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我想和你好好說話》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語言對人的影響之大,不容小覷。它可以摧毀一個人,也可以讓人沉浸在幸福之中。
  在和親密的人的對話中,大多數人會更放縱自己,「既然親密,你就應該要理解我表達出或說出這段話想要的是什麼」,在無形之中反而傷害了對方而不自知。明明很多時刻可以讓雙方的疑惑都得到解答,卻因為覺得煩或其他因素,讓對方想要下意識的想要反抗,這樣不是使狀況更加糟糕嗎?
  丈夫在正在工作中的妻子身旁轉呀轉,如果妻子這時候不耐煩的用責備的語氣對丈夫說:「到底在幹嘛啊!可以不要在我身旁干擾我工作好嗎?」若是丈夫一開始是抱著好意想要詢問是否需要幫忙卻得到這樣的回應會怎麼想?如果你是這個丈夫會有什麼反應?摸摸鼻子走開?凶回去?
  作者在書中介紹了盧森堡博士所創造的非暴力溝通不失為解決這種問題的好方法。

1.觀察:將事實不夾帶個人偏見與評斷,客觀的陳述出來。

  「今天早上你幹嘛不理我?」聽到這句話時,可能會覺得自己很無辜,早上你也有你的事情要忙,並不是故意不理她的,但這句話是帶有責備批評的負面情緒,你可能因此不開心,想要反抗。
「今天早上,我們兩個都沒講到話」這句話就是單純陳述事實,沒有負面情緒要處理,沒有指責任何人,沒有任何價值要判斷。
  有時候另一伴其實只是想參與你的生活,否則他幹嘛要問?因此耐心陳述事實,不臭臉、不多說、不冷戰,是很重要的,尤其在親密關係中。不耐煩的時候臉色往往不會好看到哪,且會思索著要讓對方好看,想要修理對方,卻忽視了對方其實是關心你的。結果不可避免的,吵了一場架。
  在說出話前,先自己聆聽一遍,是否帶有任何情緒,還是只有客觀陳述?畢竟自己說出的話自己也是要負責的。

2.感受:單純對自己內心狀態,也就是當下最純真的感受。

  人們不是抗拒改變,而是抗拒被改變。
  我覺得你在生氣、我覺得你很煩、我覺得妳都不關心我,這些不是感受,而是對別人的評斷。雖然以上文句都有「我覺得」但描述對象卻都是別人,仍沒有說出自己的感受。只有自己才能清楚自己的想法,你怎麼能知道對方是否真的如你所說呢?「我覺得你在生氣」當下最符合自己情緒的應該是害怕、擔心、無助、焦慮吧!
  但也不用因此貶低自己,說出心裡的感受是無罪的,沒有做就是沒有做,和自私、無情等都是沒關係的。

3.需要:釐清不滿足的地方,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

  當透過批判別人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往往容易換來對方的反擊與辯解。
  想想也知道,當你工作一天回到家很累,卻被說把家當旅館,你這時會反省檢討嗎?大多數應該都會下意識的反擊吧!
  所以應該要盡量避免使用批判式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因為這樣做只會招來反擊;相反的,當我們釐清自己內心的需要,並坦承告訴對方,對方也比較可能做出正面回應。
  但要特別注意的是這邊所指的「需要」並非是指物質上的,而是心理層面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往往不容易具體說出自己心中的需要。而且小心自己的需要要靠自己滿足,而不是過度依賴,成為感情奴隸。
  最後!千萬別強迫任何人做任何事!這樣只會激起對方想要反抗的念頭。

4.提出請求:具體將自己的需要告訴對方。

  請求必須要明確、正向、具體,並且允許對方說「不」這樣才可以進入到交流與溝通。再試著提出請求不但可以看到別人的需要,同時也可以更了解自己。
  一旦提出請求事情就有可能轉變,只不過我們都會認為這是在示弱而不願提出,只習慣進入聲悶氣的狀態。這就是為什麼,有時候一件簡單的小事卻反而讓雙方大吵一架的原因。
0會員
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1 美好世界人與人的關係維護,很多時刻都是藉由「彼此的溝通」,語言可以摧毀一個人,也可以讓人沉浸在幸福裡。 正因為我們幾乎沒有學過「如何溝通」,因此很多時候,我們很容易不小心就傷害到「身邊最愛你」的人,人與人的關係維護,很多時刻都是藉由「彼此的溝通」,因此,我們有必要來學習「好好說話」。
Thumbnail
avatar
Gimmy
2021-06-26
讀趣|《我想跟你好好說話》《我想跟你好好說話》的作者賴佩霞,介紹了盧森堡博士所創立的「非暴力溝通法」,提供了一套SOP教讀者們如何溝通,並且透過參加工作坊學員的案例及其他心理學者的分享,讓讀者能更加瞭解如何運用這套模式,達到有效的溝通。
Thumbnail
avatar
33小姐的耍廢習題
2021-05-18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四個步驟,練習非暴力溝通這是一本談溝通的書籍,以「非暴力溝通」理論為基礎。
Thumbnail
avatar
閱讀筆耕
2020-12-20
(書摘)《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賴佩霞的六堂「非暴力溝通」入門課》作者:賴佩霞 出版社:早安財經 出版日期:2020/04/01 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不擅與人溝通,反倒是在自己的文章中時常探究,書中提及馬歇爾‧盧森堡創立的非暴力溝通,與我自己一直運用的一套邏輯理論意外相通*,因此後面就用我自己的方式(有摻私貨的那種)來介紹這套溝通方式。
Thumbnail
avatar
就是那個光
2020-11-08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Ep.3 最簡單的最難處理,說出客觀事實這是這本書的第三篇心得,我卻想回過頭討論開始我覺得最不需要交代的,因為我認為討論感受與需求是我當下最有感的話題。 在我練習「說出感受」、「提出需求」的過程中,我發現原來到頭來的源頭最為重要。 複習四大步驟: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觀察,具體的表達客觀事實。 客觀,是做得到的嗎? 可以。觀察就是,
Thumbnail
avatar
我是凱莉
2020-09-19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Ep.2 這次談談我們內在的需要說完感受後,下一步是理解需要。 你感到滿腹委屈,是因為想要被尊重嗎? 你覺得生悶氣,是因為想被另一半關心嗎? 你很難過,是因為你覺得自己不被需要嗎? 你咆哮怒吼,是因為你覺得自己的意見沒有被重視嗎? 負面能量的提高,伴隨著我們對內在其實有個空間沒被填滿的提醒。
Thumbnail
avatar
我是凱莉
2020-08-10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Ep.1要怎麼說出自己的感受?說出心裡話,對你來說,是困難的嗎? 仔細回想,我好像也不常表達出自己的純粹感性的那面,在面對人際最需要的感性交流,往往我們選擇了純理性分析,導致雙方有了分界,如果沒人讓步,就會導致我們的裂痕。 說出感受,是要請你對當下的客觀事實,表達出你的感覺,不帶著批評、責備,純粹說出你可能有點失落、受傷、感
Thumbnail
avatar
我是凱莉
2020-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