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靜思,是獨處的藝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英文alone,可以解釋為「獨處」,現代社會中,不僅人與人之間的連結頻繁,與事、物的關聯也非常多,也許多數人對於「獨處」意味著痛苦,但我們亦能在「獨處」中重獲能量。

在寂靜孤獨中,我們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冥想、閱讀、創造、自我保養…等等,也是為什麼我非常享受獨處的感覺。

「冥想」(拉丁語為meditari),是一種靜坐、沉思、療癒自己的意思,花一些時間「靜默自處」,讓頭腦稍稍充電,尋得內心的寧靜與少言寡語,全神貫注聆聽內心的聲音,感覺心跳和呼吸等一切身體的律動。
坐觀波瀾不起,日月映照於身
蘇菲詩人 魯米
找一個週末的早晨,一個安靜不受打擾的角落進行冥想,在那裏可以放置一個舒服的坐墊、一張小桌子,可以放上一束小花,點上一柱燃香,在香霧繚繞的靜謐之中,跟自己相遇。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幫我按讚/愛心,或分享給有需要的人。 如有任何想法,也請留言讓我知道,謝謝你/妳。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0會員
200內容數
一段療癒重生的旅程, 關於我, 與愛同行, 歡迎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若沒有用心注意、觀察、傾聽,就無法察覺被我們忽略的感受,學習去接納它,知道我們會產生那些批評與論斷,而就只是去注意即可,專注在自己身上,並不是要成為自我為中心的人,而是學著接納自己所有的狀況。
選擇一個最「正確」的決定,或許是每個人都想要的,我們都不想犯錯、不想走看起來毫無用處的路,但即使你事後覺得做錯了決定,它仍舊會帶領你前進,讓你看見其他的視野,而不是只停頓在抉擇的十字路口。
不得不的無力越多,而感到憤怒,就越能認同受害者的角色,剝奪自己的自由,當我看見了背後的故事,接受了自己黑暗的部分,就能以不一樣的態度面對內在傷口
當我們擁抱痛苦,而不是抗拒它,就能深入關照,剛開始的時候,我們的無法完全處理痛苦與悲傷,但是經過不斷的練習,例如:透過呼吸,回到身體之中,回到當下,內在的力量就能夠滋長,隨著時間累積,我們就有足夠的力量藉著痛苦、悲傷、恐懼學習。
在醫學、心理諮商…並不普及的時代,當時也沒有這麼多身心靈的課程可以學習,「壓抑」情緒與需求成了常態,在意旁人對自己的看法,努力付出與期望結果的落差,使得母親在情緒束縛中而影響身體。她不喜歡直接宣洩情緒,但其實釋放情緒的方式並非只有這一種。
某日聽到的音樂,竟讓我想落淚,泛起想要「回家」與悲傷的感覺,但思鄉的情緒自從上次整理時,透過在居住地的物品與老家的物品中,感覺到與「家」的連結,與天地萬物的連結後,已很少湧起想回家的感受,我以為我已離開汲汲營營找尋歸家的方式,可以好好在地球上生活。
若沒有用心注意、觀察、傾聽,就無法察覺被我們忽略的感受,學習去接納它,知道我們會產生那些批評與論斷,而就只是去注意即可,專注在自己身上,並不是要成為自我為中心的人,而是學著接納自己所有的狀況。
選擇一個最「正確」的決定,或許是每個人都想要的,我們都不想犯錯、不想走看起來毫無用處的路,但即使你事後覺得做錯了決定,它仍舊會帶領你前進,讓你看見其他的視野,而不是只停頓在抉擇的十字路口。
不得不的無力越多,而感到憤怒,就越能認同受害者的角色,剝奪自己的自由,當我看見了背後的故事,接受了自己黑暗的部分,就能以不一樣的態度面對內在傷口
當我們擁抱痛苦,而不是抗拒它,就能深入關照,剛開始的時候,我們的無法完全處理痛苦與悲傷,但是經過不斷的練習,例如:透過呼吸,回到身體之中,回到當下,內在的力量就能夠滋長,隨著時間累積,我們就有足夠的力量藉著痛苦、悲傷、恐懼學習。
在醫學、心理諮商…並不普及的時代,當時也沒有這麼多身心靈的課程可以學習,「壓抑」情緒與需求成了常態,在意旁人對自己的看法,努力付出與期望結果的落差,使得母親在情緒束縛中而影響身體。她不喜歡直接宣洩情緒,但其實釋放情緒的方式並非只有這一種。
某日聽到的音樂,竟讓我想落淚,泛起想要「回家」與悲傷的感覺,但思鄉的情緒自從上次整理時,透過在居住地的物品與老家的物品中,感覺到與「家」的連結,與天地萬物的連結後,已很少湧起想回家的感受,我以為我已離開汲汲營營找尋歸家的方式,可以好好在地球上生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無論何時何地 我都想自己一個人靜靜的獨處 不管喜怒哀樂 能夠有一個人的空間 有何不可......思考著 現在....過去....未來 走的每一步獨處 都是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加的沉穩理性...... 也要讓自己心更廣闊與平和
Thumbnail
冥想和正念對於現代忙碌的生活非常重要,這篇文章介紹了冥想和正念的概念、區別和如何練習。同時還提供了四個生動的比喻幫助你沉澱內心。作者通過自身的經歷分享了冥想和正念對於保持內心平靜和清明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將其融入日常生活中。最後,文章還提供了與冥想和正念相關的延伸閱讀建議。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在清晨享受孤獨時光的美好。從放空耳朵到享受大自然的擁抱,作者分享了獨處時帶給他的內在安靜和力量。鼓勵讀者們刻意追尋這種孤獨的安靜力,並在其中重新認識自己。
身為冥想初學者,先前在網上常看到很多人覺得冥想很難,做不到, 但不曉得是我天生很愛發呆跟放空這件事還是怎麼樣,我常是坐下來即可腦中空白,專注在呼吸上。 在冥想的過程中,很神奇的是,雖然腦中空白專注在呼吸及身體的流動,但有時候也會突然解決你思考以久困惑的事,他就在你專注在呼吸上的時候,想法突然出現
Thumbnail
在本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對孤獨的感悟,從恐懼孤獨到學會獨立。文章提出兩種方式來感受生命的完滿:對生命的愛和對彼此的愛。最後,提供了冥想練習,幫助讀者探索自己對孤獨的感受,並鼓勵他們勇敢地獨立或與他人同行,以克服對孤獨的恐懼。
Thumbnail
獨自一人在房間滑社群,與朋友互相傳訊息聊天,刷刷抖音,是不是覺得這是獨處?實際上是一個沒有其他人的環境下與外界連結,這不是真正的獨處。 所謂的獨處不會被外在因素影響,放下手機.暫時關閉網路,獨自一人的在書店閱讀,一個人到大自然環境步行,這些例子是獨處時……
Thumbnail
孤獨是修行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透過獨處,可以專注觀照身心,反省自己,達到心靈平靜的境界。本文介紹了許多佛經中有關孤獨修行的內容,希望讀者能從中獲得身心靈上的安寧。佛經中經常強調欲求智慧,必須獨處靜坐思維。如《雜阿含經》:聞法己,我當獨靜處,專心思惟。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無論何時何地 我都想自己一個人靜靜的獨處 不管喜怒哀樂 能夠有一個人的空間 有何不可......思考著 現在....過去....未來 走的每一步獨處 都是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加的沉穩理性...... 也要讓自己心更廣闊與平和
Thumbnail
冥想和正念對於現代忙碌的生活非常重要,這篇文章介紹了冥想和正念的概念、區別和如何練習。同時還提供了四個生動的比喻幫助你沉澱內心。作者通過自身的經歷分享了冥想和正念對於保持內心平靜和清明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將其融入日常生活中。最後,文章還提供了與冥想和正念相關的延伸閱讀建議。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在清晨享受孤獨時光的美好。從放空耳朵到享受大自然的擁抱,作者分享了獨處時帶給他的內在安靜和力量。鼓勵讀者們刻意追尋這種孤獨的安靜力,並在其中重新認識自己。
身為冥想初學者,先前在網上常看到很多人覺得冥想很難,做不到, 但不曉得是我天生很愛發呆跟放空這件事還是怎麼樣,我常是坐下來即可腦中空白,專注在呼吸上。 在冥想的過程中,很神奇的是,雖然腦中空白專注在呼吸及身體的流動,但有時候也會突然解決你思考以久困惑的事,他就在你專注在呼吸上的時候,想法突然出現
Thumbnail
在本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對孤獨的感悟,從恐懼孤獨到學會獨立。文章提出兩種方式來感受生命的完滿:對生命的愛和對彼此的愛。最後,提供了冥想練習,幫助讀者探索自己對孤獨的感受,並鼓勵他們勇敢地獨立或與他人同行,以克服對孤獨的恐懼。
Thumbnail
獨自一人在房間滑社群,與朋友互相傳訊息聊天,刷刷抖音,是不是覺得這是獨處?實際上是一個沒有其他人的環境下與外界連結,這不是真正的獨處。 所謂的獨處不會被外在因素影響,放下手機.暫時關閉網路,獨自一人的在書店閱讀,一個人到大自然環境步行,這些例子是獨處時……
Thumbnail
孤獨是修行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透過獨處,可以專注觀照身心,反省自己,達到心靈平靜的境界。本文介紹了許多佛經中有關孤獨修行的內容,希望讀者能從中獲得身心靈上的安寧。佛經中經常強調欲求智慧,必須獨處靜坐思維。如《雜阿含經》:聞法己,我當獨靜處,專心思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