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美國: 環境科學家工作內容-學校篇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篇文章其實不是單講環境科學,應該適用於大部分學術界Research Scientist的職位,之前魯叔有寫了兩篇相關的文章大致討論Research Scientist在幹嘛,但是在這裡我想詳細講一下Research Scientist週間的生活是怎樣,會分成學術界,政府機關,跟工程顧問界,魯叔沒在米國拿過tenure-track faculty,但是當過Research Scientist,小計畫PI($100K左右),也正式在研究所開過課程,帶過學生,拿到台灣tenure-track faculty的職缺,也跟當時"台灣同事"討論幾個月,自己準備了將近半年,最後家庭因素沒有回台灣就任,加上tenure-track faculty的同事朋友,根據這些東拼西湊的經驗,大概可以幫大家勾勒一個不那麼完美的學術界Research Scientist的詳細工作內容,我自己是覺得跟tenure-track faculty應該已經蠻相近了。
重點一: 在米國能獨當一面的學界科學家或多或少都要加班,我其實非常佩服能長期在學界生活的人,當壓力集於一肩時,看著學生生活費,尤其是像魯叔這樣平庸的學者,那個責任之巨大,在我脫離學校五年之後,真的完全無法想像。大多數學校junior faculty 不用上課或是有減免,但是一個學分的課一個星期的工作量對我來講相當於五小時,一門正常三學分的課相當於十五小時,我在有教課的狀況下每星期工作量大約在50-55小時;簡單這樣講啦,三學分的課正常來說就是3-3.5小時的上課時間+2小時的open hour,有出作業小考等時間,可能有1-2小時跟助教溝通的時間,我通常是兩週一次報告兩周一次小考,這樣簡單算起來就七小時,雖然第一個星期的課會在開學前就備好,我自己是覺得三個小時的課,備個7-8小時不為過啦,尤其是在你第一次教學的時候,後面可能會輕鬆一點,期考、期末報告的批改都不是助教能做的,雖然我兩次課程的人數都不多大約2X-3X人,但是這些東西改起來也是爆炸,所以三學分的課,每週花在上課相關的時間15小時絕不過分。
新研究文章的閱讀5–10小時,研究計劃書3–5小時,研究相關,我當初只有一個學生,我們每星期討論超過八小時是有點比較特例,以我博班狀況來說大概老師每星期跟每個學生討論時間不會超過兩小時,但是像我老闆有八個學生,他一星期至少要花10-15個小時跟他研究室的學生討論研究,自己的論文撰寫、review,數據分析,以我自己當reseach scientist大概15-20小時左右,再加上行政會議要開,算保守一點這樣隨便加起來,你只要有帶超過四個學生,手頭的計畫不穩定,每個月要焦頭爛額找錢,要教至少一門課,那你每周工作時數就是55小時起跳,而且沒有加班費,這還不算你的學術研討會,這邊不是勸退啦,只是你要持續走這條路,真的要有過人的毅力,我現在正常業界工班每周40小時,領的錢可能還比學經歷差不多的學術體系朋友高10-20%,走學術界辛酸真的無人知,但是只要你喜歡沒什麼不可以,成功把文章發到頂尖期刊,很多人引用,在業界我覺得沒那麼容易比擬的。
重點二: 錢、錢、錢,如果你是初出廬山的年輕科學家,tenure-track faculty 大多會給一筆不錯的起始經費,大概夠你維持實驗室兩到三年,如果你不是,很抱歉你就跟我當初一樣,每天看著有哪邊有RFP,看有沒有辦法投,沒有錢,沒有學生就沒有研究能量,那你就進入更拿不到經費的一個惡性循環,有些經費限制又很多譬如NSF你每年只能規畫三個月的薪水,很多研究中心的薪水,是從你研究經費來的,所以這種NSF計畫,即便計畫一年一百萬,也只能付給你三個月的薪水,當然相對來說蠻多其他經費是可以規劃到蠻高比例的年薪,我跟我之前UNC的前輩討論過,我們都在研究中心的Scientist他是Research professor,如果沒有中心補助的話,他一年必須要找到80萬左右非NSF或是NIH的經費,大概要三份proposals,如果研究中心有幫忙薪水,那大概要兩份,一份20–30萬proposal從想法開始到拿到錢240小時真的不誇張,就回到剛剛說的時間的問題,很多運氣好的朋友拿到tenure-track position從還沒就職就開始在找錢了,他們還是相對來說有升等壓力,不會寫proposal走這條路會超級辛苦,我自己就是一個例子XD。
重點三: 個性要好!!!!一般人跟同事相處通常都是蠻融洽的,但是跟課堂上的學生或是實驗室的學生,可就不一定囉,只是課堂上的學生會對你評分,而這些評分都是你將來升等的重要依據,所以學生緣很重要,你不能因為學生問蠢問題你就拒絕回答他,你不能因為你不耐煩就顯出厭惡,實驗室的學生也許在大方向對你沒辦法有任何威脅,不過我看過,學生跟老師吵架,結果那個東西只有那個學生會做,學生一離開實驗室老師計畫開天窗,大部分人都不會那麼誇張啦,只是如果你計畫在時間壓力下,研究室人員又因為心情不好做實驗進度緩慢,或偷偷竄改數據,而你不知道,小則影響你計畫進度報告,大則毀了你的學術信用,所以要時時照顧學生心理生理狀況,讓他們能正常地度過他們的學程,繳出跟預期相去不遠的研究結果就好了XD。
這是大概我自己體驗的傳統學科在學術界的工作實況,超時的工作負荷,相較低廉的薪水,一般來說junior scientist/faculty大概在68-75K左右到頂也差不多120-130K,在強調一次這是傳統學科喔!!理性不戰XDD。除了工作上的壓力,還要照顧學生;我覺得你有熱忱一定是做得來,我都可以博士畢業後在學術界混了六年,以我那麼菜的水準,相信我你也一定可以,只是做不做得開心要看施主你自己,真的是在一條得道的路上你必須不計得失慢慢向前,當然如果你研究水準很高就不在我討論中囉XDD。祝各位教學愉快,期刊爽發!!!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6會員
33內容數
小黃在美國生活十幾年,累積累積一堆生活上,研究所修課,找工作,工作上相關的資訊,我盡我所能跟大家分享,也希望聽見大家的反饋,Little Yellow in USA (LYUSA)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iaoyan Hua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魯叔之前大略談過幾個買房子之前要注意的事情,那個主題還沒講完,只是最近爆幹忙,本來想把那個部分寫完再來寫買車的事情,雖然說今年好像台灣來米國的人變少了工作讀書的人變少了,但是還是在PTT上面看到不少發文詢問美國買車建議的文章,這個主題跟買房子相比我是有相對比較多經驗的,所以在文章撰寫的過程比較輕
看了自己Medium的後台資訊,發現我的讀者對於學術研究相關文章有很大的興趣,其中有篇文章點閱率超高,我在猜測是不是大家比較喜歡閱讀跟美國讀書、學術研究過程的相關文章,雖然說今年也許只有極少部分的國際學生能來美國進修,但是正在讀文章的你,或許想知道更多,在美國攻讀研究所跟台灣的高等教育有什麼不
魯叔在美國博班畢業之後,找到工作的第一年存了一點錢,幫自己換了人生第一台新車,因為居住的城市冬天會下雪 最後選了2012 Subaru Legacy 2.5 P
本來是打算在這個假期寫一下我覺得比較重要的,台美高等教育修課不同之處,但是有些東西不好整理,加上最近因為COVID有些朋友找研究相關遇到一些瓶頸,大概梳理了一下頭緒,覺得研究職位的整理文章比較好寫,就先著手進行,如果期待修課不同跟怎麼準備的部分,請拭目以待盡量在七月以前完成,之前在其他文章中大概提
2017–2019我跑到州政府的單位下去當工程顧問,我室友本身也是在聯邦政府轄下擔任研究學者,美國目前聯邦轄下大約有300百多萬公務員,下到州、郡、市級甚至原住民部落都有為數不少的公務員。
在美國買房子要注意的事情我會用條列式分成四個大部分來講解:找房子之前的資料搜尋、找房子時候跟仲介的配合、找到房子簽約之前、 房子交屋之後、找房子之前的資料搜尋
魯叔之前大略談過幾個買房子之前要注意的事情,那個主題還沒講完,只是最近爆幹忙,本來想把那個部分寫完再來寫買車的事情,雖然說今年好像台灣來米國的人變少了工作讀書的人變少了,但是還是在PTT上面看到不少發文詢問美國買車建議的文章,這個主題跟買房子相比我是有相對比較多經驗的,所以在文章撰寫的過程比較輕
看了自己Medium的後台資訊,發現我的讀者對於學術研究相關文章有很大的興趣,其中有篇文章點閱率超高,我在猜測是不是大家比較喜歡閱讀跟美國讀書、學術研究過程的相關文章,雖然說今年也許只有極少部分的國際學生能來美國進修,但是正在讀文章的你,或許想知道更多,在美國攻讀研究所跟台灣的高等教育有什麼不
魯叔在美國博班畢業之後,找到工作的第一年存了一點錢,幫自己換了人生第一台新車,因為居住的城市冬天會下雪 最後選了2012 Subaru Legacy 2.5 P
本來是打算在這個假期寫一下我覺得比較重要的,台美高等教育修課不同之處,但是有些東西不好整理,加上最近因為COVID有些朋友找研究相關遇到一些瓶頸,大概梳理了一下頭緒,覺得研究職位的整理文章比較好寫,就先著手進行,如果期待修課不同跟怎麼準備的部分,請拭目以待盡量在七月以前完成,之前在其他文章中大概提
2017–2019我跑到州政府的單位下去當工程顧問,我室友本身也是在聯邦政府轄下擔任研究學者,美國目前聯邦轄下大約有300百多萬公務員,下到州、郡、市級甚至原住民部落都有為數不少的公務員。
在美國買房子要注意的事情我會用條列式分成四個大部分來講解:找房子之前的資料搜尋、找房子時候跟仲介的配合、找到房子簽約之前、 房子交屋之後、找房子之前的資料搜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不曉得你們有沒有發現,對我們這些碩博士生來說,活著的主要任務,似乎就是「做研究」。 那些人生中最重要的時刻——參加家人的重要場合、休息放鬆,甚至好好睡個懶覺,都需要從課題、實驗和寫作中「偷時間」。 我們的一天被填滿了: • 早晨:早早進實驗室或圖書館,開始一天的學術挑戰。 • 白
Thumbnail
身為一名博士後研究員,我深刻理解碩博士在學階段的挑戰——不論是論文撰寫、實驗進展,還是持續產出的壓力,都需要良好的工作節奏來應對。 這篇文章將分享我在UCLA擔任博士後研究員時,如何透過科學化的時間管理來保持高效產出。 ▌週日到週四工作,週五週六休息 在碩博士階段,長時間的
1. 只專注於研究技術,忽視科學家的全方位技能: - 這類學生往往只關注實驗和研究,對於技術層面的深入探討有極大的熱情。然而,他們忽略了科學家日常工作中的其他重要部分,例如組織管理、人員招聘、研究方向的選擇和實驗室的運營。這些技能對於成為一名全面的科學家至關重要。如果只具備技術能力,將來在科
1. 制定嚴謹的工作節奏: - 在 UCLA 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的這兩年,我制定了嚴謹的工作節奏,具體來說,我的工作週期是週日到週四工作,週五週六休息。每天的工作時間是從早上 8:30 到下午 3:30,共 7 個小時。這樣每天 7 小時,一週累積 35 小時的高強度專注工作,使我能夠達到高效率和高
在UCLA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的這兩年,我探索並實踐了一套高效的工作節奏,這不僅提升了我的工作產出,也使我在繁忙的科研生活中保持了良好的身心健康。 ▋制定高效時間表 我的工作節奏是週日到週四工作,週五週六休息。每天的工作時間從早上8:30到下午3:30,共7個小時。一週累積35小時的高強度專
Thumbnail
即將大學畢業,可能很多人會開始思考到底要不要考研究所?考了研究所,下一步可能會想要不要考博士?一直以來我們都被灌輸有高學歷等於有好工作,真的是這樣嗎?
在UCLA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的這兩年, 我使用的工作節奏,是週日到週四工作,週五週六休息。 每天的工作時間是早上8:30到下午3:30,共7個小時。 每天7小時,一週累積35小時的高強度專注, 在我的定義裡就是高效率高產出的一週。 具體上,我將工作日的7個小時,拆成6個7
Thumbnail
  自2019年碩士畢業已屆兩年,期間沒有中斷學習哲學與發表論文,本篇想分享的便是,如何平衡研究與工作、如何找到研究方向並獨力完成、及思考研究之於我的意義。 如何平衡研究與工作   學校老師利用課餘時間從事研究,同樣的,我也是利用下班後的時間從事研究。不同的是,老師研究是為了升等
Thumbnail
師資培訓的課程主要都是開在白天,因為大部分的學生就讀日間部。可是,今天聽完課程要求和要繳交的作業,就覺得煩惱。
Thumbnail
我有時候在想,一個老師,可以影響學生多少?   我擔任孩子兩年的導師,他的前段人生,我沒有參與,他的後段人生,我無法參與。以後會遇到誰我無法知曉,會不會遇到一個令他有所成長的老師,我也不知道。   每天有8小時在學校,但要分給將近30個孩子,多嗎?不多。雖然孩子現在的生活大部分都在學校,甚至
不曉得你們有沒有發現,對我們這些碩博士生來說,活著的主要任務,似乎就是「做研究」。 那些人生中最重要的時刻——參加家人的重要場合、休息放鬆,甚至好好睡個懶覺,都需要從課題、實驗和寫作中「偷時間」。 我們的一天被填滿了: • 早晨:早早進實驗室或圖書館,開始一天的學術挑戰。 • 白
Thumbnail
身為一名博士後研究員,我深刻理解碩博士在學階段的挑戰——不論是論文撰寫、實驗進展,還是持續產出的壓力,都需要良好的工作節奏來應對。 這篇文章將分享我在UCLA擔任博士後研究員時,如何透過科學化的時間管理來保持高效產出。 ▌週日到週四工作,週五週六休息 在碩博士階段,長時間的
1. 只專注於研究技術,忽視科學家的全方位技能: - 這類學生往往只關注實驗和研究,對於技術層面的深入探討有極大的熱情。然而,他們忽略了科學家日常工作中的其他重要部分,例如組織管理、人員招聘、研究方向的選擇和實驗室的運營。這些技能對於成為一名全面的科學家至關重要。如果只具備技術能力,將來在科
1. 制定嚴謹的工作節奏: - 在 UCLA 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的這兩年,我制定了嚴謹的工作節奏,具體來說,我的工作週期是週日到週四工作,週五週六休息。每天的工作時間是從早上 8:30 到下午 3:30,共 7 個小時。這樣每天 7 小時,一週累積 35 小時的高強度專注工作,使我能夠達到高效率和高
在UCLA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的這兩年,我探索並實踐了一套高效的工作節奏,這不僅提升了我的工作產出,也使我在繁忙的科研生活中保持了良好的身心健康。 ▋制定高效時間表 我的工作節奏是週日到週四工作,週五週六休息。每天的工作時間從早上8:30到下午3:30,共7個小時。一週累積35小時的高強度專
Thumbnail
即將大學畢業,可能很多人會開始思考到底要不要考研究所?考了研究所,下一步可能會想要不要考博士?一直以來我們都被灌輸有高學歷等於有好工作,真的是這樣嗎?
在UCLA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的這兩年, 我使用的工作節奏,是週日到週四工作,週五週六休息。 每天的工作時間是早上8:30到下午3:30,共7個小時。 每天7小時,一週累積35小時的高強度專注, 在我的定義裡就是高效率高產出的一週。 具體上,我將工作日的7個小時,拆成6個7
Thumbnail
  自2019年碩士畢業已屆兩年,期間沒有中斷學習哲學與發表論文,本篇想分享的便是,如何平衡研究與工作、如何找到研究方向並獨力完成、及思考研究之於我的意義。 如何平衡研究與工作   學校老師利用課餘時間從事研究,同樣的,我也是利用下班後的時間從事研究。不同的是,老師研究是為了升等
Thumbnail
師資培訓的課程主要都是開在白天,因為大部分的學生就讀日間部。可是,今天聽完課程要求和要繳交的作業,就覺得煩惱。
Thumbnail
我有時候在想,一個老師,可以影響學生多少?   我擔任孩子兩年的導師,他的前段人生,我沒有參與,他的後段人生,我無法參與。以後會遇到誰我無法知曉,會不會遇到一個令他有所成長的老師,我也不知道。   每天有8小時在學校,但要分給將近30個孩子,多嗎?不多。雖然孩子現在的生活大部分都在學校,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