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雙‌贏‌溝‌通‌(下)‌「我訊息」‌溫和而堅定表達出自己想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常見NG對話:責怪、抱怨對方】
「你在搞什麼?不要任性了,趕快給我去坐好!」
「如果你繼續鬧,媽媽就要生氣囉!」
「不用你說我就會去做了!」
「你都不懂啦!」
 溝通其實就是表達跟接收訊息的藝術。當有問題需要溝通時,鮮少只有單方面陳述就能解決的,我們鼓勵大家在開放心態、互相雙向的對話,共同找到答案。那麼,如何精準而適切的表達就很重要了。
 今天我們要談的是「我訊息」。「我訊息」是著重表達我的想法,而非指責對方「你都怎樣...你在搞什麼」。其實,當我們在講「如果你繼續鬧,媽媽就要生氣囉」,其實背後隱含的意思可能是「媽媽希望你能夠安靜下來」。不夠精準的表達,往往是親子關係的殺手,我們以為對方了解我們的意思,但也許對方沒有接收到「我的行為會影響其他人」的訊息。
 此外,當我們用了情緒的詞彙,並且將所有矛頭指向「你」時,其實是沒有顧慮對方的感受的,對方可能會因此出現更多反擊行為。(延伸閱讀:可不可以理性一點談事情?剖析情緒戰與逃)
 親子要避免以上的情境,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先釐清自己內心深處,在不高興之下的感受是什麼;二是試著用「我訊息」進行對話,溫和而堅定地表達出來讓對方理解。

Step1:釐清自己真實感受

 有鑑於下一步驟是要說出自己的感受(我覺得...),因此先釐清自己的感受是什麼非常重要!這裡說的「感受」並非不爽、不高興這種表層的情緒,而是更深層的感受。試著先深呼吸冷靜一下,然後問自己「我為什麼覺得不高興?」
 可能是失望、擔心、沮喪、難過、委屈、緊張......,這些是我們真正的感受,也是最需要被好好表達出來讓對方知道的部分,這樣對方才能真正理解為何你無法接受、開啟溝通的重要性何在。詳細的覺察方法,可以看情緒冰山懶人包:別讓愛深埋珊瑚海,深掘情緒冰山樣貌

Step2:如何使用「我訊息」

 我訊息則相對於你訊息,以「我」開頭,從個人真實感受出發,加上事實敘述,更能清楚表達自己的看法及期待。我訊息由「感受、事實以及期待」三個要素組成,詳細作法和舉例:

小心「我訊息」誤區

 這邊要特別注意,並不是所有以我開頭的句子都是我訊息,比如說:
「我覺得你這樣不對」--背後有指導的意味,預設我比你好的立場
「我見過的小孩中,你是最差的那一個」--以自己的經驗批評對方
 我訊息應設立在「關於我的事實」,也就是我的感受、我所見的真相或後果等等,而非怪罪。我們相信,若關係建立在愛的基礎上,當我們邀請對方看見我們的真實感受時,就會出現改變的契機。

Before&After大不同,親子對話大不同

 公視拍的這段親子對話,正好反映出使用我訊息,且全然專注、用心聆聽、互相表達出彼此想法後,如何產生「相互理解後的魔法」,即使問題沒有瞬間獲得解方,但非常明顯地,親子之間心的距離已經大大拉近了,不再覺得對方針對自己,也能夠真的用對方的角度來思考,可以怎麼相互調整作法。
 竹山高中輔導老師林志欣「比起結果的輸贏,溝通更重要的是在過程中,如何去聽對方想告訴我的事情,也把我想說的事情讓對方能夠理解。說的時候,以我為出發點,描述我感覺/覺得......因為.......我期待/希望......口氣要非常溫和、態度軟化」。
-以下摘自影片對話內容-
子:「我覺得回家以後,媽媽可以不用讓我交手機給你,因為這樣同學會覺得我很像小朋友,所以我希望你可以給我們自由使用」
親:「我覺得手機這件事情讓媽媽很挫折,因為我覺得手機對你們有很大的傷害,所以我希望我們是不是訂出一個使用的原則,這樣對大家都好」
媽媽也發現,孩子平常沒有一個說出來的機會,為了避免爭吵,常常以恩喔好......帶過問題,媽媽現在才知道孩子真正的感覺是什麼
子:「我覺得我很沒有安全感,因為只有剛剛好的錢,我如果沒有回家的話,我就會餓肚子」
親:「我期待你能夠善用自己的零用錢,好好的思考,在這樣子的分配底下,如何做妥善的應用」
子:「今天爸爸在跟我溝通的時候,他有好好用他的雙眼看我的眼睛,讓我知道,他真的知道了我的需求,平常我在跟他討論的時候,他常常一邊在做別的事情,在這樣的溝通底下,我覺得我沒有辦法判斷他當下的情緒到底是什麼」
親:「我一直以來沒有察覺到自己在跟別人溝通的時候,在眼神的接觸也好、討論事情的專注度也好,並沒有專心的在跟家人溝通」
子:「在我5、6歲的時候,我們剛剛搬新家,然後弟弟剛出生,那個時候我其實很需要你或家裡的誰,陪伴我適應新的環境,陪伴我或鼓勵我,可是那個時候其實我常常被晾在旁邊。我覺得我的需求在你們眼中、你們的生活哩,好像沒有被看見」
親:「一直到現在為止,我也是第一次知道,第一次察覺,那我覺得也很抱歉,謝謝你那段時間過來了,我們再把這一段親子的感情,再做一個修補和彌補」
聖惟說道,爸爸有聽進去、有感覺的反應,對他來說比是不是真的去彌補什麼更重要。我們常常,只是需要一個被全然專注地聆聽與理解、被接住感受的在乎。
「謝謝你願意告訴我,讓我更了解你」
更多情緒冰山:
文/雞湯來了陳世芃、蕭子喬
校稿/雞湯來了張芷晴
製圖/雞湯來了黃珮甄
編輯/雞湯來了蕭子喬
如果你喜歡這篇內容,↓↓↓給我5個拍手↓↓↓,支持雞湯來了繼續轉譯創作好內容!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0會員
2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雞湯來了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講了也沒用啦,他就這樣啊! 哀傷地覺得我跟他講之後,會不會對方因而討厭我? 害怕遇到對方,覺得尷尬又不知怎麼開口?  每一天,我們都要和許多人說話,和孩子、另一半、爸媽、公婆、阿姨、同事、上司、鄰居......多到數不清的對象說話。「說話」是幾乎每天每個人都需要用到的技能,更是家人之間關係好壞的重
「真面目或許沒人發現,但我也有那一面,多愁善感、偶爾崩潰…… 再小的夢,都自私地想擁有,你認識的我只是一部分的我…… 真面目若是被誰看見我不介意他幻滅,欣賞自己的不完美,這是我生為人的愉悅」-蘇慧倫<真面目 >  在親近的家人、另一半、摯友面前,我們多半都渴望更緊密的連結,好讓彼此的心有溫暖安穩
講了也沒用啦,他就這樣啊! 哀傷地覺得我跟他講之後,會不會對方因而討厭我? 害怕遇到對方,覺得尷尬又不知怎麼開口?  每一天,我們都要和許多人說話,和孩子、另一半、爸媽、公婆、阿姨、同事、上司、鄰居......多到數不清的對象說話。「說話」是幾乎每天每個人都需要用到的技能,更是家人之間關係好壞的重
「真面目或許沒人發現,但我也有那一面,多愁善感、偶爾崩潰…… 再小的夢,都自私地想擁有,你認識的我只是一部分的我…… 真面目若是被誰看見我不介意他幻滅,欣賞自己的不完美,這是我生為人的愉悅」-蘇慧倫<真面目 >  在親近的家人、另一半、摯友面前,我們多半都渴望更緊密的連結,好讓彼此的心有溫暖安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陸陸續續會有家長會反映跟孩子溝通時不被理會而感到困擾,因此想用這篇文章分享一些經驗,讓家長做為參考!
Thumbnail
溝通是雙向的 溝通的意思是互相了解對方想法/交換想法,溝通可分為兩部份,要完成這兩部份,有來有往,才是有效的溝通。 聆聽別人 表達自己 當我們有情緒的時候,在溝通過程中會衝口而出說了一些不該說的話,這樣不但無法解決事情,還令事情更糟。如何做到讓另一半冷靜地聆聽你的需求,而你又能夠表達自己?吵
Thumbnail
  「爸爸,有時候跟朋友討論事情時,覺得對方很不可理喻,怎麼溝通都沒有效時,該怎麼辦?」A寶跟我請教。     B寶也附合:「跟人相處,除了你說過的對別人不要有期待來保持自己情緒平穩之外,如果真的對觸犯我們的人很生氣,那該怎麼辦?」
Thumbnail
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經常會因為表達與情緒的表達不良而造成關係惡劣。有的時候,明明是關心,可是卻口出惡言,讓對方的心情變得更差,雙方的關係距離更加疏遠。舉例來說,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可能因為擔心或失望,語氣變得急躁,甚至帶有責備的口吻。這樣的表達方式,雖然初衷是好的,卻容易讓孩子感到被否定和不被
她找到我 問我為什麼老是不肯好好溝通 把我的想法都告訴她 然後老是莫名奇妙搞消失 她說我是想要自己一個人嗎? 因為我們遠距離,所以溝通很重要 我不安說我怕她生氣 她說她的確不是溫柔派的 但我狀況如果不好可以說 她知道會調整,但不是直接消失 其實直接消失有時是不想吵架 有時是害怕
每次和媽媽說話都讓你感到不安,情緒不受控制,彷彿整個人都煩躁不安呢?儘管你已經習慣了媽媽的性格,但每當她開口說話時,你就感覺自己被批評和否定,這種感覺讓...
為什麼!!! 好好跟父母溝通這麼有問題啦!
我覺得談話很難 尤其是要有效的談話,更難 譬如說~ 難免都會用情緒化的字眼 我也很了解那些情緒化字眼不會幫助溝通 但總是無法克制自己 其實我很想要跟我爸說 請你「以身作則」 因為他總看不到他自己的錯誤 卻對任何人都可以批評 但我竟然最後說 「對!你最好~我們都不好,你最好~我接
許多人都疑惑:為何面對另一半/家人,心中明明有滿滿的愛,卻常常說沒兩句就劍拔弩張,快要吵起來呢?《家人使用說明書》介紹了心靈對話的重要性,以及對話技巧,教人如何展開建設性的溝通。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陸陸續續會有家長會反映跟孩子溝通時不被理會而感到困擾,因此想用這篇文章分享一些經驗,讓家長做為參考!
Thumbnail
溝通是雙向的 溝通的意思是互相了解對方想法/交換想法,溝通可分為兩部份,要完成這兩部份,有來有往,才是有效的溝通。 聆聽別人 表達自己 當我們有情緒的時候,在溝通過程中會衝口而出說了一些不該說的話,這樣不但無法解決事情,還令事情更糟。如何做到讓另一半冷靜地聆聽你的需求,而你又能夠表達自己?吵
Thumbnail
  「爸爸,有時候跟朋友討論事情時,覺得對方很不可理喻,怎麼溝通都沒有效時,該怎麼辦?」A寶跟我請教。     B寶也附合:「跟人相處,除了你說過的對別人不要有期待來保持自己情緒平穩之外,如果真的對觸犯我們的人很生氣,那該怎麼辦?」
Thumbnail
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經常會因為表達與情緒的表達不良而造成關係惡劣。有的時候,明明是關心,可是卻口出惡言,讓對方的心情變得更差,雙方的關係距離更加疏遠。舉例來說,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可能因為擔心或失望,語氣變得急躁,甚至帶有責備的口吻。這樣的表達方式,雖然初衷是好的,卻容易讓孩子感到被否定和不被
她找到我 問我為什麼老是不肯好好溝通 把我的想法都告訴她 然後老是莫名奇妙搞消失 她說我是想要自己一個人嗎? 因為我們遠距離,所以溝通很重要 我不安說我怕她生氣 她說她的確不是溫柔派的 但我狀況如果不好可以說 她知道會調整,但不是直接消失 其實直接消失有時是不想吵架 有時是害怕
每次和媽媽說話都讓你感到不安,情緒不受控制,彷彿整個人都煩躁不安呢?儘管你已經習慣了媽媽的性格,但每當她開口說話時,你就感覺自己被批評和否定,這種感覺讓...
為什麼!!! 好好跟父母溝通這麼有問題啦!
我覺得談話很難 尤其是要有效的談話,更難 譬如說~ 難免都會用情緒化的字眼 我也很了解那些情緒化字眼不會幫助溝通 但總是無法克制自己 其實我很想要跟我爸說 請你「以身作則」 因為他總看不到他自己的錯誤 卻對任何人都可以批評 但我竟然最後說 「對!你最好~我們都不好,你最好~我接
許多人都疑惑:為何面對另一半/家人,心中明明有滿滿的愛,卻常常說沒兩句就劍拔弩張,快要吵起來呢?《家人使用說明書》介紹了心靈對話的重要性,以及對話技巧,教人如何展開建設性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