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炒青菜的用蒜時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最常在鼎泰豐點他的炒青菜。其中我最愛的,是炒 A 菜。
有一次,我約了幾個朋友同桌,點到「炒 A 菜」時,我特別交代「不要放大蒜,麻煩你。謝謝!」朋友聽到了,問我:「你不吃大蒜哦?」我答:「我吃。但在青菜裏,我是有限度的吃。」接著我又說:「這裏的 A 菜,選得最嫩;鼎泰豐雖是賣小籠包的國寶級名店,但它的青菜精挑細摘,尤其是 A 菜,外頭館子裏的 A 菜沒這種水平。
然而,它炒時會擱蒜茸,這和我吃青菜的習慣不同。如果他是拍蒜,蒜肉沒有一粒一粒的滿佈菜葉上,那這種蒜味,我吃。而他切細成蒜茸,我每嚼咬菜葉時,原只希望純粹是咬碾葉子,不怎麼樂意還咬到蒜的丁丁顆顆,所以囑他別放蒜算了。」
「當然,我也或許可以麻煩他『改成拍蒜』,但那我這客人就太麻煩了。正因為鼎泰豐服務極細心體貼,我才敢請他『別放蒜』。」
這位朋友聽我這麼說,有一點訝異。她說:「我以為炒青菜放蒜,是天經地義的呢!」我說:「的確如今坊間的燒菜習尚,有這麼一點傾向。這也是中菜接近『敗壞』的某種徵兆。並且,也不是從今天才開始,搞不好從明代就開始(像蘇州),也搞不好從宋代就開始(像河南),也搞不好從清末就開始(像揚州)⋯⋯」關於這點我下次慢慢道來。今天只說用蒜。
我於是和同桌的幾位朋友聊起蒜來。
我說,以我家為例,小時候我媽媽炒青菜,似乎只有炒空心菜會拍兩、三顆蒜進去炒,其他青菜,不怎麼見她擱蒜。
當然,她是寧波家庭主婦,先天上不大比湖南、江西、貴州的主婦用的蒜料那麼常。但她也不是自詡烹飪大師,也不知道世上有米其林那套燒菜燒得可讓人躊躇滿志,只是自然而然燒得一手好菜的尋常真正過日子、真正在廚房的一位媽媽。
所以,她不每種青菜皆用蒜,不是她的「想成為美食家」的挑剔美學。是她的對菜之自然味覺。
也於是,我家的青江菜從不見蒜,小白菜也不見蒜。菠菜嘛,我不敢確定;但多半是無蒜的。莧菜,也不確定;看來也未必有蒜。
但奇怪,空心菜我媽常做,必然拍蒜。這是我最印象清晰的。
廣東人有「南乳通菜」,七八十年代以降我們朋友中多去了香港後,常在臺灣的廣東館子點空心菜,愛點這道菜。這是當年的潮流,但九十年代末、兩千年後,臺灣人又回復吃空心菜是吃它的本味,不興加豆腐乳了。
有時在外間吃飯,點小白菜,它上來時,是加了薑絲的。其實也偶爾不錯。但自己在家中炒,未必會想「去寒」這一念頭,而把薑切絲加進。
這就像,在家炒絲瓜,不怎麼考慮做成「干貝絲瓜」。至於做「蛤蜊絲瓜」,那是原要攝取蛤蜊這樣食材。
苦瓜,倘在店裏,常被供應「苦瓜鹹蛋」。若想吃「清炒苦瓜」,還不容易呢!另就是,苦瓜清炒,的確像是不易「完備」;所以家裏和店裏製苦瓜,若不燒成「紅燒」,就會加豆豉、蒜頭爆炒,總之,對它下手下得濃重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8K會員
114內容數
你理想的下午,是什麼樣子?在《理想的下午2020》專題中,舒國治將引領讀者一起從美食、遊記、生活所感,踏往理想午後的真諦。在理想的下午,好好珍惜那突然浮出的美妙空檔,抬頭看一眼夕陽的光暈,啜一口台北人理應擁有的白葡萄酒,嚼幾片彈牙香滑的鵝肉,在咖啡館翻一下日本人精心編出的不懂日文之人也能讀的雜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舒國治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那些在美國住過幾年並吃過一、兩百個漢堡的人,多年後在荒野中、叢林裏、或是海上迷失了幾十天,什麼也沒得吃,已幾乎是個野人,最後抵達一處人煙所在,吃的第一口食物,若是漢堡,即使不是他幼時的家鄉風物,可能仍因那曾經熟悉味道之乍然湧於口鼻,而禁不住流下了眼淚。 漢堡,稱不上什麼珍希美味;然而......
香港的生活風情,大多源自廣州,如茶樓、酒樓等,但有一樣,是香港獨產,便是「茶餐廳」。 近十多年台灣聊它的人多了,幾乎人人皆會說「鴛鴦」如何如何獨絕之類。又近年大陸的城市也廣開了茶餐廳,以為有茶、有賣餐,便顧名思義算是「茶餐廳」了,殊不知這茶餐廳是一專門格式的吃店,且是獨獨絕絕創製自香港這處小島...
中國菜,是很精妙的菜系,然而世界各地的外國人對它的了解很粗淺,對中國菜的享受亦很不足,這是很可惜的。我認為要改變這個狀態,最好的方法是在國外開辦中菜的烹飪學校。 取鼎泰豐為例,只是我個人的遐想,但也更可說明開烹飪學校之精密考量。鼎泰豐是一極其出色管理與服務與供菜的成功案例......
年節的飲食有講究,從除夕的團圓豪宴,演繹到初五的別有風味,端看各家的巧思妙手,如何將眾多食材幻化成精彩的美食之旅。每個人最想吃的宴席菜,會是甚麼? 據說除夕的那一頓,往往最刻板,有的人對於其中好幾樣根本食不知味,主要是因為桌子擺得太滿,根本抓不住能夠勾起食慾的主線......
我是生在台北的寧波人,家裏小時候吃的,便是古典的寧波菜。 假如某天你經過一個小鎮,見一小館子,只賣幾樣你熟悉的家鄉菜,那會是多麽的教人感動啊......
白菜雞湯麵疙瘩、排骨湯海鮮什錦麵疙瘩、番茄牛尾湯麵疙瘩、白煮羊肉湯麵疙瘩,如何把飯吃好? 細品這幾道我的珍藏食譜,慢嚐麵疙瘩的單純滋味。 麵疙瘩是一種最酣肆的、又最養生的食物。比方說,你剛從司馬庫斯爬山回來,最想吃的東西,很可能就是麵疙瘩......
那些在美國住過幾年並吃過一、兩百個漢堡的人,多年後在荒野中、叢林裏、或是海上迷失了幾十天,什麼也沒得吃,已幾乎是個野人,最後抵達一處人煙所在,吃的第一口食物,若是漢堡,即使不是他幼時的家鄉風物,可能仍因那曾經熟悉味道之乍然湧於口鼻,而禁不住流下了眼淚。 漢堡,稱不上什麼珍希美味;然而......
香港的生活風情,大多源自廣州,如茶樓、酒樓等,但有一樣,是香港獨產,便是「茶餐廳」。 近十多年台灣聊它的人多了,幾乎人人皆會說「鴛鴦」如何如何獨絕之類。又近年大陸的城市也廣開了茶餐廳,以為有茶、有賣餐,便顧名思義算是「茶餐廳」了,殊不知這茶餐廳是一專門格式的吃店,且是獨獨絕絕創製自香港這處小島...
中國菜,是很精妙的菜系,然而世界各地的外國人對它的了解很粗淺,對中國菜的享受亦很不足,這是很可惜的。我認為要改變這個狀態,最好的方法是在國外開辦中菜的烹飪學校。 取鼎泰豐為例,只是我個人的遐想,但也更可說明開烹飪學校之精密考量。鼎泰豐是一極其出色管理與服務與供菜的成功案例......
年節的飲食有講究,從除夕的團圓豪宴,演繹到初五的別有風味,端看各家的巧思妙手,如何將眾多食材幻化成精彩的美食之旅。每個人最想吃的宴席菜,會是甚麼? 據說除夕的那一頓,往往最刻板,有的人對於其中好幾樣根本食不知味,主要是因為桌子擺得太滿,根本抓不住能夠勾起食慾的主線......
我是生在台北的寧波人,家裏小時候吃的,便是古典的寧波菜。 假如某天你經過一個小鎮,見一小館子,只賣幾樣你熟悉的家鄉菜,那會是多麽的教人感動啊......
白菜雞湯麵疙瘩、排骨湯海鮮什錦麵疙瘩、番茄牛尾湯麵疙瘩、白煮羊肉湯麵疙瘩,如何把飯吃好? 細品這幾道我的珍藏食譜,慢嚐麵疙瘩的單純滋味。 麵疙瘩是一種最酣肆的、又最養生的食物。比方說,你剛從司馬庫斯爬山回來,最想吃的東西,很可能就是麵疙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一直認為食物是情感記憶的鑰匙,能夠煮自己愛吃的食物,也是愛自己的一種方式,雖然餐桌對面少了一個可以分享美味的人,不過每到周末時,還是會煮一頓好吃的晚餐,謝謝家裡的小小(小小是一隻貓)總是陪我吃晚餐。
Thumbnail
呵呵…自己十分十分挑食,食材其實也就直接精簡了!我突然發現,我若自己煮,煮的就只我自己愛的,浪費的狀況,就會減少許多,想想覺得滿好的。 -蔬菜類:估計沒有破十樣吧!高麗菜、空心菜、大白菜、白花菜、豆芽菜、白蘿蔔、胡蘿蔔(這個僅能咖哩、蛋匹配)、絲瓜、番茄…等,果然僅有九種。 -菇蕈類:香菇、洋菇
Thumbnail
在我們家都叫鹹稀飯,每次只要媽媽煮這道我鐵定要吃到飽到天靈蓋才會罷休。媽媽會在粥內加菜豆,一個跟四季豆長得很像但口感軟爛的傢伙不得我喜愛。除此之外,濃郁的排骨湯頭揉合海鮮釋放出的鮮美,滋味甜美讓人欲罷不能的一碗接著一碗。
Thumbnail
​綠豆蒜你吃過嗎??綠豆蒜不知情的人以為是綠豆湯裡頭加了蒜頭,其實綠豆蒜就是綠豆去殼之後再搗成如蒜頭般的甜品。綠豆蒜是有些人從小吃到大的古早味甜點,對屏東縣東港人而言,更有將此作為喜宴中最後一道甜品的傳統習俗。在台北市就有這麼一家遵循傳統吃法的綠豆蒜製研所。 綠豆蒜製研所相關資訊:: ​地址:
Thumbnail
對於愛吃但不擅長烹飪的人來說,大蒜總是一種很實用的食材。本文介紹了大蒜的各種健康食用方法,包括蒜頭蒸飯和其它家常料理。同時還介紹了大蒜素的功效和正確的保存和使用方式。
Thumbnail
朋友請問到他家吃飯,那天人很多,所以做了六菜一湯。朋友主廚,我在旁幫忙,這些都是家常菜,不過因為數量多,準備起來其實很浪費時間。 第一道菜是青椒小黃瓜炒牛肉。這個牛肉的味道不錯,有些嚼勁,再就是那個小黃瓜的特殊青菜味道,紅椒蠻甜的,並不會辣。整個味道吃起來其實就是很清淡。 清炒白花椰菜,這是我很
Thumbnail
有的時候喜歡吃港式飲茶,因為東西份量不多。所以也不會太過負擔,同時邊吃邊喝茶,感覺對腸胃好一些。重要的是等餐點上來的時候,可以跟一邊朋友聊天,一邊等茶入味,是很好的享受。因為我每次吃港式點心飲茶時間都比較久,吃東西是次要,主要 反而是聊天,才是主角。 最先來的是所以先來的是燴白菜,一大鍋的味道很香
Thumbnail
過年必備的長年菜 我們這裡的長年菜是刈菜 看過淑女養成記的年夜飯 當時覺得納悶,怎麼會用菠菜代替呢? 後來看到很多網友討論,才知道 原來南部的長年菜是菠菜 早早就跟綠手指好友預定好 要留一顆刈菜給我 今天要去採回來準備 只帶著一咖菜籃子就出發了 到了菜園熱情的好友一直問:
Thumbnail
小時候聽阿母講過一個故事,有點誇張,不知道是真是假。 有個人摘了很多茼蒿回去給妻子煮,心想今天應該可以吃得飽飽的,沒想到餐桌上的菜只剩一點點。 他以為是妻子把菜偷吃掉,氣到想打人,所以茼蒿又名「打某菜」,「某」是妻子的台語。 很多蔬菜都是煮過以後會「縮水」,100公克重的生菜很大一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一直認為食物是情感記憶的鑰匙,能夠煮自己愛吃的食物,也是愛自己的一種方式,雖然餐桌對面少了一個可以分享美味的人,不過每到周末時,還是會煮一頓好吃的晚餐,謝謝家裡的小小(小小是一隻貓)總是陪我吃晚餐。
Thumbnail
呵呵…自己十分十分挑食,食材其實也就直接精簡了!我突然發現,我若自己煮,煮的就只我自己愛的,浪費的狀況,就會減少許多,想想覺得滿好的。 -蔬菜類:估計沒有破十樣吧!高麗菜、空心菜、大白菜、白花菜、豆芽菜、白蘿蔔、胡蘿蔔(這個僅能咖哩、蛋匹配)、絲瓜、番茄…等,果然僅有九種。 -菇蕈類:香菇、洋菇
Thumbnail
在我們家都叫鹹稀飯,每次只要媽媽煮這道我鐵定要吃到飽到天靈蓋才會罷休。媽媽會在粥內加菜豆,一個跟四季豆長得很像但口感軟爛的傢伙不得我喜愛。除此之外,濃郁的排骨湯頭揉合海鮮釋放出的鮮美,滋味甜美讓人欲罷不能的一碗接著一碗。
Thumbnail
​綠豆蒜你吃過嗎??綠豆蒜不知情的人以為是綠豆湯裡頭加了蒜頭,其實綠豆蒜就是綠豆去殼之後再搗成如蒜頭般的甜品。綠豆蒜是有些人從小吃到大的古早味甜點,對屏東縣東港人而言,更有將此作為喜宴中最後一道甜品的傳統習俗。在台北市就有這麼一家遵循傳統吃法的綠豆蒜製研所。 綠豆蒜製研所相關資訊:: ​地址:
Thumbnail
對於愛吃但不擅長烹飪的人來說,大蒜總是一種很實用的食材。本文介紹了大蒜的各種健康食用方法,包括蒜頭蒸飯和其它家常料理。同時還介紹了大蒜素的功效和正確的保存和使用方式。
Thumbnail
朋友請問到他家吃飯,那天人很多,所以做了六菜一湯。朋友主廚,我在旁幫忙,這些都是家常菜,不過因為數量多,準備起來其實很浪費時間。 第一道菜是青椒小黃瓜炒牛肉。這個牛肉的味道不錯,有些嚼勁,再就是那個小黃瓜的特殊青菜味道,紅椒蠻甜的,並不會辣。整個味道吃起來其實就是很清淡。 清炒白花椰菜,這是我很
Thumbnail
有的時候喜歡吃港式飲茶,因為東西份量不多。所以也不會太過負擔,同時邊吃邊喝茶,感覺對腸胃好一些。重要的是等餐點上來的時候,可以跟一邊朋友聊天,一邊等茶入味,是很好的享受。因為我每次吃港式點心飲茶時間都比較久,吃東西是次要,主要 反而是聊天,才是主角。 最先來的是所以先來的是燴白菜,一大鍋的味道很香
Thumbnail
過年必備的長年菜 我們這裡的長年菜是刈菜 看過淑女養成記的年夜飯 當時覺得納悶,怎麼會用菠菜代替呢? 後來看到很多網友討論,才知道 原來南部的長年菜是菠菜 早早就跟綠手指好友預定好 要留一顆刈菜給我 今天要去採回來準備 只帶著一咖菜籃子就出發了 到了菜園熱情的好友一直問:
Thumbnail
小時候聽阿母講過一個故事,有點誇張,不知道是真是假。 有個人摘了很多茼蒿回去給妻子煮,心想今天應該可以吃得飽飽的,沒想到餐桌上的菜只剩一點點。 他以為是妻子把菜偷吃掉,氣到想打人,所以茼蒿又名「打某菜」,「某」是妻子的台語。 很多蔬菜都是煮過以後會「縮水」,100公克重的生菜很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