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星期日就睡不著?》:Sunday Night Blues,不只是懶惰,而是身體在對抗生活的疲憊。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夜幕低垂,星期日的傍晚,許多人的心情非但沒有因為週末的休憩而放鬆,反而開始籠罩一層莫名的焦慮與不安。隨著夜色漸深,這種不安感愈發強烈,躺在床上輾轉反側,腦袋裡各種思緒交織,直到深夜甚至凌晨才勉強入睡。這種現象有個常見的名稱,叫做「星期日夜晚憂鬱症候群」(Sunday Night Blues)。

你可能會覺得,這不過是自己偷懶、不想面對工作或學業的表現,或是單純的「收假症候群」。然而,我想和你說:這不只是你懶惰,更深層的原因,其實是你的身心正在對抗即將到來的生活壓力與累積的疲憊。


🧠 Sunday Night Blues:身體與心靈的警訊

星期日夜晚憂鬱症候群,是一種介於焦慮與輕微憂鬱之間的情緒狀態。它的核心並非厭惡工作本身,而是對未來不確定性的焦慮、對即將到來壓力的預期,以及對當前生活模式累積疲憊的身體反應。當這些感受被忽視,它們便會在最該放鬆的夜晚現形,以失眠、心煩意亂、甚至身體不適(如頭痛、胃痛)等方式呈現。

這種現象的背後,往往牽涉到幾個心理層面:

  1. 期待落差與失落感:
    週末被賦予了放鬆、自由的期待。當這些期待沒有完全實現,或是意識到美好的時光即將結束時,會產生一種失落感。星期日夜晚,這種失落達到高峰,讓人對即將回歸的常規生活產生抵觸。
  2. 對未來的預期性焦慮:
    想到星期一,腦海中便自動浮現待辦事項、未完成的工作、人際互動的壓力、學業上的挑戰等等。這種對未來壓力的預期,會啟動身體的「戰鬥或逃跑」模式,使人難以放鬆進入睡眠。
  3. 日常疲憊的累積與身體反撲:
    許多人平日生活步調緊湊,身心長期處於高壓狀態。週末或許提供了喘息,但不足以完全消除累積的疲憊。星期日夜晚,當意識到「充電時間」即將結束,身體便會發出警訊,以失眠等形式表達對疲憊的抗議,像是在說:「我還沒準備好!」
  4. 對掌控感的缺乏:
    在高度規範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可能感到對時間和生活的掌控感較低。週末提供了一種自由感,而當這種自由即將被收回時,潛意識中會產生一種不安,這種不安也會影響睡眠。

☁️ 當心!這可能是焦慮或憂鬱的早期徵兆

雖然Sunday Night Blues很常見,但如果這種狀況持續且嚴重影響你的生活品質,甚至延伸到平日的情緒與功能,那就需要提高警覺。它可能不只是單純的「收假心情」,而是廣泛性焦慮症輕度憂鬱症的早期徵兆,或是你身心過度負荷的一個明確訊號。

你需要留意以下情況:

  • 失眠的頻率和程度加劇:
    不僅限於星期日,平日也難以入睡或維持睡眠。
  • 情緒低落持續不退:
    負面情緒不僅在星期日夜晚出現,而是持續多日,影響日常活動的興趣與動力。
  • 伴隨身體不適:
    除了失眠,還出現長期頭痛、腸胃問題、食慾改變等生理症狀。
  • 影響功能:
    因為睡眠不足和情緒問題,導致工作、學業效率下降,或人際關係出現困難。

💡 心理師給你的實用練習:找回你的週末安寧

要擺脫Sunday Night Blues的困擾,我們需要更有意識地規劃週末,並學習照顧自己的身心。

  1. 星期日傍晚的「緩衝時光」:
    不要讓星期日夜晚變成壓力的起始點。在傍晚時分,安排一些能讓你放鬆且不費力的活動,例如:泡個熱水澡、聽輕音樂、閱讀、伸展運動,或是做一頓簡單的晚餐。這是一個讓身心慢慢從週末模式過渡到工作模式的緩衝,減少突如其來的壓力感。
  2. 練習「數位排毒」:
    睡前一到兩小時避免使用手機、平板或電腦。藍光會干擾褪黑激素分泌,影響睡眠。利用這段時間進行冥想、寫日記或做一些平靜的活動,讓大腦從活躍狀態慢慢平靜下來。
  3. 重新定義你的週末:
    週末不只是放鬆,也可以是為下一週積蓄能量、提升掌控感的時間。例如,星期日提早完成一些下週的準備工作(如整理桌面、確認行程),這樣能有效降低星期一的焦慮感。也可以刻意安排一些能帶來意義感或成就感的活動,例如:學習新技能,讓週末不只有玩樂,還有成長。
  4. 建立固定的睡前儀式:
    不論是否為星期日,建立一套固定的睡前儀式(如洗漱、喝溫牛奶、閱讀幾頁書、冥想5分鐘),有助於身體形成條件反射,知道這是準備入睡的訊號。
  5. 正視並處理你的擔憂:
    如果腦中不斷浮現對下週的擔憂,試著用筆寫下來。寫下來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釋放,也可以幫助你釐清哪些是具體問題,哪些是過度焦慮。對於可以解決的問題,列出簡單的應對步驟;對於無法掌控的,練習接納和放下。

💬 結語:傾聽你的身心,它正在對你說話

星期日夜晚的失眠與焦慮,並非你懶惰或不夠努力的證明。它更像是你的身心發出的警訊,提醒你正視生活中累積的疲憊與壓力。

真正的療癒,從傾聽這些訊號開始。

請給自己多一點的理解與溫柔,學習更有效的方式來面對壓力和管理情緒。如果你發現這些困擾已經超出了自我調節的範圍,或者長期影響你的生活品質,請不要猶豫,尋求專業精神科醫師、心理師的協助,他們能陪伴你一同探索深層原因,並找到更健康的應對之道。

/A healing spac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 蔡叡昀心理師 ☁️
18會員
86內容數
諮商心理師|精神復健機構創辦人|美術講師 雙碩士背景,專職以精神分析、榮格取向進行個人及伴侶/家族治療。曾任職教學醫院十餘年,後創立精神復健機構與擔任身障者美術講師;專長為心理創傷。 • 臺灣榮格心理學會|臨床會員 • 臺灣藝術治療學會|會員 • 臺灣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學會|會員 • 臺南市憂鬱症關懷協會|第十屆 監事
2025/07/04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原只想放鬆一下,隨手滑開手機,沒想到一個小時就這樣過去了,結果反而心神更亂,什麼正事也沒做?更糟的是,你可能開始忘記一些本該記得的小事,甚至連剛才做了什麼都記不清楚。
Thumbnail
2025/07/04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原只想放鬆一下,隨手滑開手機,沒想到一個小時就這樣過去了,結果反而心神更亂,什麼正事也沒做?更糟的是,你可能開始忘記一些本該記得的小事,甚至連剛才做了什麼都記不清楚。
Thumbnail
2025/07/02
一種心理學與動作覺察相結合的方法:動中覺察(Awareness Through Movement),「覺察」這個詞,指的不只是「我知道我在做什麼」,而是「我知道我是如何做到的」;那是一種更細緻、帶著探索性與好奇心的感知與潛能。
Thumbnail
2025/07/02
一種心理學與動作覺察相結合的方法:動中覺察(Awareness Through Movement),「覺察」這個詞,指的不只是「我知道我在做什麼」,而是「我知道我是如何做到的」;那是一種更細緻、帶著探索性與好奇心的感知與潛能。
Thumbnail
2025/06/30
讓自信長在心裡,而不是臉上。自信是面對真實自我的力量,而「自我感覺良好」如果只是用來包裹與否認真實自我的糖衣,反而會讓人卡在防衛與逃避的循環中,失去調整與學習的機會。
Thumbnail
2025/06/30
讓自信長在心裡,而不是臉上。自信是面對真實自我的力量,而「自我感覺良好」如果只是用來包裹與否認真實自我的糖衣,反而會讓人卡在防衛與逃避的循環中,失去調整與學習的機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夜裡因睡不著而睜開雙眼,焦急著要早點睡才有精神應對隔日繁瑣的事情, 卻又因為這種焦急而驅趕了睡意。為了把握時間起身做些能讓自己睡著的事,卻因此在整個白日精神渙散地睡去,每日、每日都陷入這樣的惡性循環。 這就是本作的主角們碰上的問題,也是我以前時常苦惱的問題之一。
Thumbnail
在夜裡因睡不著而睜開雙眼,焦急著要早點睡才有精神應對隔日繁瑣的事情, 卻又因為這種焦急而驅趕了睡意。為了把握時間起身做些能讓自己睡著的事,卻因此在整個白日精神渙散地睡去,每日、每日都陷入這樣的惡性循環。 這就是本作的主角們碰上的問題,也是我以前時常苦惱的問題之一。
Thumbnail
那陣子失眠,強烈的不安讓我怎麼樣都睡不著,內心焦慮得彷彿被無形的手緊緊擰著。我一度打算約陌生人純抱睡,只是還沒行動。
Thumbnail
那陣子失眠,強烈的不安讓我怎麼樣都睡不著,內心焦慮得彷彿被無形的手緊緊擰著。我一度打算約陌生人純抱睡,只是還沒行動。
Thumbnail
以為是天選之人的我終究還是確診了這周三晚上開始出現倦怠的症狀,晚上大約9點左右就感到強烈的睡意,雖說睡意很強烈但卻整夜難眠,睡睡醒醒了好幾次到了上班時間還是沒睡飽。原先不以為意還是照常去上班了,但上班的狀態真的奇差無比,大概是每打五個字就會錯一個字吧,掙扎了一會之後決定下午請假休息,掛了晚上的中醫門
Thumbnail
以為是天選之人的我終究還是確診了這周三晚上開始出現倦怠的症狀,晚上大約9點左右就感到強烈的睡意,雖說睡意很強烈但卻整夜難眠,睡睡醒醒了好幾次到了上班時間還是沒睡飽。原先不以為意還是照常去上班了,但上班的狀態真的奇差無比,大概是每打五個字就會錯一個字吧,掙扎了一會之後決定下午請假休息,掛了晚上的中醫門
Thumbnail
外頭喧囂的城市,有著車子此起彼落的行徑聲;有著昆蟲趨光性的翅膀拍動聲;有著鳥兒鳴叫思念故鄉之聲,同時,也有著一顆心無聲殞落的痛。 每週三的夜晚始終難熬,不知是明日要早起上課的心煩,還是身心早已習慣了這樣的憂鬱,而不自覺的落寞。即使窗外的一切,燈火通明,有著萬物之靈皆生生不息徘徊在城市中,一顆孤獨的
Thumbnail
外頭喧囂的城市,有著車子此起彼落的行徑聲;有著昆蟲趨光性的翅膀拍動聲;有著鳥兒鳴叫思念故鄉之聲,同時,也有著一顆心無聲殞落的痛。 每週三的夜晚始終難熬,不知是明日要早起上課的心煩,還是身心早已習慣了這樣的憂鬱,而不自覺的落寞。即使窗外的一切,燈火通明,有著萬物之靈皆生生不息徘徊在城市中,一顆孤獨的
Thumbnail
20110731 凌晨一點四十九分,啊,失眠了。 這是一個魔幻的時刻,好像思緒飄浮著,但是身體好沉好沉。 沒有開燈的密閉空間,一片漆黑。任何事物稍有風吹草動,便能引起惶恐不安。 腦子如一團糨糊,心也亂糟糟的。 在不安的時刻,特別想念妳的陪伴。 然而比起這種甜膩的想念,更快出現的感受是苦澀。 曾幾
Thumbnail
20110731 凌晨一點四十九分,啊,失眠了。 這是一個魔幻的時刻,好像思緒飄浮著,但是身體好沉好沉。 沒有開燈的密閉空間,一片漆黑。任何事物稍有風吹草動,便能引起惶恐不安。 腦子如一團糨糊,心也亂糟糟的。 在不安的時刻,特別想念妳的陪伴。 然而比起這種甜膩的想念,更快出現的感受是苦澀。 曾幾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失眠的夜晚,充滿負面情緒和憂鬱的心境。透過描述作者的心理掙扎和倔強的節奏,讓讀者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掙扎和無奈。文章深刻描繪了失眠帶來的黑暗和沮喪,同時也暗示著對生活的期許和渴望。這篇文章的關鍵字包括失眠、黑暗、憂鬱、生命低谷、期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失眠的夜晚,充滿負面情緒和憂鬱的心境。透過描述作者的心理掙扎和倔強的節奏,讓讀者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掙扎和無奈。文章深刻描繪了失眠帶來的黑暗和沮喪,同時也暗示著對生活的期許和渴望。這篇文章的關鍵字包括失眠、黑暗、憂鬱、生命低谷、期許。
Thumbnail
你是不想睡,還是害怕起床? 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的時候,我的腦中突然冒出這個問題,有時我們拖延睡眠是由於工作和生活的夾擊,讓我們感覺缺乏能夠自主控制的時間。然而,長期的拖延睡眠會導致身體慢性發炎疲勞、心理憂鬱不快樂。本文將分享從《更快樂的1小時》一書中學習的方法,希望能對為睡眠所苦的你有所幫助。
Thumbnail
你是不想睡,還是害怕起床? 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的時候,我的腦中突然冒出這個問題,有時我們拖延睡眠是由於工作和生活的夾擊,讓我們感覺缺乏能夠自主控制的時間。然而,長期的拖延睡眠會導致身體慢性發炎疲勞、心理憂鬱不快樂。本文將分享從《更快樂的1小時》一書中學習的方法,希望能對為睡眠所苦的你有所幫助。
Thumbnail
2018/4/18 今天整個人感覺都不一樣了,身體的痛消失了, 但早上的時候賴在床上不想起來, 雖然身體上似乎是不累的狀態, 但心裡覺得很累,我想大概是那樣的吧? 由於不能睡太晚的中午一定得起床,因為覺得有點太晚了,起床時還是處於心情最低潮的時候,整個人的眼神都變了,好像世界沒有什麼值得留
Thumbnail
2018/4/18 今天整個人感覺都不一樣了,身體的痛消失了, 但早上的時候賴在床上不想起來, 雖然身體上似乎是不累的狀態, 但心裡覺得很累,我想大概是那樣的吧? 由於不能睡太晚的中午一定得起床,因為覺得有點太晚了,起床時還是處於心情最低潮的時候,整個人的眼神都變了,好像世界沒有什麼值得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