴的狀態不復存在。基本盤倒了.原本搭建的什麼也東倒西歪。正所謂地基沒打好,就得面臨打掉重來的窘境,包括身體出狀況,包括這次的失利。
其實這次的失利只是剛剛好而已;反之,是我賺到。
失利,意味著我得再回到基本盤。
有人告訴我「身體健康與接觸人群」是基礎,講白了就是「愛自己」。
然而在我感到躁悶又手足無措的時候,我知道該回歸基本盤。起初我認為那基本盤是盡全力地把課上完,且我認為這次「把課上完」的想法,是涵括現實感的,我沒有異想天開的想把所有課全KO,而是以部分為主,能抓多少算多少。
到此,我自問,基本盤真的是這樣嗎?
以靈魂層面來說,恐怕不是;然而以目標而言,是,也不是。
上課畢竟是較死板、僵硬、制式的形式,或許我可以納入一些相較輕鬆、有趣的學習方式,幫助自己轉換到學習狀態時,不總是這麼緊繃。以愛自己的角度來看,這或許是在以目標導向為要件時,更適合的基本盤。
用自己覺得舒服的方式學習,也是愛自己的一種方式。
所以,基本盤其實是「我要如何在前往目標的路上,也能好好照顧好自己」,而非又淪為顧此失彼。好好照顧好自己,包括如何在學習的過程裡感到放鬆、自由自在。
或許,這正應和著奧修禪卡裡「順著流走」的牌卡奧義。那個「流」是一種「感到被愛」的狀態,讓自己順流在一種被愛包圍的環境,無疑就是愛自己的體現啊!
那個「流」從來都不是外在東南西北的哪股逕流或趨力,而是我如何安住自己的流。當我沒有安住自己,不論身處在哪種流,抵抗都會發生,因為我無時無刻都得擔心自己是否會被水嗆到、被淹沒、被無情的沖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