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終於輪到女兒們接種疫苗了!
打疫苗的那天,原本是我和太座都要陪她們去的,但因為臨時有學員要預約〔療癒〕,所以我們依照之前的經驗(相較於施打後的隔天,施打當天的反應還比較小),決定由我單獨陪女兒們前去。
我們提早抵達施打疫苗的體育館,便在附近的咖啡廳先坐一會兒;我輕鬆地翻閱起最近在研讀的書,但女兒們卻是坐立難安。
在詢問過後,小女兒說出自己的擔憂:小時候曾有過氣喘,COVID-19又是會有與呼吸道相關的症狀,害怕若是有副作用,她會很不舒服。在查詢相關資料和一陣安撫後,小女兒有比較放鬆⋯⋯但卻放大了大女兒的焦躁。
我:妳還好嗎?
大女兒:⋯⋯ ⋯⋯(紅了眼眶
我:要說說嗎?
大女兒:我知道媽媽不來也沒關係!但我真的很希望她可以在⋯⋯(濃濃鼻音
我:是因為這個啊?(驚訝
大女兒:我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對於「媽媽不能來」感到生氣!
我:但是媽媽不能來,是因為我們覺得~妳們最需要照顧的時間,是回家之後啊!
大女兒:⋯⋯ ⋯⋯(低下頭
順著大女兒的沈默,我安靜下來,讓大女兒好好地感覺自己的情緒,也檢視一下自己的內在;因為我的心裡微微升起了「因為做了這個『讓大女兒生氣』的決定,於是自責」的反應⋯⋯迅速地整理好自己,再次專注於全然的陪伴。
👆 步驟❶當前事件與反射性情緒/🧠 觸動到情緒中心:杏仁核
👇 步驟❷回溯原生家庭的初始事件/🧠 與大腦裡的海馬迴合作
安靜片刻之後,大女兒娓娓說起兒時打針的經驗。
在大女兒四歲時,爸爸和媽媽離婚了;然後,又因為爸爸堅持不將監護權給媽媽,以及無法獨力照料她和妹妹,於是大女兒便開啟了「與爺爺、奶奶、爸爸、叔叔、姑姑和姑姑的兩個女兒」的大家庭生活。
和過去、在媽媽身邊的愛的教養模式不同,在爸爸身邊,基本上就是繼續奶奶的傳統打罵教育;而理應撐起保護傘的爸爸,卻總是袖手旁觀。
上幼稚園之後,總有要打預防針的時候。
而那個時候,媽媽已經不在身邊,而陪在女兒們身邊的爸爸,一樣冷眼;從小就怕痛的大女兒,看到妹妹掙扎著不想進去診間,然後又聽到妹妹在診間裡嚎啕大哭。
但是,被嚇壞的她,不敢哭。
因為爸爸在冷眼旁觀後,還出聲譏諷;除了嘲笑妹妹的害怕,還稱讚她強硬假裝出來的「勇敢」⋯⋯在雙重的壓力下,眼淚被硬生生逼退。
那個情況下,大女兒特別想媽媽。
。
我:很不舒服吧?明明很害怕,但卻不能表現出來!
大女兒:當然!小孩就是會害怕啊⋯⋯為什麼不能害怕?(氣憤
我:可以害怕⋯⋯要去面對新的事物,害怕是正常的!
大女兒:但爸爸就很討厭我哭!一種「哭=發生不好的事情」的感覺。
我:像在抱怨他沒有把妳照顧好? 大女兒:對!!!(大表贊同
我:如果當時是媽媽在妳身邊,她會安慰妳、讓妳哭⋯⋯或許就不會那麼害怕了?
大女兒:是啊!應該會是這樣⋯⋯
聊著⋯⋯我們得出了「面對未知且害怕的事物,哭是再正常不過的情緒反應。而且,哭並不等同於『逃避』;相反的,在正常的情緒釋放之後,我們會擁有面對的力量」的結論。
👆 步驟❸釋放舊有情緒/🧠 整合右腦的情感和左腦的邏輯
我:那妳會怕(等一下要打疫苗)嗎?
大女兒:現在感覺沒那麼恐怖了⋯⋯
慢慢地,時鐘上的分針,來到施打疫苗的時間。跟著志工的引導,女兒們順利地打完疫苗;然後,我們在經過疫苗施打站旁的動物園時,悠閒地看了一下猴子,哈
。
到家後,太座的〔療癒〕剛好結束。
我:大女兒在生氣喔⋯⋯因為妳沒有陪她們去!(開玩笑
太座:喔⋯⋯真的嗎?(緊張
大女兒:妳聽他在那邊亂講!我剛剛是有療癒~「打針,妳不在,我很難過」的事;而且,重點是「不能害怕」啦!我們剛剛在說⋯⋯
太座:我去煮飯給妳們吃;妳過來陪我,順便講給我聽⋯⋯
就這樣,已經十七歲、比媽媽還高的大女兒,像個小小孩一樣,蹦蹦跳跳地跟著太座的屁股,進了廚房⋯⋯嘴裡也不停歇地繼續說著話,笑壞我了!
👆 步驟❹用新認知取代舊定義/🧠 用進廢退的神經可塑性
過了幾天,大女兒又碰到一件「不能害怕」的事。
十月中,新的紀錄片培訓營開跑了!更在第一次上課時,便讓學員與已經找好的拍攝對象配對⋯⋯而大女兒和另外兩位學員組成一個團隊,而她自告奮勇擔任導演。但拜訪過拍攝對象後,找不到切入點的她,緊張了起來。
為了消滅這股抑止不了的緊張,她埋頭深掘拍攝對象的相關資料;而我察覺到了她的緊張。
細問之下⋯⋯原來,這雖然不是她第一次拍攝紀錄片,但卻是第一次有團隊;並且因著擔任導演,需要提前將影片結構企劃、分鏡圖⋯⋯和團隊進行溝通。
大女兒害怕會做不好。
我:可以先害怕一下的⋯⋯畢竟,這又是一個新的事情!
大女兒:喔!對捏!我忘記了!
說到這兒,大女兒起身離開電腦前,跑回房間、關上門⋯⋯過了約莫半小時,她神清氣爽地走出房門。
大女兒:我怕完了!反正都是新的事情,就是盡全力去試試看⋯⋯
我:嗯嗯⋯⋯是啊!(微笑
👆 步驟❺用新的自我認知創造新體驗 🧠 前額葉皮質:對事件擁有新理解