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小孩容易被驚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的小孩容易睡覺被驚醒嗎?◢
►小朋友驚醒的原因有很多,我們先來搞清楚孩子狀況吧!
睡眠階段分成大腦在休息睡覺的非REM階段與大腦正在快速運轉並做夢的REM階段,而醒來之前的階段就落在REM階段(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後睡醒還會記得夢境的原因)。
大人的睡眠分成五個階段:四個非REM期一個REM,每一個階段的長度約90-120分鐘。但9個月前的小孩,睡眠僅分為兩個階段:非REM與REM期,每個階段大約50分鐘。等孩子上了小學,每個階段大約會拉長到90分鐘,睡眠週期也慢慢趨向大人的模式。有了時間的基本概念,我們就可以推斷寶寶睡覺驚嚇的原因。
►如果寶寶剛睡不到一小時就被驚嚇,就代表此次事件發生在非REM時期。
困惑性刺激(confusional arousal)發生在非REM時期,通常發生在小寶寶到學步期的小孩,寶寶會突然睡一下就開始哭、扭動身體 、躁動不安。
夜驚(night terror)也是發生在非REM期間,夜驚的反應比較大,寶寶會尖叫、大哭、甚至睡覺中突然站起來、夢遊,研究發現最早發生夜驚的年紀是18個月,較常發生在3-8歲期間,夜驚的反應比較歸咎於神經系統的不成熟,通常爸媽精神系統較亢奮,孩子夜驚的狀況也比較多。
發生在非REM階段的驚嚇,寶寶都處於睡著狀態,而且不會有記憶!醫生建議,這時最好就是讓他自己再睡回去,才不會打擾他的睡眠模式喔;如果把他吵醒,他反而會很困惑,還可能會越變越清醒。
如果寶寶早上或是凌晨突然驚「醒」,那就是發生在REM時期。
噩夢(nightmare)就是這個時候發生的!科學家目前還不知道為什麼小朋友容易做噩夢,也還不清楚小孩多小開始會做噩夢。
做噩夢和前者最大的差別是會被驚「」(因為REM離醒來的階段最靠近),而且小孩也許會記得!這時的小孩可能會害怕再次入睡,因此把麻需要好好的安慰一下!
►#做夢 vs. #做噩夢
▌大腦科學家認為做夢是大腦的預設系統,在REM階段,大腦會截取今天或過去發生的經歷,開始複習、形成並穩固記憶。但做噩夢,可能是過去經驗與過多的外在刺激,轉變成不愉快的情緒反應
所以把麻們也要多多注意,白天給寶寶的刺激喔!
************************************************
▌大腦媽媽總結 ▌
把麻們先搞清楚寶寶驚醒的原因,就比較不會手忙腳亂喔!(也不會被長輩勸去要收驚啦)
目前大腦媽媽的小孩才4個月大,主要被驚嚇的原因為困惑性刺激,我遇到這個狀況的時候,我會先遠方觀察我寶寶的狀況,如果1-2分鐘能自己睡回去,我就不理他;但如果他越哭越大聲,我就會躺在他旁邊,摸他的頭、哼哼歌(建議把麻建立寶寶的「安穩睡眠」儀式,我會用輕撫寶寶頭和用平穩的聲音哼兒歌),大約只要花個2-3分鐘,讓他再次放鬆,這樣也不會吵醒他,寶寶也能安心入眠喔!大家可以試試看 :)
▌關於大腦媽媽 ▌
畢業於認知神經科學所,曾於澳洲Marcs Institute for Brain and Development的寶寶研究室(Baby Lab)擔任交換研究人員,研究寶寶大腦的聽覺與語言發展。目前進修視覺藝術研究所,並修習藝術治療與創作課程,主要研究幼兒玩具。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0會員
5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腦媽媽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全世界剛出生的寶寶都不會說話,但到了會說話的年紀時,每個小奶娃都變成最厲害的說話高手,到底是怎麼練成的呢?◢
◤不論是達文西、馬克吐溫、莫札特都是左撇子, #左撇子真的比較聰明而且數學比較好嗎? 看來我要訓練我的寶貝變成左撇子了!◢ ►嗯......#數學能力 好像真的有比較好喔。 但也不完全只有左撇子的功勞!
◤放CD學英文,對寶寶有效嗎?◢ ►這招對小貝比來說,是行不通滴! ▌有些把麻的英文比較不熟,但希望小孩未來的 #英文 能力很好,所以想說趁早給寶貝們聽英文CD。但這樣的方式,並不會讓寶貝們的英文變好喔!
◤廣告常說,「打造 #聰明腦,2歲前是關鍵」,難道2歲後學習都無法達到金頭腦了嗎?◢ ►當然不是! 大腦的發展是持續性的,從受孕2週開始到20幾歲都沒停過,所以2歲後還是有可能打造聰明腦喔! ▌那為什麼大家都說2歲是關鍵?
◤聽莫札特音樂的孩子真的比較聰明嗎?◢ ►沒有科學證明喔! ▌這故事要從1991年說起, 法國耳鼻喉科醫生Alfred A. Tomatis相信聽不同頻率的音樂會對大腦比較好, 而在他引述此觀念的書中就是用莫札特的曲子。
◤全世界剛出生的寶寶都不會說話,但到了會說話的年紀時,每個小奶娃都變成最厲害的說話高手,到底是怎麼練成的呢?◢
◤不論是達文西、馬克吐溫、莫札特都是左撇子, #左撇子真的比較聰明而且數學比較好嗎? 看來我要訓練我的寶貝變成左撇子了!◢ ►嗯......#數學能力 好像真的有比較好喔。 但也不完全只有左撇子的功勞!
◤放CD學英文,對寶寶有效嗎?◢ ►這招對小貝比來說,是行不通滴! ▌有些把麻的英文比較不熟,但希望小孩未來的 #英文 能力很好,所以想說趁早給寶貝們聽英文CD。但這樣的方式,並不會讓寶貝們的英文變好喔!
◤廣告常說,「打造 #聰明腦,2歲前是關鍵」,難道2歲後學習都無法達到金頭腦了嗎?◢ ►當然不是! 大腦的發展是持續性的,從受孕2週開始到20幾歲都沒停過,所以2歲後還是有可能打造聰明腦喔! ▌那為什麼大家都說2歲是關鍵?
◤聽莫札特音樂的孩子真的比較聰明嗎?◢ ►沒有科學證明喔! ▌這故事要從1991年說起, 法國耳鼻喉科醫生Alfred A. Tomatis相信聽不同頻率的音樂會對大腦比較好, 而在他引述此觀念的書中就是用莫札特的曲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響應農曆七月的主題,來分享自己經歷過最可怕的一次鬼壓床經驗。 電視節目從科學角度宣導,鬼壓床應該稱作「睡眠癱瘓」 (英:Sleep Paralysis 日:金縛り)。睡眠癱瘓被醫學認為是一種疾病,根據統計,全球有4/10的人一生至少會經歷一次。而我本人可能因為天生的過度高敏感,從很小的時候(大概9
Thumbnail
新手家長在面對各種問題時,期待得到即時有效的答案,但也許所有答案都在孩子身上。從親餵的吸吮習慣到睡眠訓練,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質,每個家長也有自己的底線和需求。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體悟和成長。
Thumbnail
嬰兒猝死症好發在2~3個月大的嫩嬰,原因不明,學界普遍認為可能緣自於有些嬰兒於睡夢中驚醒的神經反應不佳,當發生窒息事故時可能無法反應而死於睡夢中。目前已知「趴睡」容易導致窒...
Thumbnail
夢境通常發生在REM(快速動眼)睡眠階段,而REM睡眠階段在整個睡眠週期中佔比例較小。夢境是由大腦中記憶、情感、感官刺激、想像力等元素交互作用而形成。有多種理論解釋夢的產生,包括信息整理、神經活動和情緒狀態反映。夢的解讀與意義也有可能與個人宗教信仰、心理狀態有關。
Thumbnail
已經很久不知道什麼是睡到自然醒的感覺了,回想以前週末可以囂張的睡到近中午再去吃個早午餐,然後再慵懶的抱怨一天時間怎麼那麼短。然後轉身繼續放肆地浪費我們的週末。 現在不管是週末、國定假日或是旅行時,都一樣得早起。 熟識我的人都知道,我視睡眠如命,能睡就不會醒,清醒於我如浮雲。 所以當我決定為了孩
Thumbnail
肉肉寶寶在一歲後常常在睡覺的時候哭醒,有一次更是瘋狂大哭,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才冷靜下來。這究竟是寶寶做夢還是房間裡發生了什麼不為人知的事情呢?
Thumbnail
因為嬰兒睡眠週期的輪替性不同,寶寶睡著後很快就進入了深層睡眠,然後才是淺層睡眠,於是有很多父母說:「天呀!我家寶寶超淺眠,睡一下就醒!」,或是「是不是我家寶寶不需要睡很多?」,或是「我家寶寶是不是特別難帶?!」其實家長的擔心不一定是真的,很多時候寶寶都很正常、也並不是高需求或是高敏感寶寶!
Thumbnail
嬰幼兒不論是在睡覺時間突然睜開雙眼、肢體突然抽動,或是在睡覺時間發出泣語般的聲音,但這些很正常的狀況,除了讓照顧者一個晚上無法好好睡一覺以外,也會擔心自己的寶寶是不是在做惡夢?是不是夜驚?是不是有什麼生理上的狀況?才會在夜間休息時間睡不安穩?
Thumbnail
控制孩子自己是否能睡著的,是孩子自己,如果孩子生理上並沒有這些睡眠時數的需求,孩子不可能會睡,孩子若是生理上沒有休息的需求,他會在床裡醒著不睡,所以我們身為照顧者,做的只是給予孩子醫學科學上建議的嬰幼兒睡眠時數,給予孩子理解睡覺時間是睡覺時間的機會,並且如實的觀察,觀察孩子是否是需要這些睡眠的。
Thumbnail
嬰幼兒睡眠顧問通常都會提供給家長合乎寶寶月齡的建議作息,建議寶寶幾點到幾點是小睡時間,幾點到幾點是夜間就寢時間,為什麼要規定我的寶寶何時睡覺? 為何要讓家長的生活如此拘束? 會提供家長寶寶月齡適當的建議作息,主因有: 寶寶成長中的生理睡眠需求需要被滿足 寶寶的睡眠作息不規律通常會導致睡眠困擾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響應農曆七月的主題,來分享自己經歷過最可怕的一次鬼壓床經驗。 電視節目從科學角度宣導,鬼壓床應該稱作「睡眠癱瘓」 (英:Sleep Paralysis 日:金縛り)。睡眠癱瘓被醫學認為是一種疾病,根據統計,全球有4/10的人一生至少會經歷一次。而我本人可能因為天生的過度高敏感,從很小的時候(大概9
Thumbnail
新手家長在面對各種問題時,期待得到即時有效的答案,但也許所有答案都在孩子身上。從親餵的吸吮習慣到睡眠訓練,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質,每個家長也有自己的底線和需求。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體悟和成長。
Thumbnail
嬰兒猝死症好發在2~3個月大的嫩嬰,原因不明,學界普遍認為可能緣自於有些嬰兒於睡夢中驚醒的神經反應不佳,當發生窒息事故時可能無法反應而死於睡夢中。目前已知「趴睡」容易導致窒...
Thumbnail
夢境通常發生在REM(快速動眼)睡眠階段,而REM睡眠階段在整個睡眠週期中佔比例較小。夢境是由大腦中記憶、情感、感官刺激、想像力等元素交互作用而形成。有多種理論解釋夢的產生,包括信息整理、神經活動和情緒狀態反映。夢的解讀與意義也有可能與個人宗教信仰、心理狀態有關。
Thumbnail
已經很久不知道什麼是睡到自然醒的感覺了,回想以前週末可以囂張的睡到近中午再去吃個早午餐,然後再慵懶的抱怨一天時間怎麼那麼短。然後轉身繼續放肆地浪費我們的週末。 現在不管是週末、國定假日或是旅行時,都一樣得早起。 熟識我的人都知道,我視睡眠如命,能睡就不會醒,清醒於我如浮雲。 所以當我決定為了孩
Thumbnail
肉肉寶寶在一歲後常常在睡覺的時候哭醒,有一次更是瘋狂大哭,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才冷靜下來。這究竟是寶寶做夢還是房間裡發生了什麼不為人知的事情呢?
Thumbnail
因為嬰兒睡眠週期的輪替性不同,寶寶睡著後很快就進入了深層睡眠,然後才是淺層睡眠,於是有很多父母說:「天呀!我家寶寶超淺眠,睡一下就醒!」,或是「是不是我家寶寶不需要睡很多?」,或是「我家寶寶是不是特別難帶?!」其實家長的擔心不一定是真的,很多時候寶寶都很正常、也並不是高需求或是高敏感寶寶!
Thumbnail
嬰幼兒不論是在睡覺時間突然睜開雙眼、肢體突然抽動,或是在睡覺時間發出泣語般的聲音,但這些很正常的狀況,除了讓照顧者一個晚上無法好好睡一覺以外,也會擔心自己的寶寶是不是在做惡夢?是不是夜驚?是不是有什麼生理上的狀況?才會在夜間休息時間睡不安穩?
Thumbnail
控制孩子自己是否能睡著的,是孩子自己,如果孩子生理上並沒有這些睡眠時數的需求,孩子不可能會睡,孩子若是生理上沒有休息的需求,他會在床裡醒著不睡,所以我們身為照顧者,做的只是給予孩子醫學科學上建議的嬰幼兒睡眠時數,給予孩子理解睡覺時間是睡覺時間的機會,並且如實的觀察,觀察孩子是否是需要這些睡眠的。
Thumbnail
嬰幼兒睡眠顧問通常都會提供給家長合乎寶寶月齡的建議作息,建議寶寶幾點到幾點是小睡時間,幾點到幾點是夜間就寢時間,為什麼要規定我的寶寶何時睡覺? 為何要讓家長的生活如此拘束? 會提供家長寶寶月齡適當的建議作息,主因有: 寶寶成長中的生理睡眠需求需要被滿足 寶寶的睡眠作息不規律通常會導致睡眠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