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香味俱全的瑩白雪花——梔子花食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又到了悶熱潮濕的梅雨季節了,不管有下雨沒下雨,整個城市就像蒸籠似的,空氣中籠罩著高溫而又黏膩厚重的溼氣,人都給折騰得無精打采的。唯獨這不怕雨不怕熱的梔子花,卻益發神采奕奕,如雪似玉一般,亭亭玉立,為悶熱的溽暑帶來清涼恬靜的氣息。
無怪乎,梔子花的色與香,自古即是文人爭相歌詠的對象。唐代詩人韓愈說:「升堂坐階新雨足,芭蕉葉大梔子肥。」劉禹錫詩說:「色疑瓊樹倚,香似玉京來。」宋代詩人楊萬里說:「孤姿妍外净,幽馥暑中寒。」明代詩人沈周說:「雪魄冰花涼氣清,曲欄深處艷精神。」
除了充分欣賞它的美,古人也相當懂得利用梔子花來作菜。梔子花的花瓣較一般花朵肥厚,特別具有口感,加上順口而沒有澀味,是相當適合入菜的花卉。

一、梔子花煎

南宋著名的文人食譜《山家清供》記載了一道梔子花煎的食譜,名為「薝蔔(zhān bó)煎」(薝蔔是佛經中記載的一種香花,據說即是黃玉蘭;當時因中土沒有黃玉蘭,文人便盛讚梔子花的香氣就像來自西域的薝蔔)。
作法是:採大瓣的梔子花,先以滾水燙過後瀝乾,再加上甘草水所調成的薄麵糊,入鍋油煎。這道梔子花煎不僅滋味清芳,更具有清雅脫俗的風韻。清代《養小錄》提供的花煎作法則較重視調味,作法是:燙過的梔子花,加入白糖、蜂蜜與少許椒鹽,再一起拌入麵糊入鍋油煎。這個做法在滋味上較接近今人口味上的偏好。

二、梔子花醬菜

此外,梔子花也被用來作醬菜,《養小錄》提供的作法是:燙過瀝乾的花瓣加入細蔥絲、茴香與花椒末、研爛的黃米飯(小米),以及鹽 (加少許調味就好),拌匀後醃半日就可以食用。這種作法風味極為特殊,適合當作小菜食用。上述的製作方式都會先燙過水,以去除梔子花濃厚的香氣。

三、蜜煎梔子花

而蜜餞或花釀的作法則可充分保留花香。《廣群芳譜》的蜜餞作法是,將拆瓣的梔子花,以蜂蜜煎煮作蜜餞。蜜煎梔子花,風味與口感俱佳,梔子花的甜馨與蜂蜜交融得天衣無縫,而充分煎煮過的梔子花瓣則產生韌性,頗有蜂膠的口感。

四、梔子花釀

材料:20朵梔子花(重瓣)、5顆浸漬梅(或Q梅)、一碗糖、一匙蜂蜜、一只玻璃罐。
作法:
1.將浸漬梅取下梅肉置入瓶底。
2.梔子花拆瓣用開水洗淨,用離心機脫水瀝乾。
3.把半碗糖加入瓶子,晃一晃,讓糖與花瓣略為混合。
4.再把剩下的糖與蜂蜜加入瓶子即可。
5.隔天瓶子即開始出水。即可撈取食用。
梔子花釀作法
亦可在鮮奶茶中拌入一大匙「蜜煎梔子花」或「梔子花釀」,即成梔子花奶茶。煎煮或醃漬過後的花瓣帶著特殊的風味,且富有嚼勁,是一點都不輸珍珠粉圓或椰果的;而奶茶也能與梔子花香充分融合在一起,增加奶茶的豐富層次。這不禁讓人想起張曉風對梔子花的形容:「大桶的牛奶裡勾上那麼一點蜜,在陽光的烤炙中鑿出一條香味的河。
您喜歡梔子花香嗎?在梔子花開的季節裡,不妨試著動手做幾道古人的梔子花小食,把梔子花可嗅的芳馨,充分化成舌尖上的美好滋味。既簡單又風雅,還能在燠熱潮濕的梅雨季節,讓花香沁脾、花食開脾!
    我們是傳統花饌、現代花食與文人飲食的研發實踐者。夢想再現古代文人宴與群芳宴的風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為了不再傷害無辜的海洋生物,現在全面颳起了禁用塑膠吸管的旋風。您知道嗎?古代也有吸管,不但天然、環保,且富有風雅的情調,這還是古人在炎炎夏日消暑的情趣秘方。讓我們從古籍中翻出,了解古人是如何利用荷花的花與葉來製作一些饒富情趣的酒器——碧筩杯與解語杯。
    中元與七夕少不了的祭祀花卉—雞冠花來頭可不小,它是詩人杜牧:「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裡「後庭花」的本尊。只是後來流落尋常百姓家,洗去嬌貴之氣,強勁的生命力讓它隨處繁衍,甚至饑荒時成了填飽肚子的救荒野菜。醫書稱雞冠花有涼血、止血、止痢等效用,是藥食兩用的好食材。本篇文章即是雞冠花的花食實踐。
    毛西番蓮是鄉野間常見的植物,因野性十足,常被人們視為頭痛的惡草。與百香果同屬西番蓮科,細細品味,它的花朵頗富精心巧構的趣味;毛網苞片的保護功能與花謝後的打包機制也都頗有新奇可觀之處。黃橙橙的果實甜中帶酸,頗為美味。只可惜果實太小,倘若有人能投入心力研發毛西番蓮的加工食品,或許可發揮更大的經濟價值。
    《浮生六記》曾記載一款非常有情韻的荷花茶。這款荷花茶,是利用荷花晨昏開闔的特性,傍晚時將茶葉置入花芯,就可自動在花苞裡薰蒸一整夜,隔天清晨再取出茶葉泡茶,就可品嘗到有著清新淡雅香氣的荷花茶了。只是眼下環境汙染得很嚴重,就連蓮鄉的荷花都有噴灑農藥,要復現古人的生活情趣確實有其難處。
    為了不再傷害無辜的海洋生物,現在全面颳起了禁用塑膠吸管的旋風。您知道嗎?古代也有吸管,不但天然、環保,且富有風雅的情調,這還是古人在炎炎夏日消暑的情趣秘方。讓我們從古籍中翻出,了解古人是如何利用荷花的花與葉來製作一些饒富情趣的酒器——碧筩杯與解語杯。
    中元與七夕少不了的祭祀花卉—雞冠花來頭可不小,它是詩人杜牧:「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裡「後庭花」的本尊。只是後來流落尋常百姓家,洗去嬌貴之氣,強勁的生命力讓它隨處繁衍,甚至饑荒時成了填飽肚子的救荒野菜。醫書稱雞冠花有涼血、止血、止痢等效用,是藥食兩用的好食材。本篇文章即是雞冠花的花食實踐。
    毛西番蓮是鄉野間常見的植物,因野性十足,常被人們視為頭痛的惡草。與百香果同屬西番蓮科,細細品味,它的花朵頗富精心巧構的趣味;毛網苞片的保護功能與花謝後的打包機制也都頗有新奇可觀之處。黃橙橙的果實甜中帶酸,頗為美味。只可惜果實太小,倘若有人能投入心力研發毛西番蓮的加工食品,或許可發揮更大的經濟價值。
    《浮生六記》曾記載一款非常有情韻的荷花茶。這款荷花茶,是利用荷花晨昏開闔的特性,傍晚時將茶葉置入花芯,就可自動在花苞裡薰蒸一整夜,隔天清晨再取出茶葉泡茶,就可品嘗到有著清新淡雅香氣的荷花茶了。只是眼下環境汙染得很嚴重,就連蓮鄉的荷花都有噴灑農藥,要復現古人的生活情趣確實有其難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一、關於梔子介紹 梔子花,又稱黃梔子、山梔、白蟾,屬於茜草科梔子屬的常綠灌木或小喬木。 其原產於中國,在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區皆有栽培。梔子花枝葉繁茂,葉色四季常綠,花芳香素雅,綠葉白花,格外清麗可愛。 梔子花的花期較長,從5-6月連續開花至8月,果熟期10月,是庭院觀賞植物的良好選擇。此外,梔子
    Thumbnail
    追劇總是追出食慾,要命。 . 這天下午外頭剛下起大雷雨,忙著收拾陽臺衣服時,他喜孜孜的站在身旁說,要不咱來做酥山?我瞧著他手拿著一支薄荷葉,那是陽台上他種的盆景。 不掃興,收好衣服找到了材料開始製作。 酥山,其實是一千多年前唐朝人的冰淇淋,是當時夏日的庶民避暑甜品。材料就是碎冰和酥油以及點綴
    Thumbnail
    梅不僅它的花可供觀賞,它的果實亦可食用,製成梅乾、梅醬、梅酒等食品,而「梅雨」的由來就是梅子成熟時江南正值雨季。在台灣12月底1月初是開花期,果實於清明節左右黃熟,已經成熟的梅子稱黃梅,尚未成熟的梅子稱青梅,而夏日消暑飲品酸梅湯,就是清明節前採收的青梅燻製加工成烏梅,再加上仙楂、甘草等材料熬製而成
    Thumbnail
    蓮子沒接觸前,對她有點陌生,也從未想去買來烹煮。十多年前,隔壁大姐曾送過我一次,也能接受但不致於喜愛。每年5月開始我們二老就會去白河看蓮花,賞荷花,只知道她是一種高經濟作物,從莖根到花到種子,全株都可食用,堪稱利用到極致的一種植物。後來偶而買回來吃,發現剝好的蓮子不便宜,而且每年都在漲,就想著買新鮮
    Thumbnail
    夏天沒胃口,去小吃店都要來份涼拌小黃瓜開胃 那如果小黃瓜吃膩了怎麼辦,那就換成蓮藕試試看吧! 自己在家做,方便有好吃唷!
    Thumbnail
    煙雨朦朧間,枝芽顯青翠。 從青葉到入喉,是要經過繁複的工序,清香要在嘴裡舒展開,得先把所有的菁華濃縮。當真是歷經百轉回,只為一縷香。
    Thumbnail
    我也喜歡吃一種夏日冰品——黑乎乎的仙草,你知道它是怎麼做出來嗎?
    Thumbnail
    今天去學校志工們一手打點的空中菜園幫忙除草,回家之前順手剪了一些香草,上星期日園遊會喝到志工們準備的花茶,入口香甜溫潤,在炎炎夏日裡不僅解渴,還可解酷暑帶來的煩躁,問清楚配方和比例,打算自己也來做做看。 內容物有迷迭香、檸檬香蜂草、甜菊、萬壽芳香菊、薄荷,比例為1:2:2:2:2 成品出爐了,先
    台灣人在生活中運用各種青草保健養生 、趨吉避凶,醫學不發達的年代,治病強身多靠「青草藥」,而且多是就地取材,經由耆老或鄰里間口耳相傳。 他們對青草的應用很極致,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拿來入藥,可外敷、水煮、泡酒、燉製、搗汁、蒸食、浸泡、沐浴和生食。
    Thumbnail
    在寒冷的月份,清湯和燉菜提供了溫暖的滋養。這是一道古老的最愛 - 是那種深厚而味道濃郁,用一些時令食材製作起來又很容易的食譜之一。時令飲食是我熱衷的事情 - 我們應該充分利用當地在應該生長的季節里生產的農產品,而不是使用從世界各地空運過來的食材。這樣,食物在其最有營養和味道的狀態下,而且你還能支持本
    Thumbnail
    一、關於梔子介紹 梔子花,又稱黃梔子、山梔、白蟾,屬於茜草科梔子屬的常綠灌木或小喬木。 其原產於中國,在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區皆有栽培。梔子花枝葉繁茂,葉色四季常綠,花芳香素雅,綠葉白花,格外清麗可愛。 梔子花的花期較長,從5-6月連續開花至8月,果熟期10月,是庭院觀賞植物的良好選擇。此外,梔子
    Thumbnail
    追劇總是追出食慾,要命。 . 這天下午外頭剛下起大雷雨,忙著收拾陽臺衣服時,他喜孜孜的站在身旁說,要不咱來做酥山?我瞧著他手拿著一支薄荷葉,那是陽台上他種的盆景。 不掃興,收好衣服找到了材料開始製作。 酥山,其實是一千多年前唐朝人的冰淇淋,是當時夏日的庶民避暑甜品。材料就是碎冰和酥油以及點綴
    Thumbnail
    梅不僅它的花可供觀賞,它的果實亦可食用,製成梅乾、梅醬、梅酒等食品,而「梅雨」的由來就是梅子成熟時江南正值雨季。在台灣12月底1月初是開花期,果實於清明節左右黃熟,已經成熟的梅子稱黃梅,尚未成熟的梅子稱青梅,而夏日消暑飲品酸梅湯,就是清明節前採收的青梅燻製加工成烏梅,再加上仙楂、甘草等材料熬製而成
    Thumbnail
    蓮子沒接觸前,對她有點陌生,也從未想去買來烹煮。十多年前,隔壁大姐曾送過我一次,也能接受但不致於喜愛。每年5月開始我們二老就會去白河看蓮花,賞荷花,只知道她是一種高經濟作物,從莖根到花到種子,全株都可食用,堪稱利用到極致的一種植物。後來偶而買回來吃,發現剝好的蓮子不便宜,而且每年都在漲,就想著買新鮮
    Thumbnail
    夏天沒胃口,去小吃店都要來份涼拌小黃瓜開胃 那如果小黃瓜吃膩了怎麼辦,那就換成蓮藕試試看吧! 自己在家做,方便有好吃唷!
    Thumbnail
    煙雨朦朧間,枝芽顯青翠。 從青葉到入喉,是要經過繁複的工序,清香要在嘴裡舒展開,得先把所有的菁華濃縮。當真是歷經百轉回,只為一縷香。
    Thumbnail
    我也喜歡吃一種夏日冰品——黑乎乎的仙草,你知道它是怎麼做出來嗎?
    Thumbnail
    今天去學校志工們一手打點的空中菜園幫忙除草,回家之前順手剪了一些香草,上星期日園遊會喝到志工們準備的花茶,入口香甜溫潤,在炎炎夏日裡不僅解渴,還可解酷暑帶來的煩躁,問清楚配方和比例,打算自己也來做做看。 內容物有迷迭香、檸檬香蜂草、甜菊、萬壽芳香菊、薄荷,比例為1:2:2:2:2 成品出爐了,先
    台灣人在生活中運用各種青草保健養生 、趨吉避凶,醫學不發達的年代,治病強身多靠「青草藥」,而且多是就地取材,經由耆老或鄰里間口耳相傳。 他們對青草的應用很極致,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拿來入藥,可外敷、水煮、泡酒、燉製、搗汁、蒸食、浸泡、沐浴和生食。
    Thumbnail
    在寒冷的月份,清湯和燉菜提供了溫暖的滋養。這是一道古老的最愛 - 是那種深厚而味道濃郁,用一些時令食材製作起來又很容易的食譜之一。時令飲食是我熱衷的事情 - 我們應該充分利用當地在應該生長的季節里生產的農產品,而不是使用從世界各地空運過來的食材。這樣,食物在其最有營養和味道的狀態下,而且你還能支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