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食書喫文|《其實,你正在做商業開發》解析溝通談判與提案的流程和技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Unsplash
本書為商業思維學院院長 —游舒帆 Gipi 繼暢銷書《商業思維》後,針對「商業開發」領域進行的分享,當中的內容將商業思維的四大觀念:數據力、運營力、策略力、敏捷力,扎實的應用在商業開發中。
《商業思維學院官網》https://bizthinking.com.tw/
《小克の專屬折扣碼》點擊連結註冊商業思維,立即獲得優惠折扣碼!
透過邀請連結入學《商業思維學院》,購買指定方案即領6個學習貝獎勵(價值$600元)!

《其實,你正在做商業開發》/游舒帆 Gipi@博客來

每個職位都需要商業開發

通常在認知中,進行商業開發的職位通常是 Sales、BD 或老闆,然而不論是 B2B、B2C 或公司內部提案,都應該使用商業開發的知識與技能,成為與他人溝通和談判的基礎思維。包含瞭解溝通內容的定位、建立雙贏的局面、剖析消費者或老闆的痛點、策略性的談判和佈局。
書中舉例蝦皮如何透過補貼免運、階段性吸引個人商家、到建立知名品牌進駐的過程,便是運用了商業開發:
(一)了解溝通內容的定位

以上是蝦皮的定位目標,並且依據平台不同的生命週期,導入期、成長期、成熟期,進行策略性的商業開發規劃。
(二)建立雙贏局面
導入期:提供個人商家免上架費與官方金流的保障,吸引原本在 FB 或 PTT 的商家,大量轉移至蝦皮,增加平台商品數與多元性。
(三)剖析消費者痛點
成長期:舉辦補貼免運活動,吸引大量消費者成為蝦皮使用者,活絡平台買賣的生態系。
(四)策略性的談判和佈局
成熟期:藉由平台已經服務過的個人商家 Best Case 和大量 Active 消費者數據,邀請知名品牌進駐平台,成功奠定蝦皮在台灣電商平台的地位。
因此,即使所在的職位是客服、人資、行銷或 PM,只要是會面對到人的角色都需要商業開發;就算是每天都與電腦或機器相處的工程師或研究員,和同時與主管相處時,也需要運用商業開發的技巧,進行人際和向上管理。


運用商業開發向公司提案

Campaign Creators@Unsplash
「什麼事都主管說的算,下面的人根本沒有決定的權利。」、「每次報告都被老闆打槍,資料準備的再充足也無法說服。」、「上面的人根本不懂執行上會遇到的困難嘛!」在公司是否時常聽到同事,或者是自己內心充斥這些聲音,本書商業開發強調三個重要的觀念:
1. 解構組織的利益架構 – 匯流各方利益為共同的目標
2. 創造雙贏的局面 – 讓提案不再是單方面的一廂情願
3. 建立長期的夥伴關係 – 良好的合作需要策略性的佈局與經營


一、解構組織的利益架構

(一)找到公司/部門/產品所在的定位

書中使用「產品生命週期」作為找定位的基準,瞭解公司在產業、部門在公司、產品於市場中,目前位於哪個位置,並提出對應的提案策略。

(二)找到企業組織與盈利的關係

公司存在最重要的命脈就是盈利,各部門則像是器官,藉由不同的績效指標維繫命脈的穩定存活。因此對於老闆與主管,所有的提案都必須是對盈利有貢獻,而身為提案者就必須瞭解在組織中「盈利」產生的脈絡,清楚掌握提案與盈利之間的關係。

通常在產銷人發財中,為組織帶來營收的核心部門是客服、生產、研發,產生成本的則為銷售、人事與財務等部門。是否發現解構「盈利脈絡」後,發現跟原本認知中業務帶錢、後勤花錢的既定觀念相異。而今日改善生產良率的目的,並非僅僅是為了降低公司生產的成本,更是代表組織提供給消費者的產品具備領先的技術水平,影響市場定價與定位,帶來更高的商業價值。
所以在掌握盈利脈絡後,可以發現:
1.使用高層真正在意的「落後指標」進行溝通,而非執行者在意的「領先指標」
2.各部門看似衝突的「領先指標」,其實皆為共同的「落後指標」


二、創造雙贏的局面

提案只會有兩種結果:雙贏、雙輸。商業開發的目的便是各取所需,即使有一方佔有優勢,仍屬於雙輸的局面。
為了在商業開發中能創造雙贏,可藉由:
(一)分層管理利害關係人
(二)挖掘利害關係人痛點
(三)凝聚共同目標

(一)分層管理利害關係人

通常在提案的過程中,牽涉的利害關係人眾多,分層管理利害關係人是最有效率的策略,主要可分為三種:
1.工作流程
評估提案所會影響到的流程中,有哪些利害關係人,他們分別在意的痛點是什麼;並且明確區分窗口、決策者的差別。

2.影響力與關注度矩陣
這個矩陣式我認為在職場和生活中,作實用的工具,因應不同的象限進行管理。

3.參與評量矩陣
了解每位利害關係人對於提案的重要性與狀態,分別採取行動來獲取最大的槓桿支持。

(二)挖掘利害關係人的痛點

使用同理心地圖,觀察與歸納利害關係人在意的痛點。
同理心地圖包含六大區塊,分別描述目標族群的各種感受 :
1.想法和感覺 (Think & Feel)
2.聽到了甚麼 (Hear)
3.看到了甚麼 (See)
4.說了甚麼&做了甚麼 (Say & Do)
5.痛苦 (Pain)
6.獲得 (Gain)
@Dave Gray, 2017

(三)凝聚共同目標

可以利用前段提及的「落後指標」匯集看似衝突的項目,實則可以互相獲利的最佳結果,形塑共同目標。

三、建立長期的夥伴關係

以終為始的心態,階段性達成的手段。
蝦皮進行商業開發並非一次到位,而是依照所在的定位,策略性地佈局,階段性的達成目標。因此在公司提案也應該抱持的相同的心態與手段,清楚目前的定位,並且確實掌握組織的盈利脈絡後,明白這次提案可能會影響的層面與指標,透過有效的利害關係人管理,階段性地推進。

結語:覆盤與迭代

開始進行商業開發與提案前,必定要有完整的計畫與佈局,目的不單只是希望現實能夠循序漸進地按照計畫進行,而是依照過程中環境與利害關係人的反應,不斷的檢討與優化原本的計畫,迭代出更符合「雙贏局面」的結果,同時也精進自我商業開發的技能。
若喜歡這篇文章或這類的書籍,歡迎愛心💕或收藏📂,給我一點鼓勵,並分享給有興趣的朋友 有任何建議,歡迎寄信聯絡我:hua.palace@gmail.com
avatar-img
9會員
11內容數
職場觀察|出差旅遊|自我成長 | 食書喫文 | 鑑影賞劇 | 高生產力工具 💼 科技業 · 亞太區市場營銷經理 🧬 高壓工作 · 深度旅遊 · 廣涉生活 💌 whorkation@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WHorkation 斯丁ت 的其他內容
內容都是描述不甘於這輩子平凡過日子的女子,北漂至大城市打拼事業的故事,對於充滿事業心和不願安逸過日子的自己,也不禁將自己的職場經歷與心境,投射至女主角身上,與她們共同經歷少女的迷惘、職場的波瀾與回歸自我的呢喃。投射也就僅止於投射,就像是閱讀「愛上霸道總裁」系列言情小說,現實生活中怎麼可能隨意就在路
以前總羨慕在職場上叱吒風雲的人物,尤其是那些年紀輕輕,還沒有豐富經歷,談吐間卻能夠展現出厚實底蘊和閱歷的人。經過不斷拆解他們的特質與能力,我發現在人才濟濟的職場中,嶄露頭角的人物通常都具備「專業聲量」。擁有專業聲量,並非是透過攻讀到博士的學歷、考過多張證照的實力或、或在特定領域
《后翼棄兵》爽劇歸爽劇,Beth厲害的地方不只是棋藝的天賦,而是在即使沒有足夠的金錢,卻總能聰穎地運用一些技巧突破困境;這些技巧非常值得我們學習並應用在職場上,因為每家公司與部門的資源都是有限的,如何有效地進行談判與溝通,為自己爭取更多選擇權與資源,以達到目標。
內容都是描述不甘於這輩子平凡過日子的女子,北漂至大城市打拼事業的故事,對於充滿事業心和不願安逸過日子的自己,也不禁將自己的職場經歷與心境,投射至女主角身上,與她們共同經歷少女的迷惘、職場的波瀾與回歸自我的呢喃。投射也就僅止於投射,就像是閱讀「愛上霸道總裁」系列言情小說,現實生活中怎麼可能隨意就在路
以前總羨慕在職場上叱吒風雲的人物,尤其是那些年紀輕輕,還沒有豐富經歷,談吐間卻能夠展現出厚實底蘊和閱歷的人。經過不斷拆解他們的特質與能力,我發現在人才濟濟的職場中,嶄露頭角的人物通常都具備「專業聲量」。擁有專業聲量,並非是透過攻讀到博士的學歷、考過多張證照的實力或、或在特定領域
《后翼棄兵》爽劇歸爽劇,Beth厲害的地方不只是棋藝的天賦,而是在即使沒有足夠的金錢,卻總能聰穎地運用一些技巧突破困境;這些技巧非常值得我們學習並應用在職場上,因為每家公司與部門的資源都是有限的,如何有效地進行談判與溝通,為自己爭取更多選擇權與資源,以達到目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本文中,作者分享了在新加坡管理顧問公司擔任商業分析師的經驗,從而理解商業閉環,從打工人變身生意人。管理顧問公司的工作模式與大多數科技大廠不同,並且強調了理解商業模式,與獨立自主的商業能力對於職場人的重要性。
Thumbnail
商務會話通常指的是在職業或商業環境中進行的交談,其目的是分享資訊、解決問題、協調活動或做出決策等。即使是同一公司的不同部門之間的對話,只要涉及業務內容,也屬於商務對話的範疇。 商務會話具備四大特點 專注於工作相關主題 使用專業術語或行業特定語言 目標導向,通常有明確的溝通目的 遵循一定的職
Thumbnail
經營環境 一、競爭:是你的「產品」和「服務」再競爭。 幫底下的每一個層級(第一線人員)把客戶服務做到最好。 高層能為部屬做甚麼? 1.擴大營運,創造規模效益:用較低的成本把產品或服務送到客戶手上。 2.提供經驗,創造累積效益:可用遠比新事業自己建立的品牌還低的成本,為這個新品牌加分。 
Thumbnail
瞭解行銷企劃在四大層面的職能及能力要求,包括運營管理、操作技能、財務知識和數據分析。提供了相關技能和知識的要求,幫助企劃有效執行並達到業績目標。
Thumbnail
有關企業與員工之間財富分配的討論及相關策略,並分析供貨、定價、邊際交付時間等商業行為相關議題。
Thumbnail
在選擇商品銷售區域及商品定價時需要謹慎,透過瞭解市場需求和競爭情況,以及掌握商品成本毛利,才能找到最適合你的商品銷售區域和甜蜜定價。
Thumbnail
書名:《解構顧客價值鏈:拆解消費者決策流程,發現商機切入點,用需求驅動設計新商業模式》 本書吸引我的地方是,談到許多零售業遇到的挑戰與現況,也曾經是我所遇到的!​主題談的是顧客價值鏈運,作者舉了非常多零售產業的真實案例,但是往下深入挖掘,在談是商業模式的創新。 ​
Thumbnail
商業是什麼? #我一直都有我的見解 我不是本科,沒有上過商學院,所以全然憑藉自身摸索和失敗的經驗。 傳遞交換資訊,叫做「#行銷」 而交換的的產品,叫做「#商品」 想要創造交換的對象,叫做「#市場」
Thumbnail
《決戰同溫層》書中的「直效回應行銷」體現了現代行銷應有的業務思維,包括成功行銷三要素、務農精神行銷、建立系統實現獲利的規模化等等。這些都凸顯行銷不只是技巧,更是企業核心,需要貫徹業務思維。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本文中,作者分享了在新加坡管理顧問公司擔任商業分析師的經驗,從而理解商業閉環,從打工人變身生意人。管理顧問公司的工作模式與大多數科技大廠不同,並且強調了理解商業模式,與獨立自主的商業能力對於職場人的重要性。
Thumbnail
商務會話通常指的是在職業或商業環境中進行的交談,其目的是分享資訊、解決問題、協調活動或做出決策等。即使是同一公司的不同部門之間的對話,只要涉及業務內容,也屬於商務對話的範疇。 商務會話具備四大特點 專注於工作相關主題 使用專業術語或行業特定語言 目標導向,通常有明確的溝通目的 遵循一定的職
Thumbnail
經營環境 一、競爭:是你的「產品」和「服務」再競爭。 幫底下的每一個層級(第一線人員)把客戶服務做到最好。 高層能為部屬做甚麼? 1.擴大營運,創造規模效益:用較低的成本把產品或服務送到客戶手上。 2.提供經驗,創造累積效益:可用遠比新事業自己建立的品牌還低的成本,為這個新品牌加分。 
Thumbnail
瞭解行銷企劃在四大層面的職能及能力要求,包括運營管理、操作技能、財務知識和數據分析。提供了相關技能和知識的要求,幫助企劃有效執行並達到業績目標。
Thumbnail
有關企業與員工之間財富分配的討論及相關策略,並分析供貨、定價、邊際交付時間等商業行為相關議題。
Thumbnail
在選擇商品銷售區域及商品定價時需要謹慎,透過瞭解市場需求和競爭情況,以及掌握商品成本毛利,才能找到最適合你的商品銷售區域和甜蜜定價。
Thumbnail
書名:《解構顧客價值鏈:拆解消費者決策流程,發現商機切入點,用需求驅動設計新商業模式》 本書吸引我的地方是,談到許多零售業遇到的挑戰與現況,也曾經是我所遇到的!​主題談的是顧客價值鏈運,作者舉了非常多零售產業的真實案例,但是往下深入挖掘,在談是商業模式的創新。 ​
Thumbnail
商業是什麼? #我一直都有我的見解 我不是本科,沒有上過商學院,所以全然憑藉自身摸索和失敗的經驗。 傳遞交換資訊,叫做「#行銷」 而交換的的產品,叫做「#商品」 想要創造交換的對象,叫做「#市場」
Thumbnail
《決戰同溫層》書中的「直效回應行銷」體現了現代行銷應有的業務思維,包括成功行銷三要素、務農精神行銷、建立系統實現獲利的規模化等等。這些都凸顯行銷不只是技巧,更是企業核心,需要貫徹業務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