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廖彥博的<時代之子康熙>,還滿有趣的。
之所以會看他的書也是從
一篇網路文章開始。
目前有幾個想法可以分享:
雖然現在政治上以白話文優先、鄙棄古文,認為這樣才是台灣價值的表現。但是,像這樣歷史翻案的文章,需要大量爬梳史料,才能從中分析同時代的局勢、在這些政局中究竟有甚麼樣的人物登場。古文像是一個鑰匙,如果不懂這個密碼,即便大量的瑰寶放在眼前,也無法從中得到充滿樂趣的智慧結晶。
歷史看似要求中立,但難免也會參雜寫作者的史觀、論點、態度。例如作者很清楚的目標,就是要說明康熙的聖主之路其實是他自己安排好的劇本。舉例來說,治水大臣的熙輔,清官小于成龍,他們對於洪水的局勢、貪贓枉法之人固然有相當的遠見和執行力,但官位的上下其實都看得出來康熙是否相挺才是最大的關鍵。一個清官看似居功厥偉,但如果主政者沒有背後支持,怎麼可能拉得倒權傾一時的權臣。
政治這門學問,就如同倫理學,與人相關的事情總是層出不窮又千篇一律。看看過去的例子與現在,總是會找到極為雷同的地方。(即便制度上已經從帝制更革為民主)看起來下層階級的人總是上層階級的戲偶。但是,"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在那些看似複雜且難以掌控的選擇之中,選擇發揮所長、選擇當一股清流、選擇自己安身立命之道的,總是自己。也許不見於史冊,也許被奸人所害,但也只有自己能夠明白,這樣的行為究竟是否無愧。
歷史要從不同角度切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大量的閱讀與融會貫通的本事。現在常聽到的斜槓人生,其實也有幾分相似,"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人因為從不同方面進行探索,才能將不同方向的專業互相參考,在心靈中繪製新的圖像,對於世界整體得到一個不拘泥於單一面向的認知。簡單之中總有不簡單的地方,沒有一步步地實踐也就看不到那樣的成果。
他還有一本關於抗戰八年的書,看完再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