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肉體鍊魂】第一百六十二回 水之惡-病-(六十)以「病是資訊流」觀點去看資訊爆炸時代的「老化加劇」(上)
在前述了解「當代老化加劇」是真實且緊迫的事實後,現在,將以「病是資訊流」的觀點,以及之前關於資訊流觀點的「老化」探討,應用於分析「資訊爆炸」這個當代社會的核心特徵,會如何加劇「老化」這個根本的生命過程,來做個深入研討。
一樣,先說結論。此命題的結論是:資訊爆炸時代,正透過其製造的、前所未有的慢性心理壓力,扮演著一個強大的「催化劑」角色,系統性地加速了生物體內在資訊的衰減與混亂,從而導致了「提早老化」(Premature Aging)的現象。
如果說老化本身是一場緩慢燃燒的火,那麼資訊爆炸就是不斷向這場火潑灑的汽油。
★我們的理論基石回顧
▲病是資訊流:疾病是生命資訊的傳遞、解讀與執行發生了錯誤。
▲老化是根本的「病」:老化,是生命體最根本的、慢性的「資訊衰減症候群」。其核心是「表觀遺傳噪音」(Epigenetic Noise)的積累——即細胞讀取其DNA藍圖(遺傳資訊)的能力逐漸失準,導致細胞失去身份認同、功能衰退。
第一部分:核心機制——外部資訊衝擊如何加速內部資訊衰減
資訊爆炸這個外部環境,是透過「慢性壓力」這個中介,來直接攻擊和破壞我們身體內部用以維持資訊完整性的核心機制的。
這將會:
1.加速DNA的「硬體」損傷
●機制:持續的資訊過載、情緒刺激和睡眠剝奪,會導致體內氧化壓力(Oxidative Stress)劇增,產生大量自由基。
●影響:自由基會像微小的子彈一樣,不斷攻擊我們的DNA,造成DNA鏈的斷裂與損傷。這等於是加速刮傷我們儲存生命藍圖的「硬碟」。身體的DNA修復系統雖然強大,但在持續不斷的攻擊下,會疲於奔命,錯誤的累積速度加快。
2.加劇表觀遺傳的「軟體」混亂(最關鍵的一點)
●機制:這是資訊時代加速老化的核心。我們的身體裡有一套關鍵的蛋白質(如Sirtuins),它們平時的工作是像「軟體工程師」一樣,維護表觀遺傳的穩定,確保每個細胞都精準讀取它該讀的基因。然而,當DNA受損時(見上一點),這些蛋白質就必須放下手邊的工作,跑去修復DNA這個「硬體」。
●資訊爆炸的影響:持續巨量的壓力造成了DNA損傷頻率的大幅增加,這意味著我們的「軟體工程師」(表觀遺遺傳調節蛋白)被迫長期離開崗位,疲於奔命地去救火。每一次救火結束後,它們未必能100%準確地回到原來的位置。
●結果:這個過程反覆發生,導致表觀遺傳的「噪音」——即基因表達的錯誤——以遠超自然速度的速度積累。細胞失去身份認同的速度加快,肝細胞越來越不稱職,免疫細胞開始混亂。我們身體的作業系統,因為持續的外部資訊轟炸,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變得混亂和衰老。
3.加速耗損染色體的「保險絲——端粒(Telomere)
●機制:端粒是我們染色體末端的保護帽,它會隨著細胞分裂而自然縮短,是細胞老化的關鍵指標。
●影響:大量的科學研究已經證實,長期的心理壓力,會透過氧化壓力與發炎反應,顯著加速端粒的縮短速度。資訊爆炸所帶來的持續焦慮,等於是按下了細胞老化時鐘的「快進鍵」。
4.加速製造體內的「噪音源——衰老細胞(Senescent Cells)
●機制:DNA損傷和慢性發炎,都是誘導細胞進入「衰老」狀態(停止分裂但持續釋放發炎信號)的關鍵因素。
●影響:資訊爆炸所創造的內在環境,完美地符合了製造衰老細胞的條件。這使得我們的身體更早、更多地積累這些如同「殭屍」一般的細胞。它們不斷釋放的發炎「垃圾訊息」,進一步污染了整體的資訊環境,形成一個加速老化的惡性循環。
第二部分:可觀察到的影響——「加速老化」的病理與病症
這種由資訊爆炸催化的老化加速,已經在當代人的健康狀況上顯現出來。
1.年齡相關疾病的「早發化」:過去被認為是五六十歲才會出現的第二型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甚至某些癌症,現在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三四十歲的青壯年身上。這背後共同的驅動因素,就是由慢性壓力所催化的、以慢性發炎為核心的提早老化過程。
2.「腦霧」與「倦怠」的普遍化:「倦怠症候群」(Burnout)與「腦霧」(Brain Fog)——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思緒混亂——已成為普遍的職場與社會問題。從資訊流的觀點看,這其實就是大腦這個中央處理器,因長期資訊超載而導致的「提早老化」與功能衰退。
3.外觀與體能的提早衰老:長期的壓力荷爾蒙(皮質醇)會分解皮膚的膠原蛋白、導致中心性肥胖、肌肉流失、髮量減少。這些都是我們肉眼可見的、身體因應資訊壓力而提早老化的外在標誌。
(待下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