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連結:
學得更好(上)、
學得更好(中)、
學得更好(下)】
這次要介紹的這本書名字超直接,就叫做《Learn Better 學得更好》,講的就是有關於學習的一本書,目標是學習如何學習。書中對於每個概念都會引用小故事,讀來輕鬆也讓人更能夠清楚理解每個觀念。作者利用自身學籃球的經驗或者從別人的記憶模式等等去觀察並對其做出分析。
我自己在大學有部分的主修是教育,在看這本書時有些內容可以連結到教育心理學的內容。但是以前在學習的過程都是以比較鬆散的方式學習,看完這本書就猶如將散亂在各地的資訊重新彙整成一袋彼此互有連結的懶人包。所以如果你對教育類有興趣還是純粹想了解如何學習都非常推薦你讀一讀這本書。
學習是什麼呢?
學習是一套完整科學。
學習是一種心智活動。
學習是一種知識管理。
學習是一種知識的延伸,關乎在某一領域中擴展。
從不同的面向去看,學習可以有不同的解讀方式。
那你曾經解讀過自己的學習方式嗎?
作者在本書中檢視了自己的學習歷程,並將其進行歸類分成了六個步驟,這六個步驟有可能在學習過程中同時存在,也就是他們的過程並非完全線性或單一方向。不過為了方便理解,姑且先用單一方向去進行描述。
大家看到這裡時可以停一下,先回想一下自己學習某一件事物過程,有沒有符合上面的流程。把這個過程記下來,在接下來的說明過程中可以一邊比對一邊了解這個階段的重點是什麼。
學習如何學習
尋找價值 meaning
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呢?常常一上了 FB 或 IG,看到別人分享了自己不知道的東西就有想要把它點開的衝動?結果就因此讓自己從原本的事情上分心了。但這並不是自己的錯,這是人類在長久的歷史發展中為了要生存下來,所以必須主動了解越多知識的本能。基於這種本能,我們是渴望學習的,從學習、了解事情中獲得某些意義。
學習的過程起源於情境動機。什麼是情境動機呢?也就是在某種情境下看到了某樣東西讓自己有想要學的衝動。例如看到在台上表演的鋼琴家,覺得自己也很想學鋼琴的衝動。看到食安風暴的新聞,覺得自己應該要了解更多跟食物相關的背景知識才能確保自己健康。但往往我們想歸想,實際去做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要能學持續學的重點就是將情境動機轉變為深層動機。也就是當自己即便沒有在相對應的情境下,仍能鼓勵自己去學習。這也就是為什麼會有人特別研究天文學、數論、歐陽修詩選、細木作等等,十幾年下來能夠始終如一,正是因為他將這樣的學習動機已經深化到了自己的內心裡面。
在教育心理學的分析中,還有所謂的外部動機與內部動機,所以...外部動機就是情境動機,內部動機就是深層動機?錯!這邊要澄清一下這兩者並非相對應的概念。情境動機與深層動機是內部動機的內部劃分。
動機由內驅力 (Internal drive) 和誘因 (incentive) 所構成。由內驅力所形成的動機屬於內部動機,其動機源自於心理面的聲音,是自己想去做。由誘因所形成的動機則屬於外部動機,其動機是源於外部的獎勵,包含得到金錢、家長老師的鼓勵等等。倘若我們的學習行為是倚靠外部誘因,那麼當我們獲得外部獎勵並得知繼續做下去後不會再獲得外部誘因時,我們便會放棄學習。所以本書中並不特別探討外部動機的學習,因為這並無法讓一個人真的學得會東西。
當某一學習目標成為深層動機後,我們會主動學習,看著自己逐步成長,會開始對自己的學習行為產生意義,覺得自己做這件事情是有價值的。不僅如此,在學習過程中的實際反饋、應用、表現,諸如在台上獲得滿堂彩、成功讓一棟房子逐漸成形都能更加深自己對這項學習的價值感,進而演變成做了增加動機、動機增加而去做的正向循環。
雖然裡面說明了學習是來自於內部動機,但內部動機其實也會受外部環境影響,而並非像教育心理學所說的只是金錢或鼓勵這麼簡單。在真實的學習情況下,當同學都會加減乘除,都會自己去買東西算錢,要是自己不會算錢不就顯得蠢死了,這時自己就會想要去學習,目的是為了要讓自己變得跟大家一樣有能力做一樣的事情。但如果社會環境並不支持呢?像是書中有提到美國黑人早期在社會地位低落的階段,即便學生本身很聰明,但在大部分身邊同學都是白人的情況下,會覺得自己格格不入,配合當時的社會歧視眼光嚴重,進而讓自己失去了學習的動機與信心。
信心也是在學習過程中相當重要的一環。教育心理學中有個理論叫做自我應驗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意指人們怎麼想的會影響人們最後實際的行為或成果。如果相信自己會成功,那麼確實就會往那個方向前進。如果覺得自己會失敗,那麼在可能成功的情況下也會自我催眠,導致失敗率增加,最終成功不了。另外價值主張也是一樣的,在學習上告訴自己這件事情是有價值的,從中獲得價值感才能繼續學下去。所以,對於學習,要真心覺得這項學習對自己有價值、學得會才有可能學會。
舉個例子,在學校會有老師要學生一定要好好念數學,但當學生發現學這麼困難的數學對自己沒有價值的時候也只是做做表面功夫,畢竟這件事情學會除了考試考高分以外並無法感受實質的價值。或者那些數學考試常常考不好的學生,覺得自己一定學不會而真的學不會了。相反地,很多高中生參加熱音社學學吉他,沉浸在音樂的世界裡,他們享受音樂的感覺,覺得這件事情對自己是有價值的,便會投入熱情下去認真學習,也才能成就自己在吉他上的造詣。
簡單歸結一下:本書的內容重在內部動機,演化本質讓我們想要學習,在我們接觸某項情境時產生情境動機,情境動機在嘗試過後覺得對自己有價值、有意義後會轉變為深層動機,最後深層動機與學習價值形成相互的正向回饋,讓自己能學習成功。
設定目標 focus
比起尋找價值而言,設定目標就比較傾向實際執行層面了。在此步驟中我們關注的點是聚焦與步驟化。
聚焦就是要確定我們到底想學什麼。舉個例子,在台上看到老師教化學教的很生動,我覺得很棒,我也想要像他那樣。但重點來了,我想學的是什麼?我想學的是老師那流暢自如的台風?有趣的授課方式?還是紮實的化學知識?在同一件事情裡面可以細分成很多不同的面向,上面這三個學習的方向自然也是不一樣的。要有台風那可能需要多一點演講機會並反思自己的表現;授課要有趣那可能要多觀察別人的授課,自己也要設計有趣的教案;要有紮實的化學知識那可能要往化學相關碩士、博士前進。
所以在學習時我們必須聚焦在某個目標線上才有辦法學得精確學得好。但上述的聚焦是屬於巨觀、整體視角的聚焦,聚焦還有微觀、學習細節上的。
因為我們的人腦容量有限,短期記憶脆弱、能夠同時接收並記起的東西並不多,所以在學習時應該保持清晰專注。舉例來說,如果一邊開車一邊聽廣播,我們很難注意到廣播的內容,只能大略知道,因為我們會把一部分的注意力放在行車狀況安全上面。又或者當 PPT 上面字數過多、內容過雜時,我們無法清楚知道講者到底想描述的重點是什麼。學習也是一樣的狀況,在目標下同時東學一塊西學一塊,前面都還沒學完就急著學後面,這樣的學習效果也不會太好,所以在微觀學習上我們必須聚焦。上次看的《專一力原則》中也有提到許多類似的概念,下次我再來專門來討論這本書。
可是要學得範圍很廣怎麼辦?要成為一個好的編曲家,要認識大部分樂器的音色、和弦的安排、樂隊的編制、鋼琴的彈奏技巧等等,這...要怎麼聚焦?這時就要提倡步驟化的概念了。
步驟化最重要的目的是讓自己認清目標與現在的學習狀況。首先要有個想學的目標,不用很清楚明確,但要知道怎麼朝著那個方向走。舉例來說,我想成為厲害的化學家,但怎樣是厲害的化學家?還真的頗難定義呢!但至少基本在國中階段把國中化學搞懂、在高中的時候把高中化學搞懂,上大學後再開始細部研究是要往分子科學、生物化學還是物理化學前進。這樣的步驟化確實能夠讓我們不至於太過躁進,在每個階段學好自己的目標,穩步的朝自己的學習理想前進。
步驟化也是檢視自己學習階段的好時機。對於一個小五的學生頓時想要學好數學,但如果連小二的數學都不會,那麼現在再認真讀課本可能也無法理解內容。這時要做的是先把前面的基礎先打好,先回去學習小二的數學內容,等到穩了,再小三、小四、小五這樣專注的學習上去。
所以步驟化倡導的是先了解自己的情況後,確認自己的目標,規劃自己的學習進程,讓自己在學習的每個階段聚焦,整體的路線發展上也聚焦。
提升能力 input
這個階段就是實際去學、去吸收,挺直觀的。知識的提升靠著看書、咀嚼其中內容,技能的提升靠著練習、慢慢增加熟練度。重點應該放在吸收、認識技能外,並在過程中找出許多的細節與差異,最後透過自我或外部的學習回饋進行學習內容吸收上的調整。透過精熟者的指導,給予自己的結構化回饋,能夠讓我們在系統中摸索的更好。
單純重現一個事實或概念,無論這是不是某人犯錯之後你提供的回饋意見,都遠遠不如讓對方自己產出資訊來的有效。 ─《學得更好》
延伸知識或技能 output
在掌握技能後可以試著以此做為基礎去進行延伸。在過程中透過自我解釋(Self-explanation),可以增進自己的認知結構是否連貫且正確;透過廣泛拓展,將學到的技能應用在不同領域,可以了解這項技能在不同地方的表現。
透過自我解釋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精簡出它的重點,能夠讓自己更了解書中的知識脈絡。學習到滴畫創作技巧,可以試著除了在畫布以外,在工業設計、房屋牆面上彩繪,產出自己的作品,讓自己在學習上從自己的表現中得到回饋並做出自我修正。
形成關聯 systematization
在 input 與 output 階段我們已經了解到夠多的事實,那在這個階段的重點就是要將這些事實串聯起來。具體作法是將各個關係進行連結,並推測已知各事實間的關係,以達到這些知識在腦內可以融會貫通。當日後處理相關問題時,我們就可以立刻提取系統中的某一個小部分進行檢視處理。
高層次思考的基礎涉及推理事物之間的關係
我們學的中國史與國文之間就可以有類似的系統性。如果了解各個朝代的國家氛圍,便可以推測一些做官的人們的思想,從中連結到當時的文學作品。反推回去,我們可以從當時眾多的文學作品的內容與氛圍去判斷這是哪個朝代,當時的氛圍大概如何。當有了這樣的系統性理解,以後我們在看到中國的一些詩歌作品等等,便有機會從內容中推測這是哪個年代遇到什麼樣的狀況所寫下的作品。
回顧反思 reflection
在最後形成系統的階段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不斷的去驗證這項系統的準確性、正確性有無盲點之處。方法除了自己檢視之外,也可以透過他人的回饋意見來更直接地看出自己做或想錯的地方。畢竟有的時候會過度自信,進而看不到自己的缺點。
除此之外,本書中還有提到後設認知 (Metacognition)。後設認知是指去思考我們為什麼這樣思考。實際上回顧反思中大部分的作法都屬於後設認知,設想「我為什麼會這樣思考?」、「我還能夠怎麼樣去思考?」、「這件事情真的對我有價值嗎?」、「我這樣聚焦是正確的嗎?」、「我規劃這樣的學習計畫可以嗎?」、「有沒有在系統之外的東西?」、「我之前這樣想有證據嗎?有沒有可能只是基於巧合或正相關而已?」、「我的手以前習慣這樣擺動這是合理的嗎?」透過這些經典的提問,在每次行動前或行動後作出思考,才能夠從中學習到更多。
小結
看完了以上六個步驟,回憶你曾經學習過的事物,你有發現自己曾經學習上的盲點還是學習狀況一直良好呢?對我來說最有心得的大概是系統化跟反思回顧的概念。
因為我自己是個不善記憶的人,還記得以前數學老師在教排列組合的時候總是喜歡講重複排列還什麼不重複排列的,搞的我總是不太理解。但是...我後來其實看題目的時候也沒有想太多,就是靠直覺想想有幾種算法,然後就算出來了。我想講的不是什麼我有多厲害之類的屁話,重點是當這個計數概念內化成深層概念成為你數學系統中的一部份時,即便不知道這到底屬於哪一種排列方式,你都能夠算出答案。
至於後設認知則是在看歷史時發現:誰撰寫歷史,誰就有解釋權。像是在以前講解台灣史常有,日本、荷蘭、西班牙殖民時期,清領及中華民國在台灣時期,像「殖民」這樣帶有強烈被侵害的用字當由漢族政權統治時竟然就消失了,這其中的史觀解讀是客觀還是其實偷渡了一些概念?
以往的學習只能夠讓我們學到事物的最表層,真的要學會一件事物一定要依靠這六個步驟才能夠內化所學,讓它變成自己的。透過上面六個步驟,隨時檢視自己的學習狀況並作調整,期待我們都能成為更好的 Lear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