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所以說倫理學到底是什麼(九):利己與利他</p>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avatar-img
1.4K會員
234內容數
<p>各位鄉親父老大家好,我是人渣文本,我要做一個超小型媒體,你可以視它為具有網路版與紙本的一人雜誌社,所有文字內容都由我產出。新年度我推出50-60篇左右的網路版文章,以及2期紙本雜誌書。網路版渣誌將以「系列文」探究倫理學、宗教,運動與政治議題,而紙本渣誌則以一期一主題的方式整理個人的相關想法,你可以將之視為「議題專書」。因此渣誌不是新聞評論媒體,而是以深入論述為主的知識性媒體。</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渣文本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p>性交或性欲對象如果是未成年人就「很不好」,但到底是哪邊不好呢?這是種道德問題,還是社會習俗,還是沒有真實理由,但大家都說不能做的「禁忌」?</p>
<p>總有人問,有什麼辦法可以在偶像崇拜走向滅亡之前,就先「預警」或「修正」,讓其走往比較健康的方向。但我認為這種想法還是太過古典,當代社會要面對的挑戰不是下一個毛澤東或希特勒,而是「偶像工業」。</p>
<p>假設有兩個老人每天閒閒,若沒在看電視,就是不斷做愛。有問題嗎?的確可能有一些道德理由,讓你覺得老人做愛不對勁,而且這些理由還蠻常聽到的。我們就用老人做愛這罕見議題,來檢視常見的性道德原則。</p>
<p>「性」一直是受到關注的倫理學主題,在「前衛」與「保守」兩大勢力中間,是大量的當代道德理論,我打算以漫談的方式,來說明這第三勢力。</p>
<p>若要自己教自己,那有件事似乎很重要:你要心存善念,否則就會越教越壞了。但「道德動機」卻是整個倫理學最弱的一環,也是道德心理學最弱的一環。為什麼呢?</p>
<p>我們需要找什麼樣的「朋友」,才能對我們個人品德修練之路有所貢獻呢?友直友諒友多聞嗎?那又該怎樣找到這種朋友?</p>
<p>性交或性欲對象如果是未成年人就「很不好」,但到底是哪邊不好呢?這是種道德問題,還是社會習俗,還是沒有真實理由,但大家都說不能做的「禁忌」?</p>
<p>總有人問,有什麼辦法可以在偶像崇拜走向滅亡之前,就先「預警」或「修正」,讓其走往比較健康的方向。但我認為這種想法還是太過古典,當代社會要面對的挑戰不是下一個毛澤東或希特勒,而是「偶像工業」。</p>
<p>假設有兩個老人每天閒閒,若沒在看電視,就是不斷做愛。有問題嗎?的確可能有一些道德理由,讓你覺得老人做愛不對勁,而且這些理由還蠻常聽到的。我們就用老人做愛這罕見議題,來檢視常見的性道德原則。</p>
<p>「性」一直是受到關注的倫理學主題,在「前衛」與「保守」兩大勢力中間,是大量的當代道德理論,我打算以漫談的方式,來說明這第三勢力。</p>
<p>若要自己教自己,那有件事似乎很重要:你要心存善念,否則就會越教越壞了。但「道德動機」卻是整個倫理學最弱的一環,也是道德心理學最弱的一環。為什麼呢?</p>
<p>我們需要找什麼樣的「朋友」,才能對我們個人品德修練之路有所貢獻呢?友直友諒友多聞嗎?那又該怎樣找到這種朋友?</p>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探討了哲學的定義及其範疇,分析哲學介於神學與科學之間。透過英國哲學家羅素的觀點,揭示哲學在知識、道德與價值等議題上的重要性。提及了經典的人性論辯論及,強調讀哲學能提升個人思考能力與人生觀。討論對於哲學的刻板印象與個人對於哲學的初體驗,鼓勵讀者追求深度思考與理解。
最近讀完《環保一年不會死》,對於其中提到的「利他v.s利己」的討論,覺得有些思考。 書中提到,如果陷入「利他」還是「利己」的對立討論中的話,那環保的意義一定會失焦。這個時代很強調要「愛自己」,但也不知怎麼的,至少在環保的議題上,好像環保=利他=不愛自己,愛自己的意思應該就是 : 想吃就吃
Thumbnail
利他是一種行為哲學,強調在行動中優先考慮他人的利益和福祉。本文介紹了利他的意義、益處、實踐方法以及面臨的挑戰,並強調利他對個人成長和社會和諧的重要性。
Thumbnail
擇善固執,是我一直執著想要實踐的價值觀 - 但其實我所謂的「善」是否只是我的一廂情願?我一直相信#人性本惡 , 所以認為行善是需要努力的事。 而#人慈 的作者則透過不同的數據、歷史、人類進化、科學實驗論證:人類其實比我們想像的善良。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探討了人性本善的觀點,並介紹了漢隆剃刀的概念。漢隆剃刀強調,應該用愚蠢、無知、可原諒的錯誤或未知原因來解釋不友善行為,而不是直接認為對方是惡意。這種思維方式能幫助人們更理性地處理日常生活中的衝突,避免不必要的對立。
功利,腦海浮現的不外就是勢利、做人做事有一定的權力、名利的「自私」目的。而邊沁、彌爾提倡的utilitarianism 被翻譯成「功利主義」,但它其實一點也不「功利」。 用我的話說,它是把所有人的快樂最大化的一種思維。 我們的教育其實是西化的,內容除了國語文,其他科目可以說很國際化了。所以,當
到底利己對?還是利他比較對? 而你是利己比較多,還是利他比較多的思維? 愛瑞克/愛大的書---內在原力、原力效應都提過關於利他思維的詮釋: 「利他」並不是完全只有利他人, 而完全不顧自己狀態, 應為「利他共贏」,而其重點在於「共贏」。 我也曾糾結: 到底是該完全犧牲自己去成全他人需求, 還是在兩
Thumbnail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The Righteous Mind : Why Good People Are 作者美國社會心理學大師強納森.海德特運用了二十五年來在道德心理學領域的開創研究,證明道德判斷並非源於理性,而是源於直覺。人類的本質不僅是講道德,同時也愛說教、愛批評、愛論斷,著迷於正義,最後必然會變
人性本善,人性本惡。到底誰錯誰對?誰又敢輕易下判斷? 人性是迷霧中的道路,一步錯步步錯,一步對步步未知。我們掙扎求存。
人性本善?人性本惡?   人的「本性」,到底是善良的?亦或是邪惡的?這二者都有人認同。 或許在「性善論」那一派的人,所接觸到的大多都是本性善良的人,所以他們深信「性善論」是對的。相對的,或許在「性惡論」那一派的人,所接觸到的大多都是本性邪惡的人,所以他們也深信「性惡論」是對的。既然這兩種理論,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探討了哲學的定義及其範疇,分析哲學介於神學與科學之間。透過英國哲學家羅素的觀點,揭示哲學在知識、道德與價值等議題上的重要性。提及了經典的人性論辯論及,強調讀哲學能提升個人思考能力與人生觀。討論對於哲學的刻板印象與個人對於哲學的初體驗,鼓勵讀者追求深度思考與理解。
最近讀完《環保一年不會死》,對於其中提到的「利他v.s利己」的討論,覺得有些思考。 書中提到,如果陷入「利他」還是「利己」的對立討論中的話,那環保的意義一定會失焦。這個時代很強調要「愛自己」,但也不知怎麼的,至少在環保的議題上,好像環保=利他=不愛自己,愛自己的意思應該就是 : 想吃就吃
Thumbnail
利他是一種行為哲學,強調在行動中優先考慮他人的利益和福祉。本文介紹了利他的意義、益處、實踐方法以及面臨的挑戰,並強調利他對個人成長和社會和諧的重要性。
Thumbnail
擇善固執,是我一直執著想要實踐的價值觀 - 但其實我所謂的「善」是否只是我的一廂情願?我一直相信#人性本惡 , 所以認為行善是需要努力的事。 而#人慈 的作者則透過不同的數據、歷史、人類進化、科學實驗論證:人類其實比我們想像的善良。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探討了人性本善的觀點,並介紹了漢隆剃刀的概念。漢隆剃刀強調,應該用愚蠢、無知、可原諒的錯誤或未知原因來解釋不友善行為,而不是直接認為對方是惡意。這種思維方式能幫助人們更理性地處理日常生活中的衝突,避免不必要的對立。
功利,腦海浮現的不外就是勢利、做人做事有一定的權力、名利的「自私」目的。而邊沁、彌爾提倡的utilitarianism 被翻譯成「功利主義」,但它其實一點也不「功利」。 用我的話說,它是把所有人的快樂最大化的一種思維。 我們的教育其實是西化的,內容除了國語文,其他科目可以說很國際化了。所以,當
到底利己對?還是利他比較對? 而你是利己比較多,還是利他比較多的思維? 愛瑞克/愛大的書---內在原力、原力效應都提過關於利他思維的詮釋: 「利他」並不是完全只有利他人, 而完全不顧自己狀態, 應為「利他共贏」,而其重點在於「共贏」。 我也曾糾結: 到底是該完全犧牲自己去成全他人需求, 還是在兩
Thumbnail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The Righteous Mind : Why Good People Are 作者美國社會心理學大師強納森.海德特運用了二十五年來在道德心理學領域的開創研究,證明道德判斷並非源於理性,而是源於直覺。人類的本質不僅是講道德,同時也愛說教、愛批評、愛論斷,著迷於正義,最後必然會變
人性本善,人性本惡。到底誰錯誰對?誰又敢輕易下判斷? 人性是迷霧中的道路,一步錯步步錯,一步對步步未知。我們掙扎求存。
人性本善?人性本惡?   人的「本性」,到底是善良的?亦或是邪惡的?這二者都有人認同。 或許在「性善論」那一派的人,所接觸到的大多都是本性善良的人,所以他們深信「性善論」是對的。相對的,或許在「性惡論」那一派的人,所接觸到的大多都是本性邪惡的人,所以他們也深信「性惡論」是對的。既然這兩種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