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創公司的出場機制,不外乎就是公司公開上市(IPO,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登上能供一般投資大眾交易的公開股票;或是透過合併或收購(M&A, Merger & Acquisition)的方式,轉賣給上市集團或非上市的產業巨頭。
根據統計,即使A輪融資成功的新創,也只有低於1%的公司最後走上IPO之路,在併購市場蓬勃的歐美市場,M&A反而是多數新創的出場方式。許多垂直市場的龍頭企業,都設立了策略投資或企業發展部門(Strategic Investment or Corporate Development Division), 直接對CEO或CFO匯報,尋找能帶來新市場機會的團隊或技術,透過收購關鍵技術或新市場領導廠商,進入核心產業的週邊衍生市場,「對很多公司而言,這可視為一種外包研發的機制(outsourced R&D)」。
根據專業財經數據機構Pitch Book 2014~2019年的統計,每年約有125~200間教育新創行業的併購案發生,每年總交易額約在50~110億美元上下,對比于同期每年約 1000間教育新創獲得投資,年度投資總額約十億美元左右。不難看出,平均而言,約有15%獲得A輪投資的教育新創企業,能以併購方式出場,並在5~7年內給投資人5~10倍的回報。這樣的報酬率,吸引資金及人才持續進軍教育科技市場,也加速了整個行業的數位化能力。
Brian Yang 六歲女兒的大玩偶,輕度教養焦慮的中產家長。參與數位廣告公司cacafly的早期創辦後,闖蕩歐美及中國,有十年以上的企業創投及投後運營管理經驗。曾協助美商Wonder Workshop完成數千萬美元的B/C輪融資及亞太市場運營。現任交大科管所/GMBA兼任助理教授,時代基金會YEF/Garage+業師。堅信數據,熱情,分享以及行動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