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0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看見學生思考2:提問思維

提問是人際關係當中極為常見的活動,也是「開箱文」法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但兩者有很大差別:聊天時的提問可以隨意開放,但哲學課程的提問則有特定功能,就是引發與促成思辨活動。
據此,提問應該要能協助想法的引發、整理與表達,不會經常「卡住」。換個方式講:好的提問讓你燒腦燒很爽,壞的提問讓你腦海空蕩蕩。
要做到這一點,就得讓學生們習慣於回答問題,建立「上這個課就是要一直想答案」的認知。這直接延伸出的觀念是,不能讓學生覺得提問只是偶爾用用,而應該要是最大特點。所以到後來,我的課程模式皆以「這題材能搭配哪些有趣問題」為核心。
具體做法是,兩個小時的課程,會設計兩到三個題組,每個題組有三到四個小題,每小題可請兩到三人回答。據此模式,說明題材、提問解釋、撰寫答案與發言討論,這樣一輪下來是30-40分鐘(教師可自行調整與控制),通常因題材難易與發言是否踴躍而定。
簡而言之,要使學生熟悉問答活動,課程就以提問思維來設計。當然,好的提問不是說有就有,在下一篇教學法當中,我會介紹幾種好用的、泛用的提問模組。
【優點】
• 製造更多發言機會,讓學生熟悉問答活動,引出更為多元、詳細且有利於討論的資訊。
• 多個小題,一來可供更多學生發言;二來把大問題拆解成小問題,更能聚焦與理解;三來利於反思答案之間的邏輯關係,譬如是否相互支持、有沒有可能衝突等等。
• 理想情況下,學生對於題材的認識,會隨提問進行而慢慢擴大與深入。所以教師不用花太多時間說明題材,而應該是把重點放在提問之內,如此一來,學生的回答提問就等於思考重點。
【適用與搭配條件】
• 提問最好能引出兩種以上的反應,若學生們的答案太過一致,代表沒有討論點,或討論點不容易把握。
• 盡量不要出是非或選擇題,以保留一些解讀和思考空間,避免「大家都會這麼選吧」或「這樣選總沒錯吧」的態度。
• 提問敘述務必清楚、明確、聚焦,以消除可能的認知落差。較難的題目,應當輔以譬喻、案例或答案範例,可以寫在題目敘述裡或口頭補充。
【可能狀況與應對】
• 如果大部分學生的回答都一樣,可能是提問本身的討論點不夠高,或表述上使得大家都理解成某個顯而易見的版本。這通常代表提問本身需要大幅修正。
• 如果大家的回答都差不多,可以製造差異點,並討論這種差異怎麼來。譬如,教師可以說:「但有些人覺得是...,這和我們班的觀點不太一樣,為什麼會有這種差異呢?」或是「有些人不太喜歡這種說法,因為...,你們會怎麼回應這類反對聲音?」
• 如果很多學生看來面露疑惑或呆望空氣,這時應該再次解釋提問、換個角度敘述,或提供答案範例。
• 有的提問比較難,就算表述已算清晰,部分學生一時間也答不出來。這類情況實屬正常,可以先請有想法的學生發言,再問問其他人是否贊同、有何補充。
【其他變化】
• 盡量讓提問敘述有動態感、畫面感與背景情境,這有助於引發學生的更多想法。
• 可搭配一些不同的回答形式,再引出進一步解釋,譬如數字化(對此說法,說服力1-5分你會給多少?為什麼?)、圖像化(這個說法,與下列哪張圖的情況最接近?為什麼?)或情感化(這個說法,讓你想按哪個表情符號?為什麼?)。但這通常需要更多準備工作,宜量力而為。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