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的墳墓》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這套書最早吸引到我是因為他書名非常的吸引人,而在看了介紹—約略是一位記得在蘇聯崩潰前四年,1988-1992,在俄羅斯地區所進行的報導—之後,更是具有興趣。因為在歷史的閱讀上,就我本身而言,在歐洲史的了解上是比較著重的,但是在國際政治上我想俄羅斯是不能被忽視的一個國家,所以多少還是要讓自己有些淺薄的認識。

在1917年的兩次革命中,先後推翻沙皇的專制統治及由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政黨奪權,建立了無產階級政權統治且由馬克思主義主導的共產國家。而在這個起點到1992蘇聯的崩潰之間,其實就可以在這段歷史中發現固然馬克思所提出的共產國家理想烏托邦對信仰者而言是美妙的。然而,在這個理論中所提到階級鬥爭所倡導推翻資產階級至共產社會的期間的過渡期,確實無限延長的。這導致了物資稀缺,人民均貧的悲慘社會。礦工只能活到55歲,肺部嚴重受損;商店的食物腐敗;醫院衛生差勁,都是作者所記述的見聞。

而讓我非常驚訝的是,在書的最後有記載了資料來源、訪問對象以及參考書目,是非常豐富的,讓我非常佩服作者如何的讓記者這個榮耀。不僅是採訪了許多蘇聯時期政治人物要角,也有官員,更且,連鄉間的人民也是他資料收蒐集的對象,從大到小。書上記述了戈巴契夫在邁向改革的路上,媒體漸漸地自由(可見媒體對於自由的社會有多重要),而也並陳了反動勢力對此之言詞。而綜觀全書,幾乎難見作者是以來自民主開放自由社會的觀點在進行評判,而不如是以一位記者的身份(也正是以記者的身份),對於蘇聯崩潰前夕的所見所聞的中立報導。而這也就讓書名變得很恰當,畢竟蘇聯的建立,列寧幾乎是個半神的角色,而蘇聯的崩潰,也就是列寧的墳墓。
avatar-img
83會員
388內容數
雜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曾友俞 的其他內容
《如果沒有上帝,想做什麼都可以?》心得
《華氏451度》心得—摧毀思想的燃點
《撒哈拉的故事》心得—感受生命
《混沌:不測風雲的背後》心得—對於學門的想法
《河流》心得—「逐水而居,傍水而生,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如果沒有上帝,想做什麼都可以?》心得
《華氏451度》心得—摧毀思想的燃點
《撒哈拉的故事》心得—感受生命
《混沌:不測風雲的背後》心得—對於學門的想法
《河流》心得—「逐水而居,傍水而生,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俄國列寧一代的老布爾什維克是震旦社會主義思想/學說的源頭,這話並沒錯。早在李大釗、陳獨秀、瞿秋白以前,清末報章的確已見零星的介紹與作品翻譯,但那些東西無異於任一西洋邪典(cult),新奇、時髦的玩意兒,在流行浪潮中只泛起瞬間的泡沫(遑論在歷史之流里),同後來的列寧黨早期組織在組織關係抑或師承上並無
Thumbnail
《一九八四》描寫了極權統治下的社會,充斥著監視、洗腦和歷史改寫,讓人不斷懷疑現實。本書描繪的極權統治,如同現實某些極權國家的生活寫照,被視作預言未來。透過思想監控、歷史的改寫、雙重思想等手段,探討極權統治對個人和社會帶來的影響。
Thumbnail
雖然我不忍直視集中營的殘酷畫面,不過這場人禍有太多議題需要討論與反思,所以我不經不覺讀了好幾本有關集中營的書籍。(不過我還是沒勇氣親身去集中營遺址參觀😔) 就受害者的角度,之前讀過的《滅頂與生還》探討人性善惡的灰色地帶,而這一本則是探究俘虜們為何會生存下去,繼而思考人生意志。
大民族主義者,總有自己看不見的矛盾。在他說「西方對俄烏戰爭的影響,只會造成斯拉夫民族國家自相殘殺」的同時,輕輕放過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斯拉夫民族國家自相殘殺)的責任,也忽略1991年蘇聯解體後,被蘇聯承認也被蘇聯各成員國承認的烏克蘭國家主權。
Thumbnail
蘇維埃在俄語的原文是совет,意思其實是「建議」,形容詞化的原形則是「советский」,蘇聯在俄語中最簡單的稱呼就是 Советский Союз。(不算簡稱CCCP的話) совет又可以引申為「代表會議」、「委員會」等等的意涵。這也挺好理解的。許多這些會議最初的功能就是給君主「忠告」的。
我曾在《中國大陸淪陷74年(2023)年告國際書》一文中說,國際社會必須知道,共黨的“改革開放”是假的。在共黨的曆史上,類似的“改革開放”至少有六次。共黨在1927年——1937年間,因血腥殺戮地主、掠奪私營業主、破壞中華文化而喪盡民心,在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的第五次圍剿之下步入死境。它為了自救,在抗戰
Thumbnail
  戈巴契夫(1931-2022)於上個月過世,這本由戈巴契夫本人所撰寫的回憶錄,甫於今年五月出版。第一時間即購入,只是一直沒時間看,直到上個月戈巴契夫去世(8/30),才驚覺這位歷史課本上的人物,真真正正的成為了「歷史」。   本書的副標題為「蛻變中的世界,從舊冷戰到新世紀的危機。」
Thumbnail
近期北韓舉辦電影觀影會,播放了1944年的蘇聯紀錄片《列寧格勒的偉大勝利》,藉以加強北韓和俄羅斯的友誼。這裡指出兩國目前在國際上的孤立,以列寧格勒戰役為例,探討了兩國可能透過相互支援來渡過難關。最後,兩國在經濟、外交、軍事等方面的緊密合作,俄羅斯也可能再次訪問北韓,也強調了北韓對俄羅斯的戰略價值。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谈一谈在列宁格勒保卫战中,苏联红军最终坚持了多久?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当德军的巴巴罗萨行动展开以后,德国军队直奔苏联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1941年8月,德军从西部和南部开始逼近,包围了这座城市,使列宁格勒到莫斯科的铁路失去了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谈一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当乌克兰的基辅被德军攻陷后,那里的苏联红军结局如何?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1941年9月19日,德国陆军元帅瓦尔特·冯·赖歇瑙带领着第6集团军杀入了乌克兰基辅。到了中午,德国人占领了这座城市,并在一栋建筑上升起了纳粹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俄國列寧一代的老布爾什維克是震旦社會主義思想/學說的源頭,這話並沒錯。早在李大釗、陳獨秀、瞿秋白以前,清末報章的確已見零星的介紹與作品翻譯,但那些東西無異於任一西洋邪典(cult),新奇、時髦的玩意兒,在流行浪潮中只泛起瞬間的泡沫(遑論在歷史之流里),同後來的列寧黨早期組織在組織關係抑或師承上並無
Thumbnail
《一九八四》描寫了極權統治下的社會,充斥著監視、洗腦和歷史改寫,讓人不斷懷疑現實。本書描繪的極權統治,如同現實某些極權國家的生活寫照,被視作預言未來。透過思想監控、歷史的改寫、雙重思想等手段,探討極權統治對個人和社會帶來的影響。
Thumbnail
雖然我不忍直視集中營的殘酷畫面,不過這場人禍有太多議題需要討論與反思,所以我不經不覺讀了好幾本有關集中營的書籍。(不過我還是沒勇氣親身去集中營遺址參觀😔) 就受害者的角度,之前讀過的《滅頂與生還》探討人性善惡的灰色地帶,而這一本則是探究俘虜們為何會生存下去,繼而思考人生意志。
大民族主義者,總有自己看不見的矛盾。在他說「西方對俄烏戰爭的影響,只會造成斯拉夫民族國家自相殘殺」的同時,輕輕放過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斯拉夫民族國家自相殘殺)的責任,也忽略1991年蘇聯解體後,被蘇聯承認也被蘇聯各成員國承認的烏克蘭國家主權。
Thumbnail
蘇維埃在俄語的原文是совет,意思其實是「建議」,形容詞化的原形則是「советский」,蘇聯在俄語中最簡單的稱呼就是 Советский Союз。(不算簡稱CCCP的話) совет又可以引申為「代表會議」、「委員會」等等的意涵。這也挺好理解的。許多這些會議最初的功能就是給君主「忠告」的。
我曾在《中國大陸淪陷74年(2023)年告國際書》一文中說,國際社會必須知道,共黨的“改革開放”是假的。在共黨的曆史上,類似的“改革開放”至少有六次。共黨在1927年——1937年間,因血腥殺戮地主、掠奪私營業主、破壞中華文化而喪盡民心,在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的第五次圍剿之下步入死境。它為了自救,在抗戰
Thumbnail
  戈巴契夫(1931-2022)於上個月過世,這本由戈巴契夫本人所撰寫的回憶錄,甫於今年五月出版。第一時間即購入,只是一直沒時間看,直到上個月戈巴契夫去世(8/30),才驚覺這位歷史課本上的人物,真真正正的成為了「歷史」。   本書的副標題為「蛻變中的世界,從舊冷戰到新世紀的危機。」
Thumbnail
近期北韓舉辦電影觀影會,播放了1944年的蘇聯紀錄片《列寧格勒的偉大勝利》,藉以加強北韓和俄羅斯的友誼。這裡指出兩國目前在國際上的孤立,以列寧格勒戰役為例,探討了兩國可能透過相互支援來渡過難關。最後,兩國在經濟、外交、軍事等方面的緊密合作,俄羅斯也可能再次訪問北韓,也強調了北韓對俄羅斯的戰略價值。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谈一谈在列宁格勒保卫战中,苏联红军最终坚持了多久?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当德军的巴巴罗萨行动展开以后,德国军队直奔苏联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1941年8月,德军从西部和南部开始逼近,包围了这座城市,使列宁格勒到莫斯科的铁路失去了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谈一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当乌克兰的基辅被德军攻陷后,那里的苏联红军结局如何?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1941年9月19日,德国陆军元帅瓦尔特·冯·赖歇瑙带领着第6集团军杀入了乌克兰基辅。到了中午,德国人占领了这座城市,并在一栋建筑上升起了纳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