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he grind」是要回去「磨(grind)」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放完了開心的連假,要回去單調的日常工作了,你會說「get back to work」,但這句英文也蠻普通而且有點單調。但如果你換句話說「要回去磨一磨」,感覺就不一樣了。英文這種講法到底怎麼來的?

back to the (daily) grind

[bæk tu ðə (ˈdeɪli) graɪnd]

back to the grind字面上意思是回到(back to)研磨(grind)的動作,這種表達方式首先出現在18世紀中期。以前的人磨稻子,把被磨碎的稻子和政治壓迫下的粉碎感或倦怠感聯想在一起。到了現代,在職場生活的人們,總是日復一日做著重複的工作,就像磨稻一樣,這種乏味讓人感覺自己被磨碎且很倦怠,所以該回去工作就是再回去「磨一磨」。另外,你可以在grind前面加上daily(每日的),強調是日復一日的工作。daily grind也可以延伸意指重複做的無聊事。
Holidays are over. Back to the daily grind, guys.
假期結束了。大家該回去工作了。
Back to the grind for me. I'll catch you later.
我該回去工作了,回頭見。
I don’t want to just suffer(遭受) through the daily grind for my entire(整個的) life(人生).
我不想我整個人生都在忍受做單調無趣的事。

你知道你的grind是什麼嗎?

反正人都是要工作,該磨的還是得要磨,既然躲不掉,何不去找出(find)屬於你自己的、適合你每天可以磨來磨去的事情或工作呢?「find your grind」就是這種語感。
A: Gosh(天啊) I hate(恨) this daily grind. It is killing my soul(心靈)。
A:天啊我超討厭一直做這種單調無聊的事,我的心都快死了。
B: You have to find your daily grind, man. If you do, you will be a totally(完全地) different(不同的) person(人).
B:老兄你要去找適合你做的事。如果你找得到,你會變成完全不同的人。

待在你的磨台上

不論你的grind是不是你理想中想要的,一旦你待在你的磨台上(on your grind、on the grind),就代表你很忙著努力在做某事。
I'm on the grind all day until(直到…為止) the sun(太陽) goes down(下山), putting(放) paper(紙幣) in my pockets(口袋), grinding all year(年) round(整個).
我努力做事忙到太陽下山,工作一整年讓錢進我口袋。
還在磨什麼?快去找你自己的磨台吧!
編寫外語教學文章耗時費力,如果有幫助你拓展外文視野,如果你喜歡我作品,懇請訂閱並追蹤我的「擊破你的怪怪英日文」專題!所有生活好用的英日文都完整收錄在此專題中喔! 🙏🙏🙏
或透過我的讚賞公民平台支持我的系列文章。👍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想成為英文通、日文通, 或想兩者雙修? 每週各一次英文和日文學習帖, 跟我一起從電影戲劇、電玩和老外互動中學到實用外文。 最推薦給英文系、日文系、翻譯系、觀光旅遊系、傳媒系背景的大大, 想自學的上班族、家庭主夫婦、各種鄉民都歡迎, 踏進我的沙龍,開啟提升外語技能的未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賭大家會先想到可以講「Is there(有) such(這種) a thing(事情)?」,當然沒錯,但這句話的字數還是比較多,美國年輕人倒很常講另一句再短一點、更年輕化一點的講法,是你腦袋可能要轉一下。到底是哪句話只要四個單字就能解決?
人類有很多共同語言,不約而同用比喻的手法表達一件事情的不可能。中文用成語說「敲冰求火」、「緣木求魚」,英文則是說石中榨血,問題是石中榨血的英文要怎麼說呢?其實一點都不難。另外,日文是講「無袖則難揮」,但用法不太一樣。
英文很多慣用語都像這樣,每個單字都是中學或高中教過的基礎單字,但合在一起就看不懂在講什麼,這是因為不知道背後的故事才會不知其所云。今天要講的「head off at the pass」其實跟西部牛仔電影有大大的關連。
英日文有個巧妙的巧合,就是似乎都把數字3視為幸運數字。當你嘗試了兩次都不幸失敗,英日文都有一句話可以鼓勵你再試第三次就會成功。我們來看看要怎麼講才夠道地。
大概五年前突然出現了「ㄎㄧㄤ (鏘)」這個網路新潮語,有一段時間甚至蔓延到電視新聞媒體,後來還有Noovy等等藝人自稱自己的音樂和作風超ㄎㄧㄤ的。其實這個詞也蠻有奧義,還好英日文剛好有類似的對應詞。好奇外國人的ㄎㄧㄤ都怎麼講嗎?
美國人酸人或罵人時也很幽默的。他們的表達方式有時很卡通,你要先想像出畫面才能懂他們在酸你什麼。中文這裡說的「你要死了啊?」並不是字面上那樣咒人死,而是一種誇飾的反話,英文也有同樣的表現手法,但他們的天馬行空會讓你會心一笑。
我賭大家會先想到可以講「Is there(有) such(這種) a thing(事情)?」,當然沒錯,但這句話的字數還是比較多,美國年輕人倒很常講另一句再短一點、更年輕化一點的講法,是你腦袋可能要轉一下。到底是哪句話只要四個單字就能解決?
人類有很多共同語言,不約而同用比喻的手法表達一件事情的不可能。中文用成語說「敲冰求火」、「緣木求魚」,英文則是說石中榨血,問題是石中榨血的英文要怎麼說呢?其實一點都不難。另外,日文是講「無袖則難揮」,但用法不太一樣。
英文很多慣用語都像這樣,每個單字都是中學或高中教過的基礎單字,但合在一起就看不懂在講什麼,這是因為不知道背後的故事才會不知其所云。今天要講的「head off at the pass」其實跟西部牛仔電影有大大的關連。
英日文有個巧妙的巧合,就是似乎都把數字3視為幸運數字。當你嘗試了兩次都不幸失敗,英日文都有一句話可以鼓勵你再試第三次就會成功。我們來看看要怎麼講才夠道地。
大概五年前突然出現了「ㄎㄧㄤ (鏘)」這個網路新潮語,有一段時間甚至蔓延到電視新聞媒體,後來還有Noovy等等藝人自稱自己的音樂和作風超ㄎㄧㄤ的。其實這個詞也蠻有奧義,還好英日文剛好有類似的對應詞。好奇外國人的ㄎㄧㄤ都怎麼講嗎?
美國人酸人或罵人時也很幽默的。他們的表達方式有時很卡通,你要先想像出畫面才能懂他們在酸你什麼。中文這裡說的「你要死了啊?」並不是字面上那樣咒人死,而是一種誇飾的反話,英文也有同樣的表現手法,但他們的天馬行空會讓你會心一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把工作辭了,去旅行一段時間休息一下 只要是上班族,應該多少都曾有過這個想法,每個疲憊的夜晚,對工作倦怠時,我們就會產生這種慾望,但不久之後,現實面的問題總會浮現。 ⌈要怎麼過生活?⌋,⌈回來之後還找得到工作嗎?⌋嘆了一口氣後,隔天就繼續上班了。
Thumbnail
每到下班時間就只想當個沙發馬鈴薯? 周日的傍晚總是感到憂慮,腦中不斷地浮現「明天要上班了!」 你不斷地在網路搜索幾個關鍵字:「上班無法集中精神」、「工作沒有目標」、「想換工作但害怕下一份不會更好」、...原來「把工作當作生活的一部份」有它的道理。
多年的工作歲月裡,倦怠浪潮起起伏伏,每撑完一輪,下一波將以更高壓更快速姿態襲擊而來。工作這個東西,講白就是個爭奪資源養家活口的過程。在這個漫長過程中,須賦予一些意義,來說服自己或別人持續撐下去。群居生物,維持整體社會運作是身為人的必然責任嗎? 不幸的,這個運作愈來愈快速,許多人已追趕不上。過去農耕
Thumbnail
每天鬧鐘一響,你腦海裡的第一個念頭是什麼? 是不是今天又要上班好討厭?好想睡回去? 說到上班,追根究柢都跟錢有關,好似只要錢夠多,要你一整天泡在一缸屎裡頭也甘願,但其實大部分的工作不值得那麼委屈,談起上班,比賺錢更重要的往往是「這個工作適不適合你。
「我們到底是一年過了365天、還是把一天,重複了364遍。」 這是我最近在上班的時候,很深的一個體悟。 每天重複同樣的事情、日復一日的過。 他說:「好累喔、不知道要什麼時候才能擺脫這種生活。」
Thumbnail
齊悅第二天又準時的出門上工了。 由於未曾工作過,真的是全身痠痛,只是洗菜,來回走動,居然也可以這麼疲累? 到了工作地點,看到的..又是一盆盆的菜要洗,昨天的酸痛還沒解,而現在的情況是........... 看在錢的份上,齊悅...想著錢一直進來,就不禁充滿了衝勁,衝勁,讓沒有工作過的齊
在職場上,時常看到有些已經離職的或是退休的,很喜歡回原工作崗位,有些不懂這到底是什麼樣的一種心態? 昨天已經過去了,舊人早就換成了新人,何必去找不痛快?人家一聲廠長,喊的到底是誰?不是你,你心情不好,是你,新廠長不爽!所以對於曾經工作過的地方,我向來是不聯系的,除非是老同事換了工作。不是我太過現實
人們會「每逢佳節倍思親」,我卻有一點是「每逢佳節想返工」,也許我真的並非太適合過一種非規律性的生活,特別是公眾假期某程度上是為返工的人而設,但對於一個仍沒返工的人,其實每日都是假期,公眾假期的來臨代表着仍沒有工作,反而會令我感覺有點難受。
Thumbnail
到此至今已幾週過去,開始在肉廠的工作之後,能夠到野地探索的時間便只剩六日,平日必須勤奮努力工作,賺取接下來旅途的費用,並累積薪資單留著申請第二年簽證。要想活著總是需要用到錢,要想得到錢便必須工作,除此之外別無他法,腳踏實地一步步努力才是現實。 週末,六點自然醒,省得鈴聲吵吵鬧鬧。 一杯熱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把工作辭了,去旅行一段時間休息一下 只要是上班族,應該多少都曾有過這個想法,每個疲憊的夜晚,對工作倦怠時,我們就會產生這種慾望,但不久之後,現實面的問題總會浮現。 ⌈要怎麼過生活?⌋,⌈回來之後還找得到工作嗎?⌋嘆了一口氣後,隔天就繼續上班了。
Thumbnail
每到下班時間就只想當個沙發馬鈴薯? 周日的傍晚總是感到憂慮,腦中不斷地浮現「明天要上班了!」 你不斷地在網路搜索幾個關鍵字:「上班無法集中精神」、「工作沒有目標」、「想換工作但害怕下一份不會更好」、...原來「把工作當作生活的一部份」有它的道理。
多年的工作歲月裡,倦怠浪潮起起伏伏,每撑完一輪,下一波將以更高壓更快速姿態襲擊而來。工作這個東西,講白就是個爭奪資源養家活口的過程。在這個漫長過程中,須賦予一些意義,來說服自己或別人持續撐下去。群居生物,維持整體社會運作是身為人的必然責任嗎? 不幸的,這個運作愈來愈快速,許多人已追趕不上。過去農耕
Thumbnail
每天鬧鐘一響,你腦海裡的第一個念頭是什麼? 是不是今天又要上班好討厭?好想睡回去? 說到上班,追根究柢都跟錢有關,好似只要錢夠多,要你一整天泡在一缸屎裡頭也甘願,但其實大部分的工作不值得那麼委屈,談起上班,比賺錢更重要的往往是「這個工作適不適合你。
「我們到底是一年過了365天、還是把一天,重複了364遍。」 這是我最近在上班的時候,很深的一個體悟。 每天重複同樣的事情、日復一日的過。 他說:「好累喔、不知道要什麼時候才能擺脫這種生活。」
Thumbnail
齊悅第二天又準時的出門上工了。 由於未曾工作過,真的是全身痠痛,只是洗菜,來回走動,居然也可以這麼疲累? 到了工作地點,看到的..又是一盆盆的菜要洗,昨天的酸痛還沒解,而現在的情況是........... 看在錢的份上,齊悅...想著錢一直進來,就不禁充滿了衝勁,衝勁,讓沒有工作過的齊
在職場上,時常看到有些已經離職的或是退休的,很喜歡回原工作崗位,有些不懂這到底是什麼樣的一種心態? 昨天已經過去了,舊人早就換成了新人,何必去找不痛快?人家一聲廠長,喊的到底是誰?不是你,你心情不好,是你,新廠長不爽!所以對於曾經工作過的地方,我向來是不聯系的,除非是老同事換了工作。不是我太過現實
人們會「每逢佳節倍思親」,我卻有一點是「每逢佳節想返工」,也許我真的並非太適合過一種非規律性的生活,特別是公眾假期某程度上是為返工的人而設,但對於一個仍沒返工的人,其實每日都是假期,公眾假期的來臨代表着仍沒有工作,反而會令我感覺有點難受。
Thumbnail
到此至今已幾週過去,開始在肉廠的工作之後,能夠到野地探索的時間便只剩六日,平日必須勤奮努力工作,賺取接下來旅途的費用,並累積薪資單留著申請第二年簽證。要想活著總是需要用到錢,要想得到錢便必須工作,除此之外別無他法,腳踏實地一步步努力才是現實。 週末,六點自然醒,省得鈴聲吵吵鬧鬧。 一杯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