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6|閱讀時間 ‧ 約 10 分鐘

讀《當勵志不再有效》(11.6)

    今天是你在昨天所擔心的明天
    煩.忙.擁擠的社會如同人心的寫照(取自方格子)

    不平靜的起源

    不平靜源於胡思亂想,人的煩惱包括負面念頭(例如憂慮、悔恨等)和負面情緒(例如憤怒、悲傷等)。思考未必帶來煩惱,但煩惱必然出自思考。西方的認知療法提出了廣為人知的ABC理論,A代表誘發事件;B代表對該事件的認知;C代表該事件引起的結果,即情緒和行為。同樣的半杯水你認為只剩半杯,我認為竟然還有半杯,結果我們的感受就不一樣了。佛家認為生命不外色、受、想、行、識這五蘊,外界與身體(色)產生了接觸,因此引發了感受(受)、判斷(想)、反應(行),最後形成了整體意識(識)。與ABC理論並無不同。煩惱來源於胡思亂想的念頭。

    念頭不是你

    意識是分離在大腦不同區域的,因為大腦的不同區域各自負責著不同的功能,這些功能組合起來才能形成你的意識。單以大腦皮層來說,它就包含了與性格和語言有關的額葉,與觸覺和注意力有關的頂葉,與視覺有關的枕葉,與聽覺有關的顳葉。意識到什麼與大腦皮層的不同區域都有關係,這些關係組合起來才形成了你的意識。但你的意識隨著你所看、所聽、所想、所感而變動不已,所以呢?你的意識或念頭不是你。既然我的念頭不是我,所以要擺脫煩惱就很簡單了,把帶來煩惱的東西丟了甩了就得了。如何做呢?一般不外「清」-定點清除;「堵」-外部隔離;「斷」-切斷內部通路。問題是念頭跑來跑去的,難以「堵」,念頭沒有固定位置,不能「清」;所以只剩「斷」可用。
    如何「斷念」?佛陀說:「有六觸入處。云何為六?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入處……」佛陀認為眼、耳、鼻、舌、身、大腦是煩惱的源頭,因為這些器官與外部環境接觸後產生了短期意識,接著引發感受(受)、判斷(想)、反應(行)及後期意識(識);因為與外界接觸會胡思亂想從而產生了煩惱。換句話說,守護好六個門戶-外界進入內部的門戶-才能阻止煩惱的升起。

    平靜之道

    第一步:覺知
    唯有覺知才能控制念頭。別把煩惱當真-它只是幻象。因此煩惱時我們應該與念頭拉開距離。之所以要覺知乃因覺察、知道念頭之後,才能決定是否放行?通過的才放行;是否正確?正確的才批准。煩惱時要覺知念頭,那沒念頭時呢?覺知身體。念頭無法感覺,忽隱忽現,在念頭處我們觀察到幻象(例如我怕,你的怕是真實的東西呢?還是只是你的想像?就跟二祖求安心一樣,心不安求師幫忙安,可是卻找不到心在那裡。你的怕並非實相,只能是幻象);身體可以感覺,真切實際,在身體處我們將觀察何為真象。
    六觸引發念頭,但六觸本身沒有煩惱,例如眼睛看到什麼之後會引發好、惡、美、醜的念頭,但我直接覺知眼睛本身,它根本就沒有引發什麼,或還沒引發什麼,它平靜如實的就只是個眼睛,眼睛本身是沒有什麼煩惱的。

    第二步:正見:正確的見解。
    人生總要有幾個安身立命的依據,沒有這些依據我們就不知道目標是什麼?方向在那裡?但正確的見解千百種,佛陀所說的-無常、苦、無我-值得參考。因為苦,所以感恩;因為無我,所以講和;因為無常,所以珍惜當下。作者提它稱之為美好人生的「三把鑰匙」。
    第一把鑰匙:感恩
    真正從感恩中受益的首先是自己,然後才是對方。」(87頁)感恩讓人覺得獲得太多,因此容易滿足,也比較快樂。不懂感恩受害的首先是自己,因為;總覺得社會欠自己太多,自然愁眉不展。容易錯過福報,不看重別人的重用,自然不會再受寵;不夠寬容。對人刻薄也搞壞了自己的心。而感恩必然帶來愛,愛己也愛人;感恩必然帶來回饋,別人也將以恩慈待我;感恩必然帶來珍惜,惜人和惜情-親情和友情。
    感恩並祈福(取自方格子)
    第二把鑰匙:講和(或寬容)
    可提高抗壓能力,從而擁有更好的競爭力。首先要和自己講和,原諒自己以往的過錯;其次和人講和,寬容別人的錯誤。最後和世界講和,即使無法對社會做出多大貢獻,起碼不要給社會帶來什麼傷害。
    第三把鑰匙:當下
    浪費當下就在浪費生命。「諸行無常」因此在要活在當下,珍惜當下。
    然而知道了不代表會去做,去做了不代表能堅持,因此,即使有了上述正見,還是沒用,就像你看了許多勵志書籍,看過了「當下的力量」可是你迄今還是你,還是與沒看過那些書的你相類似,為什麼?因為你或許認同、欣賞書中所言,可是你沒去做,或者你去做了,但只做了幾天就不做了。

    為何煩惱重來:

    我們都知道「憤怒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可是我們卻還是在懲罰自己,為什麼?因為我們習慣了,改不過來。人除了意識外,還有潛意識,而且潛意識的力量遠大於意識,它負責了我們基本的生存功能,而且把這些功能自動化了,例如呼吸,心跳;它讓我們對外界做出與生死有關的,或與情緒有關的最快反應;它比意識承擔更大份額的工作,例如行、坐、臥的大部份動作。所以要想改變,必須改變潛意識,從而才能改變潛意識所建立的習慣。也因此首先正見必須能進入潛意識,轉化原先見解,並且透過此新見解去指導實踐,從而轉化為新的、正確的行動。那習慣是如何建立的呢?重複,重複,重複!那如何改變習慣呢?沒有任何單一的行諸有效的方法。所以要修心。而修心是沒有任何捷徑的

    平靜是怎麼煉成的

    追求內心的寧靜(取自方格子)
    我們已經知道正見和覺知的重要性,但只僅是知而已,那要如何培養成能力呢?作者認為那就要修心-針對心所進行的鍛煉-那如何修心呢?修心目的在提高心理素質。主要的理念有二:覺知和正見。而實際的做法也有二:

    正定(此為第三步):
    把向外的注意力拉回到身體內部,達到一種清醒而專注的狀態,它是「帶著正見入定」的狀態。方法是靜坐:安靜的坐在那裡,什麼也不想。

    正念(此為第四步)
    是「專注的覺知」的狀態,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自我感覺」的練習。自我感覺的練習,說得具體些,就是學習做個觀察者,觀察你自己的身體在做什麼?例如,觀察自己的呼吸、心跳、手、腳等等,當然也可以觀察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意識等等。
    覺知力增強之後,要改變習慣相對容易且可能。例如你穿褲通常先穿左腳-已經習慣了-,那麼要改變這一習慣,穿褲時你先要覺知到你正在穿褲,接著制止它的習慣性動作,告知它新的指令:右腳先穿。每次穿褲都如此進行,不斷的重複,一段時間後,它就變成新的習慣動作了。問題是覺知往往易心猿意馬的到處亂竄,因此集中注意力就相對重要了。如何集中注意力?活在當下。不想過去,不思未來,就只注意此時此刻的自己。
    去除負面情緒或者負面思維也是如此。例如,煩惱,起了煩惱了,我知道,我覺察到自己正在煩惱,然後呢?處理它並放下它。接著追問:我為什麼會為此而煩惱?煩惱有用嗎?例如煩惱兒女的工作,想東想西到不得安寧,因為你已經陷溺在這情緒當中了,要解決,你首先必須覺察到:你在煩惱中,然後才有辦法處理,處理完後就放下了,但要接著自問:我為什麼會為此而煩惱?煩惱有用嗎?才能防止此煩惱的重複出現。那如何處理呢?感恩和講和。
    另外除了念頭和情緒外,你也可以再覺察到自己的氣血-你的身體反應-例如煩惱時,你的面部肌肉,你的心跳,你的血壓,你的身體動態等等,然後,放下後再覺察一下自己的身體狀況是否已有不同?你的身體放鬆下來了,你就真的平靜了。

    第五步:精進
    絕對而孤立的平靜是不存在的,世界如此無常,連平靜都無常,如果我們想平靜得久一點,只有一種選擇-精進,繼續努力,並堅持信念。精進的方法,老子說:「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真常應物,真常得性」,意思是日常的煩惱沒什麼可怕,我們按照本性去應對。反過來,日常煩惱也可以鍛鍊我們的本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意思是對生活中的煩惱見到一個就覺知一個,覺知一個就切斷一個,切斷一個就放下一個,這樣就可以心無罣礙,從而實現自我平靜的目標。(266頁)
    放慢腳度,放鬆心境,欣賞、體會四周的人事地物的美好一面。目標可以崇高偉大,但每天的日子還是要好好的過。別為了旅程,而忘了沿途的風景。

    結論

    總之,作者提醒我們:勵志不見得有效,因為光說沒練是不管用的。人生在世,多多少少在求心之所安,求得一顆平靜的心,此目標的達成需要修心,修心有五個步驟,缺一不可,此五步驟乃是:覺知(察覺念頭之所在);正見(美好人生的依據,含:感恩,講程,當下),正定(透過靜坐,把注意力拉回到身體內部),正念(「專注的覺知」,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自我感覺」的練習),和精進(持續努力,堅持信念)。
    心平如鏡,如實接受
    金水木(2017):當勵志不再有效:自我平靜的五步修煉。台北:橡樹林。

    後記:

    1.事實上,後悔和憂慮無法盡除,有了才正常,沒有則反常,因為沒有憂慮無法預警未來,沒有後悔伙法汲取教訓,因此,人不可能沒後悔,但不能過度後悔;不可能沒憂慮,但又不能過度憂慮,因此,我們只能提醒自己:適可而止。
    2.誰都想活在當下,但念頭總會快速的且無意期的把自己自動的帶離當下,因此要想減少憂慮和後悔,只有降低胡思亂想的能力,而這沒有捷徑,只能回到「心的鍛鍊」。
    3.每天三次肯定自己,抓住每個時機表揚自己。
    4.該書說法與《當下的力量》一書有相通之處,兩者皆認為煩惱源於思維,兩者都強調臨在;但後者也強調臣服,前者則強調正見、正念、心的鍛煉與精進,前者較為艱澀,後者較為通俗易閱,相互參照,或許更能了解靜心喜悅之道
    5.連下了幾天的雨,早上張眼即見窗外數朵白雲在陽光照射下的光芒和色彩,然後光芒漸暗,色彩漸淡,終於見到久違的太陽,趕快把窗戶打開,晒起有些濕氣的棉被。有雨就有陽,有喜就有悲,有忙就有閒…,只有一樣就單調了。臣服,臣服。有什麼就接受什麼,不思前,不思後,就處在當下,就置身當下…有空就練習一下「自我感覺」,修心是終身的課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